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教育局党建半年工作总结 > 导航 > 教育局半年任务总结

教育局党建半年工作总结

教育局半年任务总结。

寸阴必珍,寸阳必争。阶段的工作过去了,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要抽时间进行总结了,总结工作的过程是研究和把握工作规律的过程,那么关于总结我们怎么撰写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教育局半年任务总结,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来到美文网,本文为大家带来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美文网。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县教育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州教育局校园文化建设年的要求,按照开拓创新、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专业引领、科研兴教、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学前教育,强化小学教育,提升初中教育,打造高中教育,创新职业教育,重视成人教育,使全县教育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德育人文化,培训多元化,领导专家化,教师专业化,评价科学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基本情况

2016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初级中学6所,普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67所(完小47所、教学点20所),幼儿园18所(公办3所,民办15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教科中心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其中独立建制3所)。全县现有在校学生31810人,其中:普通中学10029人(初中8010人,高中2019人),职业高中451人,小学17193人,特殊教育44人,幼儿园4093人。在校民族学生1801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64%。全县教育系统在岗教职工2171人,其中:教科中心25人,普通中学574人,高中171人,小学1155人,职业高中60人,幼儿园183人,特殊教育3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力破难点,多措并举控辍保学。

坚持不懈多形式宣传《义务教育法》,提高各族群众依法送子女入学的意识;继续实行农村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整体移交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省《课程设置方案》,有效组织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和中考,确保九年级学生完成规定学习时间;实施控辍保学乡镇、村、组三级联动责任制;建立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确保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6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15089人,已入学15051人,入学率达99.75%;全县小学学生辍学130人,辍学率为0.74%;小学毕业生2802人,已入初中2782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29%。全县适龄少年7812人,初中在校生8010人,初中毛入学率102.53%,初中学生辍学189人,辍学率2.45%。

(二)进一步完善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中央、省下达我县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专项经费457.76万元。其中:补助公用经费457.76万元;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经费392.99万元,共补助8886人;免费教科书补助101.99万元,补助学生24463人。以上经费使各级各类学校正常运转得到有效保证,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从而为降低我县中小学生辍学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

(三)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2016年,全县计划新建校舍3.72万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截止2016年6月,开工项目6个共8618㎡,拆除危房1044㎡,完成投资1545.28万元。

(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质量。进一步强化教研员挂钩乡镇学校制度,明确教研员职责,要求县教研员、各中心校教研员,要确定一至二所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作为长期帮助指导的重点,以学校为基地,以课堂为主战场,确实抓好教研工作,从常规管理、课题研究、开展五个一活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督促,以确保建立起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根本性保证。指导各学校搞好培优补差工作,形成抓两头、带中间教学管理模式。以教科中心为基地,总结我县培优补差工作经验,帮助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培优补差工作的长效机制,本着绝不贻误一个尖子生,也绝不放弃一个后进生的精神,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有所收获,为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新路子。为使我县各学校之间能加强交流与沟通,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组织和倡导山坝区学校以结对子的形式进行互相帮扶,坝区学校每学期都以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山区学校进行帮扶,促使被帮扶学校教师的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五)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管理,指导学校有效开展新课程的研究。配齐各学科的全套教材,制定各学科三年的学科进度和计划,统一课程设置和课程进度。加强高中新课改通用技术和实验室建设及设施设备的配备工作,督促、指导**一中管好、用好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设备。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通过优质的教育增强学校对学生吸引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努力,2016年全县有602人参加普通高考,上线569人,上线率为94.52%,全县最高分580分。本科上线353人,上线率为58.64%,较去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其中:一本(重点大学)上线42人;二本上线172人,比去年增加31人;三本上线139人,比去年增加75人。专科上线216人,比去年增加17人,其中:一专上线83人,二专上线133人。

(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县在县教科中心举办了各类学科培训和素质提高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教师培训14期,培训教师1520余人次,其中:中小学教师学习方法指导培训6期,培训教师745人次。开展教研员、教务主任培训1期21人次。开展参与式教师培训1期146人次。其他培训6期,培训教师600余人次。

