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观后感 > 导航 > 村官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

思想汇报观后感

村官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村官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村官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

(篇一)平凡之路

最近,著名演员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甚是火热,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马向阳仿佛是另一个我。

同马向阳一样,刚到村里,各方面都不是很习惯,虽然来之前也参加了培训,听了许多优秀前辈的经验介绍,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底气。毕竟才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多少都有一点犯怵。走进村中,村民纯真的笑容、质朴的语言让我很快融入进去,一年下来吃农家饭、喝农家水、走农家路、干农家活,也享受到了别样的农家乐趣。

马向阳为村中做了不少事情,而我们大事做不了,就尽量把小事做好。在村中,什么事情都乐意去干从不推脱,干得热火朝天。我的性格本来就比较热情开朗,除了跟着镇上领导、村里两委一起走访之外,我还常常自己去一些贫困、残疾老人的家里,虽然不能给予多少物质性的帮助,至少能够陪他们话话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让他们不那么孤单。

记得去旌德县孙村乡玉屏村考察学习的时候,他们村的书记说,现在很多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家中全是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做好妇女工作十分重要,妇女的工作做通了,那么干什么事情都会顺利很多。于是,我积极跟村中妇女打成一片,工作果然越干越顺畅。

从最开始接触工作到能够基本胜任,是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这个过程不容易,可最后得到“优秀”的结果,比吃了糖还甜。我继续在学习,在摸索,用智慧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而不单单是“纸上谈兵”。

《马向阳下乡记》的电视剧还没有播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样在继续。马向阳戏言下乡就是一场冒险,在我看来这更像一条长长的平凡之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还是要坚定信念、守住原则,在这条平凡之路上干一些不平凡的事儿,当一名真真正正的村官。

(篇二)让智慧的种子在乡间发芽

起初观看《马向阳下乡记》是抱着好奇的心态,一方面是想看看吴秀波这样一个潮流大叔如何去演绎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剧,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工作的探索,想看看马向阳在下乡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意外的是剧中将农村发展滞后的现状反应的很真实,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村官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而马向阳独特的智慧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更是让我佩服。

剧中成功塑造了一群很典型的农村人物形象,比如腹黑自视过高的宗族大佬刘世荣,唯唯诺诺的马屁精梁会计,精明算计刀子嘴的村主任媳妇等等,形形色色,但是这些人都是生活原汁原味的农村人,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精于拨弄自己的小算盘,粗糙中见刁钻,蛮横中见情义。生活在农村的我更是知道这些人物的真实性,他们有时候可气,但是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更可爱。写到这想起前些日子的一件小事,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一早等在村委会的门口,见我开门立刻迎上来向我诉苦,内容大致是为了说明家中经济困难,想让村委会予以证明并申请低保补助。我再三解释低保申请有一定的程序,并耐心解释具体的事宜,可是这位阿姨非要让我保证明年一定将她定为低保对象。我自知这件事情不可随便允诺,但又不能生硬地拒绝,最后只能告诉她会去家中了解实际情况,符合条件才能予以上报。阿姨似乎不满意我的答复,但也无能为力,只好失落的离去。之后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位阿姨家中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并没有她诉说的那么严重。我虽然因为她的欺骗有些生气,但更多的是想给予帮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她,让她配合村里的工作。

农村生活中复杂的人事关系是很多矛盾的根本,美丽的外观下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农村式的矛盾纠纷要用农村式的生活智慧来解决,而这也是作为村官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从正确的方向去引导村民解决,从而使村民们的思想获得某种实质性的改变。从一个个村民到一整个乡村,逐步转变人们对农村的看法,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的意识到农村不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村官路注定是充满探索的,我相信这条路越走下去就越会觉得值得。总有一天,智慧的种子会在乡间发芽,那时的农村一定会更加美丽动人。

(篇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马向阳下乡记》中主人公的事迹,向我们生动展示了村官的艰难,并非演绎如此,事实的确存在,平实真挚的情感直接触动我们的内心。

剧中马向阳由于一纸调令,来到农村基层一线,从有能耐的、靠谱的、懒散的城市小公务员,变身村庄第一书记,在一年的基层锻炼时间里以行动实践了自己立下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铁誓。一个从对农村工作完全陌生、知之甚少,再到逐渐深入爱上这片热土的村官形象,让人产生共鸣。

