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双十一的演讲主题 > 导航 > 谈”双十致词”与”鲍威尔访华意向”的背后

双十一的演讲主题

谈”双十致词”与”鲍威尔访华意向”的背后。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也许"谈”双十致词”与”鲍威尔访华意向”的背后"就是你要找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谈”双十致词”与”鲍威尔访华意向”的背后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中提到多位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学者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陈水扁在10月10日发表的讲话不仅没有任何新意、善意和诚意,反而鼓吹“一边一国论”,污蔑、抹黑祖国大陆,他表现出的“xx”的嚣张气焰将使两岸关系更加恶化。
在华盛顿透露说鲍威尔有意访华之后,美国从8月底到今天为止,大体做了两件事,一是搞出了个“韩核问题”,再就是支持陈水扁发表了那个“双十致词”。美国想看看北京是否有意表现出“灵活性在我们看来,陈水扁抛出“双十致词”,这本身就是布什于任期之内在台海政策上做的“最后一次出击”。东方评论员认为,“双十致词”不过是陈水扁在华盛顿的授意下放出的一个“善意、和平的气球”,事实上,这个“气球”在放出来之后,各方、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国家都在看北京是什么态度,看看北京是否有意表现出“灵活性”,好来根据北京的态度再确定各自的计划。
大家知道,就陈水扁在“双十致词”中抛出的“九二会谈”而言,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是“揪住”陈水扁在讲话中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句话,抨击说这是赤裸裸的“xx”言论、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也就是说,是在为华盛顿、“xx”所定义的所谓的“维持这样一种现状”的情况下,展开和谈的可能性在“投石问路”。显然,国台一开始也将这句话“揪”了出来,明确地将这种“现状”定性为“xx”,从而堵死了这种可能性。不仅如此,国台办还再次强调“517声明”仍然是我们的立场、这个态度没有任何改变。从而将美国、陈水扁这两个月来使出各种“小动作”、图谋冲击“517声明”的效果“归零”。
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就说:陈水扁最近在演说中提出希望与北京进行对话,鲍威尔将会跟中国大陆方面讨论这篇演说,并认为这篇演说确实是个机会,美国继续鼓励两岸进行对话。北京没有将话说死,仍然在作“和平努力”就在华盛顿继续拽着自己定稿,由陈水扁“表演”的那篇“双十致词”不放手的时候,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实,从陈水扁发表“双十致词”开始到国台办表明态度之前,除了大陆的涉台专家偶有言论见诸主流媒体之外,可以说,大陆官方与主流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社这“三大”重量级新闻机构,几乎“没有说什么”。待国台办表明态度之后,这三大媒体大体上除了按着国台办的话跟着说说之外,不仅没有配上什么“社论”之类的文章、就是“评论员文章”也是难见踪影。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大陆之所以这样,就是不想将话说死,留了点“和平的希望”。事实上,国台办的“表态”中也是这样做的,张铭清不是说了吗?只要回到“九二共识”承认“一中原则”,两岸就可以谈。这本身就是在重申“517声明”的同时,也是在显示北京仍然在作“和平努力”。
看样子鲍威尔是打算将“陈水扁那个建设性的’九二精神’”带到北京再来理论一番的,而北京也似乎已经摆好了阵势、准备用“九二共识”来应付华盛。有台湾问题专家就认为,鲍威尔访华会产生的所有结果中,将“九二共识”从北京带走也许是值得考虑一个。在我们看来,在台湾局势一点即燃的情况下,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台湾局势发展到今,面对军事冲突的风险,为了“避免巨大的灾难”,“九二共识”北京已经表示可以接受,华盛顿是否也可以接受呢?何况这和华盛顿的“一中政策”表面上并不矛盾,只不过是“xx”和支持“xx”的国际势力心里不是滋味而已!

