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领导干部心得体会 > 导航 >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心得体会》,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难不难?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详细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
从1997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到如今得以“转正”,新的《廉政准则》既是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反腐倡廉形势长期酝酿的结果,也是对反腐倡廉斗争的经验总结。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使新的《廉政准则》内容更加细致完备,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更强,她体现了反腐败工作的与时俱进和人心所向,更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和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
《廉政准则》的印发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少群众认为,《廉政准则》中的各项禁止性规定,就是给党员领导干部设置了“高压线”,戴上了“紧箍咒”,而《廉政准则》能否发挥作用,关键要看执行。那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压线”和“紧箍咒”,《廉政准则》执行起来究竟难不难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三点,就不难。
一是把好了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就不难。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总开关出了问题,带来的必然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淡薄了“为什么执政”、“为谁执政”、“执政为谁”的执政意识,个人追求也会随之变得庸俗。不少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也正是理想信念动摇的结果,而王瑛、任常霞、郑培民、牛玉儒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 )的业绩,得到全党、全社会的认可,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不懈追求。新的《廉政准则》在总则部分就特别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正是《廉政准则》的思想基础之一,因此,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廉政准则》的首要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是”和“非”,“名”与“利”之前不迷失方向的根本保证。
二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就不难。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相辅相成,《廉政准则》中的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涉及到的都是现前反腐败斗争中的易发问题和多发环节,究其根源,既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是因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上蜕化变质,随波逐流,而党员领导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不良风气的蔓延,使潜规则盛行。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贯彻《廉政准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初、慎微、慎独,将《廉政准则》入心、入脑,做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廉公仆。
三是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就不难。制定《廉政准则》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规范权力运行,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法规制度,《廉政准则》中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还远不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全部要求,一些《廉政准则》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需要进行完善,特别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新的腐败手法或会随之而出。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廉洁从政,除了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在行为上,关键还是要从正确行使权力入手。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杜绝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强化公仆意识,坚持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要牢记权力就是责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勤政为民。在行使权力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慎用权力,坚持实事求是,不当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当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另外,党员领导干部还要明确公权力的使用界限,在运用权力时,要有“凡是法律没有允许的,就是被禁止的”法律意识,在廉洁从政上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普通民众,认为只要是《廉政准则》没有禁止的,就不算违反规定,甚至故意去钻法律的空子。
总之,《廉政准则》的出台,将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推向了新起点,贯彻执行《廉政准则》,使之真正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动指南,关键还是看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能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否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党性修养,是否能科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而难或不难,或许只在选择了一条错误或正确的人生路!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近几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准则的屡屡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甚至呈愈发愈烈之势。其它的不说,就说说我国在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有16位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这些高官在一年内先后“落马”,足以说明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没有遵守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走上了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这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以前“试行”的《廉政准则》毕竟不是正式的准则,缺乏刚性;去掉“试行”二字使之“转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转正”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更有效地指导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成为一部高质量、高层次的党内法规。可以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实施,是给党员领导干部装上了“防腐墙”,只要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越雷池一步,就能远离腐败。
《廉政准则》共有52个“不准”,犹如52条鲜红的“警戒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廉政准则》的颁布,从制度上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然而“知易行难”,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
其一,要“知”与“行”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这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先必须抓好对《廉政准则》的宣传学习,要逐条逐条学,原原本本学,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仅是知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 )够,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若学透后,去思考如何规避监管、怎样打“擦边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其二,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廉政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廉政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大量的资源和权力主要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于少数不能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辅以“他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监督、干部群众信访举报等的监督作用,施加压力,让党员领导干部不得不遵守《廉政准则》。对于少数无视党的纪律,要严肃进行查处,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20xx年领导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近几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准则的行为屡屡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甚至呈愈发愈烈之势。其他的不说,就说说我国在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有16位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这些高官在一年内先后“落马”,足以说明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没有遵守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走上了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这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以前“试行”的《廉政准则》毕竟不是正式的准则,缺乏刚性;去掉“试行”二字使之“转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转正”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更有效地指导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成为一部高质量、高层次的党内法规。可以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实施,是给党员领导干部装上了“防腐墙”,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越雷池一步,就能远离腐败。
《廉政准则》共有52个“不准”,犹如52条鲜红的“警戒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廉政准则》的颁布,从制度上规范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然而“知易行难”,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
其一,要“知”与“行”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这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先必须抓好对《廉政准则》的宣传学习,要逐条逐条学,原原本本学,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仅是知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够,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若学透后,去思考如何规避监管、怎样打“擦边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其二,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廉政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廉政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大量的资源和权力主要掌握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于少数不能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辅以“他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监督、干部群众信访举报等的监督作用,施加压力,让党员领导干部不得不遵守《廉政准则》。对于少数无视党的纪律,违反《廉政准则》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查处,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其三,要“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确对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渐,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廉政准则》的52条不准,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执政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干部,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边人的“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以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感到由衷的欣慰,并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回
想《廉政准则》从1997年试行到正式推行这十几年的历程,从以前“30个不准”到现在的“52个不准”,条目不仅增加了,内容更有了新意。可以说条条不准都针砭时弊,条条不准都反映了党中央反腐力度、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反腐关口的不断前移,反腐制度的不断升级。
《廉政准则》的52个不准,详细列举了领导干部不准“在公务接待活动中的违规问题”、“公费开支和公车使用事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准则”,以及涉及领导干部形象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问题”等等,这与以往较宽泛和原则性过强的规定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涉及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也涵盖了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家庭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可以说,要求不可谓不严、规范不可谓不细。如此明确而细致的标准,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有了更严格的行为标尺和参照系,体现出严格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心。而《廉政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也标志着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已从过去较宽泛性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廉政准则》正是一份严厉的爱。纵观以往落马的贪官,无论是邱晓华、郑晓臾,还是陈希同、王宝森,以及陈良宇之流,也无论是他们曾经如何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大肆贪污腐败,都有着有关部门对他们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影子,也有纪律不彰、执纪不严的原因,更与对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不细致、不全面、不到位有关。而《廉政准则》的实施,将逐步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全方位”监督管理,其效果很值得人们期待。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为《廉政准则》就是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一场及时雨,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指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行对照检查,加强自律自警意识;同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来说,还要对照《廉政准则》做好他律,监督管理好我们身边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廉政准则》中提出的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及52个“不准”,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廉政准则》的执行力度以及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为我们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风清日丽、政通人和的氛围。从而让“52个不准”筑成一道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防洪堤,成为一条政治生命的高压线,成为领导干部的人生信条;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驾护航船。