(七)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一系列有关校园安全和稳定的

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今年上半年来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3次。并印发了《**县学校安全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防范整治工作,聘请30名专职保安和96名兼职保安加强学校及周边的治安巡逻。要求每个学校安装监控摄像头,目前已安装90个,其余的将在假期全部完成。在学校道口放设明显警示标志。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安全工作月报、活动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学校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墙报、校园广播站、防震防火演练、专题讲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交通、防火、防电、防水、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八)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层干部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局党委与各校(园)负责人签订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各校(园)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强化教育,筑牢反腐防线。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纪办事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四是注重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惩防体系。先后修订完善了各种工作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把资金管理使用关;严格收费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严格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坚决杜绝用人不正之风;严格招生考试制度,规范招生录取行为,实行阳光招生;积极推行政务、党务公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工作的开展,全县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教育局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办人民满意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FWR816.cOm展读推荐

市教育局任务总结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一)

20××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投入8.2亿元,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3所,新增学位3万个。271所幼儿园在原有等级上实现了达标升级,上等级幼儿园占全市注册园比例达到73.3%,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38.6%,又有22所幼儿园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园,7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完成了960名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对300名民办园园长进行了任职培训,实施了百园扶百园提升工程,被帮扶的121所薄弱园在教育管理、环境与游戏、教师成长、保教质量方面有明显提升。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整治无证幼儿园的通知》,共准入幼儿园258所,取缔179所。

二、中小学规划建设持续实施。编制完成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研制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现状学校、规划学校和新建学校等综合信息的统一动态管理。全年市区实际开工建设31所中小学,超额完成任务。31所中小学总投资15.3亿元,将增加901个班、4.2万个学位,其中小学636个班、2.9万个学位,初中265个班、1.3万个学位。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和城乡幼儿园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补标准、申请程序和要求,财政奖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局属学校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郑州十四中、十八中、实验高中、一○一中学、一○六中学新校区和郑州龙湖一中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市实验高中、龙湖一中建成并实现招生。

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效果显著。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年度3.5万个优质学位增量任务顺利完成,其中,小学1.9万个、初中1.2万个、高中3600个。投资5.2亿元,15个基建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改扩建面积7万平方米;今年确定的6个基建项目全部开工,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亿元实施505个设施设备装备项目,项目学校教学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为期三年的学校优质化工程顺利完成,15所项目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办学理念得到提炼,办学特色得到强化,办学品位提到一定提升,形成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400多篇,为其他同层次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践方法。

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优化。中牟产业园职教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工程3个批次13个标段顺利施工,其中4个标段施工任务已完成。制定完成《郑州市职业学校整体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首批挂牌成立了6个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18所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学校已经建立了与高职院校学分互认工作机制。创建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顺利推进,组织指导14所学校积极创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升本高校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式上报教育部。

五、民办教育发展逐步规范有序。建立了民办学校年检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189所市管民办学校的年审工作,对6所民办学校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取消1所民办学校招生资格。完善了民办学校扶持奖励机制,对27所名优民办学校、40个民办教育单位、30位民办教育杰出人物和100名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出台了今年市区36所民办初中招生管理办法,统一报名时间,统一测试时间,统一录取,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秩序良好。

六、教育内涵提升发展逐步深入。研究出台了《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创建工作。启动了10所校园文化试点学校建设。开展学生健康巡回体检,为每个学生出具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和运动处方,启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试点。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发挥及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印发《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25所学校获得校本课程建设奖。继续开展道德课堂诊断交流活动,道德课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规程》及考核办法。开展郑州市中学社团星级评定工作和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年活动,局属学校789个社团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得到提高,100个社团被评为四星社团。

七、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推进。通过教师职称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岗位设置等工作的推行,初步形成职称改革、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管理、工资分配等五位一体的教师人事管理格局。组织培训18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共计2.1万人次,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研发了分类别、分层次的菜单式自选课程体系。出台了发展评价机制,加强50个名师工作室、23个校长工作室、3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出台发展评价机制。评选出了109名郑州市第四届名师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了10名郑州市第二届杰出教师。187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560多位教师到农村学校送课2200多节次,近30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结对指导1200余节次。

八、教育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组建了由20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教授、名校长组成的评估组,对局属16所初中,14所高中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逐校反馈整改意见。组织专家、督学对新密市、荥阳市、二七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了《郑州市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五县(市、区)共投资9020.2万元用于45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55所市直学校被评为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达标单位,达标比例达到86%。