《谈”双十致词”与”鲍威尔访华意向”的背后》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银行双十禁体会


进来,我学习了银行的双十禁感触良多,我觉得作为一名银行柜员,忠诚、务实、尽责和奉献是我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是我的毕生追求,当然做一个合规的银行人才是重中之重。

在经济市场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我们严格地遵照执行合规管理细则要求,才能真正地体现在我们行业的发展上。合规是稽核员的生命线,是促进行业员工队伍健康发展的机制保障,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的第一要义。在一定程度上,稽核员就是一个单位的监督部长,在很多时候不但要搞好内部的组织协调,还要加强与外界的交往联络,具备一定的外交沟通能力必不可少。作为稽核员,要勇于解放思想,破除陈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锻炼,敢于突破,及早成为思维敏捷、作风稳健、适应岗位要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外向工作方式。只有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才能将各种隐患永永远远地消灭在萌芽状态,铸就企业成功的基石。只有把握好合规这根主线,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要做好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工作思想,我在工作上养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专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工作就是挑战,就是实践,我会迎接挑战,在实践中求发展,我会紧密结合本岗位实际,创造性、灵活性地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总之,在工作思想上,我能够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做我自己的努力。

也许在我们的周围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要不发生案件和重大违规,为了业务发展踩点小红线、出点小差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案件和违规常常发生于微小的疏忽或失误的瞬间。这一瞬,也许就是0.1%的违规所致,却使99.9%的合规努力毁于一旦。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英国巴林银行倒闭的钟声犹然在耳,法国兴业银行因交易员违规交易导致损失逾百亿美元的大案更是怵目惊心。有人说这样的违规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类似的违规就在我们身边:大的案件如中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10亿元票据诈骗案、农行邯郸分行金库近5100万现金被盗案。痛定思痛,警钟长鸣。记忆中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合规至上,合规优先。唯有合规理念在实践中持之以恒,风险文化内涵方得以丰富,企业生命方为之延续。

金融行业呼唤合规,合规需要我们创造。员工是构成团队的鲜活细胞,我们才是金融业发展真正的创造者和开拓者。在座亲爱的各位同仁,每天饭后茶余,回顾这一天的工作,我们是否检讨过自己,今天的工作合规吗?今天我的责任意识够强吗?今天我监督别人同时自我监督了吗?今天工作需要保密的部分保密工作做的好吗?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相信我们的事业将会永远朝着健康、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

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问在做的朋友们:您是否希望一场运动式的教育活动之后,违规操作的问题卷土重来;是否希望因为个别人的随意操作和小问题不断,使我们的利益受到牵连;是否希望再有惊天动地的案件发生,却只能在事后感慨万千。答案当然是不。谁不希望在人人遵规守纪的环境下工作?谁不希望没有暗箱操做,依靠努力终获成功?那么从现在做起,从你、你、你,从我们自身做起,作一名合规守纪的金融人。

省市委双十条心得


篇一:国发“双十条”的心得体会

国发“双十条”的心得体会

去年11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连续下发了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十项要求”的通知。“双十条”的发布,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贯彻国家对于煤矿的管理要求,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我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是摆在石马门管理团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切实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十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切实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并且不折不扣的去执行。责任明确之后,如果没有监查监督和问责,责任也许就会流于形式,陷于空谈。为防止在落实责任制中重形式而轻实效的不良倾向,在工作中我们要重视抓好检查考核,通过检查考核和责任制追究,保证责任制落在实处。明晰责任,使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刚性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督办力度,严格进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将每项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以及谁分管、谁是具体负责人等等,都一一写清楚、写明白。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

二、落实有序退出机制。禁止核准建设30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和45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新建项目。禁令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一律停止核准此类项目,还有此前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提出和强制推行,这都显示了国家加快推进小型煤矿改造步伐,抓好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

作为煤炭人,不折不扣执行国家要求,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企业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是我们发展的平台,只有企业兴旺发展,员工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是我们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也不管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只要我们从现在起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提高责任心,用心做好每件事并一直坚持下去,企业和个人的双赢就都会实现。

三、禁止瓦斯超限作业,禁止采掘工作面无风、微风作业。瓦斯抽采效果达标和综合防突措施效果达标被再次强调。禁令要求,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应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并进行抽采效果评判,实现瓦斯抽采效果达标,否则一律依法停产整顿。凡是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个月内发生2次

瓦斯超限的,一律依法停产整顿;凡是1个月内发生3次瓦斯超限未追查处理,或被责令停产整顿期间仍组织生产的,一律依法关闭。

这对我矿的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瓦斯预防工作,全面掌握瓦斯涌出动态,涌出规律和总结治理瓦斯的管理经验。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做到“三无”作业,即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空班漏检、无瓦斯积聚。严格矿井通风管理,每月按采掘工作面配风计划进行配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的风量满足工作需要,加强局部通风机、通风设施的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设置专人管理,保证正常运转,任何人不得私自停开,严禁无风、微风作业,各种通风设施投入使用后,通维队要指定专人检查、维护、管理。

