范文 > 心得体会 >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赴山东参观学习名校心得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山东参观学习名校心得。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赴山东参观学习名校心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2011年9月19日至24日,我校的十名教师在朱助理和邓主任的带领下,对山东的四所名校进行为期六天的参观学习。参观学习的四所名校分别是山东潍坊市昌乐县昌乐二中、滨州市清怡中学、邹平县黛溪双语中学、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听校长作报告,深入课堂听课,参观校园。这次参观学习使我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的理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深受启发和感悟。

一、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观四所名校中,我觉得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很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索。

(一)、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 70%学生中档学生 10%学生后进学生

3、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二)、271课堂法则释义

1、第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

2、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把这5个学生成绩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个优秀学生资源,让他们明白,给别人讲一遍,胜过自己考虑两遍,同时再给他们出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35个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同时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二)、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内涵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而我们学校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落后面较多,特别是后进生没有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课堂效果。所以他们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也许能改变我们学校的后进生。

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学校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优美安静的校园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也是陶冶人情操的好环境,它能诱导学生感受到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从而把这些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一踏进昌乐二中、清怡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等的校门,便能感受到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等。进入教学区,除了黑板,他们几乎用上了所有的空间,班级各种文化处处可见,在走廊墙壁上几乎贴满学生自己制作的形式多样的,如时政要闻、小组建设的文化、班级趣事、、各科学习内容、学生自己的格言等等的展示,这些展示简直就是铺天盖地的涌到你的眼前,使学生无论在校园的何时何地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想不学习也是很困难的。

四、充分体现落实学生自主的预习

在和四所学校的老师及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预习已经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由教师板书或口述还是制作成导学案的形式提出预习内容,都要求学生在展示课之前充分的预习和思考,并记录下答案。学生组长负责监督,教师负责抽查。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交流合作获取了绝大部分的课堂知识。正是在这样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展示课上才能自信地提出疑问、发表看法,甚至和同学争论,进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关于一些听课的看法

在昌乐二中我听了一节初三的物理课,是一节二力平衡的习题展示课,上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把本节课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的右侧,各组需要的展示内容显示投影幕上,各小组的学生在讨论习题,我看了他们所做的习题,这些习题还真有一些难度,不少同学有一半的习题做错。有的学生在教不会做题的学生,有的学生把展示的内容写在课室的前后黑板上。30分钟讨论以后,让各组的学生进行展示,最后老师进行讲评。这是一节没有做秀成分的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我觉得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展示时画力的示意图不够规范,部分学生讲解时语速快,音量小,讲评不到位,而老师没有及时的指正。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老师讲评也比较仓促,不是很精彩。

在黛溪双语中学我听了一节初三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课,上课的也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上课的模式也是小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模式。这是一节新课,上课的流程: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后,然后做导学案、小组内交流所做的导学案、学生展示、最后老师讲解。这节课的容量很大,把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都学完了。但在这种模式下也有不足,本来导学案的内容量较少,深度较前浅,学生完成的情况不是很好,该做的物理实验没有做,黑板上的板书也不是很合理。

清怡中学的硬件设施是一流的,她的教学成绩也是一流的,近年来,她的中考成绩是滨州市第一名。我在教室里分别听了初二和初三两节物理课,授课的老师的教学方式跟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多大差别,感觉不一样的是他们学生的基础知识比我们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很多,在巡视他们所做的课堂练习中,啥都不会的学生没有发现。我看见课室张贴辅导差生的名单中,一个班有十二各左右的后进生中,最差的学生物理成绩有39分,最好的学生有69分。初二的学生物理科除导学案外还有配套练习册共三本教学辅导书,学习强度大。

杜朗口中学真是牛,去杜朗口参观学习的人都得花钱买门票才能进去考察,而且两种价格,两种考察方式,花160元/人的人只能在大厅里听课,听报告,提问,不能进入教学区,花260元/人的人才可以进入教学区参观学习。我们的参观团是以第一种方式在杜朗口考察。我在大厅里听了两节课,一节是英语课,一节是历史课。这些展示课都上得很好,参加展示的学生展示时大方,声音洪亮,很有激情,简直就是教了多年的专业老师,课堂容量大,上课热烈,课堂效果真得很好,找不出瑕疵。我想我们的学生就是把这节课的内容排练十次也未必能达到这种效果。

我真想考证在教学区内的课堂跟大厅里的课堂是否一样精彩。

六、参观后遗憾

1.昌乐二中在素质教育方面搞得有声有色,赵校长在介绍他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动车小组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65公里拉练,每人学会一种乐器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教学成绩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2.杜郎口中学学生上课精彩的展示的后面付出量有多大?学生是如何预习?如何自主学习?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学生课堂上没有笔记,只有预习本、练习本、课本,课堂被不规则分割成为常态,当有些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对他所展示的内容是不是过目不忘或过耳不忘,是否展示时真的学到新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是迷。

