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赴美实习报告 > 导航 > 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

赴美实习报告

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

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
2013年2月15日,我校师生一行12人在校长助理XX、英语教师XX的带领下,前往美国康州麦克曼高中游学,开始了为期14天的美国之行。
晚上,师生们住宿于美国家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白天,同学们与接待家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体验美国的高中生活,感受不同观念思维的碰撞。中美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游学期间,有几个片段让我们久久回味,现与大家分享。
中国人在美国
在美期间,接触了很多中国人,虽然是不同的面孔,但都活得同样的精彩。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来美求学、自理自立的留学孩子们。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接机的司机老师一上来就骄傲地介绍他女儿的情况。他女儿7岁时就独自乘飞机到美国。在美国上小学的第一天,她自己坐校车上学,由于语言不通下错了站,发现问题后马上跟自己的家人联系。作为当时学校唯一的中国学生,语言不通,但不到半年,已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现在已经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高材生了。
“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另外一个女孩——于田雨同学,去年8月底作为我校第一个交换生到麦克曼高中学习。刚到时,存在交流和学习的困难,但她凭着自己的执着、热情、大胆、肯干,赢得了从校长、老师到同学的一致赞扬,并在上学期就完成了托福和SAT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现在,田雨同学已经收到来自宾州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独在异乡的中国人,靠着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以一种独立的意识去拼搏,最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灿烂与辉煌。
走进美国家庭
在美国,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热情、文明和规则意识。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乘车出行时,每到路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司机的让行:一个“您先请”的手势,一个善意的微笑,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公众场所,你经常会收到来自陌生人善意的问候。我感到礼让、有序、安静的氛围充溢在整个环境中。我们住宿家庭的主人虽然很忙碌,但仍然抽出时间为我们一行及接待家庭的孩子举行了家庭聚会。很多接待家庭家长亲自带学生到各处游玩、购物,体现了美国人的热情和友好。
在美国,我还深切地感受到了美国孩子的创造性和深深的寂寞。
我们住在一家富裕的美国家庭,它的小主人是一个16岁的害羞男孩。刚开始因为年龄的关系,与我们几乎没有交流。然而,在一次晚餐的闲聊当中,他提到了自己喜欢音乐,我借此跟他聊起了音乐方面的东西,他显得特别感兴趣。隔阂一旦消除,我们的交流也就变得自然顺畅起来。他主动向我展示了他的吉他,并且热情地为我们弹奏他自己创作的不同风格的曲子。在这个年龄段,能有自己创作的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这让我感怀良久。“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希望我们国家会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的学生。
此外,在这个腼腆的大男孩身上,我还感觉到无限的孤独。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有自己的跑车,他本应感到非常幸福、非常快乐,然而因为事业有成的父母工作很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从而留给他的更多的是孤独,而这份孤独与寂寞也只有靠着音乐来填补。看着孩子落寞的身影,我深深地感到亲情对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性!
麦克曼高中掠影
严谨求实的教风。
麦克曼高中主要的活动区域就是一座三层的建筑,几乎所有的教学与生活都在里面进行。每位专业教师都有一个自己的专用教室,同时充当办公室。麦克曼的教师每天上5——6节课,非常忙碌,但他们工作都很严谨。
自由个性化的学风。
麦克曼的学生学习完全采用走班制,十几人的小班制有利于师生的充分交流。在这里,一切以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一切由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各班的班级文化,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创造。学校有专门的制作间,亲自动手制作中餐,是每个选修中文的学生必修课。有自己的个性,才不会“泯然众矣”!
独特别致的课外活动。
下午放学后,学生根据情况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Ice cream social”,是学校为了增进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感情,而在固定的时间举行的一种聚会。这个聚会在品尝美味的冰激凌中进行,交流自由,气氛十分融洽。
充满中国味的孔子课堂。
20xx年校长助理吕永军率师生一行赴麦克曼高中访问时题写的“汉办亚协 淄博一中 CGS孔子课堂”的题字张贴在显要位置,中文书法、陶瓷琉璃、内画工艺等中国味元素到处可见,现在选修中文的已达100多人。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用到我们的课堂上。
我学随我行 我行即我学