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治理瓦斯、抽放先行,我矿属高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也会越来越高,治理瓦斯也会越来越困难,瓦斯抽放势在必行,而我矿也按要求建设了瓦斯抽放系统,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基础不扎实、抽放系统不完善、煤层透气性较差等原因,抽采率偏低,抽放效果不如人意,瓦斯先抽后采还没能得到真正落实,瓦斯灾害仍然较为严重。值得高兴的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争取,我矿被列入了重庆市极薄煤层瓦斯抽放实验试点单位,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契机,不折不扣完成上级提出

的要求和任务,找到一种适合我矿瓦斯抽放的方式,降低瓦斯涌出量,实现抽采平衡,并为下一步实现瓦斯发电打好基础。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资金设备投入、先抽后采计划实施情况、流量观测等方面都做到了各级责任制落实,我们的瓦斯治理工作达到国家要求将不是难事,实现瓦斯发电也将指日可待。

篇二:市委常委“四种形态”心得体会

市委常委“四种形态”心得体会

市委常委“四种形态”心得体会

王岐山书记在xx调研时强调,要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这“四种形态”,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总结,是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反腐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四种形态”从党纪和法律两把尺子划分,既全面概括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四种情形,也严格界定了党员干部接受监督、自警自律的“四道防线”。论述高瞻远瞩,含义深刻,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彰显了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拓展了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新思路,为我们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贯彻落实好王岐山书记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要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起来、立起来,抓早抓小,不断校正党风政风,解决好“不是好同志就是阶下囚”的两级化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把握好“四种形态”,要突出一个“严”字。“党纪严于国法”是从严管党治党的需要。国家法律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行为准则,是底线要求。党规党纪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对党员的刚性约束。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行为具体化到“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共产党员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有纪严于法,才能保证党员干部真正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不敢触犯严格的党规党纪,进而不会触犯法律,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纪在法之前,违法必先违纪。当法律的底线遭到践踏时,纪律的红线也就荡然无存。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把工作重心从“盯违法”转移到“盯违纪”,有纪必依,违纪必纠,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信号。从严惩极少数转移到管住大多数,管住“好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中间地带”,把“严管就是厚爱”落实的监督执纪中。

把握好“四种形态”,要突出一个“早”字。“四种形态”是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的深化,对我们进一步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具有更清晰的导向要求。“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体现的就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平时的小问题不抓不管,等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时候查处了,这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只有把违纪的少数人处理到位,形成震慑才能防止大多数人犯错,“拔烂树”是为了“治病树”,“治病树”是为了“正歪树”,烂树不除,病树难治,病树不治,歪树不正。执纪问责这个“杀手锏”,不是为了多处理人,而是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防微杜渐,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职责,我们就要履好职尽好则,对干部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纪律审查既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也要重视审查轻微违纪行为,逐步加大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比重,减少严重违纪违法立案查处的比重。

把握好“四种形态”,要突出一个“实”字。“四种形态”的落脚点就是要求监督执纪抓实见效。纪律审查要实。坚持依规依纪处理问题线索,建立问题线索管理数据库,定期召开问题线索评估会,重要线索及时核查,做到案件线索梳理全面及时、线索排查科学准确、案件查办快速有效。凡重大问题和上级交办的案件,及时向省纪委报告,在省纪委的指导下,严查快办,做到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姑息、不纵容、不手软,形成强大震慑。执纪审理要实。根据中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纪检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酒泉市制定下发了《酒泉市纪检监察机关“县案市审”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定性量纪程序标准,确保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不断提高案件审理工作质量。整治“四风”要实。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盯紧看牢关键时间节点,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双十条”规定以及“四风”问题,寸土不让,一经发现严肃审查、从重处分、通报曝光。酒泉市今年通过集中检查、重点抽查、信访核查、明察暗访等方式集中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违纪违规行为。通过对25个市直部门单位、109个县直部门单位、12个乡镇进行专项检查,梳理各类问题线索254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交办、转办、督办。目前,已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起,处理5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人。落实“两个责任”要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通知》,逐项逐条对落实主体责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坚持“一案双查”,制定下发了《酒泉市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违反或者未能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职责,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今年以来,有7名主要负责人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1名纪委书记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被追究责任。

