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 导航 >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

常言道,经历过总有感悟和收获。实习能够加深同学对自己专业的理解,我们可以对实习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实习报告是对我们实习工作进行的回顾与总结。那您知道如何写实习报告吗?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
为了使我们体验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等其他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成品的全过程。巩固、升华我们大学三年以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了使我们学的理论知识能得到融会贯通,我们学院特组织了这次生产实习活动。此次生产实习活动历时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我们陆续参观了无锡TCL电视机厂、东洋电器厂、无锡元件六厂三个工厂。此次生产实习活动中,我们第一次踏进了工厂的大门,也是第一次详细了解了生产技术要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控制及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虽然我们以前做过几门课的课程设计,但比起以前做的课程设计来,本次生产实习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将作为我们以后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终生受用。下面就将本次生产实习的行程、参观公司的简介以及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生产实习行程及公司简介>
1、2005年6月23日 晴
这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上午,冯老师、钱老师、王老师给我们开了次生产实习动员大会,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意的纪律,并要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下午1:30-2:30无锡TCL电视机厂陆副总向我们介绍了TCL公司发展概况、以及生产一台电视机的流程。三点左右在班主任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无锡TCL电视机厂,到了工厂,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工厂员工的热情,在技工师傅的带领参观下,我们第一次看见了电视机生产的全过程,也第一次感悟到如今科技发展的迅速。首先我们来到了pTV生产车间。该车间是生产数字背投电视机的,负责人首先带我们观看了背投的内部结构,背投就是由三个发光管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然后经反射及一系列混合过滤才得到图象的。接着我们来到了AIS自动插件车间,这里的很多元件都是由电脑控制安装的,给电脑编排一段安装程序,机器就严格按照程序在集成电路板上安装微小器件,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自动插件也有局限性,它对一些大的元件还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下一个车间——手工插件车间最后我们来到装机车间,当然在封装之前还需要做一些调试,比如消磁、检测扰化等,然后贴上标签后才能最终装机。
通过技工师傅的详细介绍,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了解到一台电视机生产中,小的元件主要是靠机插完成,约占80%,大的元件(高频头、大电阻等)主要靠人工插接完成,约占20%。我们还了解到人工插接时手上带了根线通到地上是为了防止静电。同时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背投电视机,我们也感悟到这种电视机的效果很好,市场应该很大。下午4:10在向陆副总和技工师傅的挥手告别后,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参观。第一天参观的TCL电视机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产流水一条线。通过生产流水一条线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本人觉得生产流水一条线也并不是完美的,在电视机厂,我们看到了有些工人是比较的繁忙,而有些工人则是坐在那里无事可做。而且在一道工序上我还看到了有些元件没有经过这道工序就直接进入了下一道工序。本人觉得TCL电视机厂在人工安排上不这么合理。
公司名称:无锡TCL电视机厂
公司简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原来是叫TTK公司,主要生产的磁带。1983年成立TCL(电话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固定电话。1992年进入电视机行业,开始电视机的生产。1993年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如今的TCL公司是一家从事家电、信息、通讯、电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集技、工、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TCL集团现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系列,并开始实施以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的战略。二十年来,TCL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二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TCL涉及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前列。2001年,TCL集团销售总额211亿元,利润7.15亿元,税金10.8亿元,出口创汇7.16亿美元,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列第6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之一。2001年TCL品牌价值144亿元,在全国知名品牌中排第5名。
2、2005年6月24日 晴
上午8:00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金副总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发展、回扫变压器的制造工艺以及加工电子产品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回扫变压器的四大加工步骤:
绕线:制作低压线圈(包括一次绕阻和三次、四次及其他低压绕阻),高压线圈等,线圈是任何变压器类产品的重点部分,对于FBT当然也不例外。
小装:把组成FBT的各种部件、元件、材料等组装在一起,完成电气连结和机械装配,这时FBT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基本已成定局。
灌注:对FBT的小装件进行树脂灌注,使其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特性和很高的机械强度。高性能的树脂是一种良好的介质,其耐电压的能力是干燥空气的25—30倍。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步是FBT产品的小型化关键。
大装:对灌注完毕的线圈上磁芯和有关附件。使之成为能够正常工作的成品。为了使这四大主要步骤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做大量的辅助或准备工作,例如在线圈前,必须对骨架进行处理,给骨架装上。
电子产品加工过程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前应确认使用元件、材料、设备无错误;
(2)、加工、装配过程中各部件的相对尺寸、位置符合要求;
(3)、焊接牢靠,杜绝虚焊、漏焊现象;
(4)、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能受到污染和损伤;
(5)、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方式时,事先的设定状态应得到部门的确认;
(6)、应该常注意状态的变动,以防止出现意外的失控;
(7)、做好现场记录。
通过金副总的介绍和讲解,我们学到了很多实在的东西。上午10:00在金副总、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该公司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热情,无论是公司的领导,还是技工师傅对我们的参观都表示欢迎。在技工师傅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参观了小装系、HVU系、饶线系、灌注系。首先来到小装系,这里的员工在流水线上主要完成焊接、接线、插线的工作。然后我们到了HVU系,接线板在这里完成一些接线任务。然后到了绕线系,它主要完成线圈的检验工作。最后我们到的是灌注系,这里的全自动环氧树脂真空灌注系统(功能:预热、加热、输送等)、自动聚氨酯树脂真空灌注机及配套设施(功能:树脂真空脱绝、预热、加压、输送、混合、计算、吐出等)是国内先进的设备,其主要是为了能符合国际绿色产品的要求,进而能将产品销往国外。在技工师傅的详细讲解下,我们了解到要生产一个回扫变压器从一开始的材料加入到最后的发货共大概需要45个小步骤。参观过程中,工人在焊接时旁边的一个像大喇叭的管道引起了我的兴趣,开始我还以为是吹风管道,后来问了负责人才知道刚好相反原来是为防止工人在焊接时锡中毒而设计的。
公司名称: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是由日本陶瓷株式会社和无锡市无线电变压器厂合资的以生产、销售回扫变压器为主的企业。东洋电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1月,无锡变压器厂创建于1966年3月,是电子变压器专业生产厂家,是无锡该行业的排头兵。1995年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公司主要生产14”-38”电视机用各种型号的回扫变压器、显示器用回扫变压器、复印机用高压变压器、空气清新高压变压器以及各类家用电器用变压器。其中有三个系列的产品获得美国UL以及德国VDE的安全认可证书。公司从日本多次引进回扫变压器生产设备和技术,由日本陶瓷株式会社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现场管理。公司在日本大阪府堺市设立事务所,从事回扫变压器及其他变压器的研发和销售。公司现有年生产能力回扫变压器1000万台、复印机用高压变压器300万台、空气净化用高压单元200万台、开关电源变压器600万台及其他变压器近百万台。产品除为国内知名公司配套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市场。
3、2005年6月26日 晴
今天朱老师、钱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理论课。上午朱老师为了巩固我们电视机原理的知识,具体介绍了电视机的工作原理、KA2915引脚功能以及一些主要元器件的识别。
KA2915引脚功能如下:

引脚 功 能 引脚 功 能
1 IF信号输入 15 视频检波LC回路
2 RF AGC延迟量调节 16 电源VCC2
3 RF AGC的输出 17 行振荡脉冲信号输出
4 AGC滤波 18 行振荡外接定时元件RC(行频调节)
5 视频输出 19 行AFC低通滤波器
6 同步分离电路输入 20 电源VCC1
7 第二伴音中频6.5M信号输入 21 GND
8 限幅放大偏置电路输入(外接) 22 行回扫脉冲输入
9 鉴频LC回路 23 NC
10 鉴频LC回路 24 场振荡外接定时元件RC(场频调节)
11 音频信号输出 25 场电流负反馈输入
12 NC 26 场激励信号输出
13 NC 27 X射线保护
14 视频检波LC回路 28 IF信号输入