远离家乡 忠孝难两全

主人公马向阳的老舅失忆住院,由于组织工作安排的原因无法在身边服侍,不得已将老舅托付给朋友照顾。而我们步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由于工作的地域、时间等原因,有时候也的确难尽忠孝两全;在我们毫无怨言选择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同时,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家庭,自然难尽我们应该对家人、亲人等所担当的责任。

环境恶劣 克服环境难

马向阳所居住的地方是一所村内废弃学校改造的场所,没有自己家里那样的厨房、太阳能热水器等日用基础设施,到了晚上更是因为蚊虫叮咬或山野间传来异样的响声而无法安心入睡。这让我联想起刚到村的自己,也是面对类似的环境,也出现过晚上担心受怕的情形。和马向阳一样,刚到的头一个星期很想逃出去,可是慢慢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让自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人员复杂 融入群众难

腹黑自视过高的宗族大佬刘世荣,唯唯诺诺的马屁精梁会计,精明算计刀子嘴的村主任媳妇等是剧中基层人物的典型代表,如果说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只是问题最表层的部分,那么农村生活中学会如何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则是更深刻的东西。乡村并不像外表呈现出来的那样恬静优美,而在这美丽的外观下充斥着的各种复杂的人情世故,也令下派到大槐树村的马向阳一时束手无策;正如梁守业的口头禅“大智慧”一样,在农村工作确实需要能与各种人物打交道的智慧,而能将涣散的农村世界团结起来尤其需要大智慧。

改变落后 共圆致富梦

土地在农村是农民生活的来源,土地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大事。剧中马向阳帮助秋香要回二叔强占的二龚地、修路、盖大棚、建超市、推广大槐树村等一系列举措,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不断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同大槐树村一样,当下的众多农村都面临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守的尴尬境况。我们如何发挥好村官的作用,在现有的条件下帮助广大农民想出路、谋点子、找对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马向阳下乡记》剧情很真实也很写意,同样的人生抉择,类似的工作经历,让我很受感触。村官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考验,人生的路还很漫长,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群众支持下,平和的心境、乐观的态度有助于从容面对复杂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只要我们愿意沉下身子、放低身段,用马向阳所拥有的农村式的生活智慧,以村民听得懂的语言,多传达和解读国家政策,多到农户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用朴实真挚的情感对待群众,相信在基层这片土地上,一定能够描绘出下一个新时代村干部楷模——马向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四篇


马向阳下乡记观后感四篇

(篇一)播下幸福的种子

马向阳,一个原本在城市生活的潮人,一纸调令,就成了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从公务员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他有些许的无奈、委屈、绝望……,最终,他却以坚韧的耐力给大槐树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震惊于这些传奇的同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

对马向阳在市委书记面前问丁秋香:两垄地是多大,年收入50万?我们感到吃惊。对他惧怕老鼠,被迫夜睡大槐树下,我们感到可笑,但笑过之后才发现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缩影。初到农村任职的我们跟马向阳一样,不适应农村落后、单一的生活,对农村的认识更是一片空白。仍记得第一次下村庄,在七零八落的村子里迷失了方向;第一次走田埂,在狭窄泥泞的田埂上东倒西歪;第一次去农田,错把水稻当韭菜等。在农村,无数的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无助,甚至怀疑曾经的那个选择,但是,在马向阳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要想认识农村就要热爱农村,时刻把农村地点滴记在心上,只有这样,你才能慢慢的融入农村。

“沉不下来,太浮躁”是刘世荣对马向阳的评价,“下来镀金,回去升官”是村民们对马向阳的认识,作为村官的我们第一次到农村时,也曾面对着村民们淡漠的态度和怀疑的目光,其实,这是村民们最简单的思维,如何让朴实的村民转变对我们的看法,就应该向马向阳那样,用行动证明一切。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些真情,我们才能坚定自己的选择。

从站立在大槐树下到抵押房子建大棚,这些举动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追逐心中的那个梦想——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农村舞台,大有作为,树立理想,才有前进动力,否则,我们的村官生活只能在浑浑噩噩中渡过。