篇三:学习贯彻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9月23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三届十次扩大会议精神。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市委马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要求明确,准确把握市情,特别是“一个始终坚持、两个严格遵守、三个坚决落实、四个切实从严、五个高度一致、六个抓实见效、七个整体推进”的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提出了目标,为谋划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加快我市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结合本职工作,我深刻认识到:

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中去。

二是要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学校自身工作实际,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特别是围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确保今年各项教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要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转变作风、树教师形象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常规检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双十条”规定。

四是要将落实会议精神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会议精神的指导作用,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抓实见效。


谈执法与罚款


谈执法与罚款

曾经看到一则消息,是说某个地方的交警每个月都有定额的罚款任务,并直接与奖金挂钩。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据我所知,很多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都是这样做的。交警的日常管理都与罚款挂上钩了,原本严肃的执法行为变成了赤裸裸地罚款行为,很是可笑。难怪司机朋友们一说到交警就咬牙切齿地恨。以罚代管,或者说,管理行为简单等同于罚款行为,其实,只是治标之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违法违规都可以用钱来摆平,那么,严肃的法律事实上就会成为一纸空文,那么,我们的法律充当了少数人的保护神,而不是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器。
应该看到,我国不少地方的交通管理事实上停留于形式,特别是中小城市,小城镇,乱象丛生,交通管理近乎失控。笔者所在的县城,大街上公交、小车、摩托乱停乱放处处可见,闯红灯的现象比比皆是,无牌无照的车辆横行无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平时路面上很难见到几个交警。当然,交警出来,无非是三种情况,一是发生了车祸, 一种是有什么运动,另一种呢,就是集中整治,罚款抓收入。听在交警队的熟人讲,如果规定的任务没有完成,那么中队就会上路,几乎是拦一部罚一部。交警要找司机的漏子,要罚司机的款,其实并不难。有权势的、认识的,放过不罚;不认识但又找了关系的,送人情,少罚点;不认识,按所谓的规矩罚,态度不老实,加倍罚。通过这样差异化罚款执法,哪个中队都能够完成规定的任务,都很容易超额完成。当然,他们的奖金和补助很是可观。上路的普通交警,一年下来,奖金至少五六万。罚款式执法,利益驱动执法,一年都能捞个十万八万雪花银,所以,交警,是公认的肥缺,许多公安干警削尖脑袋往交警队钻,甚至不惜血本。如果说公务员是铁饭碗,那么,交警可是金饭碗,不很累,但又来钱,用交警们自己的话来说,交通整治的时候,只要上路一站,人民币招招手就可滚滚而至。就说整治醉驾吧,哪个地方弄的声势都很大,其实呢,无非是罚款而已,你醉驾了,交钱就放过,所谓的拘留动那只是增加恐吓醉驾司机的筹码,让司机出钱出多一点,出快一点而已至于动真格,恐怕很少会如此。很可惜,我们国家出台的一些好的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法律法规、政策,事实上被一些地方的歪嘴和尚(交警)们把经全念歪了,念走样了。
交警执法就是罚款,就是狠狠地整治无背景的司机朋友,就是罚款敛财,这已经成了很是普遍的现象。说实在话,罚款本身没有错,国家的道路交通条例体现的就是经济与法律的手段双管直下的特点,实际上就是一种带惩罚式的交通法规,但是,在少数地方,特别是基层,交警执法基本上就是罚款,每个交警都有定额的罚款任务,这样,交警不想罚款都难!特别是一旦罚款与奖金补助和晋职等严肃的政治挂钩,那么,交警上路罚款就会变得有恃无恐,甚至变得六亲不认!以罚代管,这已经成为交警执法的常态了。如果再来个量化罚款,每个月要罚多少,任务少了,交警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道路上没了交警,就没了章法,就会存在交通隐患。如果任务多了,交警加班加点上路罚款,见一个罚一个,特别对外地司机动辄重罚,罚款看自己的心情,看对方的背景,这样罚款,就很容易制造矛盾,破坏公平,践踏法律。再说,司机撞到了枪口,忍痛交了罚款,不见得会痛改前非,你想啊,抓到一次也只是一次,不可能次次抓到,这样,他们就会心存太多的侥幸,该怎么样还会怎么样,该醉驾还会醉驾,该超载还会超载,就是背时被拦了,大不了交钱,钱可以解决问题,钱就是最好的通行证。交警要的就是钱,而不是什么法律的权威,真的法律权威了,交警没了罚款,交警哪还有激情呢?
在不少地方,交警都有硬性的罚款任务,完成了,拿基数,超额了,拿超额的奖金,没完成,奖金、补助全扣,这样,执法就是罚款,以罚代管自然成为常态。当然,这种猫捉老鼠式的交通治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交通乱象的,这些年来,我国的道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交警的执法条件越来越好,但交通拥挤交通堵塞还是司空见惯,交通事故还是经常性发生。要想真正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规范交警的执法行为,加强法律的权威,不能搞什么以罚代管,搞三六九等差别执法,这样,司机才能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章守法。

