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演讲 > 导航 > 学习廖俊波的人生定位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演讲

学习廖俊波的人生定位。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学习廖俊波的人生定位》,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学习廖俊波的人生定位

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常务副市长,3月18日晚在出差的路上遇到车祸离世,年仅48岁。消息传出后,5个小时在网上悼念他的人就破了10万。这个人都做过哪些事,会让他人如此惋惜、不舍?作为审计干部,我们更应该向廖俊波学学他的人生定位。

定调“一天”。风风火火,日夜兼程;挥别人生,如此仓促;最后一息,止于旅途。这是廖俊波的生命状态。初心定调一生,人生定调一天。“我没有走不走的概念,没有换不换届的概念,在哪里一天,就想做好每一天”——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就像一块砖,“搬”放于闽北各地。无论在什么位子,干多久,有多难,他都把所有日子当做“一天”,把这“一天”当成自己的初心,当作事业,长久经营。“如果一天有48小时就好了。”他曾这样对司机林军说。他就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发动机”,“转”得那么快,干得那么欢,运转到极致,悠然终止。他曾这样比喻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确确实实想为更多的人做点事,你会觉得所有的工作都值得。比如,你为自己的孩子洗尿布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难受吗?肯定是快乐的!”审计干部工作单一,翻账、查账、写报告,再翻账,再查账,再写报告,反反复复,常年累月如一日,如果没有这种定调“一天”的工作状态,是很难搞好审计工作的,审计工作也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要把工作定格在“一天”,用好每一天,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大课堂”,把群众工作作为“落脚点”,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定位“最小”。“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民服务的。”这是廖俊波当年与幼小女儿的对话。寻着廖俊波的足迹和心迹,深感此话的深意:无论是当镇长,还是当县委书记、副市长,他始终把自己看得很低,真正当成“最小的人”;为百性的事上心、操心、分忧,是他不变的本分和天然的担当。作为副市长,他把印着自己手机号码的名片主动递给需要帮助的人。白天太忙无法接听处理,哪怕再晚,他一定会回拨过去。作为审计干部,要有心怀苍生的大爱精神和积极为民解难的奉献情怀。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标,通过加强对涉及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关注涉及“三农”、城市低收入群众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和资金的管理,政策落实及执行中的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努力做到“三个看齐”,向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向国家资金的安全看齐、向人民群众共同向往看齐,进一步定位好服务角色,实现审计工作按法律法规办、按程序办、按人民群众意愿办。

定名“樵夫”。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昵称取名为“樵夫”,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微信名一样,“甘为人民俯身砍柴”,用自己的苦和累,给人民带来了温暖,也为每名党员干部照亮了前进方向。“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廖俊波先后是在拿口、荣华山、政和,武夷新区等地工作,可以说,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樵夫的韧劲、拼劲,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廖俊波的事迹为何如此感人?这个“樵夫”究竟有何魅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他“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用实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改革已进入攻坚期,面临许多难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樵夫”精神,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审计干部应以廖俊波为榜样,对党忠诚,扎根基层,把工作当爱好,把事业当追求,甘当“砍柴之人”,咬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将视野放大,关注“末梢神经”,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地了解基层,了解一线,通过监督“最后一公里”,解决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廖俊波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将短暂的一生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共产党员学习廖俊波,就应该学习他的“三种精神”,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立足本职岗位,为群众谋福利。[本文/ ]

学习廖俊波“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公仆情怀。廖俊波说过“帮助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学习廖俊波,就要做他这样的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党的历史上,不管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有新的期待,他们渴望生活得更富裕、更平等、更自由、更和谐、更健康。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统筹兼顾群众的这些要求。当前,不少地方一味围绕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群众利益的维护,这样的发展方式与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制定规划前到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在落实推进中请群众参与督促检查,在工作完成时请群众评议评判,让群众的意愿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把发展的目标、方向、成果与群众的希望、要求、诉求统一起来。

学习廖俊波“事不避难有担当”的实干精神。“拼,严,快,实”这是廖俊波任职期间人们对他评价用的最多的四个字。“为官避事平生耻”,我们学习廖俊波,就要做他这样的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心办事、用心谋事、细心想事、全身心做事、满怀激情抓发展,满怀豪情干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正确处理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群众最讲实惠,要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医、住房、教育、养老、就业等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学习廖俊波“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廉本色。不收受任何红包礼品、不接受任何吃喝宴请、不让身边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办事,多年来,廖俊波一直恪守从政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官。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铭记“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的格言,始终坚持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张白纸做事。爱莲说将莲花誉为花之君子,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党员干部要学习莲花一尘不染的特性,增强党性的纯洁性。要严格交友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多交诤友、益友、廉友,少交小人、贼友、贪友,做到心中有杆秤。要慎独慎初慎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挡住金钱、美色、地位、浮名的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内心打造信念铸就的钢铁堡垒。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担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8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3万多人。他严以自律、廉以自守,从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对家人要求严格,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好。

廖俊波以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群众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怀和大度。“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学习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学习廖俊波个人体会


学习廖俊波个人体会

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学习

2018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称号光荣,事迹伟大,廖俊波同志入党25年来,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要以此为榜样,行动上向他靠拢,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学习他扑下身子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心装百姓,才能在百姓心中竖起好口碑。工作中一切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心装百姓天地宽。“书记赶路,饿着肚子”,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以忙为荣、以苦为乐,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他雷厉风行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用生命践行自己的责任,春蚕到死丝不尽,留予他人御风寒。他作为一名党员,一位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民意,用真心换取真情。“他连水泥标号都记得”这是廖俊波的“细功夫”,却实实在在体现着我们共产党员应该有的真功夫,怎样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几近对自己苛刻,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把准备工作做好并不能延误工作完成的时限,相反,像廖俊波一样,愿意花“细功夫”的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出“细活”。

学习他敢于担当直面问题的工作魄力。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始终保持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不断创新的锐气,干事创业的豪气。不负重托,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任。把石圳村这一出了名的“垃圾村”发展成风景区,这需要工作方法,也需要工作魄力,不是每个人都能顶得住困难的压力,直面困难不躲闪,为了让村子绿起来、活起来、游起来,让村民富起来,他没有退缩,奋棹拍浪,不达目的不罢休。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汲取他的精神财富,进而转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工作中坚定意志,不断奋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