选择村官,就要脚踏实地,服务农民,就要真心实意,做到“前半生不害怕,后半生不后悔”,无愧于曾经的选择

(篇二)穿牛仔裤的村书记

当《北京遇上西雅图》里那个沉默寡语内心温暖的弗兰克摇身变成支援农村的下派书记马向阳,此刻的心里就好像在撒哈拉发现了一只北极熊般的惊讶,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马向阳驾着自己炫目的起亚智跑,带着整整一车的驴友装备奔赴岗位的时候,你发现,原来这还是《心术》里那个玩世不恭,油腔滑调的霍思邈。

再看看他即将赴任大槐树村,村里两族私斗,鳏寡孤独问题扩大化,土地流转无人响应,原村主任外逃等等,但凡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都在马向阳面前展开,甚至在赴任的欢送会上,他就被村里因土地被占的丁秋香在市委书记面前误告了一状。

而故事的最后一个毫无农村生活工作经验的“不靠谱”的懒散闲人,却切切实实的带领一村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发展的新路,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他处理关系的能力,也就是情商。

村里的刘世荣与李云芳一位是家族头领,一位是干部家属,从一开始就斗的不可开交,马向阳赴任以后,二人更是极力拉拢,但他没有清出淤泥的自傲,也没有随波逐流的附和,尊敬二人也依靠二人,但是又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底线,巧妙的在二人之间周旋,一步步融入村民当中,通过为秋香讨地,救老祖奶等一步步得到村民的信任,为接下来开展工作打下了群众基础。

在为秋香讨地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缺乏被刘世荣摆了一道,他不仅不记恨,反而照旧尊其二叔,在预备修路前更是主动向刘世荣请教,希望他能支持自己,以一个极低姿态在村中权势人物面前巧妙的开展工作。

而为了让李云芳能够拆除自己的小卖部,马向阳无奈预备自己开一家超市,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通过原单位同事的帮忙,很快便建起来了,试想倘若不是平时与单位同事关系瓷实,何来这样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这其二是他的价值观,也就是情义。当老舅病危,领导又令其马上返回村里工作时,马向阳匆匆挂掉领导手机嘀咕了一句:你们的事都是事,我的事就不是事了。在他眼里家人是大于工作的。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有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为了工作,舍弃家业支援边疆,但是马向阳所说的,却更容易让我接受,在第二次回到大槐树村时,马向阳将老舅送到了养老院,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奋力工作却应更加善待家人。

同样在修路开工的剪彩仪式上,我们没有看到他自己,有的是为修路第一个挖掉自己家院墙的毛蛋,是全村唯一一个为了修路毁掉自己家业的李云芳,他不献媚于领导,他也不轻视下级,在他的眼里值得尊敬的是为社会为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与个人。

就是这样一个贪玩却不失机智的年轻人,身上没有焦裕禄、孔繁森式的伟大光辉,却显得更加形象真实,当前农村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多一些这样个性鲜明,更接地气的年轻人参与到农村社会的发展中,是清除顽愚,更是破旧立新。

(篇三)槐树花开 绽放异彩

马向阳,一个毫无农村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商务局市场科科长,一个领导同事眼中的业务能手,一纸调令,转眼就成了省重点扶贫对象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从城市到农村,从公务员到村官,马向阳时时处处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

对于城里人来说,下乡就是一场探险或者旅行,可以乘机暂时摆脱快节奏城市生活的纷扰;而对农村人来说,每一次扶贫都是一次福利发放。正如一则寓言所说的那样:游人来到动物园,爸爸对儿子说,看那是猴子,你可以扔点糖果让它们翻跟头。母猴则对小猴说,看那是人,你翻个跟头他们就给你东西吃。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一开始就切入了这一视角,多年没有晋升而壮志未酬,初恋女友重归身边极力讨好,事业面临拐点而思虑万千,家庭的牵绊则是设置了马向阳的一个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老舅,这也让马向阳这只向往自由的风筝不能飞得太远太高,他的手里的一端是拽在老舅的手中。当马向阳带着一身驴友装备下乡时,他所体现的恰恰是城里人的探险感。事实上如果不是一开始丁秋香上演的告状小插曲,或许他就准备熬上一年等待任期结束再回来。而对于大槐树村的村民来说,他们也习惯了热闹一阵留下仨瓜俩枣。