双十禁学习心得体会


双十禁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我行开展双十禁制度学习活动,十几天的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法律法规,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体制交替、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给金融职务犯罪带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导致金融业贪污、挪用、受贿、诈骗等职务犯罪和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严重危及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尤其在当前全辖中行案件防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只抱着兢兢业业干好工作,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程。。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员工。

在学习方法上,要联系岗位重点学习,并做到学习与实践用运相结合,学习与遵守相结合。另外,在学习教育上应突出教育的普遍性,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抓好结合点,把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学先进、学英模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与此同时,要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分析和评价犯罪成本,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人,不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并能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不违章、不违纪。


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金融业电子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个别犯罪分子利用我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进行金融科技犯罪。因此,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联系全行实际,我认为当前关键要加强对基层一线操作人员的选用和教育,要禁止岗位职责混淆,业务运作不能交叉,柜员离岗必须实行签到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作案机会;要加强事后监督。监督金融会计凭证的真实性,账户、账表数据的有效准确性,


“双十禁”制度是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强化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各经营机构负责人及全体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杜绝以习惯操作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制度的违规行为以及减少案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

领导工作方法十谈


领导工作方法十谈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做好领导工作要讲艺术、讲方法。其中,正确把握、妥善处理以下十个关系至关重要。
一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要着眼全局。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决定局部。二要管好本行。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每一个局部在全局中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只有搞活局部,使所有局部的功能和作用充分释放出来,发挥整体效应,才能搞好全局工作。三要抓住关键。局部在全局中是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所有局部的地位和作用都一样,而是有重要局部和次要局部、一般局部与关键局部之分。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抓住根本,掌控局面,使一切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以局部推动全局。
二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在工作中,既有涉及宏观问题的大事,也有涉及到微观问题的小事,只有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体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一是大事不含糊。要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在事物初露端倪时,就敏锐地把握其本质和走向,从整体、系统、宏观和全局上把握并驾驭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总揽全局、组合局部、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筹划和处理工作。二是抓大不放小。既要善于把握宏观,解决主要矛盾,也要善于抓住微观,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通过办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工作上的大事。三是小事不轻为。“细节决定成败”,要重视细节,对细微小事不马虎,特别是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关键细节,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高标准、严要求地办好每一件小事,力求实现工作中的“零差错”。
三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工作,指的是那些能牵动全局的,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建设性的工作,包括:具有重大政策性的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的工作,时间性很强的工作,矛盾容易激化的工作等。一般工作是重点工作之外的其它工作。一方面,对重点工作要重点对待。一切工作都要往重点工作聚焦。要精心谋划,认真研究做好重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明确每个阶段抓什么、怎么抓、达到什么目标;要下狠劲、用实劲,使韧劲,一抓到底;要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一般工作要同时兼顾。要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带动一般工作的开展,使一般工作不漏项、不拖后腿,努力形成全面活跃的工作态势。
四是求真和务实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问题、指导工作,把握“求真”的思想武器。二要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使计划和决策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把握“求真”的实践基础。三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决策之前广泛听取、吸纳群众意见,决策之后努力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把握“求真”的智慧来源。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把来自实践的真理性认识,把群众的智慧运用到实践中去,多做实事,干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事业发展,把握“求真”的归宿,使“求真”和“务实”很好地相统一。
五是实践和总结的关系。实践证明,领导水平的提高快慢与其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密切的关系。总结是人们对前一阶段或某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工作,最主要的是从中悟出经验教训。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往往是并存的,经验是前进路上“指向标”,教训是前进路上的“警示牌”。经验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汲取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业务工作的特点规律,提高工作能力;教训同样也是财富,吸取教训可以避免重蹈覆,防止迷失方向走弯路。
六是对上和对下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好,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上负责”,要求在工作中自觉维护上级的威信,坚决贯彻、落实、执行上级的决议,真实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对下负责”,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切合客观实际,体现群众的要求。
七是选人和用人的关系。一要选得好。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干部,既看工作成绩,又看为人;既看其人品,又看其官德;既看平时的作为,又看关键时刻的表现,全面、客观地认识人、评价人,努力不让一个人才埋没,不让一个庸才过关。二要用得好。什么位置上用什么人,什么人用在什么位置上,应当讲究合理。人无完人,人也各有所长。一个职位上,用了最佳的人,才能干出最佳的工作,创造最佳的业绩。一个人用在合适职位,才能用其所长,展其所能。一个班子只有合理配备,才能优势互补,坚强有力。
八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