下午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工艺卡片、电阻、电容的一些表示方法),我们了解到市场上的每一件电子产品都必须先通过产品设计师的设计后再通过工艺师的制造最后通过品质管理师的检验才可以生产出来的。
4、2005年6月27日 雨
下午1:30左右我们来到了无锡市无线电元件六厂,在张部长的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了食堂,在食堂里,上官部长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理论思想课。通过上官部长的讲解,我们意识到了基础知识的和外语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学习好外语就可以与国际接轨。学习研究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然后在上官部长的陪同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四条铁片生产线,我们陆续参观了SppV印刷机+MSH3高速机+MpAG3功能机+熊猫REFLOW生产线、MINAW+MSH3高速机+MSF+REFLOW生产线、JUKI KD775 点胶机+松下MV2F高速机生产线、SppV印刷机+MV2F高速机+MpAG3功能机+日东REFLOW生产线。在机器里每一个贴片时间不能超过0.08秒。然后在上官部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装机车间,这里主要完成插件、装配、焊接、修正(检验电路板是否虚焊、漏焊,器件是否移位等)、调试(主要调节线圈、电感耦合量)。在车间的墙上我们又看见了在电视机厂看见的“5S”字样,经查阅资料知道“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sn)、素养(sitswke)。 “5S”一旦导人后,对整个企业来说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了 “5S”效能以及“5S”的用法,开展“5S”活动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试想,如果员工每天工作在满地脏污、到处灰尘、空气刺激、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环境中,怎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整齐、清洁有序的环境,能促使企业及员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获得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 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5S”用法:现场改善要从每一个人点点滴滴的行为做起,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5S”活动的第一步是整理,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加以必要整理,第二步是整顿,明确整理后需要的东西的摆放区域和形式,即定置定位。第三步是清扫,即是大扫除,清扫一切污垢、垃圾,创造一个明亮,整齐的工作环境。清洁是“5S”活动中的第四步,就是要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成果,是前三项活动的继续和深入,认真维护和保持在状态,最后是素养(纪律)。素养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的素质。“5S”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实践证明,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经过有效开展“5S”现场管理,不但管理水平上了档次,而且也切身体会到实行“5S”现场管理带来的变化。最后,在向张部长的挥手告别后,我们结束了本次生产实习的企业观摩学习。
公司名称:无锡市无线电元件六厂
公司简介:本企业是高频及超高频电子产品专业化工厂,现正向数字化产品方向发展,拥有世界先进的贴片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人数850名,其中各类专业人员200人。占地面积3.45万平方米,净资产达4746万元。企业一贯依靠技术进步,重视技改投入。拥有日本夏普、松下、ALpS等公司的先进设备;美国惠普公司一流专业检测仪器。企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产品开发队伍。不但能根据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及时提供各类特殊规格的调谐器,而且时刻瞄准国内外市场,预测市场,收集信息,超前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品。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所有产品均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建有完善的质量体系1996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EMC是本企业从事对外电子制造加工的部门,目前拥有各种SMT的先进设备35台套,年生产能力为18亿片。与无锡夏普、常州新科、ApEX等中外公司有稳定的业务联系。
<心得体会>
本次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组织的第一次生产实习活动,本次活动对于我们即将走出校门跨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大学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同时我们也体验到如今科技发展的迅速,对于我们电子专业的人来说,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世界在发展,别人在学习,如果我们一天不好好学习、也不去了解别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话,我们就势必会被这个社会淘汰;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还意识到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如果我们理论掌握好的话,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能融会贯通;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还意识到认真、踏实的态度尤其重要,无论从何时做起,无论具体从事哪种工作,认真和踏实的态度才是最根本的。然而,本人觉得本次生产实习并不是完美的,本人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不足:
(1)、在参观的第一天,在讲解中也许有可能是因为车间的过于吵闹或者是技工师傅的嗓音过小。我们站在后面的同学不能很好听到技工师傅的讲解。我们盼望在以后我们的学弟学妹生产实习活动时,我们太湖学院能有我们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
(2)、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活动,我体验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大学生踏入社会工作时理论懂得很多,但真正做起事来却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这并不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本次生产实习,我想院里面的本意应该是让我们增加实践机会,也就是增加我们的动手机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但本人始终觉得这次生产实习最后留给我们动手的时间却很少。这也是本次生产实习的一点点不足。以上不足纯属个人建议,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老师指出。
短短一个星期马上就过去了,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在此代表我个人感谢太湖学院领导、无锡TCL电视机厂、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无锡市无线电元件六厂的领导能安排、提供这次实习的机会给我们,感谢钱老师、朱老师以及各工厂技工师傅的详细指导。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一定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锻炼机会。为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技术人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而奋斗!
后附:1、《2005年电视机竞争新理念--品牌服务》
2、《彩电鉴别》
3、《中国片式电阻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迷》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黑白电视机实习总结


黑白电视机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学会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熟悉一些常用电子器件的功能与作用。

2.掌握黑白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学会分析基本的电路原理图。

3.学会利用电路原理图检查、处理电路故障、调试,当各部分电路正常工作时,将电路板与显像管进行连接,能够接受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二、实习内容:

1.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的焊接技术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学会识别不同的元器件及其安装方法。

2.掌握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学会识别电路原理图与印刷图、色环电阻的识别与测试,进一步掌握和熟练焊接技术。

3.测试各元件的好坏,安装元件到电路板上,焊接断电并测试。

整机调式与验收,写实习总结报告。

三、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中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机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目前电视机大都采用超外差内载波方式。

1. 电视的接收方式与信号分离

(1) 电视的接收方式

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普通电视机能直接接收地面广播电视和电缆电视,附加一定设备就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

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目前电视机正处在从模拟信号处理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的阶段,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当代科学技术之飞跃,引起了电视接收技术的变革。其主要表现是:

① 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压缩频带,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② 利用超声波、红外线和微处理技术实现遥控。完成选台、音量调节、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静噪控制、电源开关、复位控制等遥控动作。

③ 利用微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搜索,自动记忆,预编节目程序。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和存贮技术,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频道数和作电视游戏等。

(2) 电视信号的分离

微弱和高频电视信号必须先经过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和视频检波后,才能变成具有一定电压幅度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然后根据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同步信号和色同步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特点,利用它们在频率、相位、时间、幅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各种信号分别完成自己的功能,最后在显像管上显示出彩色(或黑白)图像。电视机的电路组成就是根据上述电视信号的分离法则进行设计的。

2. 黑白电视机的组成

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信号通道的任务是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视频亮度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亮度信号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像,伴音信号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扫描电路的任务是为显像管提供场、行扫描电流和各种电压,使显像管产生与电视台摄像管同步扫描的光栅。电源部分的任务是将交流市电转变成电视机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

(1) 信号通道

电视天线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天线和输入电路选出欲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有选择性的放大,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在变频前,图像载频低于本频道的伴音载频;变频后,图像中频高于伴音中频。这是由于本振频率高于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缘故。但是,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之差不变,例如,保持6.5MHz。

图像和伴音两中频信号经公用通道放大进入视频检波级。检波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中频信号中检出其包括---视频全电视信号;二是利用检波器的非线性作用,完成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的差拍作用,产生出6.5MHz调频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不仅馈给视放级,而且馈给同步分离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及伴音中放电路,因此采用射随器进行预放大,以加强其负载能力。

预放级也有两个作用:一个将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分离。二是将全电视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分别馈级视放级,同步分离级和AGC电路;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馈级伴音通道。因此,从天线至预视放称为黑白电视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和公共通道。