农村的池塘自有两千年封建社会的维持秩序的生态,马向阳就像是投入其中的一只外来的生物大鲶鱼。他既有自己大槐树村第一书记的有力权杖,又要屈从于池塘里其他的大小生物以此平衡池塘水的清浊。如果说城市里的纠纷以法律为唯一准绳,而农村里的私斗和恩怨显然更像是池底的微生物,外界只看得到池清如许,正如局长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来形容大槐树村。这不会成为车上顶着山地车的马向阳的户外度假胜地,只会成为头上顶着局长殷切目光和村民内心期待的马向阳的人际迷宫。

封建社会的农村自古就有“山高皇帝远”的态度,而皇帝的政令最多也只能下达到县一级。农村以自己的宗族祠堂来维护村中的大小事务,大槐树村中六成是姓刘的,从外村嫁来的寡妇秋香与本村的刘氏族长刘世荣之间的两垄地之争冲击着农村惯有的秩序,然而遗留的由年龄最长的老人说了算的传统依然强劲。刘世荣在老祖奶的面前只能点头哈腰。对于马向阳的“空降”,刘世荣保持着谨慎的乐观,如同经常在自己家平台上拿着望远镜的他,这是对自己视力的怀疑,也是对自己势力的疑虑。

农村的问题关键在于钱,如果不是因为贫穷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外出打工,也不会有丁秋香为了两垄地而到市里告状。然而,正如刘世荣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钱,但也不全是因为钱。不管他说这话有多少私心和违心,但却仍然说出了一个事实。马向阳在刚进村时浮于表面,村里则在成为空心村后人心涣散。三农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

“要想富先修路”曾经是广泛流行于农村各地的口号,而马向阳提出的修路计划也正是电视剧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实这里的路不仅连接着农村与城市,更代表着文明的连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通道。大槐树村的发展首先需要打通闭塞的交通状况,使自身跟上现代文明的脚步,只有这样才不会沦落为城市化之下的异次元空间。

《马向阳下乡记》罕见的将视角投向了下乡村官关注三农致富道路方面,以一个外来者的介入来理清农村勾心斗角之间的盘根错节,第一书记马向阳以坚韧的耐力给大槐树村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实现了他“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的梦想。马向阳通过改造农村的生活方式及条件,使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的方式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使在现实中,我们也需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农村,它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更是我们延伸自己生命空间与质量的最后屏障。

(篇四)

同样的梦想,同样的处境;你有大槐树,我有大石门。我们走上了同样一条路,一条改变村里,共同致富的道路。

马向阳刚到村里,对村情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这和我到村是一样的,想解决的问题和事情不知道怎么入手。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同的人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马向阳在为村里修路的时候能想到把弃用的磨盘铺在路中间,即能废物利用,又能成为村里道路的别有风味的风景线。我从中学到不少,在村里很多废弃的东西看上去没什么用,但在不同的建设当中,也有可能将其利用起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大槐树村里的村民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大多都是从自己出发,没有考虑别人的利益,而现实中的村民也是一样的。所以要更加有耐心、会细心。

在重重困难中,马向阳为村里修了路、盖大棚、创办支前煎饼公司、。我也希望能够突破这巨大的语言差异,能够为村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实事,尽己所能的全心全意的为村民服务。

《大村官》观后感


主人公的事迹在我们面前生动展示了村官的艰难,并非演绎如此,事实的确存在。平实真挚的情感直接触动我们的内心。我们自愿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为了理想奋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由于工作的地域、时间等关系,也的确忠孝难两全,对上,无法为老人近孝道;对下,难以教育子女。虽然难尽我们应该对家庭所担当的责任。但是我们以行动实践了曾经面对国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铁誓。我们的村官的宗旨:不追求名利,踏实的为农村建设做贡献;不为仕途,努力实现新时代大学生村官的人生价值。