领导工作方法十谈第2页

”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关键是要使决策民主化、制度化。一要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凡是涉及集体领导的重大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要严明组织纪律。凡是经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切实负起认真贯彻执行的责任;三要建立责任制。集体决策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该谁干的就由谁干,该由谁负责的就由谁负责,该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四要完善集体领导议事规则。要根据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有关问题通过制度确定下来。
九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在领导班子内部,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关系。在诸多的矛盾关系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是正职与副职的关系。能否推动领导班子“将相和”,实现“众人划桨( )开大船”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科学处理正职与副职的关系。一要科学处理。正职要正确处理好与副职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摆正位置、注重沟通、信任尊重,充分相信和依靠副职,充分尊重副职,要与副职常沟通,以诚相见,使副职能把握住正职的工作思路、工作原则,利于工作的全面推进。二要艺术处理。正职与副职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分管的工作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正职既要突出集体领导的作用,又要发挥副职的主动配合作用,这既是一门领导科学,又是领导艺术。
十是正人与正己的关系。正人与正己的关系,其核心是正人必先正己。己不正焉,焉能正人?一要严于律己。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先正自身再去影响他人,进而率先垂范,严于责己,树立权威。只有自身言行务必规范,才能率领广大群众去开拓进取。二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水平,树立工作威信。三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树立顾大局重建设、讲民主重团结、讲廉洁重公道的良好形象,努力创造出浓厚的民主生活气氛,使成员无后顾之忧地畅所欲言。
领导工作中的学问很多,需要领导者用心去摸索和总结。实践中得来的领导工作经验,更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领导工作方法十谈