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今年我市高招报名7.95万人,比去年下降4.7%,其中参加普招的考生5.32万人,比去年下降5.2%。全市共有7.3万名考生参加中招考试,其中市区3.7万人,比去年增加11%。高招、中招平稳有序,没有发生考风考纪问题。今年市内四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加入学报名8.85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万人,全部以公办学校为主,妥善安置入学就读。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二)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成都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教育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健全政府教育职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全市的19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9.4万人次;全市近10万名一,二年级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18.6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12.9万人);落实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市共有21所(占全省总量的1/4)中等职业学校接收9+3学生2594人,占全省总数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根据不同阶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各区(市)县、学校开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与卫生部门和学校共同、及时处理疫情,防制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899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政支出20.35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9万元/人.年,4万余名退休教职工退休费平均增加1.6万元/人.年。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方式,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统筹改善灾区办学条件,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市政府筹集资金48.8亿,通过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灾后重建学校的基础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将逐步完成,校园特色文化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二、构建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坚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构建起了既并行发展又互相补充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组建名校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其中学前教育26个,小学39个,初中26个,高中24个。中心城区组建学前教育名园集团6个,小学名校集团12个,初中名校集团6个,高中名校集团3个,涵盖39所幼儿园和114所普通中小学。通过领办支持、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所有20个区(市)县,触角延伸至43所城乡学校,涉及学生8万余人。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制定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乡学校 互动发展联盟,集成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共享。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三圈层的8个区(市)县和青白江区签订了互动交流协议,全面启动了互动发展工作。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城乡教育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城乡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137所较好的学校与143所较弱的学校深度结对,中心城区的名校与郊区边缘学校全部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制订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辐射优质教育。

四是支部城乡师徒牵手。在全市支部和选拔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与4869名农村教师和一般教师结成师徒,采取师徒一对一、一师多徒、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等成立了32个名师工作室,高新区建立了名师与区内薄弱学校教研组结对帮扶制度,63位名师满覆盖区内7所薄弱学校的78个教研组或年级组。

五是教育网络全域覆盖。以教育的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用共享。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所有独立建制学校拥有校园网,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4: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3.7: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实现 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目前,全市生机比为19.6:1,多媒体系统到班比例达到4:1,校园网建设完成比例达到48%,全市接入光纤建设进度约70%。市、区、校三级资源共建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开发任务。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一是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今年计划修建的51所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将完成56所。全市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总计完成68所。并将以此为骨干,实现农村幼教服务网络满覆盖,促进全市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二是两基成

果进不断巩固提高。2016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为104.3%;全市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为93.54%;小学生辍学率为0.07%,初中生辍学率为0.35%;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93%。

三是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规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办学校校均规模首次突破××人;三类示范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0.09%,上线率达42.7%(含艺体),占同龄人口的24.39%,专科上线率达85.2%,占同龄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优学生占全省近一半。

四是职教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我市区域内中职招生10.65万人,在校生26.1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96%,对口就业率为79.3%,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0%以上;全市职教攻坚经费总投入13.54亿元,其中,争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支持经费近3000万元;34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6个的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数量占全省83%。

五是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区大学,初步形成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社区教育学院为支撑,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社区教学点为延伸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青羊区、武侯区的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辐射,社区教育西部协作会议在我市首次召开,西部社区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显现。

六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段193所薄弱学校硬件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进入软件提升阶段。通过实施初中学校提升行动计划,已经提升83所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全市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由过去(××年)的587元提高到现在的808元,初中由过去的710元提高到现在的1228元;高中由过去的986元提高到现在的1429元。

七是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聚焦课堂推动减负提质。从五个禁止入手,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启动成都市中小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状况的随机视导。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启动市级专项学能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科学的评价制度。

四、建立全球视野的教育合作机制,统筹提升成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开放的视野,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抓住灾后教育重建契机,推进灾区教育与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积极推进成都教育与先进地区教育、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是建立与援建省市的合作机制。灾区与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援建省市为灾区制定了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计划、资培训协议和支教计划,分期为灾区培训教师和开展支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注入灾区教育;上海市与19个区(县)的32所知名学校与都江堰市19个乡镇的51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福建省教育厅与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学校与彭州市16所学校签订了手拉手对口帮扶协议;都江堰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签定了教研合作协议和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机制。