剧中的种种情节引起我的深思和反省。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任职和锻炼本是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和远大的战略部署、从优化农村基层的角度、从严峻的就业形势考虑而出台的一项政策,激励大学生学以至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上由于我们当中有些人自身态度不正、定位不准、意志不坚,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确认识往往将这一良好的政策错误看待。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或许有人将这种经历与户口、前程、甚至是政治资本联系起来,有人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把它当作最后的选择,从旁观者的角度,或许有人看不起大学生村官,将大学生村官看作是干不了实事、吃不了苦头的芽仔,忽视他们的工作和实际发挥的作用,不支持、不理会。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和现象。剧中主人公面对怀疑者和嘲讽者,他用自己的实际作为给了他们最好的回答。我们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应当珍惜这样的人生机遇。既然来做“村官”,没有端正自身态度之前,不要轻易把这种经历作为今后人生的跳板;既然来做“村官”,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前,不要挑剔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沉下心来,多学习、多锻炼、多动脑,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朴素真挚的情感、扎实勤恳的作风,主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我们自身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前提。

党和国家制定的村官政策给了我们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以及最强有力的支持,为我们人生的舞台打造了出夯实的基础,我们更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各类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都是我辈学习的榜样,模范们的心路成长和奋斗精神,不仅是为广大机关干部,更是为我们大学生村官展示出了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农村基层、农民群众同样需要我们扎实、勤恳的工作,多了解实际、多动点脑筋,真正能做点实事。我们的工作不是混日子、不是走过场,我应该主动去做点什么,对于如何对待群众、组织、责任、人生,都应该有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的身份和知识素养不应该是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民群众产生隔阂的缘由。因此,不要刻意地保持距离感,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传达和解读国家政策;多到农民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多做一些有实际效用的社会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有益的参考。用朴实真挚的情感对待群众。

我们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组织的信任和支持,坚决实行党组织的纪律团结性。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们处于基层第一线,我们的工作是组织的重托,我们的言行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党今后的发展。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修身立德、弘扬正气,坚守底线,对得起群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以人民群众的信任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感对待责任。责任胜于能力,没有责任感的人,即使再有才华和能力,也不会把工作做好。认真负责的态度会使我们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时,发挥顽强的勇气和力量。作为“村官”,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农村基层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我们现在无法预料的,不要以为大学生来做“村官”就是委屈了自己,不要以为这是大材小用,要想做好大事,先从小事做起。

村官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考验。或许会受一些委屈甚至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打击。态度决定人生,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相信在广大群众和党的支持下胜任时代对我工作的要求,平和的心境、乐观的态度、虚怀若谷的精神有助于从容面对复杂的工作和人际。不要只看眼前,着眼于将来。不要计较得失,摆正姿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开阔胸怀面对困难。让我的人生活得有价值。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我热爱的工作。

变形记观后感


今晚儿子要看 变形记 ,于是一家人围着电脑看。剧中的女主人是深圳的一个11岁小公主。男主人是香港11岁的看似拥有大智慧的小男孩,他从容、淡定、很博学多才。他两和西安的一个13岁在农村里小学看似很品学兼优的初一学生互换。农村孩子的父母,都有病,他爸腿因在外打工受伤没钱治疗,落下残疾。

他们很快进入到各自互换的地点,小公主很调皮,小男孩很懂事,在农村过得挺好。倒是农村的娃进城里,有点不适应,学习早操没练好,却让班干部受到惩罚,那一刻我看的都流泪了,让我想到自己的儿子,刚开始来城里的情况,那时儿子读四年级,转来的时候数学考100分语文88分英语72分,可是却被他们班主任说儿子在他们班排名30多名,真的农村和城里的教育有很大距离,我的儿子以前在农村小学都是前三名,这对他是多么大的打击,一个班级只有56人他排30多名,他对我说妈妈我一定要证明给城里的孩子和老师看,我要拿第一。我们家一直条件不好,但是唯一能给儿子的只有鼓励和关爱,我就说----涛涛 是 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妈妈相信你。。到学期结束我的儿子竟然真是第一,曾经他们班施涵都几次败于他,儿子四年级期末总分第一,五年级期末总分第一,到六年级的时候,他骄傲了,那个时候我和她爸爸总是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玩,把他独自一人留在家玩电脑,升初中考得很差。。想到曾经他的优秀,我好骄傲,4虚岁就会100以内加减,五虚岁就会拼音拼汉字,如果有好的老师引导我相信我的儿子会很棒的。

可是现在叛逆期的孩子,我真不会教育了,虽说上学期全校排名67 名,如果成绩不下滑,进一中是可以的,但是拿他曾经的优秀相比,却逊色了很多很多。。儿子和我加了好友,如果他看到这篇日志,他小时候的优秀,希望能激发它的斗志,不认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