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 > 导航 > 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的思考

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

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的思考。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当我们遇到了需要进行演讲的场合时,演讲稿我们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演讲稿可以使我们的演讲用词更加准确,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的思考》,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对于煤矿安全监督,我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人人自危。

其实,对于上面的结论,更多地缘于职业使然以及来自许多让人窒息的事故。当然,由此,我才从某个时期开始了煤矿安全的mission(使命)之路,(我更偏爱《梦回香格里拉》中赵鑫如对mission使命的理解)。从那刻起,我对煤矿安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偏爱,专业的及关联专业的书籍,安全管理的书籍,煤矿事故的案例等等。--我知道,自己开始了对煤矿安全成因与事故防范的寻根问祖。

人人自危-构建本质安全人—自我监督机制的形成。唯此,我们才能撑起煤矿安全的这片蓝天。这就是对于煤矿安全监督之思考的结论。

又是一年。

“又回到了起点”。工人在说。

“安全只有起跑线,没有终点站”。管理干部在说。

当安全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研究的那一刻起,许多人毫无选择地被作为这个系统的一个元素被研究。你的盲目、鲁莽;你的自警自觉,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安全这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我记起两个非常典型的个案。

案例一。某矿,采煤工作面。班中餐刚刚送到,工人们便纷纷离开岗位走向集中就餐点。一位年轻人靠着煤巷一帮坐着,因为刚干完活,很热。年轻人随手摘下安全帽,一旁的安全员说:“不要摘安全帽,煤壁来压,煤帮很软,别让砸着。”“凉快凉快还不行,真能管”。年轻人不耐烦地说。

或许为了教训这个年轻人的不自警,年轻人话音未落的当儿,一块拳头大小的煤块落了下来,正好落在他正要戴上帽子的左手上。“哎哟”,年轻人手一松,帽子也飞了。这时,矿灯照过来,才发现年轻人悟着的左手擦破了皮,往外沁着血…….

案例二:某矿,回采工作面轨道顺槽。五个工人正在起吊废旧设备,准备装车外运。

捆挷。往钢梁上结绳套,导链把绳套联起来,哗哗的导链声中,半吨重的设备慢慢离地。突然,一名新工人从起吊人身后往起吊梁的另一方走去。“回来”,随着吼声,班长一步上前把年轻人往后一拽,年轻人一个趔趄差点跌在地上。“不想活了,跑什么跑?!”班长骂着。

年轻人委屈地站着,呆呆地听着班长唠唠叨叨地讲着一位死亡工友的故事……

安全员的提醒,班长的一吼一拽,给安全监督的抽象概念打上了鲜活的注脚。

(二)

我思索着安全监督的软肋。

事故案例:1999年6月29日,中阳县张子山乡古家岭煤矿(村办企业)。

事故类型:顶板事故,死亡10人。

事故背景:事故之前,中阳县煤管局曾两次去矿检查,要求停产整顿,但该矿从未停止过生产。

事故过程(略)

事故原因:对上级检查出的问题与隐患,该矿不积极进行整顿与整改,即便是在下达了停产书后依然我行我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摘录上述文字,无非是对政府安全监察行为做一审慎的考量。

一位朋友曾亲历某地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对某一小煤矿的安全监察过程。这里不妨作为例子来理解煤矿企业的国家安全监察。

上午,八、九人坐在会议室查资料,看图纸,索要证件,听汇报,但无人下井。中午,煤矿负责人三、五人陪坐着在餐桌旁,酒杯更换,烟雾燎绕,称兄道弟。

下午:开具行政处罚文书。文书写道:该矿主要安全隐患为①、②……

根据…….,给予该矿立即停产整顿处罚,并处罚金5万元。之后,三个月内再未有人到矿,更无人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据说,矿方又托人将罚款更改为二万元。

据说,是该矿所属镇主要领导出面,以保护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为由,进行斡旋的。无人查矿方提供的图纸资料与井下实际相符与否。无人查井下作业工人的安全培训情况和安全资格与否。更无人查隐患的整改情况落实与否……

且不说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及权钱交易的情况。但至少,国家安全监督监察就此止步。一种新的责任推诿形式应运而生:该查也查了,该处罚也处罚了,再出事也就只有你的责任了。

安全监督的责任止于何处?!

忽然,心中生出一种悲哀,让我脑海中浮现血淋淋事故场景的同时,有了一个“事故的必然和必然的事故”的结论。

曾在一篇《煤矿企业双流程层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论文中,在谈到对各级监察机构的责任时作了这样的叙述:“政府设立的监察机构对企业主体实施监察责任,各级监察部门因职能原因,仅对企业主体安全目标进行考核……,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察…… ,对现场安全隐患的落实难以实施有效监察。且各级安全监察部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监察责任落实到位与否的问题。”

煤矿安全监督的威胁,在于对责任的推诿,在于对利益的贪婪,在于对生命的冷漠。当失职,渎职的名词已不能约束安全监察人员的行为时,煤矿安全监督的执法者便轮落为犯罪的土壤,生命毁灭的坟场。

(三)

我始终如一地认为,煤矿安全监督是人人自危的监督,是责任监督的监督,是现场落实的监督。

曾经理想地认为,安全监督是一张安全大网,有了专职的安全监督,便有了生命的保障(安康)。

但一起起令人怵目的事故,还是让人们对煤矿安全监督提出了质疑,煤矿安全监督需要太多的落实与执行: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落实与执行。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在作业现场的落实与执行。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需要在作业现场的落实与执行。

如此等等。

但,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实施每项法令、每项制度以及每项措施的现场监督。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植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故发生。

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上方装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2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发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

有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

管理人员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写,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的人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

好一个“四处都有目光”!