高中师生赴美冬令营游学散记第2页


一路走来,我们师生一行不仅跟随美国家庭一起生活,还一起外出购物,感受到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了不同的教育风格,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的打球,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学习西餐制作,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展示了自己的才艺。
我们还参观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美国名胜,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有着古老又富于浓厚文化气息的建筑——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徜徉在大学的校园中,开放自由的学术和文化氛围使学生深受感染。
耶鲁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责任公民”作为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必须具备美国“国民精神”,要时时处处为美利坚的强大而自豪和尽责。这种“教育以教爱国为先”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中国学生是耶鲁最大的外国留学生团体,以至于校长理查德莱温曾不无感慨地说:“失去中国学生,耶鲁将黯然失色。”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
在这片片回忆中,十四天的旅程很快就“走”完了。但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永刻心底,它带给我们身心境界的提升永在继续。
孔子说过:“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可见,人与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必需的,而且是有益的。希望我校的对外交流活动能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赴美研修培训思考


培育学生的自信乃教育之魂

--赴美研修思考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职高级教师、 宜昌市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万永翔

湖北省首批特级教师赴美教育培训团研修活动已经如期顺利结束,但“训有尽而意无穷”,此行带给我们每个人的震撼和思考永远不会结束。这种震撼和思考必然会渗透到我们今后的教育活动中,乃至伴随我们终身。

在培训结束前的汇报交流会上,我们不少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他们一些独到的感受和思考,比如美国社会的环境优美、多元包容、社会公平、人文关怀、忧患意识、创新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给人良多启迪。对同行们的感受和思考,我深表赞同。但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美国社会飞速健康发展起到根本支持作用的教育,究竟培育了学生怎样的精神,以至于他们能肩负起美国发展、发达、领先的历史重任?

经过认真的观察、感受、学习、参观、交流和思考,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学校教育是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自信。质言之,培育学生的自信乃美国教育之魂。尽管中国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但这一点上,恰恰是我们非常缺乏的,或者说是我们在理论上、口头上宣扬着,在教育实践中却有意无意地漠视着。

其实,美国学校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早已在社会上生出了巨大红利,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美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和强大。事实胜于雄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应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美国的地理环境固然得天独厚,但并非处处优美宜居,也有很多沙漠和荒漠,但美国为将来和子孙计,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可谓不遗余力,尤其是建立了科学有序的长效机制,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杀鸡取卵,去破坏它或先破坏后治理。这是不是一种自信?别的不说,加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境内都是动辄几百公里长的沙漠,但固沙的耐旱植物整齐地点缀其间,大风过处,居然见不到沙土飞扬的景象;在洛杉矶二十来天,每天在街上行走多次,竟没有擦过一次皮鞋。这些是不是奇迹?

我们培训所在地洛杉矶,除了拥有少量高楼的市中心外,其市政建设远远赶不上中国,没有中国的豪华铺张,更没有中国的面子工程。这里的街道有些破旧,也偶尔有些零星的垃圾,房屋也似乎有些沧桑感。但街道两旁是造型别具一格的卖场和餐饮店,是设计颇见匠心的别墅式住宅,花草树木各成美态,争奇斗妍,让人疑为园林仙境而非繁华都市。我们所见到的旧金山、圣迭戈等城市莫不如是。可以说美国人将住宅、庭院、街头的建筑和装饰当做了一种艺术在追求,而非蝇营狗苟的世俗实用。没有高度的自信,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车让人的场景;但我们知道,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车让人。但只有身临其境,真切享受到车让人的“礼遇”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的尊严,体会到美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十字路口,只要是行人在通行或正准备通行,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本可以通行的车辆却都停下来等行人过去。入主干道的路口没有交通灯,明明有充足的时间进入主干道,但看到行人远远地走来,车主会将车停下,耐心地等行人走近、走过路口,再启动车辆;如果行人迟疑,车主会伸出头来,友好地请你先行。这让我们这些在国内习惯了小心翼翼避让牛气冲天的车辆的国人,在美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更感受到“人比车高贵”的尊严。美国人的这种素质根源于良好的教育,根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的濡养,更是一种自信的展示,因为,自信的人展示自身的素养和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借助外物的风光来掩饰内心的虚弱。