全电视信号的一部分经视放级放大去激励显象管产生黑白图象。另一部分送到同步分离级,分离同步信号,用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电路,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扫描运动。第三部分送到AGC电路,对高频头和图像中放的增益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接收机的稳定接收。

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伴音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和限幅,由鉴频器解调出伴音信号,再经低频放大,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鉴频前为调频信号,从天线至混频的载频为伴音载频,混频至检波为伴音第一中频,检波至鉴频为伴音第二中频。鉴频后为伴音的音频信号。

(2) 超外差内载波式接收的优点

上述信号接收具有两个特点: 1.超外差方式;2.伴音内载波方式。超外差方式与直接放大方式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①增益高、工作稳定。其原因是混频前后频率不同,相当于隔离,故多级放大不易自激。②转换频道和调谐方便。③容易形成残留边带接收所需的幅频特性,选择性好。

超外差又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方式,其差别在于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的分离点不同,前者在视频检波之后才分离,后者在混频之后就分离。在单通道方式中,图像中频和伴音第一中频公用一个通道进行放大,同时加入视频检波器,检波器除检出视频图像信号外,还使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差拍产生第二伴音中频信号(例如6.5MHz)。因此,单通道方式亦称为伴音内载波方式。它与双通道方式相比,其优点是当高频头的本振频率发生偏移后,第二伴音中频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鉴频失真。而双通道则不然,本振频率的偏移引起伴音中频30.5MHz的偏移,使以30.5MHz为中心频率的鉴频器工作在严重的不对称状态,引起伴音的音频信号波形严重失真。

理论分析证明:为了不使图像中频信号对伴音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引起严重的寄生调幅,必须要求图像中频信号的幅度U1 m始终要大于或等于伴音第一中频信号的幅度U2 m的二倍,即U1 m2U2 m。 在负极性调制中,对应于白色电平图像中频信号的载波幅度最小。电视中的调制度通常规定为90%,即白色电平时,图象的载波幅度为最大幅度(同步头的幅度)的10%。所以要求进入检波器的伴音第一中频信号的幅度应当小于或者等于最大幅度5%,这就是中频特性线中,伴音中频(30.5MHz)要衰减至5%(-26dB)的原因。

(3) 同步分离和扫描电路

视频图像信号经过自动杂波抑制ANC电路,消除其中的干扰脉冲。送到同步分离,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它分成两路:一路复合同步信号经积分电路分离出场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使场振荡产生的锯齿波信号与发送端同步,场锯齿波信号经场推动和场输出级的放大,在场偏转线圈中产生场扫描电流,场扫描电流使显象管电子束作与发送端同步的垂直扫描运动。另一路复合同步信号本应通过微分电路分离出行同步信号来控制行扫描电路,使其产生与发端同步的行扫描电流,但是,为了提高行扫描电路的抗干扰性,现代电视接收机都采用自动频率相位控制(AFpC)电路。由于AFpC电路自身的特点,可以直接将复合同步信号加入其鉴相器,并让行振荡的频率与其比较。如果两者的频率和相位存在差别,则输出与误差成比例的电压,并经过低通滤波器来控制行振荡器的频率,使其与发端同频同相,由于AFpC电路中低通滤波器的作用,行同步的抗干扰性大大加强。

与发端同步行振荡信号经行推动和行输出级放大,在行偏转线圈中产生行偏转电流,行偏转电流使显象管电子束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水平扫描运动。另外,还将行扫描逆程脉冲进行升压、整流得到显像管需要的高压(10~28kV)、中压以及视放电路需要的电压。若采用键控AGC电路,还需要行扫描电路提供行扫描逆程脉冲。

(4) 电源

电视机的电源可分低压电源、中压电源和高压电源。其中低压电源是由交流市电(220V)经变压器变压、整流桥整流、滤波器滤波及稳压器稳压而得到的。

四、系统调试:

要对电视机进行安装、焊接、调试等操作,首先应掌握用电安全常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仪器的使用,还应该了解黑白电视机基本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电路所能实现的功能等。

为了使电视机安装、焊接、调试能够顺利,所以在安装前应仔细清点要安装的电视机材料,并对其认真检测,看是否性能良好。看各元器件管脚是否已氧化,若有氧化,应将管脚刮亮或镀锡。安装前还要仔细检查电路板的铜箔是否完好,有无短路或断路,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印制板焊接面,防止汗液使焊点很快氧化,影响焊接质量。焊接时,所在场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身边不要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意外;对器件的焊接,焊点要饱满,防止电视机长期工作后脱焊。焊接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等时,要特别注意电极和极性,不要将管脚接反、接错。

1.焊接步骤:

(1)焊接前处理元件,

(2)将元件放到焊盘上,同时将烙铁放到焊盘相应的部位,放入焊料,待焊好先取出焊料,然后取出烙铁。

(3)检查焊接质量,①焊点是否光亮圆滑,有无假焊和虚焊,②将不合格的焊点重新焊接。

(4)焊接完毕,拨下电烙铁插头,待其冷却后,收回工具箱

不过要注意,从最开始元件的选择处理,到最后完成,每一个步骤的是很总要的,一个步骤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最后产品的质量问题,有的错误有时是很难发现的。所以说每一个步骤做到最好,才能把保重产品最终的质量。

2. 电源电路的调试

电路装完后,经互检无焊错、连焊及虚焊,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试输入回路的总阻值应在200k以上,如阻值小于此数值则不能通电,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使输入电阻达到200k以上,然后再与变压器相连接,通电后空载时整流输出电压应为18~19V。如果所测电源的数据超出以上数据范围,应查明稳压电源各晶体管的电位,找出原因,或调整取样电阻,最终得到正确的电流和电压。

3. 通道部分的调试

通道部分包括:高频头、中放、AGC控制,检波与视放部分,音频信号通道部分。

对照电视机原理图与印制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总电流应小于750Ma,如果大雨此数值,应立即关掉电源,查出过流原因,故障查出后,必须将故障排除,然后在打开电源测试各脚电位看是否正常。

4. 扫描电路的调试

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行场振荡、推动、输出电路,行输出变压器和显像管电路部分。

经互检无误后,接通电源。试总电流应小于750mA,如果大于此数值,应立即关掉电源,查出过流原因。故障查出后,必须将故障排除,然后再打开电源测试各脚电位(看是否正常)。如电位均正常,可用示波器观察行场电路各级输出波形。

5. 控制部分的调试

控制部分包括:频道选择电路、音量调谐和电源开关。

经互检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总电流应小于850mA。若大于此值,应立即关掉电源,查出过流原因,排除故障,然后测试各点电位是否正常。 五、整机组装: 一、产品安装流程

二、技术准备

(1)、掌握用电安全常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仪器的使用。

1.接线:

尾板接线。注意接线顺序。

扬声器。

电源。

偏转线圈。偏转线圈分为场偏转线圈和行偏转线圈。

天线。天线连接线插于天线插针上。

2.调试

开机调试前检查电视机焊点及连线。通电后,注意屏幕有无光栅,扬声器噪音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检查。

调整电源电压。用万用表测量高频头和散热片之间电压,微调电阻,使电源电压为10V。

注意:该电压过高或过低电视机都不能正常工作,且有烧毁的危险。

调整行频。找到某一电台,微调电阻,使行同步,再将电台调偏,同时微调使其同步。

注意:不可快速调整,也不可使电视机长时间处于行频过低或过高状态下,否则有烧毁危险。

固定偏转线圈。将偏转线圈紧靠显像管锥体部分,转动偏转线圈,观察屏幕图像上下左右边缘和屏幕四边平行后,紧固偏转线圈螺丝(以不动为限,不可用力过大以防损坏电子枪部分)。