但是,如果我们把“四处都有目光”改为“人人都在参与安全监督”呢?

其实,煤矿井下现场,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目光。唯有如此,才能在黑漆漆的巷道中,让“安全”目光如矿灯般照亮着矿工生命的安全通道。

当你违章作业时;当你发现别人违犯安全管理制度时;当你看到安全监督人员失职时,你的一句提醒、一种正确的行为,一种因安全责任的驱使所进行的选择,都会让煤矿安全监督的大网结着更密,更实。

“好人态度害死人”。这是煤矿安全监督历久弥真的准则。如果违反了这条原则,则必然将 你我、他的头顶上的安全大网撕开一个巨大的空洞。

“安全你我他,家庭幸福靠大家”。这是煤矿安全宣教的一句流行语。这里不妨作一改动:“安全你我他,安全监督靠大家”。

正是因为有了后一句,我们才会有“第一句”。

(四)

鲁迅有一句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当安全监督失去效力,安全活动受到威胁的时候,你的漠然,麻木、无知、盲目、鲁莽以及违章蛮干的行为,都物化为鲁迅笔下的人物。--缺乏自我监督,自我警醒的你正在走向生命的不幸。

人人自危,这是一种安全监督意识,更是安全自警意识。因为这种意识,我们才能构建群防群治的安全监督大厦。

危,危险,事故的来临。自危,自己可预见的危险,自己预见事故即将来临。人人自危,每个人在每时做每事时,每个人在每刻看到每人做每事时,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所做出监督提醒的行为。

这就是对煤矿安全监督人人自危意识的注释。

别忘了,漠视别人生命的同时,你正在毁灭自己的明天和生命的希望

<1>

f132.CoM更多演讲稿编辑推荐

安全演讲稿——关于煤矿安全培训的思考


文学家说,知识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企业家说: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关于煤矿,我对灯的概念是敏感的。每每下井,矿工帽上的矿灯弥漫在黑色的巷道中,一闪一闪,如繁星,便知又是一群汉子让矿灯照亮高低不平的巷道,让矿灯照亮恶劣、复杂的现场环境,为企业生产着优质的产品——煤炭。

同样,对于煤矿,对知识的概念是强烈的。我不知将知识物化为“明灯”是否恰当? 但当我面对昨日还是农民而今已为矿工的憨厚却茫然的目光时;当我面对日新月异的先进设备、装备使作业人员难以熟练使用时。那一刻,我真的想到了矿工帽上的矿灯——煤矿的员工呵,没有知识,我们不能照明井下黑漆的巷道,没有知识,我们不能生产出优质的煤炭啊!

即便如此,我仍没有谈到煤矿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安全!

当煤矿矿难频频见诸媒体,在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后,“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素质差, 自保、互保意识不强”。总是作为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被赫然列出。

教育的光芒总是那样微弱,以至于暗淡的让人揪心!

但教育的光芒还是照亮过矿难发生的那一刻。《思考安全》一书描述了一起透水事故中的情形:

1995年,某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后,在狂涌而出的大水面前,很多人都惊恐失措了,甚至人群中传出哭泣声……。紧急时刻,一名班长勇敢地站出来,按照他脑中的避灾路线,在正常出口被封堵的情况下,炸开了一个废弃斜井的密闭,使二十余人成功脱险。

事后在荣誉面前,班长说:“是安全知识救了大家……”。

作者对此作了评判: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要说,这是教育的光芒。

其实,作为煤矿,隐去煤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仍然是“安全”这一特殊产品的竞争。

但“安全”产品,需要教育之光芒的照耀与支撑!

我对煤矿安全教育现状忧心忡忡。

时间:1986年11月16日19时10分。地点:江西棠浦煤矿。当日夜班,下水平的工人发现与上水平相通的溜煤眼不出煤,就将两卷炸药、一发雷管扎在一起,放在溜煤眼中放了一炮,效果不理想。10分钟后用同样手段又放了一次,结果造成溜煤眼内残药与上水平煤炭燃烧,引起火灾。由于火灾产生大量co气体,造成5人中毒,其中一人经抢救脱险,其余4人死亡。

幸存者如同失事飞机的黑匣子,把事故的发生编制成一部血腥的教育片。

镜头一:两名工人从炮箱中取出两卷炸药,从另一箱中拽出一枚雷管,斜插在一卷药中,将雷管脚线胡乱与两卷药捆在一起。然后,用矿灯照了照溜煤眼里,看好位置,伸出胳膊,用力将火药塞进煤中。另一名工人问道:“行不行”!“怎么不行?咱们以前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另一名答道。