在国内,由于几千年封建等级制度的奴化,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职业分贵贱,做官受追捧。君不见每年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甚至出现了五千多人争一个职位的奇观!在美国,见不到这些。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在旅馆和饭店里,这些在国内为“有志男人”所不屑的工作场所,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各个年龄阶层的男性,他们满脸笑意,充满幸福感地工作着,根本看不到职业贵贱、男尊女卑的痕迹。美国人这种平等的职业观从何而来?大的方面当然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学校对学生正确而自信的精神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的。当地时间5月10日,我们参观的普纳姆小学(pLUMMER ELEMENTARY SCHOOL)就给了我们一个最直观真实的答案。边午餐边师生交流的时候,该小学校长让六年级的部分孩子对我们这些中国访问者谈谈自己的理想。有孩子说要读南加州大学,将来当一个医生;有孩子说自己要读一个社区大学,将来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有孩子说自己要读烹饪学校,将来当一个面包师;有的说自己要当一个警察,有的说要当一个心理咨询师,有的说要当一个救火队员,有的说要当幼儿园老师,有的说要当一个科学家……尤其是那个要当面包师的男孩儿,说得是那样自信和坦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如果我们的孩子这样说,不被痛斥为“胸无大志”才怪!而这正说明美国人没有职业贵贱的区别,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给自己带来幸福即可。这就是美国学校对孩子自信精神和正常人格的培养,也正是美国教育成功所在!

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是美国社会充分展示其自信的重要方面。我国对社会弱势群体也非常关注,但提升到全社会关注的层次,却是近几年的事,很多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起步。而美国在这方面起步早,配套制度完善,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停车场几乎有与正常人对等的残疾人停车车位,各种建筑物和公共场所都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无障碍行动,公交车上对残疾人更是提供了人性化设施和服务。每辆公交车前门,残疾人的轮椅车都可无障碍上下。公交车到站后,如果有残疾人要上车,其他乘客需等候。前门会自动放下类似吊桥的跳板,残疾人乘轮椅车上车后,自动跳板收起,司机会帮忙将轮椅车固定在残疾人专用座位处;这时其他乘客才能上车。要下车时,司机将固定轮椅车的部件打开,放下前门自动跳板,残疾人下车后,其他乘客才能上车。

美国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学校,而是将残疾人正常安排在学校里,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但必须有几个持专门执照的老师为残疾孩子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残疾人当成一个正常人对待,有利于培育残疾人的自信精神,养成其健全人格,也让其他孩子自然接纳残疾孩子,不歧视他们,从而为今后正常人和残疾人和谐相处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学校里,我们看见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正常学习,快乐玩耍,一点都不自卑,心中不由得震撼不已!我在想,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给残疾孩子以正常人的自信了吗?有给正常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残疾人的胸怀了吗?

文化的多元包容是美国强盛并且永远领先的法宝之一。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唤醒了世界,他梦想有一天,他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他的梦想早已实现,黑人总统、黑人科学家、黑人将军、黑人文体明星等等,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大风景。而且,其他肤色和种族的人,也在美国享受着平等的待遇。有调查统计,美国在家里不说英语而说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人有54%,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少数民族至少在54%以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众多不同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里,必然产生碰撞,这就需要包容,最后相互吸纳,形成合力,共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容乃大的胸怀和高度的自信,需要学校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参观的山谷艺术与科学高中,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样本。该校是一个根据“将艺术融入每个学科”的设计理念而兴办不到一年的高中,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多元包容、高度自信的精神内核。该校学生虽然住在附近,但他们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全校学生说165种民族语言的,很多人的英语基本交流关都没有过,但他们却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和很多公立学校一样,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英语学习者”课程和家长学校,帮助那些英语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和家长,使他们建立自信,迅速融入美国社会。