七、建议 :

1、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搞得不错,如我校的学生见到老师基本上都能主动的打招呼,这一点我的我校比四所名校做得都好,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可以利用走廊墙壁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时事要闻,班级趣事,优秀作文,优秀预习笔记,有效的等等。上课前喊一些关于惜时或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上的潜力。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杜郎口模式或昌乐二中模式只能在当地才能成功,如果复制到我校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有选择性的借鉴,如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兵教兵,兵练兵,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等。

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自己所见的,所听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难免有些以偏概全,可能有些结论可能是错的,希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曾永思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赴山东化工企业学习心得


赴山东化工企业学习心得

基建部——铁富川

2018年7月,坐上火车开启了赴山东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学习之旅。

通过参观学习了三家不同规模的化工企业,根据三家企业的双体系建设及现场安全管理、结合自身对双体系建设及现场安全管理的理解,对本次学习有以下体会:

1、双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展及推进:国家推行的双体系建设,本着全员参与、规范员工操作习惯、提高员工对危险的辨识能力以及发生危险时的处理能力,通过双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双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目前国家及各地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生产特点推进,没有了工作模板,没有了专业人员的带领,各班组班长及成员不知如何落实双体系建设工作,造成了工作推进困难及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本次学习中垦利石化的双体系建设值得我们学习,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主要是查找风险点、处理措施及风险分级,由于员工的经验、风险意识、专业素质及能力大小的差异,就会出现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数量不全、质量不高、处理措施不当及风险分级不准等问题。鉴于此,垦利石化集团采取全员参与、逐级排查、共同评判、安环部牵头组织等措施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首先公司聘请双体系建设专家对安环部人员及各车间安全员就风险点查找、处理措施及风险分级进行定向,然后分配经过培训后的安环部人员及各车间安全员到各车间班组,实行包班组、包设备、包流程等承包责任制工作方式。由培训后安全人员组织,带领各班组员工共同开展工作。由于各班组员工懂工艺、懂流程、安全人员懂方法,两者组合共同分析查找风险点、制定处理措施并对风险点进行分级。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员工有了工作方向、有了工作领导人,大大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够快速的参与到双体系建设工作中,并对自身工作的危险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增加了员工的风险意识。

2、双体系建设在生产中的运用:很多企业认为双体系建设只是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经过同垦利石化集团的安环部人员交流,双体系是个理论同现场相结合的很好的体系。通过风险分级、风险点辨识及处置措施,员工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本岗位以前未注意或习惯性违规操作等不同等级的风险。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定期考核,让员工从安全意识上充分认识到本岗位的不安全因素,熟记并掌握在进行一项操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应该做的防护、应该有的安全检查流程、出现危险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从源头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现场安全管理:在学习期间对生产现场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同垦利石化集团、富宇施工及明源化工安环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有些经验和方法值得学习和推广。首先在现场按设备划分安全责任班组,现场设置应急处置卡,现场处置卡要简单明了,让新员工亦可按处置卡紧急处理现场突发事故。根据应急处置卡操作规程,各设备安全责任班组由车间主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并由参与人员轮流讲解应急处置操作规程,员工相互学习补充自身不足,亦从演练中学习应急处置能力。其次安环部门每周组织各车间安全员、主任及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对全公司的装置进行安全检查。最后由公司总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或节假日组织人员对公司的装置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4、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在学习期间同山东兄弟企业对企业的各项培训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培训学习方面主要采取外部讲师和内部员工选拔的讲师相结合的培训制度,鼓励有专业特长的员工积极分享自己的特长和对某一领域的独特见解,打破了以往仅有外部讲师和车间领导强迫式培训学习,转变为员工自发分享自己特长及独特见解的培训学习。员工将所讲主题及内容制作成ppT,由安环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再根据培训效果、培训内容深度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对培训内容深度和培训效果良好的员工,经过公司考核,提拔为内部培训讲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员工培训工作增加部分额外收入。通过内部培训人员的选拔,员工即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又可以从其他员工身上学习知识,还能有额外的奖励收入,可以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更积极的参加到工作中,从被动被迫式参加培训学习到自愿主动参加学习的思想转变。

一套体系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将体系的理论知识转化运用到具体生产工作中,将体系建设用在实处。