调整屏幕中心。调整电子枪一对磁环,使屏幕图像位于屏幕中心。磁环易破裂,调整时注意用力均匀。 调整场同步。调整电阻,使电视机场同步,即图像不翻滚。

调整场幅。调整电阻,使图像高度合适。调整时可配合第4步。

调整射频AGC。调谐至最佳位置,调整电阻,使图像效果最好即可。

调整伴音。调谐至最佳位置,使声音效果最好即可。调整时,将音量开到1/3处。

3.装壳

将调整板用螺丝固定。

将调谐按钮、音量旋钮、波段开关装好,一定到位且保证转动灵活,然后用螺丝将调谐旋钮、音量旋钮固定。贴上不干胶贴。

检查所有连线均准确连接后,将主板装入机壳中,并将机壳螺丝拧紧。

六、心得体会:

电子工艺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制作产品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虽然这次实习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可它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首先加强的就是我的动手能力,其次就是我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真是要谢谢学校能安排这样的实习。

众所周知 电视机组装是一种细致、复杂的过程 能增强严谨的学风我们只有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做到认真、细致、耐心 那么观察、分析、判断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在组装过程中同学们的动手热情很高 主动性强 经常要求延长组装时间 甚至到废寝忘食的程度。通过组装 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电视机的结构与内在联系 学到多种检测方法 扩大知识面 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

在实习中,我们从焊接电阻、电容、电子元器件开始,到组装、调试、检验,完成了生产电视机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元件焊错了,经过实习,对元件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几个星期的学习,使我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黑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

总之,在这次实习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上,动手上,甚至在态度都有了提高。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

对讲机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要写得规范标准就必须按照它的写作提纲来写。下文是对讲机生产实习报告,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篇【1】:对讲机生产实习报告

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因为是一种双向通信工具,无需话费,此外,只需一次性投入,按一键即可通话,能够呼叫排队、多组通话单呼、组呼、群呼不会掉线,适用于工作调度适用于紧急通讯和突发事件处理。因此,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本次实习所焊接的对讲机是一玩具性质的对讲机,工作频率是27-54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工作电压为4.5V,有效距离为30M,接收电流为17mA,发射电流为10mA。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既可以学习一定的电子技术,又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电子爱好者的最佳选择。它是由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的方式,采用LC振荡电路检波,检波后音频信号再由低频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耦合电容推动扬声器发声;发射时,由扬声器讲话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后,再经低频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最后将已调波从天线发送出去。

关键词:通信、对讲机、焊接、调试

一、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短距离声音的传输,经常被用在公安、酒店、宾馆、旅游、建筑场地等。对于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明白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无线电对讲机设备在全球通讯系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用于团队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深得各界用户好评。在手机等新锐利通讯产品久热不衰的今天,对讲机的功能仍是不可替代的。

对讲机声音的传播要依靠电磁波来完成。电磁波是由电磁震荡产生的。发射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讲机发射信号的强弱,同时对讲机之间的功率是否匹配将直接影响传输距离的远近。发射功率越大,发射信号覆盖的范围越大,在功率匹配的情况下通话的距离也就越远。但是,在实际中发射功率也不能太大,大的发射功率不仅影响原件的寿命,而且由于干扰噪声的存在则会引起很强的干扰。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向空中发射传播信息,并将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天线的增益越大,驻波比越小,发射或接受的能力越强。

二、原理

1、接收部分:

K2平时处于接收状态。高频信号经过天线接收,经加感线圈L进入由C1和T1组成的选频回路选频,耦合给解调电路,最后通过放大电路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2、发射部分:

当按住K2不松开时,处于发射状态,讲话时必须按住K2。声音振动信号经喇叭线圈拾取变成微弱的电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实现调幅调制,经过音频调制后的高频信号,最后会通过暴露在空中的发射天线向四周辐射电磁波。

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

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4、信令处理:

CpU产生CTCSS/DTCSS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若不同,则关闭扬声器。

5、影响对讲机通话距离和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参数:

1)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强,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越大,通信距离也越远。但发射功率也不能过大,发射功率过大,不仅耗电,影响功放元件寿命,而且干扰性强,影响他人的通话效果,还会产生辐射污染。各国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对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都有明确规定。

2)通信机的接收灵敏度越高,通信距离就越远。

3)天线的增益,在天线与机器匹配时,通常情况,天线高度增加,接收或发射能力增强。手持对讲机所用天线一般为螺旋天线,其带宽和增益比其他种类的天线要小,更容易受人体影响。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有路径、树木的密度、环境的电磁干扰、建筑物、天气情况和地形差别等。这些因素和其他一些参数直接影响信号的场强和覆盖范围。

(3)、其它影响因素:

1)电池电量不足,当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话质量会变差。严重时,会有噪音出现,影响正常通话。

2)天线匹配,天线的频段和机器频段不一致,天线阻抗不匹配,都会严重影响通话距离。对于使用者来说,在换用天线时要注意将天线拧紧,另外不能随便使用非厂家提供的天线,也不能使用不符合机器频点的天线。

3)音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预加重和去加重电路,目前还有较先进的语音处理电路语音压扩电路和低水平扩张电路的应用,这对于保真语音有很好的效果。

6、电路原理图

7、设计方案

(1)建立工程项目文件

(2)原理图设计

给出电气连接,元件名称、量值、封装、创建网络表

(3)电路板设计

设置电路板尺寸、层数、走线方向、线宽、布线规则等

8、实现方法

(1)protel 99SE 软件的熟悉与使用

(pCB板的设计流程, 电子元件封装库的创建)

(2)实作(电子元件的识别,焊接电路板,调试)

9、具体制作步骤:

1、焊接

(1)用protel 99SE 软件制作出如下图电路板:

(2)根据电路板原件分配方式及所在位置进行焊接;

(3)焊接结束确认无误装入电池进行调试。

2、调试

焊接完后,认真检查无错误后,装入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使电路通电工作,不按到复位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两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然后,两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这样的过程要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两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使用时,打开电池盒盖,装上电池,旋转拨动开关纽,可以让电路通电工作,平时电路是处于接收状态,按下复位按纽,电路处于发信状态。

3、问题处理

如果安装后,通电没有声音,就要认真检查电源线、扬声器线、元器件等有没有错焊、虚焊、短路等问题。

当检查到有两点焊接到一起的时候,用电烙铁将上面的焊锡溶化用固定的工具吸掉,然后重新焊接;当检查到有虚焊是仔细将它焊牢;当检查到电源连接线、扬声器连接线没有焊牢时继续将它们焊牢。

在调试时如果只能发送不能接收则检查接收电路,用万用表逐点测试找出错误点并改正;如果只能接收不能发送则检查发送电路,用万用表逐点测试找出错误点并改正。如果既不能发送也不能接收上面两部分都要照做。

最后在验证对讲机的性能时,也应该考虑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地形、建筑物、电磁干扰等都会影响信号的场强和覆盖范围。当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话质量也会变差,严重的会有噪声初相,影响正常通话。

4、烙铁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工具的保护,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2)电烙铁不要长时间通电,使用时再通电;

(3)电烙铁不要在烧热状态触坚硬物体,避免焊头损坏。

(4)避免虚焊,漏焊,焊锡过多或过少,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的距离要合理,焊接元器件一般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

(5)详细要求参见说明书,比如焊接时间,时间过长,电容将损坏。

三、心得体会

看似简单实则难,本以为简单的实习制作应该没有难度,可是当我们自己亲自动手弄的时候,问题就开始一个个接着出现,通过自己所查的资料,就让人感觉到头疼,因为上面有好多比较专业的知识,而且还是自己不知道的,为了能让自己更好的阅读懂,不得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光是看资料就让自己头痛了一周,不过收获还是不小的,最明显的就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特别是protel 99SE 软件的学习使用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很多教程所说与实际软件操作上有许多出入,在尝试上也走了不少弯路,pCB电路板的制作确实令我们头疼。不过最终做出来之后,心里确实很高兴,又对一个新的软件有了基本了解。在对讲机的焊接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如出现了元器件少焊的问题,直接导致部分电路开路,对讲机没有声音。当时很失望,并且一头雾水,最后经过细心检查,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电路板较小两个焊点的距离较近,很容易在焊接的过程中将两点焊在一起导致部分电路短路。所以焊接时一定要小心。

