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坚守平凡,创造非凡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今天,怀着激动而崇敬的心情,向读者介绍一位而又非凡的军人——优秀专家、用生命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战士刘义权。说他平凡,是因为他38年来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地从事着普通的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说他非凡,是因为他收集整理的军事档案在重大军事决策、重要军事活动、军事教育研究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他用毕生精力,为记载我军发展历程、构建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平凡之中见伟大,于无声处闻惊雷。刘义权是在平凡上用生命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好榜样、活教材。作为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刘义权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身边战友,感动了党和军队领导人,甚至还深深打动了外军将领。这份感动的力量源自哪里?走进刘义权的精神世界,追寻他几十年奋斗的足迹,我们不难找出答案——坚守平凡、创造非凡。

坚守平凡首先要坚守纯洁的精神家园,而支撑这座精神家园的,是崇高的理想与追求。刘义权从事档案工作的几十年,正是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忠诚党的档案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把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体现在忠于职守的自觉行动上,高标准地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他的事迹说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同样可以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价值多元、利益格局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考验着每一个人的定力。有的人,因此迷失了方向。刘义权对平凡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追求。每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都应该像他那样,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在平凡岗位上执著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在平凡岗位上要有所作为,还需要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档案工作不是经天纬地的工作,但经天纬地的历史都珍藏在档案中。刘义权从事档案工作以来,直接和参与收集整理的历史档案多达83万份。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浸透了他无数心血和汗水。几十年来,他始终把自己从事的档案工作与军队建设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的军事外交大局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不知疲倦,直至生命受到病魔威胁时仍不放弃。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刘义权的事迹启示我们,从平凡起步,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能收获非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草平凡,它披绿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水滴平凡,它滋润了世间的万物生命。刘义权是平凡的,但他在平凡中追求非凡的经历,为我们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树立了一个熠熠闪光的精神标杆。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是篇好,主要描述平凡、档案、我们、岗位、我军、一个、军事、追求,希望对大家有用。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体会》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刘义权他用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时代壮歌。县档案局在接到省、市档案局向刘义权同志的通知后,积极行动,迅速在档案局里掀起了学习刘义权同志的热潮。

一是组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在组织收看《新闻联播》播报刘义权事迹的同时,局里组织学习8月20日《中国档案报》刊登的刘义权先进事迹,并开展讨论,同志们都为刘义权的事迹所感动,表示要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二是认真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我们把向刘义权同志学习与作风整顿有机起来,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认真反思,以“我与刘义权同志相比”为题,组织大讨论。全局同志对照刘义权的事迹,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查自纠在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都得出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提高一个认识,突出四个体现,抓好五个结合”。

提高一个认识即:全体同志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学习活动的认识。张局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活动,对于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七次全会精神,实施市委建设“三化两型”城市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化解影响和制约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振信心,克难攻坚,全力抓好市档案新馆建设等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突出四个体现即:学习刘义权,要体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上;要体现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上;要体现在廉洁自律、身净气正上;要体现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上,进一步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抓好五个结合即: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巩固“讲树促”教育活动成果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学习身边的先进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为把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推向新的高潮,9月28日下午,青岛市档案局(馆)召开了以“忠于职守、奉献兰台,化平凡为不平凡”为主题的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交流大会。局(馆)党组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交流大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郝玉成同志主持了交流大会,共有12名同志进行了交流发言。

这次交流会以“忠于职守、奉献兰台,化平凡为不平凡”为主题,在收听收看新闻报道、自学、集体学习、支部讨论的基础上,每个支部推荐1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学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鞭策”、“自己还存在哪些差距”、“今后怎样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发扬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查找差距,改进不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为促进青岛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


解放军的档案事业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起步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有的部队甚至没有留下档案。为了保存档案文件,不少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档案事业才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80年代初,我军还没有自己的档案馆,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档案资源体系,不少历史档案还成捆成堆地码放在洞库,连基本的整理和分类工作都没有进行。

刘义权从事档案工作的30多年,正是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

30多年来,刘义权收集的各类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在军队档案系统中,大家公认刘义权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最长、收集整理的档案最多、做出的贡献最大。

一位同事感慨:“在民间收藏热情高涨的盛世,老刘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献,每张旧纸片都是红色收藏的经典,要论收藏价值,他完全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可老刘两手空空,他所想的只是为了竭尽全力丰富军队档案资源!”