我谈矛与盾


我谈"矛"与"盾"文章标题:我谈"矛"与"盾"
我谈"矛"与"盾"
最近,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很火了一阵,说实话我这个已进入不惑之年的自以为也有点见识的人,倍感过去的夜郎自大.从字里行间都看出了教授级的理论修养.本人也是喜欢读古论今的人,但与人的本性和现代世界之流弊的结合上就显得有莫大的隔离之感了.我认为于丹的心得不仅是一种知识栓释,更是一种读经的方法.我独对"矛"与"盾"的思考和实践操作有些体会,写出作为引玉之砖.
孟子老人家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鱼与熊掌何以不可兼得,老人家没有论证。逻辑的常识和生活的经验告诉我,鱼与熊掌完全是可以兼得的,所以孟子这句话不能较真,只是他老人家为了表明“舍生而取义”的道德立场,随便从日常生活上找一些牵强的根据。“舍鱼而取熊掌”,语气说得比较决绝,倒不如民间所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意思差不多,却有选择的余地,更接近自由主义的观点。特别是现代提出的"双赢"法则,对鱼与熊掌之说提出了挑战.儒家不重视逻辑推理,说理常使用比喻。比喻有时是蹩脚的。相比之下,法家祖鼻韩非的逻辑思维就缜密得多。韩非《说难》篇有一个“自相矛盾”的故事,说的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矛与盾”来论证“不可同世而立”,显然就比孟夫子用“鱼与熊掌”来证明“不可兼得”更见逻辑功力。形式逻辑中有一个著名的“矛盾律”,就是说,“不相容之事不两立”。我将矛与盾看成两套相悖的运行逻辑,“无不陷之”是矛的逻辑要求,“不可陷之”是盾的逻辑要求,想要“无不陷之”与“不可陷之”兼而得之,大概只有上帝才做得到,爱因斯坦也做不到。
“楚人鬻盾与矛”的寓言可以当成一个政治隐喻来看待。“无不陷之”,很符合公权力的扩张本性,所以不妨以“矛”来对应公权力系统;“不可陷之”,则合乎私权空间不容侵犯的原则,所谓“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所以不妨以“盾”来比喻公民的“消极自由”领域(这个比喻自认为不算太蹩脚)。因为上述两者的运行逻辑是彼此抵牾的,“矛盾律”在这里同样成立,公权力系统的扩张逻辑如果不可遏止、“无不陷之”,势必导致私权利领域的萎缩和塌陷;反之,如果承认私权利领域的保守逻辑,“不可陷之”,则公权力的扩张逻辑必须有所收敛和退让。据我的观察,人类社会尝试过的政治制度,大致有两种,一是建立在公权力“于物无不陷”之逻辑上的威权政治、专制政治、极权政治,一是承认私权利“不可陷之”的宪政政治、民主政治。企图既要保持公权力的无限扩张逻辑,又声称公民私权利“物莫能陷也”,只能是楚人鬻矛(盾)式的自欺欺人。顺便说一句,站在一名自由主义者的立场上,我倾向于认同公民的“消极自由”领域“不可陷之”,也就是说,我不支持公权力“无不陷之”的扩张。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深受拉斯基思想影响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经做了一回鬻矛的楚人。其代表人物包括张东荪以及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专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苏俄的计划经济体制抱有深切的好感,与其说他们放弃了对自由主义基本价值的恪守,不如说计划经济所代表的集体利益和显示出来的高效率,深深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试图以权力管制之长来弥补经济放任之短。张东荪当时的主张比较有代表性,他建议,在政治方面“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在经济方面“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张东荪也意识到计划经济“有些呆板”,提出“必须在固定中留有一个变化的活力可以发生的余地,这就是文化方面的绝对自由”。多少有些鱼与熊掌意欲兼得的意思。
然而自由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到底不同鱼与熊掌之间毫无逻辑冲突。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命令经济、管制经济,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必然导致一个可以置配一切资源的超级权力系统的出现。在张东荪对计划经济心往神驰时,他不会想到,不加节制的权力系统一经启动,它将遵循其“无不陷之”的扩张逻辑,不断扩大它的逻辑边界,即使张东荪认为“文化方面的绝对自由”是“不可陷之”的,也难免被权力意志侵入、占领。哈耶克预见这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我坚信他的逻辑分析能力比韩非子还要厉害得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尽管吃过权力扩张的亏不算少,却比较理想主义,常常对权力管制抱有幻想。
与中国部分自由主义者对计划经济心仪不已差不多同时代,在自由主义传统深厚的美国,政府似乎也想获得一柄“无不陷之”的利矛。当时美国的自由经济遭遇到一场灾难性大危机,美国国会毫不犹豫地赋予总统罗斯福行政干预的各项权力,开始罗斯福新政。权力“于物无不陷”的本性不会在美国土地上就变得温柔,随着政府权力的扩大,美国公民的自由也不可能牢不可破、

我谈"矛"与"盾"物莫能陷。不同的是,美国人对权力扩张具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尽管他们未必读过“楚人鬻矛”的寓言。等到美国从经济危机中缓过劲来,他们立马又收回了赋予总统的多项权力,罗斯福颁布的10多项旨在加强政府干预的法律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尽管总统很恼火(罗斯福肯定认为他谋取更大权力,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却也无可奈何。
美国的各项制度安排是建立在预防公权力“无不陷之”、保障公民自由“不可陷之”的逻辑认识上的。譬如在司法制度中,确立“沉默权”、“毒树之果”不予采信等原则。旅美学者林达在深入观察了美国的司法制度之后说,美国人承认司法面临这样一个困难,就是在案情复杂的情况下,它做不到“不错判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因此,它并不强求一定要找出罪犯,同时,在对一名被告判断困难的时候,它倾向于“错放”,而不是倾向于“错判”。这是因为美国人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司法机关要做到“不放过一个坏人”,势必需要获得更多侦查、审讯的授权,而放弃对公民部分权利的保护,结果难免会“冤枉好人”。承认做不到“不错判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可见美国人不上“楚人”的当,不相信在“吾矛(国家权力)之利于物无不陷”的逻辑场中,能够保持“吾盾(公民权利)之坚物莫能陷也”。他们并非愿意纵容犯罪,而是付不起被冤枉、被剥夺自由的代价。
历史上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以及一些被理想主义蒙蔽的知识分子,共同向民众兜售听起来很诱人的买卖:给权力者更多权力吧,他们可以带给你们幸福和自由。请相信,这其实就是寓言里“鬻盾与矛”的楚人,千万不要将话当真。迄今为止,人类还不曾发明出一套这么完美的制度:既赋予统治者“无不陷之”的权力——运用这种无限权力来为民造福,多么方便、多么诱人啊——同时又保证被统治者的自由权利“不可陷之”。那么完美的制度设计,大概只有上帝才做得到,那些宣称是天道代理人的形形色色的僭主们都做不到。