在调试过程中,一开始都只有擦擦声,彼此间通话都没有效果,后来耐心调试之后,终于有两台能相互通话,之后就类似的调节就容易多了。

总之,整个实习过程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对所学的课程有了更深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初步掌握了元器件的识别,电阻、电杆色环法,电容的标法,二极管、三极管管脚判别;了解当前电子元件的发展状况及焊接技术,认识了对讲机原理,掌握了调试方法。此外,更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组也要向老师说声谢谢,给了我们细心的指导。

篇【2】:对讲机生产实习报告

对讲机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无线对讲机焊接制作

专业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xx级

组长:周xx: 2xx

组员:田xx:20xx

指导教师:宋庆和

二0xx年七月十日

摘 要:

在现代通信中,对讲机是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无线传输通信工具。因为是一种双向通信工具,无需话费,此外,只需一次性投入,按一键即可通话,能够呼叫排队、多组通话单呼、组呼、群呼不会掉线,适用于工作调度适用于紧急通讯和突发事件处理。因此,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本次实习所焊接的对讲机是一玩具性质的对讲机,工作频率是27-54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工作电压为4.5V,有效距离为30M,接收电流为17mA,发射电流为10mA。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既可以学习一定的电子技术,又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电子爱好者的最佳选择。它是由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的方式,采用LC振荡电路检波,检波后音频信号再由低频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耦合电容推动扬声器发声;发射时,由扬声器讲话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后,再经低频放大电路、调制电路,最后将已调波从天线发送出去。

关键词:通信、对讲机、焊接、调试

一、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用于短距离声音的传输,经常被用在公安、酒店、宾馆、旅游、建筑场地等。对于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明白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无线电对讲机设备在全球通讯系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用于团队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深得各界用户好评。在手机等新锐利通讯产品久热不衰的今天,对讲机的功能仍是不可替代的。

对讲机声音的传播要依靠电磁波来完成。电磁波是由电磁震荡产生的。发射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讲机发射信号的强弱,同时对讲机之间的功率是否匹配将直接影响传输距离的远近。发射功率越大,发射信号覆盖的范围越大,在功率匹配的情况下通话的距离也就越远。但是,在实际中发射功率也不能太大,大的发射功率不仅影响原件的寿命,而且由于干扰噪声的存在则会引起很强的干扰。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向空中发射传播信息,并将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天线的增益越大,驻波比越小,发射或接受的能力越强。

二、原理

1、接收部分:

K2平时处于接收状态。高频信号经过天线接收,经加感线圈L进入由C1和T1组成的选频回路选频,耦合给解调电路,最后通过放大电路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2、发射部分:

当按住K2不松开时,处于发射状态,讲话时必须按住K2。声音振动信号经喇叭线圈拾取变成微弱的电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实现调幅调制,经过音频调制后的高频信号,最后会通过暴露在空中的发射天线向四周辐射电磁波。

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

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4、信令处理:

CpU产生CTCSS/DTCSS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

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若不同,则关闭扬声器。

5、影响对讲机通话距离和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参数:

1)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强,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越大,通信距离也越远。但发射功率也不能过大,发射功率过大,不仅耗电,影响功放元件寿命,而且干扰性强,影响他人的通话效果,还会产生辐射污染。各国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对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都有明确规定。

2)通信机的接收灵敏度越高,通信距离就越远。

3)天线的增益,在天线与机器匹配时,通常情况,天线高度增加,接收或发射能力增强。手持对讲机所用天线一般为螺旋天线,其带宽和增益比其他种类的天线要小,更容易受人体影响。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有路径、树木的密度、环境的电磁干扰、建筑物、天气情况和地形差别等。这些因素和其他一些参数直接影响信号的场强和覆盖范围。

(3)、其它影响因素:

1)电池电量不足,当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话质量会变差。严重时,会有噪音出现,影响正常通话。

2)天线匹配,天线的频段和机器频段不一致,天线阻抗不匹配,都会严重影响通话距离。对于使用者来说,在换用天线时要注意将天

线拧紧,另外不能随便使用非厂家提供的天线,也不能使用不符合机器频点的天线。

3)音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预加重和去加重电路,目前还有较先进的语音处理电路语音压扩电路和低水平扩张电路的应用,这对于保真语音有很好的效果。

6、电路原理图

7、设计方案

(1)建立工程项目文件

(2)原理图设计

给出电气连接,元件名称、量值、封装、创建网络表

篇【3】:对讲机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以及要求

根据所给器件制作调频收音机,并能实现对讲功能。要求调到的台多而且音质好、对讲距离大。

二.实习器材及工具介绍

集成块、贴片集成块、高频三极管、发射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驻极体、扬声器、电感线圈若干、电阻若干、电位器(5k)、不同大小的瓷片电容若干、电解电容若干、双联电容(223p)、按钮开关、耳机插座、导线若干、印制板、频率指示牌、前后盖、塑料按钮、不干胶标牌、大小拨盘、正负极连体片、拉杆天线、小焊片、各种螺丝若干、烙铁。

三.实习原理

收音机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过电容耦合到混频电路。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检波,再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再经过两次功放电路,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机原理:变化的声波被驻极体转化为变化的信号,经过阻抗均衡后由三极管进行调制放大。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会引起很大的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结电容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从而达到调频的目的。

四.实习的具体步骤

1.清查器件数目。对照清单确认是否缺少器件。

2.焊接各种器件。注意各器件焊接的顺序,应该先焊接矮小的器件,并要注意器件尽量贴近印制板。我先焊接的是瓷片电容,其次是电阻、电感等。由于24脚的芯片无插座,所以只能直接焊接。焊接时还要注意不能虚焊、短路,焊接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坏器件。

3.器件焊接完毕后检查电路。对照图纸,认真检查是否出错。

五.实习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起初通电调试时,因为在教室信号不好,我只能收到十二个台左右,但音质还算好。后来我在教室外调试时,虽然收到的台多,但还未达到要求。通过调节L4的松紧度,扩大了接收频率的范围,调到的台也变多了。在调试对讲机功能时,一开始我只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后来经过调节频率,可以实现对讲功能,但距离不太远。通过调节L2、L3的松紧度,对讲的距离也变大了。

六.实习感受或心得体会

可能是因为有了之前的动手经验,这次的对讲机实习比较成功。本次实习给我的感觉是,只要认真地根据要求焊接好各种器件,制作出来的对讲机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还是一次焊接练习,没什么难点。其实,我焊接器件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小心将相邻点连到一起、焊接电容时长短不一等,虽然及时改正了过来,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其次,在调试时,我没有调节电感,使得收到的频率范围较小。经过老师提醒,我调节了电感大小后,果然收到的台变多了,而且音质更好了。除此以外,我在调试对讲功能时也花了不少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刚开始没有耐心。静下心来之后,终于调试好了。用着自己做出来的收音机听歌,我内心充满成就感。

七.实习中的一些问题

1. 对讲机中为什么调整线圈可以改变接收或者发送的效果,调整4个电感线圈到底可以改进哪些功能

答:调整线圈可以改变磁通量的大小,从而改变接收或者发射效果。调整线圈L2、L3可以调节对讲距离,调节L4可以扩大接收频率范围,调节L1改变发射频率。

2. 语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答:语音的频率范围是88~108HZ。

3. 收音机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是什么信号,频率范围是多少

4.为什么有的同学对讲机能够实现收发同一频率,有的收和发不能用同一频率可以调整

什么实现原理是什么

5. 收音机如何区分各个台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吗

6. 收音机中AM和F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他们在原理上面有什么样的区别,各自应用于