大胆的自我展示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惯用手段。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合作探究,大胆表现。由于美国中小学班额小,一般只有24-30人,老师会照顾到每个学生。无论是知识型课堂,还是能力型课堂,抑或二者结合的活动型课堂,老师都会在说明学习要求之后,略作引导,让学生或读书,或思考,或谈论,或合作完成任务,最后配对或分小组在台前展示。无论对错,学生都会大胆说出来;说不出来时,老师会鼓励引导,其他同学也会加以提示。展示完后,老师和学生都会给予展示者以激励性评价,老师也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课堂上,有高年级的学生做老师的助教,这既是学生的一门课程,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还有学生会主动做些诸如分发纸笔、学习道具、实验工具等服务性工作。若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经老师认定合格后,学生可以中途离开教室。有陌生人进教室,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自己主动打招呼问好。学生在课堂上不必一本正经,自由度比较大,可以下位喝水,可以下位拿纸擤鼻涕,可以小声交流,等等。但前提是自由有度,以不破坏课堂氛围、不影响老师情绪和其他同学的学习为基本要求,不允许睡觉或喧哗。这些本质上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

上述美国社会现象或特征,美国中小学不同寻常的做法及取得的成就,自然也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但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无疑是最本质的因素之一。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灵魂在于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换句话说,把学生培育成了具有自信精神的社会人,教育方能被称为成功的教育,国家才能有无穷的发展原动力,才能强大无敌。

反观我们的教育,虽然有不少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太多的问题。而根本的问题,我认为不在课程设置,也不在教学方法,而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对人应有的尊重,缺乏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甚至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还在共同地有意无意地摧毁着学生的自信。这并非危言耸听!比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常常提“全面发展”,结果在教育实践中被异化成“各科优秀”。但谁都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禀赋、兴趣和爱好,按照被异化了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教育,不仅会挫伤很多学生的自信心,还会造成如韩寒所抨击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的恶果!具体到教学中,学生总有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我们常常不是鼓励学生在优势学科方面有所作为,而是突出和放大学生的薄弱学科,让学生觉得在这些科目上一无是处,并花大量的精力去弥补。最终薄弱学科没补上来,优势学科倒没了任何优势。当然,为了高考,薄弱学科肯定还是要补的,但不能没有限度。再比如,学科教学,本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材的使用和训练题、考试题的难易度,但我们就有理科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公开宣称:“题目就是要难!”结果,成绩不仅没起来,反倒把学生吓怕了,仅有的一点兴趣和自信被摧毁了。我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师都干了些什么!

还有,我们有同行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比美国好,美国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比中国强”。对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说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比美国好,无非是中国学生成绩好。但这种“好”值得打个问号,因为充其量就是会做题,而且是用高压手段,采取时间战术(学生是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新课程教学实施后情况更严重)和题海战术获得的,至于说相应的能力,尤其是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严重缺失的。既然如此,还能说我们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比美国好吗?二是这种说法本身就严重不合逻辑。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然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比不上我们,那“美国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比中国强”又从何而来,难不成高中和大学教育是上帝突然赋予他们灵光?!所以,我认为,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是成功的,仍然比中国强。而这种强,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去比的那个成绩,而是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精神尤其是自信精神的培育。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正视的。

我常说,教育应该是一件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事!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在给学生幸福,而是把学生原有的一点幸福给残忍地剥夺掉了,甚至是无情地加以摧毁!现在我们正不断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合作交流,进行比较研究,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我希望,我们不只是在比较静态的结果,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不只是在学习教学方法等细枝末节的东西,在那里沾沾自喜、吹嘘卖弄。我希望我们能抓住美国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因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教育的真谛和灵魂所在,实在是教育走得远的不竭原动力!

2012年5月25日定稿于宜昌

《周易》研修游学心得


《周易》研修游学心得

《周易》研修游学已经结束七天,回顾收获颇多。

很早我就接触到《易经》,对《周易》只学她冰山一角占卜。直到15年冬才跟随李守力老师学习经学,16年夏《周易》学习群做助教,按时在群里主持发送课程,即使是有《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文字版书籍,了解到公理化体系,也是懵懵懂懂,没有真正搞明白《周易》。

我作为志愿者,只参加了一天多的研修班课程,简单的方法,真实的演练,就胜过网上十年的寻觅苦求。李老师通过大衍之法筮得比卦,然后教大家学习比卦的象辞关系,一卦通,则六十四卦象辞原理皆通。

六爻关系法则是我们熟练掌握一个卦的基本法则,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所有的学员通过六爻的演练,加上老师的点评精讲,所有人都基本掌握了《周易》体例。

