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水工实习报告 > 导航 >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

水工实习报告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

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去往社会实习能够获得不少职场经验,好好想想,其实可以将这段工作总结一下写成实习报告,写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实习报告需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水工认识实习报告”,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认识实习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2. 通过实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水利水电工程模型。
3. 通过实习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组成及作用。
4. 通过实习了解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及作用。
5. 通过实习了解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利用。
6. 通过实习的具体实例学习水工专业知识和水工建设。
二.实习内容:
(1)宝鸡峡枢纽工程
1.宝鸡峡灌溉工程
引水地址: 渭河宝鸡市林家村 引水流量: 60 m3/ 引入水量: 11亿m3 河源来水: 27.8亿m3 灌溉面积: 179.3万亩 工程特性:渠首为低坝自流引水。灌区有王家崖、信义沟、大坝沟、泔河等渠库结合水库,水库形成长藤结瓜式引水,年可调节水量1.97亿m3。总干渠全长180km,其中98km是的黄土塬边渠道。工程演变:该工程1958年11月开工,1962年停建,1968年复工,1971年7月通水,设计灌溉面积170万亩,后将渭高抽渭惠渠灌区纳入统一管理,总面积293.5万亩,其中塬上面积179.3万亩。为解决灌溉缺水,1997年开始对渠首大坝加高加闸,全面改建,加闸后可形成5000万m3库容,年可调节水量为0.797亿m3,增加四库调蓄水量1.48亿m
2.宝鸡峡加闸工程
原坝高: 27m 加闸设计坝高:49.6m(原坝加高22.6 m) 库容: 正常位以下5000万m3 有效库容: 3800万 加闸5孔,10m宽,8.3m高,弧门。工程特性:渠首加闸后年可调蓄水量0.8亿m3,灌区内王家崖、信义沟、大北沟、甘河四库可补水1.48亿m3,使宝鸡峡塬上灌区缺水由1.55亿m3减少到0.88亿m3,同时渠首坝后可建发电站,装机9600kw。原渠首输水洞不合理状况得以改变。工程已于1996年开工建设。
3. 王家崖水库工程
流域面积:3288 km2 坝高: 24m 坝型:均质土坝,坝顶通过宝鸡峡总干渠,流量:60m3/ 总库容:9420万m3 有效库容:8750万m3 工程特点:该工程是我省第一座较大渠库结合工程,坝顶通过宝鸡峡总干渠,干渠水可放入水库,调蓄非灌溉期来水,缺水时再补给渠道供水,经多年运用效果显著,为我省渠库结合设计积累了经验。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城市水利专业学生进行了水工认识校外实习。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已建成的、配套和管理工作搞的较好的水利工程和地质条件比较齐全的地方进行全面的参观和学习,使我们对水利工程和典型地质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枢纽配套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组成及运行管理情况;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作用;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训时间:20xx年5月24日—20xx年5月27日
实训地点:合肥市肥东县; 六安市霍山县、舒城县。
实训安排:周一(5月24日)上午参观肥东撮镇排灌站,下午参观水工模型室;
周二(5月25日)上午去霍山,下午参观佛子岭水利枢纽;
周三(5月26日)上午参观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参观淠河干渠;
周四(5月27日)上午参观龙河口水利枢纽,下午回合肥。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我们首先去了撮镇排灌站,初步了解了排灌站的结构、组成和作用,初步认识了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部分。接着我们参观了佛子岭水利枢纽。
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
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巴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 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死库容 1.25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和发电厂四个部分组成。拦河列为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 413. 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1983年大坝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墙高1.1米后,坝顶高程由原来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墙顶高程由原来129.56米增至131.06米;坝高由原来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于东岸山凹,开敞式,1984年由原来5孔扩建为6孔,堰顶净宽63.6米,孔宽10.6米,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钢管3道,管径l.975米,分别布设在13,14,15号垛内,泄量225立方米/秒。发电引水钢管6道,供新老两座电。厂输水发电,合计发电流量98.25立方米/秒。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面对放荡不羁的淮河水患,*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水库工程是在既无经验、条件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治淮委员会、六安干部学校和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轧钢、灌浆、起重、运输等技术工人来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来自六安、阜阳两专区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咱始至终参与最艰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数达一万余人。工程耗用钢材8010吨,水泥 6.3万吨,共做土方99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垛拱浇筑到顶后,当年经受洪水和6月17日10时15分5.25级地震考验,安然如故。1964年汛前检查,发现拱面裂缝,东西坝头渗水积水,次年9月底,放空库水补缝加固。