什么场合

7. 不用万用表,能够读出电容,电阻等器件的值吗,剪短了的电解电容有没有办法判断正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I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三)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音频解码芯片VS1003,3.3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3.3,2.5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2.5。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四)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13.56MHZ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SpI接口)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电子钟模块配合单片机核心板,可在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环境温度值,和红外遥控解码值。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单片机核心板上的按键来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通过遥控上的“EQ”键,可控制LED显示界面在时间、温度、红外解码之间的切换。如果想调整时间,需要首先使用遥控器的“EQ”键将LCD显示调制时间界面;之后通过按“播放停止键”将时间停止;然后再按“左快捷键”向右切换;最后按“加减键”可以进行数值的加减操作,调整完成后,再次按“播放停止键”,时间开始运行。另外通过单片机核心板上的K1-K4键也可以完成时间的调整:其中K1键对应遥控器的“右快捷键”,即实现向右切换年月日时分;K3键对应遥控器的“加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加1;K4键对应遥控器的“减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减1。

、Mp3电路模块分析

是一单芯片Mp3/WMA/MIDI音频解码和ADpCM编码芯片,其拥有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DSp处理器核VS-DSp。5K的指令RAM,0.5K的数据RAM,串行的控制和数据输入接口,4个通用IO口,1个UART口;同时片内带有一个可变采样率的DAC,一个立体声DAC以及音频耳机放大器;VS1003通过一个串行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从机。

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主要有7个,分别为:SO、SI、SCLK、XDCS、XRESET、DREQ、MOSI,只有保证它们与单片机正确可靠的连接,才能对VS1003进行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另外,VS1003各部分的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值是不同的。

芯片各部分供电电压如下表:

供电部分最小电压推荐电压电压

模拟)

数字)

卡是一种大容量,性价比高,体积小,访问接口简单的存储卡。SDIMMC卡大量 应用于数码相机、Mp3、手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作为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存储载体,它具有低功耗,非易失性,保存数据无需消耗能量的特点。

卡只使用了1-7触点。对于1号引脚(CD/DAT3)扩展的DAT线(DAT1-DAT3)在上电后处于输入状态,它们在执行SET-BUS-WIDTH命令后作为DAT线操作,当不用DAT1-DAT3线时,主机应使自己的DAT1-DAT3线处于输入模式,这样定义是为与MMC卡保持兼容。上电后,CD/DAT3作为带50K上拉电阻的输入线(可用于检测卡是否存在或选择SpI模式)。用户可以在正常的数据传输中用SET-CLR-CARD-DETECT(ACMDA口)命令断开上拉电阻的连接。MMC卡的该引脚在SD模式下为保留引脚,在SD模式下无任何作用。对于2号引脚CMD,MMC卡在SD模式下为IO/pp/OO,MMC卡在SpI模式下为I/pp。

关于电压匹配问题,SD卡的逻辑电平相当于3.3V TTL电平标准,而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为5V。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有烧毁SD卡的可能。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原则主要有两条:一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高电平的最小电压值,应大于接受电压器件识别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值;二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低电平的电压值,应小于接受器件识别为低电平的电压值。考虑到SD卡在SpI协议的工作模式下,通讯都是单向的,于是在单片机向SD卡传输数据时采用晶体管加上拉电阻法的方案。在SD卡向单片机传输数据时,可以直接连接。因为它们之间的电平刚好满足上述的电平兼容原则,既经济又实用。该方案可以双电源供电(一个5V电源,一个3.3V电源供电),3.3V电源可用ASL1117稳压管从5V电源稳压获取。

、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10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STC-ISp软件,STC12C5A60S2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串口,所以需要USB转RS232串口线。

、USB转RS232串口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STC-ISp V483串口下载软件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i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三)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音频解码芯片vs1003,3.3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3.3,2.5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2.5。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四)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13.56mhz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spi接口)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电子钟模块配合单片机核心板,可在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环境温度值,和红外遥控解码值。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单片机核心板上的按键来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通过遥控上的“eq”键,可控制led显示界面在时间、温度、红外解码之间的切换。如果想调整时间,需要首先使用遥控器的“eq”键将lcd显示调制时间界面;之后通过按“播放停止键”将时间停止;然后再按“左快捷键”向右切换;最后按“加减键”可以进行数值的加减操作,调整完成后,再次按“播放停止键”,时间开始运行。另外通过单片机核心板上的k1-k4键也可以完成时间的调整:其中k1键对应遥控器的“右快捷键”,即实现向右切换年月日时分;k3键对应遥控器的“加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加1;k4键对应遥控器的“减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减1。

mp3电路模块分析

是一单芯片mp3/wma/midi音频解码和adpcm编码芯片,其拥有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dsp处理器核vs-dsp。5k的指令ram,0.5k的数据ram,串行的控制和数据输入接口,4个通用io口,1个uart口;同时片内带有一个可变采样率的dac,一个立体声dac以及音频耳机放大器;vs1003通过一个串行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从机。

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主要有7个,分别为:so、si、sclk、xdcs、xreset、dreq、mosi,只有保证它们与单片机正确可靠的连接,才能对vs1003进行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另外,vs1003各部分的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值是不同的。

芯片各部分供电电压如下表

供电部分最小电压推荐电压电压

模拟)

数字)

卡是一种大容量,性价比高,体积小,访问接口简单的存储卡。sdimmc卡大量 应用于数码相机、mp3、手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作为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存储载体,它具有低功耗,非易失性,保存数据无需消耗能量的特点。

卡只使用了1-7触点。对于1号引脚(cd/dat3)扩展的dat线(dat1-dat3)在上电后处于输入状态,它们在执行set-bus-width命令后作为dat线操作,当不用dat1-dat3线时,主机应使自己的dat1-dat3线处于输入模式,这样定义是为与mmc卡保持兼容。上电后,cd/dat3作为带50k上拉电阻的输入线(可用于检测卡是否存在或选择spi模式)。用户可以在正常的数据传输中用set-clr-card-detect(acmda口)命令断开上拉电阻的连接。mmc卡的该引脚在sd模式下为保留引脚,在sd模式下无任何作用。对于2号引脚cmd,mmc卡在sd模式下为io/pp/oo,mmc卡在spi模式下为i/pp。

关于电压匹配问题,sd卡的逻辑电平相当于3.3v ttl电平标准,而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为5v。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有烧毁sd卡的可能。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原则主要有两条:一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高电平的最小电压值,应大于接受电压器件识别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值;二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低电平的电压值,应小于接受器件识别为低电平的电压值。考虑到sd卡在spi协议的工作模式下,通讯都是单向的,于是在单片机向sd卡传输数据时采用晶体管加上拉电阻法的方案。在sd卡向单片机传输数据时,可以直接连接。因为它们之间的电平刚好满足上述的电平兼容原则,既经济又实用。该方案可以双电源供电(一个5v电源,一个3.3v电源供电),3.3v电源可用asl1117稳压管从5v电源稳压获取。

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XX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stc-isp软件,stc12c5a60s2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串口,所以需要usb转rs232串口线。

usb转rs232串口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stc-isp v483串口下载软件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