征集工作是我党我军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战争原因,我军历史上许多重要阶段和重要方面的历史档案还存在空白,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性征集。刘义权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了重点征集,取得了大量珍贵史料。

一年,刘义权得知浙江、福建等地市县党史办有200余件珍贵的红十三军档案资料,非常兴奋。红十三军是1930年5月在浙南建立和开展对敌斗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支红军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两年多失败。这支红军部队的相关档案资料当时在解放军档案馆还是空白。

刘义权马上向馆领导汇报,急匆匆买了一张硬座票就挤上了赶往该地的列车。到达目的地后,他反复与当地文史部门交涉,在南方雨季里等了7天,最终在地方有关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征集任务。这批珍贵档案,不仅对系统研究红军历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以后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档案史料展览上,成为一个夺目的亮点,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

我军高级将领档案是军队档案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刘义权在征集中想方设法挖线索、找档案、争资源,对形成完整的高级将领档案做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初,刘义权了解到聂荣臻元帅原工作人员处存有2800多张照片和档案资料,多次诚恳与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达成了进馆保管的共识。后来,某纪念馆想抢先收集这批宝贵档案,刘义权赶到现场和对方交涉,反复强调聂帅是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按照档案归属有关规定,档案应由解放军档案馆来保管,我们可为纪念馆提供一套复制件,保证了档案顺利进馆,为建立聂荣臻元帅人物全宗档案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刘义权同志他用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时代壮歌。县档案局在接到省、市档案局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通知后,积极行动,迅速在档案局里掀起了学习刘义权同志的热潮。

一是组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在组织收看《新闻联播》播报刘义权事迹的同时,局里组织学习8月20日《中国档案报》刊登的刘义权先进事迹,并开展讨论,同志们都为刘义权的事迹所感动,表示要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二是认真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我们把向刘义权同志学习与作风整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认真反思,以“我与刘义权同志相比”为题,组织大讨论。全局同志对照刘义权的事迹,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查自纠在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都得出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提高一个认识,突出四个体现,抓好五个结合”。

提高一个认识即:全体同志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学习活动的认识。张局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活动,对于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七次全会精神,实施市委建设“三化两型”城市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化解影响和制约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振信心,克难攻坚,全力抓好市档案新馆建设等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突出四个体现即:学习刘义权,要体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上;要体现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上;要体现在廉洁自律、身净气正上;要体现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上,进一步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抓好五个结合即: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巩固“讲树促”教育活动成果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学习身边的先进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要把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活动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为把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推向新的高潮,9月28日下午,青岛市档案局(馆)召开了以“忠于职守、奉献兰台,化平凡为不平凡”为主题的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交流大会。局(馆)党组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交流大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郝玉成同志主持了交流大会,共有12名同志进行了交流发言。

这次交流会以“忠于职守、奉献兰台,化平凡为不平凡”为主题,在收听收看新闻报道、自学、集体学习、支部讨论的基础上,每个支部推荐1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学什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鞭策”、“自己还存在哪些差距”、“今后怎样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发扬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查找差距,改进不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为促进青岛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总在——学习刘义权事迹有感

解放军优秀专家刘义权的事迹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我,他身上闪耀着如此多闪光的品格,诸如: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档案工作的那股子痴迷劲、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等等。然而,身为同行,最令我备受鼓舞和激励的还是他作为一名档案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常年奔波在外,期间的辛苦和快慰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能深深体味。他把那么多时间都花在了征集路上,当然也因此为建设我军档案资源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首先是档案征集人员学习的楷模!