六十四卦,每一卦分别象征某一事物、现象产生、变化与发展的特定时空背景,《易》例称时位。每卦六爻的变化,均在特定的时位中,反映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因此,读《易》,不可不知时位(相对固定的位次:上爻为宗庙,五爻为天子,四爻为诸侯,三爻为三公,二爻为大夫,初爻为元士)。

很好地明白了爻象关系公理化体系,中,应,比,正,变,互。

卦象以本卦为主,以变卦、互卦为辅。本卦是体,变卦是用,再变还是自己。对照《说卦传》理解卦象。

我在场先后演练过比卦的初爻,二爻与五爻。

初六的爻象关系:不中不正,与六四敌应,与六二敌比。处于坤卦联盟之体,是坤卦的先锋。故曰:有孚比之,无咎。初六变,与六四相应,坤变震,比卦变屯卦。故曰: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六二爻象关系:居中且正,与九五相应,与初六、六三敌比,是坤卦的主爻。因为六二中正,且六二与九五相应,符合比卦的卦德,故不变。

六二与九五相应,所以说是出自内心的亲近,六二既中且正,固守正道,故曰:比之自内,贞吉。是为不自失也。

九五爻象关系:比卦卦主,既中且正,与六二相应,与六四亲比(顺承),与上六逆比(上六乘刚)。九五变,比卦变坤卦,上下一统,有稳定之象。故曰: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在易友们的阐述过程中,老师说没有作用关系的两个爻不要去说,我们在社会中也一样的,不去关注没有意义的人与事,我们效率是否大大提高呢?

《易经》学习什么呢,非常的清晰了,经过老师的史实故事生动活泼泼的。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观象于天,得出时间的概念;观法于地,得出空间的概念。故卦有时又有位。

人为万物之灵,神明为灵,故通神明之德即是通达人之性,这相当于今之人文社会科学。

爻,交也。此说明爻是指人的右脑与未知信息的感通,感应道交谓之爻。

在范公亭公园,李老师讲,在信息存储载体层面,现代科技产品远不如古代的甲骨、竹简、宣纸寿命长,甲骨文能保存3500多年,竹简能保存2300多年,宣纸能保存1000多年,U盘不如纸板书籍耐用等。我对李老师的观点很有抵触情绪,结果回家后我的手机微信崩溃,所有内容全部被动清空,我wifi也无故连不上了!这当下的一变让我感受到现代科技的脆弱!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当时是处于比卦六三的应景

六三不中不正,与上六敌应,与六二、六四敌比。处于坤卦联盟之体,有坤卦的卦德,跟随六二亲比。下互卦仍为坤。上互卦为艮,六三变,下坤卦变艮卦,艮为止,不能从上六,比卦变蹇卦,故曰比之匪人。

匪,通非。六三失其人,无所亲比应与,变卦为艮止(水山蹇卦),是孤山上的一个部落,所以哀伤。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这些象,都是破我的疑,我欢喜地接受并感恩。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呀。

在研修班上,越简单的人的象思维图越接近卦象,象我一样被所知障塞满的人只有画出简笔画了,我们真的得向孩子学习,向圣人学习,象思维是简单高度概括又集中的。明伦书院的孩子们的表述非常的棒!廖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越简单越进步得快,我们真的要象婴儿一样学习与思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64卦的每一卦都是用相同的公理定理推导出来的。学习象思维,十二个公理体系是我们最直接最快速的入门之道,而最神速的方法是参加线下的研修班,切入点对了,一卦通,全经通。

研修班让我们真正了解背景,培植文化之根,拨乱反正,重建经学道统。以《周易诠释》解易体系总法则为纲,通过要点卦例串讲的方式疏通爻象体例(经),和卦象体例(纬),熟悉经学体系的解卦模式,掌握公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即使是一个对《周易》一无所知的人,七天后,他可以解读经典的一个卦或者两个卦,而且对整部《易经》不再陌生,可以轻松自学整部《周易》经文。

通过这次实修研讨,从个人的修身治学做起,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 庆幸自己走在《易经》学习的道路上。

学易是为道,不是学习知识。找好自己的位置,做好本职的事情,顺天应人,各正性命。

研修班的每一个环节都安排的细致恰到好处。早上的桩,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渐渐减少对事物的欲望;学会让自我归零,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新的起点。