化工原理实习报告


一:认识实习的目的
通过本次认识实习,对我们以后《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和理解。认识实习是我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由学校到工厂,由理论到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工程观点,为学习《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认识实习的安排
11月13号上午老师讲解换热器的的类型,用途,结构。老师讲解中水站的设备,用途,流程等等。下午参观实验室,参观精馏塔。参观反应器。
11月14号下午13点 组织参观中水站,由老师的讲解,了解中水站的原理,流程,仪器的用途等等。
出于某些原因,这次的认识实习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去工厂参观,而是通过老师的讲解,通过中水站的参观,来了解一些关于实际操作的问题。对化工原理所学的一些知识有更深入更形象的理解。
三:认识实习的内容
1.换热器
换热器是工厂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之一,换热器按照其结构形式分为: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热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分为:管壳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翘片管式换热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管壳式换热器,又称管式换热器,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换热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用途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等有点;在换热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壳式换热器根据结构特点分为: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浮头式换热器3U形管式换热器4填料函式换热器5釜式换热器。
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中结构最为简单,操作最方便的一种换热设备。通常按照换热方式不同,将蛇管式换热器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两类: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防腐蚀、能承受高压。其缺点是由于容积的体积较蛇管的就、体积大的多,管外流体的传热膜系数较小,故常需加搅拌装置,以提高其转热效率。
2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多用于冷却管内的热流体。固定在支架上的蛇管排列在同一个垂直面上,热流体自下部的管进入,由上部的管流出。冷却水由管上方的喷淋装置中均匀地喷洒在上层蛇管上,并沿着管外表面淋漓而下,降至下层蛇管表面,最后收集在排管的底盘中。该装置通常放在室外空气流通处,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时带走部分热量,以提高冷却效率。与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相比,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具有检修清理方便,传热效果好等优点。其缺点是体积庞大,占地面积达;冷却水消耗量较大,喷淋不宜均匀。蛇管换热器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常被用于制冷装置和小型制冷机组中。
套管式换热器是由两种不同直径的直管套住在一起组成同心套管,其内管用U形肘管顺次连接,外管与外管互相连接而成的。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程数课根据传热面积要求而增减。换热时一种流体走内管,另一种流体周环隙,内管的壁面为传热面。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耐高压;传热面积课根据需要增减;适当地选择管内、外径,可使流体的流速增大,且两种流体呈逆流流动,有利于传热。其缺点是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量大;管子接头多,检修清洗不方便。此类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及小流量流体间的换热。
板式换热器也分为平板式换热器、螺旋式换热器、板翘式换热器、热板式换热器和板壳式换热器:
1平板式换热器简称板式换热器,它是由一组长方形的薄金属板平行排列,夹紧组装于支架上面构成。
2螺旋式换热器是由两张间隔一定的平行薄金属板圈制而成的,两张薄金属板形成两个同心的螺旋型通道,两板之间焊有定距柱以维持通道间距,在螺旋板两侧焊有盖板。冷、热流体分别通过两条通道,通过薄板换热。
2.精馏塔
(1)精馏塔式精馏装置的主要设备,混合液分离的过程主要是在精馏塔内进行的。在精馏塔内装有若干块塔板或一定高度的填料.
(2)精馏塔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其它化工生产中,精馏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传质过程。其工艺过程多采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其目的是将混合液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使之达到所规定的纯度。精馏装置一般由精馏塔、再沸器和冷凝器等设备组成。精馏过程实质上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这一性质,使液相中的轻组分和汽相中的重组分互相转移,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3版式精馏塔的工作原理: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它主要由圆柱形壳体、塔板、溢流堰、降液管及受液盘等部件构成。操作时,塔内液体依靠重力作用,由上层塔板的降液管流到下层塔板的受液盘,然后横向流过塔板,从另一侧的降液管流至下一层塔板。溢流堰的作用是使塔板上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气体则在压力差的推动下,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的气体通道(泡罩、筛孔或浮阀等),分散成小股气流,鼓泡通过各层塔板的液层。在塔板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在板式塔中,气液两相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在正常操作下,液相为连续相,气相为分散相。
版式塔的特点板式塔是逐级接触,混合物浓度发生阶跃式变化,而填料塔则不同,气、液两相是微分接触,气、液的组成则发生连续变化。板式塔结构如图所示。塔体为一圆式筒体,塔体内装有多层塔板。塔板设有气、液相通道,如筛孔及降液管、底隙、溢流堰等。气、液相流程;再沸器加热釜液产生气相在塔内逐级上升,上升到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冷凝,部分凝液返回塔顶作回流液。液体在逐级下降中与上升气相进行接触传质。具体接触过程如图所示。液体横向流过塔板,经溢流堰溢流进入降液管,液体在降液管内释放夹带的气体,从降液管底隙流至下一层塔板。塔板下方的气体穿过塔板上气相通道,如筛孔、浮阀等,进入塔板上的液层鼓泡,气、液接触进行传质。气相离开液层而奔向上一层塔板,进行多级的接触传质。
3.合成氨
现在合成氨是以碳氨为主要原料, 1. 工艺路线:
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
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
采用甲烷化法脱硫除原料气中CO. CO2 时, 合成氨工艺流程图如下:
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段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 压缩机3段 ->脱碳 -> 精脱硫 ->甲烷化 ->压缩机4,5,6段 ->氨合成 ->产品NH3
4.中水站
北京化工大学中水站采用先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过程模拟DCS控制;互联网通讯和现代管理功能等技术。每年为东校区提供10万余吨的中水,用于校园绿化和冲厕,年节约水费40多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收,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的节约用水示范站。
在工作人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实地参观了进水泵房格栅间、瀑气池、中水池等地,真切的看到了污水一步步得到处理最后变成洁净的“中水”的过程,这种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让我们对污水处理的认识更直接更全面,达到一种新的层面.在装置设计中为了“克服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尽量采用节能动力设备,供水部分根据用水需求变化采用双泵并联组合和变频控制技术。
在该系统中综合利用了数据采集,自动控制与互联网通讯的技术,可确保中水装备稳定运行。同时无需加入絮凝剂等化学药品,具有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主要设备: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类似化工反应器中的流化床,依据表面更新理论,该工艺具有极高处理效率的一种微生物水处理技术,其具有生物介质比表面积大(850m2/m3),使用寿命20年不更换。载体表面微生物食物链长。
生物介质比表面积大(850m2/m3),使用寿命20年不更换。载体表面微生物食物链长无堵塞,无需反冲洗。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
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装置
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装置,所制备的活性氧消毒剂,直接用于中水的消毒,细菌总数由5000-6000个/ml降至50-80个/ml,大肠杆菌未检出。消毒处理后的中水,还可有效降低氨氮,阴离子表明活性剂等的含量。出水质质量好,除冲便外,因其含有钾元素(硫酸钾,磷酸钾等),可直接作为叶面肥用于校园绿地灌溉,有利于草皮、花卉等植物的生长,从根本上消除含氯化学品对水体的污染,避免了水体中氯离子对草皮,花卉,树木的损害,其创新之处是实现了中水回用的清洁工艺。
利用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剂消毒,消毒后的中水中含有微量的钾元素,可作为叶面肥使用,实现了中水处理的清洁生产工艺。中水工程试验表明:添加自由基氧消毒剂为100mg/L时,为满足水质要求的最经济用量。
对COD 、NH3-N 、总氮、总磷、TD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分别下降了50%、35%、49%、39%、24%、11% 。工程出水经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的三次抽测检验均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活性污泥驯化条件试验表明反应器10天内驯化良好,连续运行后在停留时间为2~4h时,对COD去除率达到78~87%,NH3-N去除率达到80%~93%,TSS去除率达到93%~95%。有良好的耐冲击符合的能力在COD为2000mg/L的冲击负荷下,当停留时间为7小时时反应器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0%和90%,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絮凝剂。
四.认识实习的意义
在实习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不易。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了解了一些在课堂上和书本内不能直观地观测到的设备和宏观的概念。其中每一步的设计都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和因素的制约,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的态度必须严谨,不懂就问,虚心向实习指导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结构层次。
五.对本次认识实习的感受
认识实习是大学本科的必修课程,在认识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些原理和生产流程和生产流水线。这次认识实习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应该干什么,了解了宏观的一些设备的结构。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单片机生产实习总结