放炮工人麻利地接好线,随后,对其它人喊,躲一躲。话音未落,便扭动放炮器钥匙。“轰”,一阵煤尘扬起。

“透了没?” 一名工人喊道。“我去看看”,放炮员答道。但未到溜煤眼时,一股浓烟带着火苗顺着风流从溜煤眼中涌了出来。

教育失误之一:放炮员根本没有经过培训,按习惯作业。“着火了,快跑!”放炮员喊道。

镜头二:“快跑,快跑!”放炮员喊道。另一名工人随着他顺着风流向外跑去。

烟雾越来越大,两人用手捂着鼻子,咳嗽声愈来愈强烈。

忽然,有三个人迎着两个人跑了过来。

原来,外面工作的工人因不知从哪里逃生,竞向火灾点跑来。咳嗽声愈来愈大,随着烟雾的外泄,咳嗽声又愈来愈小。

“扑腾”,一个人倒下,又一个人倒下……五个人先后仆地而卧。

教育失误之二:缺乏自救知识培训,不了解井下避灾路线和避灾常识,胡跑乱窜。

镜头三:幸存者最先跑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调度,着火了”。说完趴在地上不动了。其余四人距离幸存者还有20米,但都静静地躺在地上。浓雾顺着风流向外涌动着,死者的矿灯在浓烟中的能见度愈来愈小。

戴着防毒面具的救护队员进来了,5个人随即被迅速放在担架上,除了两人将僵硬的手放在自救器上,其余三人竟没有戴自救器。

教育失误之三:没有对自救器使用进行培训,没有携带自救器,不知道如何打开自救器。

当所有安全教育的失误叠加在一起,幻化出肆虐的火灾现场和四条僵硬的尸体之后,只能冷冰冰地凸出下面的几个字:

这就是煤矿的安全教育。

我记起第一次接受煤矿安全教育的情况。

那是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六个学生与其它20名工人一起在教育科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一周后进行考试,考试时我认真地低着头在试卷上写着。不一会,左边的脑袋伸过来,“让我看看”,我唯恐被监考老师看见,忙说:“发现了怎么办?” “没事,没人管你。”左边的另一个脑袋补充说,并随手把我的第一张答完的卷子拿过去。

我一愣,探头四望,整个教室乱哄哄,交头接耳的,递书抽卷的,站立观看的……而监考老师坐在讲桌后,漠然着熟视无睹地看着我们,不一会,又微微一笑……

那一刻,我忽然对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试有了最真实的感受。但同时,又茫然所失。

后来,我在安全人员培训中看到了同一场景。

再后来,我在接受煤矿其它类别的教育培训中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的麻木。

我记起十年前参加一个作业队组技术员为工人学习贯彻作业规程的场景。

工人们坐在排椅上,技术员坐在讲台前,拿起一本作业规程,说:“我们今天学一学掘进工作面规程,给大家念主要内容,注意听”。接着,新工人听不懂的和老工人听腻了的名词一串串地读了出来。黑板在一旁静静地矗立着,上面没有文字,没有草图。10分钟后,50多页的作业规程被技术员择要而结束。

“大家签一下学习记录,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呦”,技术员说道。“下面,咱们对规程考一考试。”技术员说着,拿出一叠考题一样的卷子,让工人发给大家作答。顿时,我曾经重复过的场景再一次出现。

“技术员,我不会写字”,一位老工人问道。“你找个人帮你一下”,技术员回答道。接着,另一名工人站了起来,又一位老工人站了起来,向技术员提出着同样的问题。

无需对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再记忆什么,但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在这轻松的谈笑间为煤矿矿难不断地增加着“肯定”的结论。

一位作业队队长曾与我谈到对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的个性理解时,大言不惭地说,安全措施(作业规程)是什么,就是工程开工的通行证,只要开了工,它就没有用了。谁看?!给领导看!!!

我默然,但我更忧郁。

这,或许就是中国煤矿安全素质教育的“流行风”。只是不得而知,我们必须用多少条鲜活的年轻生命,才能完成对这一“流行风”的改变和改造。

要么,因为领导素质的高下决定着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空白与否?

要么,因为领导意识的强弱选择着员工安全培训的形式?

我无意于褒贬某个单位、某个矿领导对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缺失与否,更无意于评判某个单位、某个领导对于职工生命权、教育权的有意亵渎。至少,较好的职工素质会给煤矿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更会给煤矿企业带来“安全”这一更具竞争性产品的社会效益。

无论装备如何先进、技术如何进步,离开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一基本前提,必然导致现场作业环境的繁杂,行为的不规范,现场秩序的紊乱,必然最终导致煤矿矿难这一颠覆性的恶果。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煤矿矿难频发的严峻形势,终于让管理高层发出了“我们不要带血的煤炭”的呼唤。XX年6月7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并把“加强教育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作为专项列入指导意见之中。

煤矿技术人员的培养,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技师制度的推行和强化。乃至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与实施,为中国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提高提供了前提与基础,让我们在煤矿企业技术人才断层的阴霾中看到了煤矿安全教育的光芒。

教育的光芒必将引领中国煤矿企业走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全演讲稿:关于煤矿安全培训的思考


文学家说,知识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企业家说: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关于煤矿,我对灯的概念是敏感的。每每下井,矿工帽上的矿灯弥漫在黑色的巷道中,一闪一闪,如繁星,便知又是一群汉子让矿灯照亮高低不平的巷道,让矿灯照亮恶劣、复杂的现场环境,为企业生产着优质的产品——煤炭。

同样,对于煤矿,对知识的概念是强烈的。我不知将知识物化为“明灯”是否恰当? 但当我面对昨日还是农民而今已为矿工的憨厚却茫然的目光时;当我面对日新月异的先进设备、装备使作业人员难以熟练使用时。那一刻,我真的想到了矿工帽上的矿灯——煤矿的员工呵,没有知识,我们不能照明井下黑漆的巷道,没有知识,我们不能生产出优质的煤炭啊!

