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 导航 >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

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

古人曾说,力行而后知之真。很多同学可能会在实习中遇到一些困扰,在工作中我们会做很多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对实习过程,结果以及体会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开始写实习报告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第三,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通过沟通,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交流思想,可以互通有无。在报社的实习日子里,势必要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

因为在法治部门实习,因而和律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自然了解到许多法律知识,同时也从一个窗口看到人生的多个侧面。有的律师跟我讲历史人物人性中的邪恶,有的律师跟我讲法律潜在的不公平,有的律师跟我讲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坐在法援热线办公室的时候,老师也曾打趣我,在这里坐久了,你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生活怎么会这么黑暗。

经常要打电话采访一些当事人,因为可能有些人情绪上会有抵触,需要委婉渐进地去与他交谈,让对方觉得你是可以信任的,是有诚意去分享他的故事的。当然了,在采访前,需要列个提纲,把大致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再打电话采访,争取一次把所有的细节问清楚。从开始的糊里糊涂,前言不搭后语,慢慢锻炼得流畅自如,一个电话几十分钟,尽量不漏掉一个小问题。

有时候还需要去作为中间人协调两方的矛盾,这个时候,需要与双方沟通。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要求有个人的判断力,不盲从于一方的观念,也不倾斜于一方的情感。要与双方多次地协调,提出解决的方案来化解矛盾。在我看来,这种协调更考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让我更坚信,通过合理有效方式的沟通,是可以化解大部分矛盾的,只要你有耐心和诚意。

第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也有喜欢自己的人。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都有体会,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也有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的人,总有人自己不喜欢,也总有人不喜欢自己。
 但是,重要的是,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也会有人喜欢自己。和我一块实习的雁子,办公室里发生过一些让她不愉快的事情,很善良的她,对于这些事情,觉得诧异也难过。我和她说,社会就是这样,不全都是好人,但也不都是坏人。早点认识这个社会并非我们以为的那么和善,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实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那些让自己有些小不爽的人,但也认识了好几个其他学校的女生,她们都很可爱,很友好。每天一起说说笑笑,这样的生活也很美好。

实习的日子很短暂,而今后要努力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每一次的尝试,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充实和强大。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大学生七月在报社实习报告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第三,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通过沟通,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交流思想,可以互通有无。在报社的实习日子里,势必要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
因为在法治部门实习,因而和律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自然了解到许多法律知识,同时也从一个窗口看到人生的多个侧面。有的律师跟我讲历史人物人性中的邪恶,有的律师跟我讲法律潜在的不公平,有的律师跟我讲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坐在法援热线办公室的时候,老师也曾打趣我,在这里坐久了,你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生活怎么会这么黑暗。

经常要打电话采访一些当事人,因为可能有些人情绪上会有抵触,需要委婉渐进地去与他交谈,让对方觉得你是可以信任的,是有诚意去分享他的故事的。当然了,在采访前,需要列个提纲,把大致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再打电话采访,争取一次把所有的细节问清楚。从开始的糊里糊涂,前言不搭后语,慢慢锻炼得流畅自如,一个电话几十分钟,尽量不漏掉一个小问题。

有时候还需要去作为中间人协调两方的矛盾,这个时候,需要与双方沟通。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要求有个人的判断力,不盲从于一方的观念,也不倾斜于一方的情感。要与双方多次地协调,提出解决的方案来化解矛盾。在我看来,这种协调更考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让我更坚信,通过合理有效方式的沟通,是可以化解大部分矛盾的,只要你有耐心和诚意。

第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也有喜欢自己的人。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都有体会,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也有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的人,总有人自己不喜欢,也总有人不喜欢自己。

但是,重要的是,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也会有人喜欢自己。和我一块实习的雁子,办公室里发生过一些让她不愉快的事情,很善良的她,对于这些事情,觉得诧异也难过。我和她说,社会就是这样,不全都是好人,但也不都是坏人。早点认识这个社会并非我们以为的那么和善,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实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那些让自己有些小不爽的人,但也认识了好几个其他学校的女生,她们都很可爱,很友好。每天一起说说笑笑,这样的生活也很美好。

实习的日子很短暂,而今后要努力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每一次的尝试,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充实和强大。