赴外校参观学习心得


赴外校参观学习心得

根据我校课改工作的需要,报请县教育局批准,3月30日至4月2日,我校一行五人,远赴江苏参观学习了海门中学和常熟第一高中。

3月30日,我们慕名来到了海门中学。在和学校门卫进行了交涉后,该校主抓业务的副校长王校长接待了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该校的教学区、活动区、艺术楼、报告厅、"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录课室和校史展览馆。4月1日,我们在常熟教育局督查室主任的带领下,在常熟一中小会议室,聆听了该校校长唐校长对该校历史、近年取得的成绩和当地文化历史传统以及人情风俗的介绍,然后在唐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和常熟课程文化建设基地。

参观学习了这两所学校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更新教育观念,务求真抓实干

现在,我们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推行,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次江南之行让我明白了素质教育就是真教育,是一种返璞归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海门中学的校训为:"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辛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学校精神为:"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厚积有恒。"校风为:"博学笃行,敬业乐群。"教风为:"严谨,求精。"学风为:"厚积,有恒。"校训:"敦品,力学,大气,卓越。"这些话简单朴实而切中肯綮,道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我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团结创新,真抓实干,做出成绩,做出实效。

二、推进数字化教学,拓展教学新时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课堂又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更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这次江南之行我们知道了翻转课堂、慕课、微元课堂等等概念,这些新概念也是新理念正在不断地挑战着我们的传统课堂。这亟待我们加快探索的步伐,强化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不断总结。在这一点上海门中学做得比较好的,该校开展的课堂改革实践与展示活动、多方位数字化实验教室的开发与应用、江苏省"数字新时空·名校课程"、江苏海门中学第30届教学"百花奖"全国展示活动等,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课改的方向,坚定了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现代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课改推向深入的决心和信心。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多方智慧力量

校园文化营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结合本地、本校情况,开发出丰富、有特色而且又能让师生悦目、赏心的校园文化,对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在这方面这两所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海门中学雅静、别致、优美而不失浓厚文化气息和现代科技信息的校园布局和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校象征该校源远流长的水中学校发展史,蔡元培题写的名牌匾,色泽艳丽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长廊、科技楼、世纪广场、艺术楼、行知楼等,每一处都向来访者昭示着该校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学校生活和骄人的成绩。而常熟第一高中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可以说别具特色,成绩斐然。该校编辑出版的两卷本《虞山文化读本》和建立的化课程基地向我们讲述了当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四、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创造干净有序环境

海门中学和常熟一中的学生都显得很文静、文雅、文明。上课时同学们专心致志,我们一行人从教室外面走过,似乎没有一个同学感觉到,更没有一个同学抬头看。下课时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教室外,都很安静,没有追逐吵闹、大声喧哗的现象。遇到我们这些外面来的老师也会主动问好。

在海门中学教室里,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善于整理所发的各种资料,一般都是分科整理并整齐地夹在一起,不像我们一些学生,上课时连老师要讲的资料都找不到。教室布置也十分整洁,没有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的现象,教室内除几只扫把之外,没有放置垃圾桶,却根本就看不到乱丢乱扔的垃圾。整个校园内也非常干净,说明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切都显得有素养、有品位,这也正是海门中学的校训"敦品、力学、大气、卓越"所彰显的。

五、打造"精品"课堂,促进师生优质发展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课堂是学校集体的中枢神经;课堂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这两所学校一直以来,牢牢抓住"课堂"这一教育的关键领域,完善课堂教学的生态,努力追求造精品课堂。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师生的优质发展提供了成长的舞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根据我校校情和学情,特别是课改现状,我认为在近期我校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我校的工作:

一、推进课改工作走向深入。本学期,35岁以下教师必须课改达标课达标。

二、加强纪律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四、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

五、加强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

综合管理部 马龙

2014年4月26日,我和同事们赴延安参观学习,其实参观不是真意,学习才是目的。延安之行,给眼睛放风、给心灵充电、给心情放假,延安精神,我已经走近,你必须转身,我们才能完美的相约。

在去延安的路上,大家一边交流一边唱歌,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延安的期待与向往。到了延安以后,我们参观并以"照相机"的拍摄功能记录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的朴素与真实;以无比崇敬的心在张思德雕塑前重温誓言;以敬畏的心走进革命纪念馆,仿佛听到了当年的轰轰战火,闻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看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思索的表情、油灯下奋笔疾书、满脸的从容与自信,步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石,谱写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自幼启蒙教育"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伴随着我成长,虽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那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延安精神。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走进杨家岭,步入窑洞,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洗礼与激励!

我明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哲理。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州大地,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站在先辈们革命的圣地,不知那时候的天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味道,但现在风、水、云、天却是别样的绚烂。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仰,更加坚定了我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为单位不断发展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