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2月,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反腐倡廉最紧迫、人民群众最关注、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从政行为作了规范。从近年来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廉政准则》落到实处,成为廉洁从政的表率,必须从下列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以谦虚之心对待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筑牢思想防线。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基础。思想防线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夯实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才能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地加强学习,自觉地接受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廉洁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牢记公仆本色,自觉用人民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核心。现在的违纪违法案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以权谋私。腐败的本质是权力腐败,要害是以权谋私。所以,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贯彻《廉政准则》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手中的权力管住用好,绝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商品化、私有化、家庭化,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不以权谋私。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重点。现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作案人数最多的就是捞钱捞好处,经济类腐败每年都是第一位。大量事实证明,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从政,就必须有正确的利益观。如果对钱财有贪婪之心、不注意小事小节、滥交朋友,在利益面前迷失方向,那不仅难以做到廉洁从政,而且还极容易走向腐败。

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培养高尚情操,追求健康正派的生活。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基本要求。现在,腐败还处在易发多发阶段,诱惑多、风险大,如果在生活道德方面不注意,追求享乐,放纵自己,那也很容易出问题。因此,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管住管好自己,就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以感恩之心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和带头开展监督,在阳光下工作和生活。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关键。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强化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这是廉洁从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自己的需要。

以快乐之心对待生活,知足常乐,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这是贯彻《廉政准则》的重要保证。要做到廉洁从政,一定要有好的心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心态不平衡,有些心存侥幸,最后跌入了腐败的泥沼,不仅个人身败名裂,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多想想党和组织的信任,多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多想想民生疾苦,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当官,干干净净干事,有了这样的阳光心态,那么廉洁从政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浙江日报 2010-5-24 第七版 中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 教育长 陈武明)

(小编 htt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