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第三,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大学生七月在报社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七月在报社实习报告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第三,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通过沟通,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交流思想,可以互通有无。在报社的实习日子里,势必要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

大学生寒假报社实习报告(报社实习)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寒假报社实习报告(报社实习)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寒假报社实习报告(报社实习)

实习单位:XX日报

实习时间:XX年年8月10日-XX年年8月17日

实习情况介绍:

本人从8月中旬开始在厦门日报采访中心实习。在四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在采访中心各个部门记者的带领下,深入采访一线,单独和合作完成采访作品总共60余篇。参加了厦门传统节日中秋民俗博饼的采写、参加厦门日报读者节活动的采写、对陕西华南虎事件的落地追踪报道、灶王府酒店的案件过程追踪报道和其他一些社会新闻和热线新闻的采写。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让我更加的成熟和稳重,让我的内心更加的丰富。

刚刚进入报社的时候,便遇到了厦门一年一度的新闻高峰期,特别是第十一届厦门九八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会展中心的举办。因为当时没有多大的经验,所以很少随记者出去采访,而是呆在报社看报纸和帮忙一些简单的材料打印和整理。但是在记者到处奔波的时候,我开始明白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义所在。同时在一些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厦门日报的报纸定位是都市性党报。既是都市报,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对于我往后采访新闻的时候选取角度有很大的帮助。九八投恰会结束后,我被调往了面对新闻第一线的社会部——也是报社最繁忙的部门。在往后的四个月里,我开始渐入佳境,第一次出去采访就是单独圆满完成任务。此后在记者老师的带领下,不断的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有的时候,甚至报社领导直接给一个线索,自己就单独一人直接出去采访。刚开始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经验不断得到积累和记者的提醒下开始有了很大的进步。到实习期后半段,已经基本能独立完成采写任务。此后参与的一些新闻采访如《四星酒店群发短信招三陪》、《厦门虎咋出现在陕西?》《商家炒作噱头忽视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重大新闻都受到了报社领导的表扬奖励。

实习业务收获:

在这四个月的实习中,我从一个年轻莽撞的实习生变成一了成熟的实习记者。从一个连路都害羞问而宁愿多走一点的人成长为一个胆大心细,遇事成熟稳重的人。实习不但让我增长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锻炼了自己的新闻素养,更是增长了自己的见闻,锻炼了自我。在新闻的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增强。

新闻采写就像是做一道鱼宴一样,记者就是厨师,读者就是食客。只有食客喜欢吃的鱼才是厨师要做的,也只有读者想要看的新闻才是记者要去做的。这和厦门日报的办报理念“传媒力量源于读者”一样。要做一道丰盛的鱼宴,需要三个方面:线索、采访和写作。

第一步,食客想要什么样的鱼,什么口味。你就要做什么样的鱼宴。同样的道理,读者喜欢看什么,你就去报道什么。这就和报社的办报理念——传媒力量源于读者一样。当然我们要避免过分的夸大事实,过分地添油加醋,不依照客观实际去编制假新闻。“纸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厦门日报》是都市性党报。它既有党报所必须的党性,要求有舆论导向,又要贴近群众,深入读者。而我所在的社会部则是最贴近读者群的地方,很多线索除了各记者自己所把关的口子外都是靠热线群众举报所得。厦门日报所举办的各种和群众互动的活动,如:厦门中秋博饼、好书送农家和厦门读者节等都是群众喜欢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有去采访,深入读者群,倾听他们对党报的要求,同时也在这些活动的时候获得一些很好的线索。线索是一个报社生存的关键。我们部门领导曾经和我们说过,“有了线索才会有其他,线索是新闻报道的一切根本,在寻找线索、采访和写作中,的困难不是你写出多好的文字,而是你挖到多重大的线索。”根据我所在报社四个多月的观察和了解,报社线索来源一般有几种,除了各部门的线人提供和群众所爆料外,一些隐藏更大线索则是你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其他媒体报纸往往都是提供给你的线索之一。报社领导要求记者们,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阅读当天同城的所有报纸和一些网上新闻。《厦门虎咋出现在陕西?》就是在阅读当时网上新闻后根据华南虎原名是厦门虎而做的做的落地新闻。此后这件事在厦门引起读者们的反响,参与讨论的人群很多,报社还派记者前往陕西探查情况。