单片机生产的实习总结范文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1、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2、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3、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4、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5、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2、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3、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4、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5、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1、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2、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3、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4、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5、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6、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I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电源电路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三)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

音频解码芯片VS1003,3.3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3.3,2.5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2.5。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四)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13.56MHZ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SpI接口)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1、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2、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电子钟模块配合单片机核心板,可在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环境温度值,和红外遥-控-解-码值。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单片机核心板上的按键来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通过遥控上的EQ键,可控制LED显示界面在时间、温度、红外解码之间的切换。如果想调整时间,需要首先使用遥控器的EQ键将LCD显示调制时间界面;之后通过按播放停止键将时间停止;然后再按左快捷键向右切换;最后按加减键可以进行数值的加减操作,调整完成后,再次按播放停止键,时间开始运行。另外通过单片机核心板上的K1-K4键也可以完成时间的调整:其中K1键对应遥控器的右快捷键,即实现向右切换年月日时分;K3键对应遥控器的加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加1;K4键对应遥控器的减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减1。

3、Mp3电路模块分析

VS1003是一单芯片Mp3/WMA/MIDI音频解码和ADpCM编码芯片,其拥有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DSp处理器核VS-DSp。5K的指令RAM,0.5K的数据RAM,串行的控制和数据输入接口,4个通用IO口,1个UART口;同时片内带有一个可变采样率的DAC,一个立体声DAC以及音频耳机放大器;VS1003通过一个串行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从机。

VS1003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主要有7个,分别为:SO、SI、SCLK、XDCS、XRESET、DREQ、MOSI,只有保证它们与单片机正确可靠的连接,才能对VS1003进行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另外,VS1003各部分的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值是不同的。

VS1003芯片各部分供电电压如下表:

SDIMMC卡是一种大容量,性价比高,体积小,访问接口简单的存储卡。SDIMMC卡大量 应用于数码相机、Mp3、手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作为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存储载体,它具有低功耗,非易失性,保存数据无需消耗能量的特点。

MMC卡只使用了1-7触点。对于1号引脚(CD/DAT3)扩展的DAT线(DAT1-DAT3)在上电后处于输入状态,它们在执行SET-BUS-WIDTH命令后作为DAT线操作,当不用DAT1-DAT3线时,主机应使自己的DAT1-DAT3线处于输入模式,这样定义是为与MMC卡保持兼容。上电后,CD/DAT3作为带50K上拉电阻的输入线(可用于检测卡是否存在或选择SpI模式)。用户可以在正常的数据传输中用SET-CLR-CARD-DETECT(ACMDA口)命令断开上拉电阻的连接。MMC卡的该引脚在SD模式下为保留引脚,在SD模式下无任何作用。对于2号引脚CMD,MMC卡在SD模式下为IO/pp/OO,MMC卡在SpI模式下为I/pp。

关于电压匹配问题,SD卡的逻辑电平相当于3.3V TTL电平标准,而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为5V。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有烧毁SD卡的可能。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原则主要有两条:一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高电平的最小电压值,应大于接受电压器件识别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值;二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低电平的最大电压值,应小于接受器件识别为低电平的最高电压值。考虑到SD卡在SpI协议的工作模式下,通讯都是单向的,于是在单片机向SD卡传输数据时采用晶体管加上拉电阻法的方案。在SD卡向单片机传输数据时,可以直接连接。因为它们之间的电平刚好满足上述的电平兼容原则,既经济又实用。该方案可以双电源供电(一个5V电源,一个3.3V电源供电),3.3V电源可用ASL1117稳压管从5V电源稳压获取。

4、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10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5、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nRF24L01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最高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nRF24L01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STC-ISp软件,STC12C5A60S2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串口,所以需要USB转RS232串口线。

1、USB转RS232串口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2、STC-ISp V483串口下载软件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

单片机生产实习小结


单片机生产实习小结

单片机的生产实习小结范文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I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三)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音频解码芯片VS1003,3.3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3.3,2.5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2.5。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四)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13.56MHZ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SpI接口)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电子钟模块配合单片机核心板,可在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环境温度值,和红外遥-控-解-码值。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单片机核心板上的按键来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通过遥控上的EQ键,可控制LED显示界面在时间、温度、红外解码之间的切换。如果想调整时间,需要首先使用遥控器的EQ键将LCD显示调制时间界面;之后通过按播放停止键将时间停止;然后再按左快捷键向右切换;最后按加减键可以进行数值的加减操作,调整完成后,再次按播放停止键,时间开始运行。另外通过单片机核心板上的K1-K4键也可以完成时间的调整:其中K1键对应遥控器的右快捷键,即实现向右切换年月日时分;K3键对应遥控器的加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加1;K4键对应遥控器的减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减1。

、Mp3电路模块分析

是一单芯片Mp3/WMA/MIDI音频解码和ADpCM编码芯片,其拥有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DSp处理器核VS-DSp。5K的指令RAM,0.5K的数据RAM,串行的控制和数据输入接口,4个通用IO口,1个UART口;同时片内带有一个可变采样率的DAC,一个立体声DAC以及音频耳机放大器;VS1003通过一个串行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从机。

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主要有7个,分别为:SO、SI、SCLK、XDCS、XRESET、DREQ、MOSI,只有保证它们与单片机正确可靠的连接,才能对VS1003进行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另外,VS1003各部分的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值是不同的。

芯片各部分供电电压如下表:

供电部分最小电压推荐电压最大电压

模拟)

数字)

卡是一种大容量,性价比高,体积小,访问接口简单的存储卡。SDIMMC卡大量 应用于数码相机、Mp3、手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作为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存储载体,它具有低功耗,非易失性,保存数据无需消耗能量的特点。

卡只使用了1-7触点。对于1号引脚(CD/DAT3)扩展的DAT线(DAT1-DAT3)在上电后处于输入状态,它们在执行SET-BUS-WIDTH命令后作为DAT线操作,当不用DAT1-DAT3线时,主机应使自己的DAT1-DAT3线处于输入模式,这样定义是为与MMC卡保持兼容。上电后,CD/DAT3作为带50K上拉电阻的输入线(可用于检测卡是否存在或选择SpI模式)。用户可以在正常的数据传输中用SET-CLR-CARD-DETECT(ACMDA口)命令断开上拉电阻的连接。MMC卡的该引脚在SD模式下为保留引脚,在SD模式下无任何作用。对于2号引脚CMD,MMC卡在SD模式下为IO/pp/OO,MMC卡在SpI模式下为I/pp。

关于电压匹配问题,SD卡的逻辑电平相当于3.3V TTL电平标准,而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为5V。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有烧毁SD卡的可能。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原则主要有两条:一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高电平的最小电压值,应大于接受电压器件识别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值;二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低电平的最大电压值,应小于接受器件识别为低电平的最高电压值。考虑到SD卡在SpI协议的工作模式下,通讯都是单向的,于是在单片机向SD卡传输数据时采用晶体管加上拉电阻法的方案。在SD卡向单片机传输数据时,可以直接连接。因为它们之间的电平刚好满足上述的电平兼容原则,既经济又实用。该方案可以双电源供电(一个5V电源,一个3.3V电源供电),3.3V电源可用ASL1117稳压管从5V电源稳压获取。

、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10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最高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STC-ISp软件,STC12C5A60S2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串口,所以需要USB转RS232串口线。

、USB转RS232串口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STC-ISp V483串口下载软件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

《《电视机原理》生产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生产实习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