佛子岭水库山清水秀,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属于“水利风景区”,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巍巍大坝矗立于万山耸翠之间,坝体镌刻着*主席手书体“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红色大字。登坝远眺,两岸青山叠翠,白云绕尖,绵延不绝的水带伸向远方,水天相映,山水相依;湖面碧波如镜,湖心白帆点点,泛舟湖上,山移水复,鸟语花香。库区景点“卧佛”、“睡美人”、“狮子岩”、“老鹰洞”等,千姿百态,呼之欲出。令中外游客流连往返,叹为观止。1958年朱德、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水库视察。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佛子岭水库”门额;刘海粟大师亲书佛子岭水库竣工纪念“碑文”,使佛子岭水库闻名于海内外。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先生称佛子岭大坝为“国际一流的防震连拱坝”;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院长称赞:“连拱坝好,中国工程师了不起!”建库50年来,先后有英国、意大利、法国、越南、朝鲜等24国使者前来参观访问。
在参观了佛子岭水利枢纽后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连拱坝的认识。
周三上午,我们去了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我们来到了淠河干渠。淠河灌区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横排头,渠首以上来水面积4370平方公里。其中,淠河东源的佛子岭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淠河西源的响洪甸水库以上来水面积1400平方公里,水库至渠首区间来水面积1130平方公里。渠首枢纽于1958年8月19日开工。1959年7月29日进水闸引水抗旱抢种,抗旱保苗。1959年9月底除船闸外,溢流坝等主体工程建成。因建时缺少水泥,修改了设计,降低了防洪能力,还采用了一些代用材料,影响了工程质量,1964年7月进行加固,1965年6月竣工。横排头渠首自1959年引水灌溉后,进水闸每年启闭多达百次,引水流量已达到300立方米每秒的设计要求。
横排头风景名胜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以南4公里处,是一处以水文景观为特色,以山水风光为依托,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六安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她距六安仅20多公里。
先认识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这项工程呈现了中国水利建设的壮举。皖西自古多灾多难。这与它的山川地势有关。这里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长江的杭埠河三大河流,但这三河均是河床低洼,两岸多高岗丘陵。天旱时,三河很难进行自流灌溉;而一旦连日阴雨,河床积水,排流不畅,又容易发生涝灾。这就陷入了“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凄境地。自1958年起,皖西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数载,兴建了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这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城镇给水、养殖、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地跨安徽、河南两省,在江淮之间的千里岗峦上,交织成密密的水网,可以浇灌十多个县、市、区的1000多万亩农田,是中国继都江堰之后的又一大型人工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七大灌区之一。劳动人民为兴建此项工程所挖、所炸、所搬走的土石方,如果筑起1米见方的长堤,足可绕地球20多圈!诗人郭沫若在《淠史杭颂》这首诗歌中,曾经由衷地赞颂说:“排沙拆水分清浊,喜见源头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岗增产万斤粮。倒虹吸下渠交织,切道崖头电发光。汽艇航行风浩荡,人民力量不寻常。”
淠史杭工程发挥灌溉作用的关键,是兴建渠首枢纽工程,抬高水位,逼水上岗。它的渠道枢纽工程有三处:一是裕安区的横排头,二是金寨县的红石嘴,三是舒城县的龙河口(含梅岭、牛角冲)。这三大枢纽工程建得最早的,便是横排头。它于1958年8月破土动工,1959年7月竣工放水。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500米,高7.75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120米,宽6米,高6米)六大部分构成。它们犹如结成了一把锋利的长剑,将古老的淠河拦腰截断。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湖水通过进水闸,进入淠河总干渠,逼水上岗;在每年7月前后的丰水季节,湖泊水溢,便通过溢流坝,形成百丈短瀑长练,碧波滚银,进入淠河故道,流经苏家埠、六安、马头集、隐贤集等地,最后在寿县正阳关泄入淮河。——这面积达125公顷的湖泊,名曰“丰源湖”。它是横排头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
史杭灌区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的横排头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于11月20日开工,该工程将对非溢流土坝、溢流坝、分流岛、上下游导堤、进水闸、冲砂闸加固,新建1座跨总干渠的公路桥,工程总投资3809万元,总工期24个月,工程完工后将对进一步发挥淠史杭灌区的工程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横排头枢纽工程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以南5公里的淠河上,是淠河灌区的渠首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当年发挥灌溉效益,以后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到2000年底止,灌溉面积已达616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93.3%。40年累计引水量867亿立方米。
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后,防洪效益、航运效益、环境效益、替代效益等将有明显提高,仅灌溉增产、增加城市供水年效益就可达2352万元。