第二步,就是怎么去弄到这条你想要的,也是食客想要的鱼。你可以采取钓,也可以网。但是不同的情况你需要不同的方法。这也就强调新闻采访的技巧。怎么样从当事人身上得到你想了解,观众读者想知道的内容。在接到新闻报料以后,对于一些题材比较重大的新闻,往往要了解这个事件的背景:全国其他地方乃至世界各地关于类似这种事情的讨论。例如在采访SM城市广场因为摸车比赛导致一些参赛选手晕倒,引发家属砸车的事情。虽然是突发的事件,但是我们却一边赶往事发地点,一边和另一路记者商量这件事背后的影响。在找到相关类似此类以重大经济诱惑来损害参赛者的商业活动的事件后。虽然砸车事件只是一件偶然的事件,但是我们却把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探讨,以市民、医生和律师的观点来驳斥这种赤裸裸的商业行为。此事引发政府部门的关注,市行评代表到现场调查了此事。另外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你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考虑事件的影响,需要立即赶往现场,这就需要你平时的经验积累。一道现场就知道需要问什么内容,问什么人,最重要的是新闻的五要素必须要齐全。采访技巧还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记者并不仅仅是记者,有的时候也需要扮演各种其他的角色,比如暗访和其他一些情况。由于我所处的部门比较多人反映社会的黑暗现象,所以我们经常就出去暗访,经常都要把自己当作是最专业的演员。给什么角色就演什么。语言技巧上,要学会圆滑,说话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情况。譬如,对于一些受到伤害的当事人的亲属,他们本身就已经要承受足够的伤害了,如果这时候你毫不理会,直接了当地询问当时的情况,也许就会遭到拒绝。所以当时的情况你就要体谅到当事人的心情,同时也要注意到新闻的客观性。

第三步,新鲜的鱼到手了,就看你怎么去做一道丰盛的鱼宴,用什么调料,什么方式,是水煮还是煎炸或者红烧。这也就是把采访所获得的信息组合成一篇文章。新闻不是规规矩距的老套路,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前因后果。在报社的时候,

很多记者都和我说过,新闻也是一种文学。好的新闻也是一篇朗朗上口的文章,特别是一些事件的发生。要把读者最想知道的情况,事件魅力特色的东西展现出来,那就是要正确处理报道的标题,特别是一些小标题。现在读者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少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全部内容。所以要把读者最想知道的最容易被吸引的东西放在标题,一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有眼球才有经济,当然这还要考虑到不能夸张,不能变成噱头。另外叙述一个新闻事件,要学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只是呆板地说,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即使是再好的新闻也不会有人去读,另外还要考虑的新闻的深度,能让读者思考的新闻才算是成功的新闻,因为这是从新闻的社会意义上决定的。
实习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挫折,但是在自己的艰苦努力下和在记者老师以及其他实习生的帮助下都渡过难关。特别是一些记者提供建议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所以我也顺便提供一些实习上遇到的教训和经验:

1、要勤学勤问,要胆大心细。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敢于向记者老师询问。

2、要多注意和记者老师的关系,特别是相处得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

3、自己要多关心和学习报社的一些评报,我每天都会去看报社内部的评报栏,这样能学到很多东西。

4、采访之前要自己准备好采访需要提问哪一些问题,这样到了那边才不会慌张。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采访还尽量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这样回到报社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得详细,写得客观真实。

5、要多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在我们报社有一位名记她负责教育这方面的口子,所得到的大多是生硬的数据,但是她随手一改就变成了一篇很顺畅、生动的文章,多学习对于一个新学者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6、我虽然身在采访部门,但是也和编辑部的一些老师也有过探讨,编辑是把关新闻的第一道口,可以和编辑了解新闻最需要的东西,这样自己写的东西能适合整个报纸的版面要求。

7、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我曾经采访过一些社会新闻,因为涉及的社会影响很大,有些则是会干扰法院裁决或者是影响警察办案,这些稿子都没办法出现在报纸上,而是转为内参。有些甚至因为版面问题而无法上报,这样就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8、一些社会新闻,特别是负面新闻往往遇到的压力和阻扰很大。有些还可能受到生命威胁,我们不能硬闯,只能智取。这也是我在实习中所还未能掌握的技巧。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