即便如此,我仍没有谈到煤矿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安全!

当煤矿矿难频频见诸媒体,在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后,“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素质差, 自保、互保意识不强”。总是作为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被赫然列出。

教育的光芒总是那样微弱,以至于暗淡的让人揪心!

但教育的光芒还是照亮过矿难发生的那一刻。《思考安全》一书描述了一起透水事故中的情形:

1995年,某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后,在狂涌而出的大水面前,很多人都惊恐失措了,甚至人群中传出哭泣声……。紧急时刻,一名班长勇敢地站出来,按照他脑中的避灾路线,在正常出口被封堵的情况下,炸开了一个废弃斜井的密闭,使二十余人成功脱险。

事后在荣誉面前,班长说:“是安全知识救了大家……”。

作者对此作了评判: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要说,这是教育的光芒。

其实,作为煤矿,隐去煤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仍然是“安全”这一特殊产品的竞争。

但“安全”产品,需要教育之光芒的照耀与支撑!

我对煤矿安全教育现状忧心忡忡。

时间:1986年11月16日19时10分。地点:江西棠浦煤矿。当日夜班,下水平的工人发现与上水平相通的溜煤眼不出煤,就将两卷炸药、一发雷管扎在一起,放在溜煤眼中放了一炮,效果不理想。10分钟后用同样手段又放了一次,结果造成溜煤眼内残药与上水平煤炭燃烧,引起火灾。由于火灾产生大量co气体,造成5人中毒,其中一人经抢救脱险,其余4人死亡。

幸存者如同失事飞机的黑匣子,把事故的发生编制成一部血腥的教育片。

镜头一:两名工人从炮箱中取出两卷炸药,从另一箱中拽出一枚雷管,斜插在一卷药中,将雷管脚线胡乱与两卷药捆在一起。然后,用矿灯照了照溜煤眼里,看好位置,伸出胳膊,用力将火药塞进煤中。另一名工人问道:“行不行”!“怎么不行?咱们以前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另一名答道。

放炮工人麻利地接好线,随后,对其它人喊,躲一躲。话音未落,便扭动放炮器钥匙。“轰”,一阵煤尘扬起。

“透了没?” 一名工人喊道。“我去看看”,放炮员答道。但未到溜煤眼时,一股浓烟带着火苗顺着风流从溜煤眼中涌了出来。

教育失误之一:放炮员根本没有经过培训,按习惯作业。“着火了,快跑!”放炮员喊道。

镜头二:“快跑,快跑!”放炮员喊道。另一名工人随着他顺着风流向外跑去。

烟雾越来越大,两人用手捂着鼻子,咳嗽声愈来愈强烈。

忽然,有三个人迎着两个人跑了过来。

原来,外面工作的工人因不知从哪里逃生,竞向火灾点跑来。咳嗽声愈来愈大,随着烟雾的外泄,咳嗽声又愈来愈小。

“扑腾”,一个人倒下,又一个人倒下……五个人先后仆地而卧。

教育失误之二:缺乏自救知识培训,不了解井下避灾路线和避灾常识,胡跑乱窜。

镜头三:幸存者最先跑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调度,着火了”。说完趴在地上不动了。其余四人距离幸存者还有20米,但都静静地躺在地上。浓雾顺着风流向外涌动着,死者的矿灯在浓烟中的能见度愈来愈小。

戴着防毒面具的救护队员进来了,5个人随即被迅速放在担架上,除了两人将僵硬的手放在自救器上,其余三人竟没有戴自救器。

教育失误之三:没有对自救器使用进行培训,没有携带自救器,不知道如何打开自救器。

当所有安全教育的失误叠加在一起,幻化出肆虐的火灾现场和四条僵硬的尸体之后,只能冷冰冰地凸出下面的几个字:

这就是煤矿的安全教育。

我记起第一次接受煤矿安全教育的情况。

那是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六个学生与其它20名工人一起在教育科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一周后进行考试,考试时我认真地低着头在试卷上写着。不一会,左边的脑袋伸过来,“让我看看”,我唯恐被监考老师看见,忙说:“发现了怎么办?” “没事,没人管你。”左边的另一个脑袋补充说,并随手把我的第一张答完的卷子拿过去。

我一愣,探头四望,整个教室乱哄哄,交头接耳的,递书抽卷的,站立观看的……而监考老师坐在讲桌后,漠然着熟视无睹地看着我们,不一会,又微微一笑……

那一刻,我忽然对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试有了最真实的感受。但同时,又茫然所失。