校外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位于舒城境内的龙河口水库。龙河口水库又名万佛胡,于1958年动工业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以后陆续兴建配套设施,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它是舒城人民所书写的战恶龙、降旱魔的煌煌历史篇章。这座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石方160万立方米,巍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令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成,堪列“世界之最”。见多识广的原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兰希先生,称赞龙河口水库大坝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龙河口水库为何又称万佛湖,原来龙河口水库纳晓天河、龙河和滑水河之水,库区流域面积达1111平方千米。诸河流自千山万壑。峰万佛山的老佛顶,海拔1359m,系舒城、桐城、庐江、潜山等县境内的众山之祖。老佛顶下丹峰上有一座高2米、宽1米的“自生石碑”,系舒城县级保护文物,碑上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万佛名山”4个大字,历百年雨雪风霜而未湮灭,至今仍以苍劲、秀逸的面容昭示游人。万佛湖位于舒城县中部,距省会合肥80公里,距沪蓉高速、合九铁路60公里,距南京、武汉等城市为3个小时左右车程。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它建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水面面积50平方公里,容水量9.03亿立方米,湖岸线205公里,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皖西五大水库之一。因其水的源头来自风景秀丽的万佛山,故命名为万佛湖
万佛湖风景区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安徽省旅游十大度假基地。被誉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
畅游湖面,你可以穿行于众多岛屿之间,观赏那些形态各异、绿得可爱、美得醉人如玉盘嵌珠似的岛屿。你还可去栲栳山,鉴赏风水宝地“五老观太极”,凭吊三国名将周瑜先祖安息之地。这里的大梅山,就是汉代南昌尉梅福隐居之地,山上梅福洞尚存。在这里你可体验一下这位辞官不做的先贤洞穴崖居的生活情景,想象他羽化升天的境界。西去里许,有一处奇石景观,临湖岩石因风雨剥蚀,形成奇特景象,有象鼻石、人头马、神龟望月和钓鱼台等。欣赏大自然赐给万佛湖的这些瑰丽的宝藏。
乘游船东去,是瓦砾山、叶墩遗址所在地,在那里你可访古探微,寻找我们祖先当年捕鱼狩猎、刀耕火种的痕迹,感叹万佛湖的苍桑历史。
船靠三江码头,其东南方向就是名震遐迩的西汤池温泉了,那里有桐城派古文大家戴名世的《温泉记》碑刻美文,还有仙米尖、仙人桥、五龙庙、镜子石、情侣峰、莲花峰、狮子石和龙潭湖等诸多胜景。但你更应该尽情地享受一下高热氡矿泉浴的舒坦和美妙。
夜幕下的万佛湖,朦胧神秘,你可以踏月水滨,坐石临风,聆听那如歌如诉的涛声,回味那“斩蛟除害,造福苍生”的优美传说,它会把你带到悠远的遐思遥想之中。
万佛湖生态环境良好,湖汊港湾纵横曲折,林木水草茂盛丰盈,是各种禽鸟栖息之地,造就了野鸭渚、雉鸡坞、白鹭洲等自然景观,每当“寒波淡淡起”,便看到“白鸟悠悠下”,使你有置身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万佛湖岛屿林立,各显姿态,有的如绿龟浮背,有的如鳌鱼出水,有的似紫燕剪水,有的似牛卧浅滩。已开发的有金海岸、燕子岛、桃花岛、芙蓉岛和徽萃山林等多处,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观点亮点。
万佛湖还是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距今约1.4至1.2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全球火山活动强烈,地处太平洋岩奖活动带上的万佛湖园区,先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些自地球深处喷出的炽热岩浆冷凝后,形成了火山岩地貌区。
万佛湖大坝横卧于栲栳山、中流砥柱和龙河寨三山之间。它是万佛湖的主体工程,也是万佛湖风景区最为壮观最为动人心魄的景观。新中国诞生不久,倍受旱涝灾害的舒城人民,在舒城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先后动员20万人次民工建设万佛湖。工程自1958年11月开始至1960年2月主坝完工,历时一年又四个月,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总长约1000米,底宽190.8米,坝高34米。总计完成土石方160万立方米。如此巨大工程是在我们共和国三年最困难时期,龙舒人民用肩挑手推而筑成的。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亲临工地题写:“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顷/兴利除害造福子孙亿兆年”。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考察后,称赞说:“非常了不起的工程”。万佛湖建成以后,发挥了防洪、灌溉、养殖、发电和旅游等效益。2002年初开始,历时5年对大坝进行灌浆防渗、白蚁防治、块石护坡、防洪墙等加固措施,增建了坝顶观景栏杆,绿化美化了坝中山。万佛湖大坝是舒城人民用心血、汗水凝结的英雄丰碑。它集中体现了龙舒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艰苦创业的奋进精神、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概而言之就是“龙河口精神”。它是舒城人民永远的骄傲。

四、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的校外实习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对于今后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本次的校外实习,我基本上已达到实习的目的要求。四天的校外实训,我们参观了皖西各大水利枢纽,见证了建国初期建造水利工程的不易,认识了水利工程对于国家民生的重要,皖西的水利建设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水患对安徽人的祸害,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可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极度匮乏,众多城市的缺水已经愈演愈烈,缺水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已经越发凸显,今年的西南大旱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怎么样杜绝大旱大涝?只有兴修水利,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杜绝污染,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实这条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学习水利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范本


一、实习目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城市水利专业学生进行了水工认识校外实习。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已建成的、配套和管理工作搞的较好的水利工程和地质条件比较齐全的地方进行全面的参观和学习,使我们对水利工程和典型地质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枢纽配套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组成及运行管理情况;了解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作用;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训时间:XX年5月24日—XX年5月27日实训地点:合肥市肥东县; 六安市霍山县、舒城县。实训安排:周一(5月24日)上午参观肥东撮镇排灌站,下午参观水工模型室; 周二(5月25日)上午去霍山,下午参观佛子岭水利枢纽; 周三(5月26日)上午参观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参观淠河干渠; 周四(5月27日)上午参观龙河口水利枢纽,下午回合肥。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我们首先去了撮镇排灌站,初步了解了排灌站的结构、组成和作用,初步认识了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部分。接着我们参观了佛子岭水利枢纽。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