南山老师说桩法是其次,关键是中正,心正一切正。自检是身体自我沟通反省的过程,去疾病是身心灵的觉醒。

心修正了,身也康健了。我手部的变化一直从16年夏天开始蜕变,在研修班开课之际,而左足的大脚趾也出水蜕去了皮,我想大脚趾对应头脑,经过这次研修班我真的是脑清目明了。已经走在蜕变的路上,脱胎换骨真正的变化气质,学以至用。

亲近明师善友,李守力老师不仅用他的博学,热情为我们课上布道讲法,即使是在课下,游玩,旅程中也孜孜不倦地讲述,而老师每一个动作举止与眼神都充满着对大家无尽的关怀与爱。首次研修班每个易友都有获,而成长进步最快的是勤于记录总结的学生,好多《易经》都是榜样。老师最后说只教最核心的,永远有新成果第一时间发布,永远不与人争,永远跟大家分享,法布施得智慧!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心怀天下,至善仁心。

有福缘明德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是一群幸福的人。

读解行用承,让易融入生活,不断地调伏我们的心。

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找到初心,明己使命,坚定地走下去。


中师老师毕业感言


毕业了,老师们有哪些感言呢?下面是老师的毕业感言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中师老师毕业感言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年美好而艰辛的初中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悄然流逝,千余个日日夜夜寄托着我们的梦想,辛勤的老师们总是站着给我们讲课,而我们总是坐在那贪婪的吸取着老师渊博的知识,谢谢老师们,我不会辜负您们的希望,你们的汗水不会白流的。

回忆起刚进校园时是那么幼稚天真,无忧无虑。现在的我却变得那么多愁善感,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这三年里一直和我们相伴的老师,他们是那么的无私和伟大,为我们付出了心血,为我们操碎了心,想到即将分别,还真舍不得。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论何时总归要分别。三年的酸甜苦辣已经成为过去,而那过去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时光飞逝,难得相识,相遇即是缘分,让我们珍惜这余下的三十多天吧,放手一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考上更高的求知路,努力学习,成就梦想。

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就好比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在心灵深处感知它的香醇,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经过的酸甜苦辣,争吵和愉快都充实着我初中生活的每一天,泰戈尔说过:“天空中不留鸟的痕迹,而你已飞过”每一件事都在今天将要分别的时刻浮现,在相伴之日不知珍惜,分手之日却泪流满面。

如今,三年中的点点滴滴仍在脑中浮现,还记得老师们对我的批评与关爱,同学之间的欢乐与悲伤;谁对谁错都成为往日的留恋。一笑胜千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我一辈子的怀念。

我们的求知路还未到终点,虽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但胜利的一天就快到眼前,三年的收获如何,该拿出来晒晒啦。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让我们放下一切杂念,努力拼搏吧!

中师老师毕业感言2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首先有三个感谢:第一个感谢就是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第二个感谢是感谢三年与我相伴的你们,第三个感谢还是感谢三年中让我欢喜让我愁的你们。

记得三年前一群乳臭未干,满脸稚气的你们站在我面前时,我有些惶恐,更有些紧张,我不知这群可爱的孩子会在我三年的带领下将来走向何方?更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能力把你们引领到你们想要去的地方?所以从那天开始,我就告诉自己:王锋,你一定要对这群孩子负责,你一定不要辜负他们,要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要让每一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我要学习的。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就告诫你们:要想成长首先就必须是学会做人,做一个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责任心的人。三年如一日的教诲,不知你懂了吗?今天,你们毕业啦,三年的美好时光就要告一段落了,虽然昨天还觉得毕业是件遥远的事情,但是今天的确就在眼前了。

还记得三年前你们写下的梦想吗?,不管它们有没有实现,你们都不要有遗憾,因为你们即将起航,去完成你们新的人生梦想。。。三年,有太多的欢笑和泪水;三年,有太多的付出和收获;三年,更有太多的回忆,请不要忘记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还没有玩够呢,我还想再玩玩,但是老师告诉你,时间是不会回头了,你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向前走,去走接下了的人生路。在这里老师不能陪你们了,老师的使命就是带领你们初中毕业,如今我完成使命了,只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默默地祝福你们。希望若干年以后能听到你们成功的喜讯。

我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记住:无论在天涯海角,我的心都会陪伴在你们的左右;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为你们祝福快乐健康。放心去飞吧,勇敢地去追,追一切你们未完成地梦!