本文导航 1、首页2、领导素质

后来,我在安全人员培训中看到了同一场景。

再后来,我在接受煤矿其它类别的教育培训中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的麻木。

我记起十年前参加一个作业队组技术员为工人学习贯彻作业规程的场景。

工人们坐在排椅上,技术员坐在讲台前,拿起一本作业规程,说:“我们今天学一学掘进工作面规程,给大家念主要内容,注意听”。接着,新工人听不懂的和老工人听腻了的名词一串串地读了出来。黑板在一旁静静地矗立着,上面没有文字,没有草图。10分钟后,50多页的作业规程被技术员择要而结束。

“大家签一下学习记录,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呦”,技术员说道。“下面,咱们对规程考一考试。”技术员说着,拿出一叠考题一样的卷子,让工人发给大家作答。顿时,我曾经重复过的场景再一次出现。

“技术员,我不会写字”,一位老工人问道。“你找个人帮你一下”,技术员回答道。接着,另一名工人站了起来,又一位老工人站了起来,向技术员提出着同样的问题。

无需对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再记忆什么,但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在这轻松的谈笑间为煤矿矿难不断地增加着“肯定”的结论。

一位作业队队长曾与我谈到对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的个性理解时,大言不惭地说,安全措施(作业规程)是什么,就是工程开工的通行证,只要开了工,它就没有用了。谁看?!给领导看!!!

我默然,但我更忧郁。

这,或许就是中国煤矿安全素质教育的“流行风”。只是不得而知,我们必须用多少条鲜活的年轻生命,才能完成对这一“流行风”的改变和改造。

要么,因为领导素质的高下决定着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空白与否?

要么,因为领导意识的强弱选择着员工安全培训的形式?

我无意于褒贬某个单位、某个矿领导对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缺失与否,更无意于评判某个单位、某个领导对于职工生命权、教育权的有意亵渎。至少,较好的职工素质会给煤矿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更会给煤矿企业带来“安全”这一更具竞争性产品的社会效益。

无论装备如何先进、技术如何进步,离开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一基本前提,必然导致现场作业环境的繁杂,行为的不规范,现场秩序的紊乱,必然最终导致煤矿矿难这一颠覆性的恶果。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煤矿矿难频发的严峻形势,终于让管理高层发出了“我们不要带血的煤炭”的呼唤。xx年6月7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并把“加强教育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作为专项列入指导意见之中。

煤矿技术人员的培养,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技师制度的推行和强化。乃至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与实施,为中国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提高提供了前提与基础,让我们在煤矿企业技术人才断层的阴霾中看到了煤矿安全教育的光芒。

教育的光芒必将引领中国煤矿企业走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矿工兄弟们、你们好:很荣幸我有机会参加这次演讲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安全这个主题,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责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 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 不严、凡事掉以轻心,依然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这些现场管理干部、安全第一责任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下面我用我亲身经历的8:22事故,来区分一下各级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那是我不愿回忆的一段往事,1994年8月22日4点班、在采二队施工的11081工作面。发生一起严重冒顶事故,黄文顶、吕学军两个年仅21岁的新工人,在这次事故中丧失生命。当时我就是这个班的班长、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采面初次放顶期间,支柱初撑力不够、新工人技术素质不高、矿上也没有成立放顶领导小组、在这次事故中我们的培训部门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加强新工人培训,把住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那么他们两个就不会入井15天就丧失生命,如果我们的工人有一点安全意识,吕学军会为了一件衣服而丢掉性命吗?我们现场的管理干部应该负责任。如果坚持现场敲帮问顶制度、加强二次注液、保证初撑力、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吗?我们的技术部门也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精确地测算出悬顶面积、提前采取措施、事故不就没有啦吗?如果我们负起责任、那2.5米的加长支柱能运到现场违规使用吗?我们的领导干部更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执行了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我们的职工能付出年轻的生命吗?多少个如果我们能做好一个吗?这件事情虽然过去XX年啦,我还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让我最难忘的只有两件事,在现场抢救中、当排除掉险情、扒开岩石露出黄文顶身体的时候,我吓傻了,有人要我帮忙时,才知道去伸手,当我抓住他的手时,啊!他的手冰凉,一下凉到我的心底,到现在我都能回想起那种感觉,我和工友向外抬他的时候,我的腿直打哆嗦,我并不是抬不动他,抬不动的是他已经失去的生命,抬不动的是我内心的自责和良心。那时侯我住在葛店矿旅馆化,和他们两个相距不远,在吕学军的母亲来收拾遗物的时候,我过去帮忙,老人不停地只说一句话:“要知道我不让他来啦,要知道我不让他来啦!”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在发抖。我想说:“大娘,让他来上班不是你的责任,真正的责任人是我们!”我们没有办法让儿子重新回到您的身边,没有办法弥补您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办法承担起这个比泰山还重的责任。 安全为天,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在这个“天”地下,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尽到什么责任呢?技术人员:你应该去精确地测算每一个数据,你给出的每一个点,放出的每一条线,编制的每一项措施,那都是我们职工的保护伞管理干部:你应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落实每一项措施,整改每一条隐患。在抓安全的过程中,我们宁愿听到职工的骂声,绝不能听到职工的哭声。‘一个老领导说过“不重视安全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重视安全的干部不能当干部。”这句话就是我们管理干部的行为准则。要把安全生产比喻成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那么我们每一位职工就是每一颗螺丝钉、在生产作业的每个环节、机电管理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我们掌握先进的技术、都需要我们经常回忆那些含泪带血的教训、都需要我们拧紧那颗属于自己的螺丝钉。尊敬的领导们:请你们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心系职工、爱护生命、狠抓安全、来成就这千家万户的幸福、亲爱的职工们、请你们遵章守纪、保护工友、保护自己,让我们全体神火人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心连着心、肩并着肩、共同托起我们神火集团——这片安全的蓝天。