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巴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 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死库容 1.25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和发电厂四个部分组成。拦河列为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 413. 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1983年大坝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墙高1.1米后,坝顶高程由原来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墙顶高程由原来129.56米增至131.06米;坝高由原来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于东岸山凹,开敞式,1984年由原来5孔扩建为6孔,堰顶净宽63.6米,孔宽10.6米,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钢管3道,管径l.975米,分别布设在13,14,15号垛内,泄量225立方米/秒。发电引水钢管6道,供新老两座电。厂输水发电,合计发电流量98.25立方米/秒。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面对放荡不羁的淮河水患,*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水库工程是在既无经验、条件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治淮委员会、六安干部学校和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轧钢、灌浆、起重、运输等技术工人来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来自六安、阜阳两专区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咱始至终参与最艰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数达一万余人。工程耗用钢材8010吨,水泥 6.3万吨,共做土方99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垛拱浇筑到顶后,当年经受洪水和6月17日10时15分5.25级地震考验,安然如故。1964年汛前检查,发现拱面裂缝,东西坝头渗水积水,次年9月底,放空库水补缝加固。 佛子岭水库山清水秀,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属于“水利风景区”,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巍巍大坝矗立于万山耸翠之间,坝体镌刻着*主席手书体“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红色大字。登坝远眺,两岸青山叠翠,白云绕尖,绵延不绝的水带伸向远方,水天相映,山水相依;湖面碧波如镜,湖心白帆点点,泛舟湖上,山移水复,鸟语花香。库区景点“卧佛”、“睡美人”、“狮子岩”、“老鹰洞”等,千姿百态,呼之欲出。令中外游客流连往返,叹为观止。1958年朱德、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水库视察。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佛子岭水库”门额;刘海粟大师亲书佛子岭水库竣工纪念“碑文”,使佛子岭水库闻名于海内外。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先生称佛子岭大坝为“国际一流的防震连拱坝”;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院长称赞:“连拱坝好,中国工程师了不起!”建库50年来,先后有英国、意大利、法国、越南、朝鲜等24国使者前来参观访问。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格式


水,乃万物之原,所有的水工建筑物都是围绕民生大计而建造的,那些老一辈的水利专家在他们兢兢业业的辛勤工作下建造了一座座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使我们的民族免受一次次的洪水侵害。短暂的水工认识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收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现将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一.实习地点:
安徽撮镇排灌站,安徽六安佛子岭水利枢纽,横排头水利枢纽,淠河干渠,龙河口水利枢纽。
二.实习内容:
1.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枢纽配套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组成及运行管理情况。
2.了解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作用。
3.了解水工建筑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
三.实习时间安排:
5月24上午去撮镇排灌站 ,下午参观水利模型室。
5月25上午去霍山路上,下午参观佛子岭水利枢纽。
5月26上午参观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参观淠河干渠。
5月27上午参观龙河口水利枢纽下午返校。
四.枢纽工程简介
1.佛子岭水利枢纽
佛子岭水库为新中国第一坝, 位于淮河支流东淠河上游,始建于1952年元月,竣工于1954年9月,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佛子岭水库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拦河坝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全长510米,顶宽1.8米。拦河坝分为东坝、连拱坝、西坝三段,东坝是重力坝,长52米;西坝下部是重力坝,上部是平板坝,长45米;中部连拱坝段长413.5米,由20个垛,21拱组成。坝顶高程128.46米,1983年加高为129.96米(不包括防浪墙1.1米),坝高75.9米。 坝内安装输水钢管9道,设在13、14、15号垛内的3道用于泄洪、灌溉,设计洪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其余6道是发电引水管道。
溢洪道在东岸山凹,露顶式,堰顶高程112.56米,顶宽63.6米,6孔,单孔宽10.6米,每孔安装双扉滚轮平板钢闸门,泄洪量7500立方米每秒,百年一遇溢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