中师老师毕业感言3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

有一种情感不能相守却天长地久,有一种付出不计回报却没有尽头,有一种坚持不离不弃却永不放手。老师,感谢您用心关爱我们每一个人。

难以忘记你专注的眼神,难以忽略你无私的帮助,难以报答你对我的教导。现在的我只能对你说一句,谢谢你。

您的教诲,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严厉,比母爱细腻,比友爱厚重。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诲。

您送我进入一个彩色的天地,您将我带入一个无限的世界 …… 老师,我的心在喊着您,在向您敬礼。

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地做人 ―― 给时刻关怀着我的导师!

感谢老师3年来的抚育之恩,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学有所成,绝不会辜负老师您的期望。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中师老师毕业感言]

导游学习心得


17、18为期两天的XX年度大同导游年审学习结束了。市旅游局为这次的培训做了精心的准备,无论从资料的编集还是从课时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来自云冈、华严寺、东城墙、善化寺的专业人士为全市旅游行的导游员们做了精彩讲解。尤其是下午来自古建筑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振明女士精彩用心的讲解,更是博得了大家六次热烈的掌声,从掌声中我听出了李所长对旅游事业的热爱,也听出了大同导游员的心声。大同导游不需要太多的老师在台上夸夸其谈,只需要台上的老师去尊重与关爱台下听课的导游员,导游需要更多的人去懂他们。老一辈讲解员专业敬业的精神在东城墙李丽所长,善化寺李振芳所长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李丽上午为我们讲解了东城墙,下午和我们一样认真在台下听课,用她的话讲:我得学习学习!平实的语言,折射出伟大的风范。

下午,有一种冲动,真想为李振明女士照一张相片,因为台上的她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工作的热爱,越看越美,只恨没有带上相机。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她曾用自行车载着我去九龙壁取她写的九龙壁导游词,让我感动!没有一份爱,是不会这样去做的。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闪光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那种敬业精神,对大同旅游事业的热爱!

导游学习心得(2):

自己一直对导游这一行很有兴趣,而且希望自己可以在以后的求职路上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自己有着这方面的兴趣加上有这次机会让我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所以选了这门课。

说实话在课堂上我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且仅仅是限于一些小的范围内,在您的课堂上我对于导游这个职业有了新的定义,从平时生活中我自己也能从其他的途径了解到它的各方面信息,导游对从事这行业的人自身要求很高,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可以好好利用我们职业来享受我的生活,我还记得上次在课堂上有个同学说她对旅游的理解就是开拓自己的眼界和心界,在我看来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语道破玄关,自己心中的模糊定义就被别人的两个词语给点破。

在学期学习中您用导游词解说的这个方式来考察我们的学习,让我理解到导游并不是单纯的动动口就可以了还要加上一些态势语言,例如站姿、手势、眼神、表情,还得把这些处理的恰到好处,这样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成功的引起游客的注意。我觉得导游这个职业实在需要很大的耐性,面对众多的顾客有各方面的要求所以要做一个称职的导游实在要付出很多。

以上仅是我个人这学期的学习心得体会。不管学什么总是会有所收获的,关键看自己怎么利用这些收获。

导游学习心得(3):