关于煤矿安全演讲稿


【演讲员设置:一名小学生,女性,化名祯祯;一名初中生,男性,化名泰泰(共两人)。】

【演讲员站位:会议桌两端,面对面;或舞台两侧,面对面。给听众造成隔楼相望的空间感觉。】

祯祯:爸爸在井下,妈妈上班去了。现在是寒假,就我一个人在家。根据我的学习计划,该做的功课都做完了。所以,今天我当家。接下来,该干点儿什么?(点着脑门儿想)对了,(很鬼地)各位叔叔,我有一位泰泰!我和泰泰有个约定(嘘)。

泰泰:(祯祯的话落上,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世界十分精彩

祯祯:泰泰,泰泰!泰泰哥哥!

泰泰:唉,祯祯,祯祯妹妹。(对听众)这小丫头跟我约好今天考爸爸,可我爸爸今天不休班,又下井了,你们说怎么个考法啊(无奈的样子)?

祯祯:泰泰哥哥,我的功课做完了,现在我们考爸爸吧?!

泰泰:今天你爸爸休班了?

祯祯:我爸爸上班了,他在井下。

泰泰:我爸爸也在井下。那我们今天考不成爸爸了。

祯祯:泰泰哥哥,今天我当家,我就是我爸爸。那你就考我吧。

泰泰:祯祯,这么说我也是我爸爸了?

祯祯:对呀,你考我爸爸,我考你爸爸;其实,就是你考我,我考你呀!

泰泰:可是,我们考爸爸,考的是他们掌握的安全知识,都挺专业的,考你能考出你爸爸的实力来吗?

祯祯:放心吧,泰泰,我爸爸下井十来年了,从来没出现过三违和事故,他凭的是啥?还不是他的综合实力?

泰泰:我爸爸下井二十多年了,也从来没出现过三违和事故,凭的同样是他的综合实力。

祯祯:那我们就考一考吧!

泰泰:好吧!

祯祯:我先出题:你说,咱们矿的四化管理是什么?

泰泰:大路边的题,太简单了。四化就是准军事化、内部市场化、精细化和企业文化。

祯祯:对了!

泰泰:轮到我给你出题了。

祯祯:你问吧。

泰泰:一斤玉米和一斤芝麻搀合在一起,请问,从玉米里拣出芝麻,和从芝麻里拣出玉米,是一样的吗?

祯祯:泰泰,你是考我关于精细化的问题吧?当然不一样啦!从芝麻里拣出玉米,要比从玉米里拣出芝麻,快得多!这就是精细化作业给工作带来的时效性。我回答得对吗,泰泰哥哥?

泰泰:(伸出大拇指)完全正确!

祯祯:该我问你了。请问,两型三化矿井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泰泰:(不屑地)这两型三化说的是:通过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来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型和本质安全型。

祯祯:泰泰哥哥,看来,你的爸爸和我的爸爸,一样厉害啊!

泰泰:祯祯妹妹,你在窗口站了老半天了,一定口渴了吧?我去给你端杯水喝(转身,表示离开窗口)。

祯祯:(笑,对听众)我这个泰泰,我原来觉得他是奥特曼,没想到他原来是个傻大猫呀!

泰泰:(向祯祯伸手,做递水状)祯祯,水倒好了,你快点喝了吧!

祯祯:(笑)泰泰哥哥,你可真逗,咱们隔着两座楼我怎么能喝到你倒的水啊!

泰泰:你喝不到我端给你的水,可是,我可以替你喝了啊!

祯祯:(恍然大悟状)哦,我明白了。泰泰,你又给我出题了。

泰泰:这么快你就反应过来啦!

祯祯:那好,泰泰哥哥,我也给你倒一杯水,我也替你喝了吧(一弯腰,做倒水状)。

泰泰:(向祯祯举了举手)我们干杯吧!

祯祯:(对听众)泰泰给我出的这道题,爸爸和妈妈平时在饭桌上讲起过,说的是在工作中要互帮互助、互创有利条件。泰泰哥哥,(手指泰泰)你可真怀,我都差点儿上了你的当,要不然,我爸爸准要扣分儿了。

泰泰:祯祯,你这样说,可是冤枉大哥哥了。团结互助、互创有利条件本来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好比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总不能提前向人家说注意了,我要帮助你了吧?

祯祯:(点头,表示认可)泰泰哥哥,你说得太对了!但是,安全隐患这个大坏蛋,如果能跟人一样,在到来之前,提前打个招呼,那可是太好了(跳跃,拍手)!