2.横排头水利枢纽
被誉为“横排仙境”的横排头水利枢纽位于大别山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以南4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源头,工程始建于1958年8月,于1965年6月全面竣工,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500米,高7.75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120米,宽6米,高6米)六大部分构成。它们犹如结成了一把锋利的长剑,将古老的淠河拦腰截断。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
3.淠史杭
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毗邻灌区的总称。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和梅山水库。总库容66亿立方米。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 ,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2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该工程实现了40万公顷农田的自流灌溉,实灌面积达58万公顷,并解除了淠、史河下游的洪灾,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灾。
4.龙河口水利枢纽
龙河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 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 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底宽190.8米,坝高34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容水量8.2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在我国三年最困难时期舒城人民用肩挑手推而筑成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
四.实习感言:
1. 此次实习使我了解到课本上学习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最理想的类型。熟悉了解了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
2.了解和掌握了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择的特点。了解典型水利枢纽的功能及各项水利工程的作用。了解水利工程枢纽总体与布置图,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
3. 学会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4.通过这次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知识运用欠灵活。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水工认识实习告一段落了,但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在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这些新的收获,将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水,乃万物之原,所有的水工建筑物都是围绕民生大计而建造的,那些老一辈的水利专家在他们兢兢业业的辛勤工作下建造了一座座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使我们的民族免受一次次的洪水侵害。短暂的水工认识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收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现将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一.实习地点:
安徽撮镇排灌站,安徽六安佛子岭水利枢纽,横排头水利枢纽,淠河干渠,龙河口水利枢纽。
二.实习内容:
1.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枢纽配套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组成及运行管理情况。
2.了解不同类型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作用。
3.了解水工建筑物、水利工地施工、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
三.实习时间安排:
5月24上午去撮镇排灌站 ,下午参观水利模型室。
5月25上午去霍山路上,下午参观佛子岭水利枢纽。
5月26上午参观横排头水利枢纽下午参观淠河干渠。
5月27上午参观龙河口水利枢纽下午返校。
四.枢纽工程简介
1.佛子岭水利枢纽
佛子岭水库为新中国第一坝, 位于淮河支流东淠河上游,始建于1952年元月,竣工于1954年9月,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佛子岭水库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拦河坝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全长510米,顶宽1.8米。拦河坝分为东坝、连拱坝、西坝三段,东坝是重力坝,长52米;西坝下部是重力坝,上部是平板坝,长45米;中部连拱坝段长413.5米,由20个垛,21拱组成。坝顶高程128.46米,1983年加高为129.96米(不包括防浪墙1.1米),坝高75.9米。 坝内安装输水钢管9道,设在13、14、15号垛内的3道用于泄洪、灌溉,设计洪流量225立方米每秒。其余6道是发电引水管道。
溢洪道在东岸山凹,露顶式,堰顶高程112.56米,顶宽63.6米,6孔,单孔宽10.6米,每孔安装双扉滚轮平板钢闸门,泄洪量7500立方米每秒,百年一遇溢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
2.横排头水利枢纽
被誉为“横排仙境”的横排头水利枢纽位于大别山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以南4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源头,工程始建于1958年8月,于1965年6月全面竣工,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500米,高7.75米)、土坝(长610米,高7米)、总干渠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5米,高6.6米,设计流量300立方米/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120米,宽6米,高6米)六大部分构成。它们犹如结成了一把锋利的长剑,将古老的淠河拦腰截断。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
3.淠史杭