解放军档案馆李凤明在回忆与刘义权一起外出征集档案的那些日子时说:“1986年到1995年,老刘参加征集工作,一年平均下来,可能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有时候出差一次,可能连续四五十天。”也正因为此,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老刘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包括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重点征集,共征集和接收了83万多份军事档案,被称为‘军档收集第一人’”。刘义权和同事们历经千辛万苦征集的党和军队的历史档案,成为党和军队的宝贵战略资源。当前,全国档案系统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尤其要注重学习刘义权同志在档案收集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舍我其谁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将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材料征集进馆,为丰富馆藏资源尽心尽力。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学习刘义权不仅要学习他那种恨不得把宝贝都划拉到档案馆的劲头,更要像他那样无怨无悔地奔波在路上。如果不是他一次次出动请缨,不辞辛劳地奔赴外地,也不可能征集回那么多填补解放军档案馆空白的档案资料!民间是档案资源的蓄水池,民间档案很多,一些在官方文件中找不到的,在民间反而能找到。一如刘义权的感叹:还有多少珍贵的历史档案散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集、抢救档案的责任很重、时间紧迫啊!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我们反观自身,是不是还在坐等上门?是不是还扑不下身子?是不是在得到了一些征集线索的情况下,还游移不定、瞻前顾后,以至最终错失了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刘义权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那些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珍贵档案资料绝不会自动地跑到档案馆来,它需要我们档案征集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套用一句常用的话:“我不是在征集,就是走在征集的路上。”因此,“总在路上”应当成为我们档案征集人员旗帜鲜明的一个座右铭。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征集、档案、人员、我们、路上、档案馆、工作、学习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解放军优秀档案专家刘义权的事迹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我,他身上闪耀着如此多闪光的品格,诸如: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档案工作的那股子痴迷劲、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等等。
然而,身为同行,最令我备受鼓舞和激励的还是他作为一名档案征集人员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常年奔波在外,期间的辛苦和快慰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能深深体味。他把那么多时间都花在了征集路上,当然也因此为建设我军档案资源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首先是我们档案征集人员学习的楷模!
解放军档案馆李凤明在回忆与刘义权一起外出征集档案的那些日子时说:“1986年到1995年,老刘参加征集工作,一年平均下来,可能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有时候出差一次,可能连续四五十天。本文”也正因为此,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老刘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包括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重点征集,共征集和接收了83万多份军事档案,被称为‘军档收集第一人’”。刘义权和同事们历经千辛万苦征集的党和军队的历史档案,成为党和军队的宝贵战略资源。
当前,全国档案系统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尤其要注重学习刘义权同志在档案收集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舍我其谁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将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材料征集进馆,为丰富馆藏资源尽心尽力。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学习刘义权不仅要学习他那种恨不得把宝贝都划拉到档案馆的劲头,更要像他那样无怨无悔地奔波在路上。如果不是他一次次出动请缨,不辞辛劳地奔赴外地,也不可能征集回那么多填补解放军档案馆空白的档案资料!民间是档案资源的蓄水池,民间档案很多,一些在官方文件中找不到的,在民间反而能找到。一如刘义权的感叹:还有多少珍贵的历史档案散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集、抢救档案的责任很重、时间紧迫啊!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我们反观自身,是不是还在坐等上门?是不是还扑不下身子?是不是在得到了一些征集线索的情况下,还游移不定、瞻前顾后,以至最终错失了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刘义权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那些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珍贵档案资料绝不会自动地跑到档案馆来,它需要我们档案征集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套用一句常用的话:“我不是在征集,就是走在征集的路上。”因此,“总在路上”应当成为我们档案征集人员旗帜鲜明的一个座右铭。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对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刘义权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的故事,让人泪流满面。我为他的博大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所动容。读他的故事,无处不透着忠诚,透着责任,透着执着。
刘义权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事的档案事业在外人看来是一份没有激情的职业,但恰恰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和他从事的一份看似没有激情的职业,让所有读他的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和感动。正如解放军档案馆馆长计英春同志说的那样:“他是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先进战士”。

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展开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活动,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
读了刘义权同志的那么多事迹,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呢,我想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精神。
第一,学习他干档案、爱档案的敬业精神
热爱事业热爱本职,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这种对事业对本职的热爱,从根本上说,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具体化。只有把对国家的崇高的爱化为对事业和本职工作具体的爱,才能有你在工作上的敬业精神,才能把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作为丰富自己经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刘义权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是:“档案整理不好,活档案就会变成死档案,就是对党的事业犯罪。”这就是他干档案、爱档案的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二,学习他不谋私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近年来,红色档案在文物市场非常抢手,不少私人收藏家视如珍宝。国家重点图书《红军将帅手迹选》收录的78位将帅珍贵手迹380多幅,其中50多件是刘义权直接征集进馆的。他把一生献给了档案事业,千辛万苦去淘宝,他要是个收藏家,身价不可估量。可是,他从来没有借工作之便,谋一分钱的私利。相反,他总是珍惜有限的经费,想方设法把每一分钱用在工作上。每次出差,总是住条件最简陋的招待所,有时连招待所的饭菜也舍不得吃,在路边吃一碗面条就算一顿饭。他这种不谋私利、勤俭节约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第三,学习他忘我无私,豁达大度、乐于奉献的精神
刘义权的高尚品质和人格力量,在寻常细微处如春风般温暖人心。刘义权不论在职还是退休,都是竭尽所能为组织分忧,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把军人荣誉看得重如山,把个人利益看得淡如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了新兵入伍时的庄严承诺。
刘义权退休后,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找上门来,想高薪聘请他,他一一谢绝。时隔不久,解放军档案馆为了一项国际性的任务,想返聘他负责此项工作。由于经费紧张,只能给刘义权有限的返聘费。领导觉得过意不去,刘义权却说:“我在馆里干了半辈子了,馆里就是我的家,给家里干活还谈钱吗?就是一分钱不给,我也愿意干。啥也不用说了,我明天就来上班。”
这就是忠诚,我们不论是军人,还是其它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难能可贵的就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家庭,忠诚于领导,忠诚于同事,在生活中要时刻校正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敬于业、勤于业、乐于业、精于业,我们每位档案工作者都应该立足岗位实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对这次学习活动的最好诠释。
最后就是要学习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刘义权同志XX年9月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他揣着检查报告对处领导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任务没完成我不甘心,请你替我保密,让我把工作干完。”这段话,不但震撼着每一个读他的人,更是刘义权同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我们每名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都需要这股劲头,有了这股劲头,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他的青春是读不完的历史长卷,他的激情是忙忙碌碌的高大身影,他的奉献是心灵深处一曲新的交响,是忠于职守,是敬业,是拼搏,是热爱并献身自己从事的档案事业。刘义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作为一位档案工作者,他用一腔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用奉献的乐章谱写了对事业的忠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