泰泰:是啊,如果安全隐患能够通灵人性,那矿工叔叔们的工作环境,一定要比现在舒坦多了。

祯祯:我们可以培养安全隐患,让它们通灵人性呀!

泰泰:祯祯妹妹,你都快成疯丫头了,怎么净说傻话啊?

祯祯:泰泰哥哥,我可不傻,我都是三好学生了,还能再傻吗?

泰泰:那你刚才怎么说要培养安全隐患的人性呢?

祯祯:(捂嘴笑)呵呵,你上当了!

泰泰:(挠头,然后恍然大悟)原来你又开始给我出题了!

祯祯:敲帮问顶、岔路慢行,这些都是通过给安全隐患把脉,然后成为安全隐患的克星的。

泰泰:对,这是人员培训制度化的结果!安全理论、操作规程、工作经验,我们掌握得越多,我们消灭安全隐患的力量就会越大!

祯祯:泰泰哥哥,你说得太对了。(看表,猛然想起)哎呀!泰泰哥哥,今天我当家,我要给爸爸、妈妈做饭去了。

泰泰:我也是,今天我当家。那明天做完功课,你打算干什么?

祯祯:明天?我们继续考爸爸吧?!

泰泰:对,我们继续考爸爸!

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范文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是效益的保障——煤矿安全演讲稿 安全,一个严肃而又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一年有几多个矿山瘫塌、瓦斯爆炸,几多年轻生命无辜断送,几多老幼无奈地承受生离死别的伤痛,几多的家庭刹那间让希望化为乌有。 就在2006年正月初五这万家团聚、乐享天伦的日子里,孙家湾矿难死亡214人。这其间有几多的儿子会望着鬓染白霜的老父,深情地斟上一杯老酒,为老父老母燃响那一挂吉祥的鞭炮,有几多年轻的爸爸正盘算着为自己的幼子在元宵佳节扎上一盏兔子灯,几多的年轻人还在憧憬美好的幸福,扬起希望的风帆------然而就在刹那间这一切的梦想和他们那伟岸的身躯一起禁锢在那冰冷的黑暗世界里,曾经创想着那美好的未来留给家人的只是镜中花和无尽的哀痛。这究竟是怎么了?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接踵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一次次事故调查其结果多是人为因素。人们不禁在质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企业的安全管理去了哪里?员工的安全理念又放之于何方?众所周知,煤矿的安全规程、安全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不完善,我们拥有一部用成千上万名矿工兄弟的鲜血换来的《煤矿安全规程》,我们有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们有详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我们有温情满怀的二道、三道安全防线。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每章、每节、每条、每句话,每一字,往往是被痛彻心扉的安全、质量事故催生而来的,为什么这用生命镌刻的安全符却不能遏制事故的黑手?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究其原因,因为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漠视生命和健康的权益。20年来,在经济建设成为举国上下工作中心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效益优先,产生效益至上观念者也不在少数,这一切进而深刻地影响一些企业在生产中的管理工作。片面地追求效益,从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有的只是纸上谈兵,走形式摆样子,安全生产并未深入落实。而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一路攀升,煤矿生产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没有科学的安全保证下贸然提高产量,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部分员工在效益好,奖金高的期待中更是蛮打蛮干。然而就在这贸然高产、蛮打蛮干的背后,事故隐患跟踪而至,一次次事故,一次次矿难,使我不禁要问:开平井喷、梁家河爆炸、大平矿爆炸、沙河矿火灾、陈家山、孙家湾矿难给矿山带来的皆是灭顶之灾,他们的效益在哪里?2004年1至9月,湖南省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309起,直接经济损失3022.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他们的效益又在哪里? 一份由国家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每一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2000多亿元。其每一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两百万一所的希望小学,可以建造的数量是十个亿。2000个亿可以解决几多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解决几多失学儿童上学的问题?此时此刻,我不想去算着一笔账,我要问的是:他们的效益又在哪里?除了这些直接损失,忘记这些间接损失,那些不再有希望的老人,那些燃烧着希望的孩子,那些曾经憧憬希望的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损失又将怎样计算?那又岂能“经济”二字所能涵盖的了的? 亲爱的朋友们,太多的问题我无法再问下去。我要讲的是:如果没有安全、质量做保障,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的经济增长点。从大处讲,安全是确保企业的生产长期稳定运行,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小处讲,就是保障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幸福生活,安全是家人发自内心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微笑。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一名有着先进安全文化企业下的一名高素质的员工,我们庆幸我们是在“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下的一名企业的主人翁。矿党政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安全投入,给安全以的保障。如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神如推进,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凸现企业对生命与安全的重视。企业是我们的,只要我们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树立安全意识,只要我们在每一次送电、每一次安装、每一次放炮、每一次驾起煤机,都不忘安全第一,我们就会拥有安全,企业、我们、效益就会永远地走向一点。我尊敬的矿工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就是效益”的小一观念。身在工作面,管好自己,管好工友,时刻牢记:马失前蹄之灾,伤及自己,累及骑者;违章操作之祸,祸损自己,殃及他人。让我们紧握安全的航舵,因为安全生产就是健康、就是幸福、就是形象、就是发展、就是效益最有力的保障。