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毗邻灌区的总称。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和梅山水库。总库容66亿立方米。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 ,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2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该工程实现了40万公顷农田的自流灌溉,实灌面积达58万公顷,并解除了淠、史河下游的洪灾,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灾。
4.龙河口水利枢纽
龙河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 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 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底宽190.8米,坝高34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容水量8.2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在我国三年最困难时期舒城人民用肩挑手推而筑成的,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
四.实习感言:
1. 此次实习使我了解到课本上学习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最理想的类型。熟悉了解了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
2.了解和掌握了水库各部分的组成、形式及其功能,各建筑物的形式选择的特点。了解典型水利枢纽的功能及各项水利工程的作用。了解水利工程枢纽总体与布置图,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过程和工程设计。
3. 学会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4.通过这次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知识运用欠灵活。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水工认识实习告一段落了,但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在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这些新的收获,将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水工实习报告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
1)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
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万v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2)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
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xx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t。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
3)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的发展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
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得税。
(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
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t和一氧化碳1.5万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能够从现在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航运成本降低35%~37%,年保证率为50%以上。重庆至宜昌650km范围内,原有急流淮、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单行航行航段46处。葛洲坝水库虽淹没了30余处险滩,仅改善了滩多流急的三峡河段约110km的航道,尚有约540km航道处于天然状态,目前只能行驶1500t级船队,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淹没上述所有险滩,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减缓50%,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对航道尺度的要求。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库前天然情况下约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扩大了重庆至武汉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 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位功率拖载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从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③ 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变幅达60m以上(巫山断面),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峡工程,而采用大力整治,航道的办法,可达到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为XX万t。与三峡工程建成后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5000万t相比,尚差3000万t。要承远这3000万t货物,需修建双线铁路,其投资、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当大。相比之下,足见修建三峡工程对提高通过能力最为有利。
①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的工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的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 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③ 三峡工程是特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如大型设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训、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方法、三峡工程中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可以预期,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实习,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水工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