《我谈"矛"与"盾"》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我谈"矛"与"盾"。

谈语文课的交流与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注入交流与互动学习的时代活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如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生本互动 ,主动探索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文本是语言符号的堆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是无法体会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清澈的湖水》一文用优美的语言,叙述了湖光山色的秀丽多姿。文本中有许多适合学生体验的文本情境,如文字情境、多媒体情境等都能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当中。所以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手段,将它组成了一个整体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进行体验、探索。我首先以录象导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又以当小导游、小讲解员的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获得亲身体验,给他们留下了宽阔的想象余地,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到文本描写的意境之中。对文本的理解,不仅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有自身情感的体验,而且由表及里对文本内在内容也有了很深的体会。学生刚从情境中走出,便提出了很有创造性的问题,而且,他们对问题的回答也是那么富有创造性,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创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也得到了体现。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尽情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文教学应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主体与群众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习惯,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必须要给定具体的交流合作任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探究性学习题。切忌小看学生,在课堂上提一些肤浅而幼稚的问题。譬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对于“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天无边无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根本不必讨论这个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各执一词,而且又是这样地理直气壮?有些学生认为:“这只是青蛙在瞎说”,“这是一只笨青蛙。”很明显,这些观点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青蛙的认识根源怎么是一个“笨”字呢?我的做法是在教学中把这些观点摆出来:青蛙到底是不是在瞎说?青蛙太笨了吗?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不断地产生出阅读的情感,阅读活动也因此深入持久下去。

同时,这样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发现学生体验到的不仅是学习结果带来的快感,更多的是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获得成就所带来的乐趣。探究至此,学生已能明确:青蛙的观点是有其特定理由及其根源的,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看到过井外的世界。于是学生纷纷作出对这只青蛙的正确评价:这是一只顽固不化的青蛙;青蛙看到的,知道的很少,还自以为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最可喜也最宝贵的收获了。

三、师生互动,民主平等,乐于交流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以我为中心”的传承式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建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要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学生不仅有机会说书,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创建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1、阅读期待,创设解决问题的互动情境

互动,既然是一种沟通与交流,那么,我们必须使学生产生沟通与交流的愿望。特别是当学生通过自学,初读,对课文内容已经了解、甚至比较熟悉的情况下。使学生再次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则是我们深入教学的重要策略。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特点的课文,创设引起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2、抓住学生发言,创设学生争论的互动情境。

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我们许多教师,很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那样会打乱自己的原定教案。而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很好把握学习互动中生成的问题,把一个人的问题(关键的、重要的问题),转化成全体学生的学习资源。

3、活用教材,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

教师应该善于针对课文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实践中实现对话。我就曾经有一次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那是在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小蟋蟀这样可爱、可敬,同学们想不想演一演小蟋蟀?(学生回答:“想!”)那我现在就是蟋蟀王国的首领了,谁让我这老蟋蟀比你们岁数大点儿呢。我老蟋蟀刚刚接到这样一封邀请函,(点击课件,出示信函内容。)昆虫联合国总部快要召开

昆虫国际建筑经验交流会了,请咱们派代表参加。去参加这次盛会,展示咱们蟋蟀杰出的建筑才能,这可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啊!谁想去?(学生争着回答:“我!”“我!”)有这么多勇士!可只能去几只小蟋蟀,这样吧,我们先来个人才选拔赛,好不好?大家满口答应。那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建筑才能呢?学生有的表演,有的画图,有的讲解,有的歌唱,有的朗诵。大家各展所长,把小蟋蟀的本领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一过程中,我把“讲台”搬到了学生中间。我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板起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师道尊严”的面孔。而是一只快乐的老蟋蟀,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巧妙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中,老师与学生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如同鱼儿在水中跳跃、呼吸新鲜空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