煤矿安全演讲稿模板:煤矿安全演讲稿


这篇关于《煤矿安全演讲稿模板:煤矿安全演讲稿》,是小编编辑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煤矿安全演讲稿模板:煤矿安全演讲稿

只有鲜活的生命,才能在阔远的宇宙空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承担起所有的责任、为社会造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生命之舟时常会遇到暴风骤雨和滔天巨浪的摧残和*,使无以计数的生命之魂不得不面对一次次生离死别的严峻考验。安全――这沉重的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实太沉重了!
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我国的各种安全事故中,煤炭生产伤亡人数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行业。我生在煤矿,长在矿山,那高耸的井架,猎猎的红旗,如同煤矿工人刚直的性格和坚韧的信念,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和向往,赋予了我热爱矿山的精神;那暴怒的黑泉、断裂的岩壁狞笑着用肮脏的黑手扼杀父老兄弟魂魄,制造的呻吟和痛苦,也使我尝尽了人生太多艰涩的悲伤。矿山,这生命的故园—让我热恋,使我悲寒。难道我们为之奋斗的这方圣土的兴衰,必然伴有兄弟肢体的残破、亲人无辜的丧失吗?我不愿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也不会愿意。让我们认真地思考吧!
愿望与现实是一对孪生亲姊妹,同样美好但相差万里。愿望可以不付出就得到,那是海市蜃楼般的虚无的美。现实的美却需要某种努力才能收获,这就需要有拼搏和奉献精神,正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翻开中国煤矿前进的辙印,却总有人在做“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梦,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一页页翻去,满篇都是带血的文字,隐隐透出妻儿寡母嘤嘤的抽泣。那排列的竖起的鲜红的文字,向一座座人生浮雕,展现的悲壮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不逊于“三大战役”的苍痍,我们看到,那隐于黄泉路中的魂魄,用怎样的哀怨诉说满心的不甘,给我们警示。那是谁用“三违”作颜料,构涂的人间悲剧,我们也许无从考证,但那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凄惨景象却总也抛之不去,教人心寒。
作为济三人,都知道我们的前身是原煤炭部第三十二工程处。自1958年建处至1998年,在四十年漫漫征程中,年年有事故,岁岁有哭声,这是多么不和谐的一种音符。但我们同时也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矿山人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形势越来越好,事故率越来越少,从处志中我们看到:事故率最多的一年是1965年,这一年仅轻伤就出现了423人,最少的一年是1997年,只出现3名工伤事故。沿着三十二处生命的年轮慢慢度去,它的历史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重视安全生产,就有好的安全形势。否则,天怒人怨就形成必然。这使我们又想到一句流行了很久的“名言”-不违章不生产。为了小集体的暂时利益,为了个人那点微不足道的收入,就出现了那麽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看阿,1999,河南平顶山韩庄矿务局二矿“8.24”特大瓦斯煤尘爆炸,死亡55人,重伤5人;2000,徐州大黄山矿“1.11”透水事故,死亡20人;2001,吉林某矿冒顶透水,死亡21人,江苏某矿井下爆炸,死亡92人‥‥‥诚然,事故责任者分别受到应有的处分处理,而父母丧子之痛,妻子失夫之悲,儿女无父之苦,又岂能因此告慰。
关心中国煤炭建设的人,常读《中国煤炭报》的同志,应该记得这样一个现实:每年开采百万吨煤炭,中国平均死亡人数约10人,俄罗斯约0.66人,美国约0.038人。可见,我国煤炭生产的安全形势是多么严峻。我们应该经常地,很好的反思自己,牢记前车之鉴,莫待“亡羊”后才想到“补牢”。近年来,集团公司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出台了强制性的“现场工人六项权力”及一系列规章制度,矿党政和各级组织也以坚决贯彻党的安全第一生产方针为己任,采取了切实的办法落实“安全第一方针”及“现场工人六项权力”,并使之成为条文化的管理体制。不可否认,“六项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安全生产良好局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好精念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翻开公司矿井事故的档案,当不难发现其中的根由。来自集团公司的统计表明,今年三季度,公司发生5起伤亡事故,死亡5人。5起事故,都是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北宿矿“7.27”盲巷窒息事故和“8.8”带电检修触电事故,均因专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内发生;兴隆庄矿的“9.1”单体柱伤人事故和我矿的“9.14”运输事故如出一辙。我并不想用这些压抑的数字再伤自己的感情,也无意使在座的同行们情感沮丧,我只想用这些带血的事实告戒今天的煤炭人和我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地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过那侥幸的生活。如要避免“亡羊”之痛,应该怎么办?我想大家一定会告诉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是的,意识很重要,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针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仅仅局限这种意识还不够,还要有科学规范的运作体系。因此,要在健全完善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安监机构和群监网员、民兵哨兵、青年监督岗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形成纵横交织的群众安络,消灭安全死角。
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在安全问题上,都应该负有相同的责任,共同承担应有的义务。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实践科学化的安全之路,减少事故,减少伤亡。善待生命,对你、对我,都是对党和国家及亲人的负责。
愿矿山的生命之花常艳不逊。

看到这里关于“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的相关内容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如果对《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的思考》还无法解决您的需求,请继续看我们为您准备的“关于煤矿安全的演讲稿”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