我从大学毕业开始从事导游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做过旅行社里几乎所有职位,尝遍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感做导游的艰难,尤其是市场竞争的残酷,已经使导游的生存状态变得更为严峻,曾经立志要把导游作为一辈子的我,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XX年5月,新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实施,其中对导游收入的保护性条款,让我感受到了国家旅游局改变旅行社无序竞争、改善导游生存状态的决心,而山东省旅游局开全国之先河,组建职业化导游团队的举措,更使我看到导游事业的光明未来。
组建一个高素质的,能代表山东旅游水平的导游团队,不是一句空话,严格的推荐选拔制度、导游收入保障制度以及系统且持续性的培训,为职业化导游团队的良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省局给我们创造的优良条件,人教处老师们母爱般温暖的亲情化管理,更使我们如沐春风。
就拿三月份这次培训来说,学习内容系统全面,学习形式丰富多彩,行程安排紧凑合理,刘镁副处又一直悉心照料着一切。我的收获很多,相信同学们也都一样。
第一天的课程安排的很紧凑,除了上课就只有吃饭的时间,但是同学们都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每一点知识。
旅游设计院的陈国忠院长是旅游界的权威,他高屋建瓴的概括了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系统的梳理了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他开阔的思路和先进的理念,也使我们感悟良多。
下午山东省旅游局信息中心的闫向军主任,通过形象生动的展示,为我们介绍了旅游信息化的意义,并为我们展望了旅游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使我们了解到旅游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在全国的领先位置,但是信息商务对传统旅游业的的冲击,也给我们这些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挑战,我们意识到,人才依然是旅游业生存的根本,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取代。
接下来山东省旅游局国际旅游开发中心牛国栋主任为我们介绍了观世博、游山东,他以幽默风趣的的语言为我们概括了世博会的历史以及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XX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意义,作为位于京沪中间的山东,将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旅游工作者,我们应当为观世博、游山东做出我们的贡献。
晚饭后国信旅行社的张晓国总经理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授课,张总是我们的前辈,他以自己从业二十余年的经验为我们阐释了做导游的境界,并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描述了山东古老辉煌的文化,又从沿途讲解的角度,以点带面的概括了千里民俗线的讲解要点,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讲解脉络。
一整天的授课结束了,几位专家前辈分别从横向纵向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山东旅游,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天我们驱车赶赴烟台,六个小时的车程也成了课堂,各地优秀的导游员分别介绍了自己家乡,有历史、有文化、有民俗,大家展现着自己,也学习着别人,马源的讲解高屋建瓴、思路清晰,马连姗的讲解委婉细腻,王培培的讲解生动活泼,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烟台的职业化导游团队成员为我们做了烟台当地的导游服务,以亲切生动的语言和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烟台。
在蓬莱阁的游览我们领略了全国最好的讲解员的风采,她们发自内心的甜美笑容让我们如沐春风,细致的讲解和动听的声音犹如涓涓流水,为美丽的蓬莱仙境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在这里我们还学习到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先进的管理制度,原来这样高水平的服务,是以系统持续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为基础的,墙上悬挂严谨细微的规章制度,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在烟台的两天,我们还参观了三个葡萄酒酒庄,被浓浓的酒香熏陶着,醉心于葡萄酒海岸的风光和深厚的酒文化。另外蓬莱三仙山和龙口南山集团,以其气势恢弘的建筑布局和精美绝伦陈设收藏,为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这几天的行程中,无论参观、休息、行车、吃饭,大家无时无刻不在交流着学习心得,记得以往带团时,导游们见面都是在说购物加点,有没有赚钱,客人是否难缠;而现在,导游们讨论的是如何提高文化素质和导游技巧,说的是对导游工作的感悟。同学中最大的已经四十多岁,最小的只有二十出头,但是不分年龄工龄,大家都在努力吸取彼此的经验和长处。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敬爱的刘妈妈。 在这次长达一周的培训中,马不停蹄的日程,连我们都几乎吃不消,刘妈妈一直陪伴着我们,为我们安排着吃住行和学习参观,在车上,我们累了还可以休息,她却始终打起精神,倾听考量着每一个人的讲解。最难得的是她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心和疼爱,以及对导游队伍建设的高度责任感,每次我们说起导游工作的艰辛,她都陪着一起掉泪,令我们心生温暖。最后在车上,当我们齐声叫她刘妈妈的时候,很多人都哽咽的发不出声,有很太多感慨如鲠在喉。
导游是一个看似光鲜,实则辛苦的职业,却被很多人误解着。而山东省职业化导游团队的建立给了我们很多信心,连续的两次培训都如同一次洗礼,使我们看到了导游生涯的目标和希望,更增加了我们作为一名导游员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山东导游的春天就要到来了,但是受益者不能仅仅是我们这几十个人,我们应该构建导游培训网络,由全国名导带动全省导游,由全省名导带动各市导游,再由各市名导带动县级导游,把学习的精神和传播文化的使命感一层层传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