二是建立城市间战略合作机制。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友好城市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构建区域性教育高地为目标,在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政策、课题研究及教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与宁波市、雅安市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整体谋划,战略项目和具体项目合作与交流,积极创新合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提升区域内教育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间战略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将有效整合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智力优势,促进高师院校为地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与成都大学共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不断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统筹城乡教育的决策咨询研究。青羊区依托中央教科所的优势和力量,整体谋划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四是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资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260亩,美国梅里塔斯国际教育集团全权办学的乐盟国际学校(成都)今年秋季顺利开学;争取国家汉办支持,特批20名城乡学校骨干教师纳入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库。高新区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法,引进台湾大地幼儿园、新加坡阿波罗爱儿坊幼儿园等,在区内开办了连锁幼儿园;成华区通过内引外联发展战略,引进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优资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语特色学校和北大附中外语学校,引进美国加州阳光幼儿园入驻龙潭同乐社区,加盟标准化幼儿园。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三)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着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2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五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最佳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国家级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2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国家级、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十七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2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626禁毒征文比赛;组织高三毕业生向家乡人民献爱心义务献血活动,举办暑期优秀学生干部夏令营;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年会论文评比,组织高校第二次邓小平理论公开课活动;举办喜迎十六大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修订《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制订《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见》,组织评选职校德育工作优秀论文。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载体日益丰富,一批德育基地相继建成并发挥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拓展,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四)

20××年,全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决策部署,以和谐教育幸福师生为核心价值,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围绕一个目标,紧抓两大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年度工作目标高质高效完成,实现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事业发展与目标完成情况

(一)学前教育:幼儿园1554所,比上年减少8所,3-5周岁幼儿304768 人,比上年减少3063人;园均规模214人,比上年持平;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6.7%,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小学615所,比上年减少10所;在校生602532人,比上年增加9472人;入学率99.99%,与上年持平;在校生巩固率100%,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100%,与上年持平;校均规模980人,比上年增加31人。初中354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生236784人,比上年减少5426人;入学率99.9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校生巩固率99.98%,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校均规模669人,比上年减少10人。

(三)普通高中教育:全市普高中数从上年的126所调整到今年的123所;在校生142367人,比上年减少11244人;普通高中招生42649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4.50%;校均规模1157人,比上年减少52人。高中学校(不含技校)招生64609人,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为1.3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47%,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含技校):职业学校62所,在校生71517人。其中,职业高中57所,比上年减少4所,在校生68478人,比上年减少13375人;普通中专1所,在校生2385人,比上年增加832人。成人中专4所,在校生654人,比上年减少704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1960人,职业学校校均规模1154人。完成成人农村预备劳动力(暨双证制教育)培训9626人,完成计划数的106%。新建社区学校(学院、分校)39所,创建市示范社区学校5所,市一级社区学校13所,市二级社区学校32所。

(五)高等教育: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7.7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生2.8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远程教育站点46个,在册生1.57万人。电大开放式教育在册人数1.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9.5%。

(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22286人,比上年增加494人;学历合格率99.28%,比上年增加0.5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32687人,比上年增加758人;学历合格率99.6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9.9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初中教师20953人,比上年减少199人;学历合格率99.26%,与上年持平,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5.1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师10759人,比上年减少159人;学历合格率98.38%,比上年提高0.33百分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6.2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职业学校(不含技校)教师4425人,学历合格率92.52%,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

(七)教育装备信息建设:全市教育装备总值增加2.10亿元,生均装备值增加250.63元,生均图书增加2.34册,教学仪器设备达标学校比例96.07%。公办普通中小学班级多媒体配备100%,学校入网率100%,光纤入网率99.41%,校园网建有率99.12%,学校网站建设率94.8%,生机比4.91:1,新增网络教育教学资源150G。

(八)教育基本建设:完成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2009-2016)项目,投入资金23.86亿元,加固和迁扩建项目1397个,建筑面积1978276平方米。2016年,完成投资额2.05亿元,加固和迁扩建面积195383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围绕一个目标,事业发展惠民生

一年来,温州教育工作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协调发展。

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评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22个,其中12个已由市人民政府命名授牌。创建省等级幼儿园109所,其中省一级7所、省二级15所、省三级87所,超额9所。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为72%,乡镇(街道)建有等级中心幼儿园率为93.07%。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7所,超额2所。新增学位5000个,优质资源惠及2万名幼儿。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龙湾区、洞头县8月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上半年88所,下半年147所,全年合计235所,超额完成56.7%。创评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一级学校46所。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科学合理调整普通高中校网布局,16所普高停止高一招生,全市普高数减少为102所。优先保证新课改人财物专项经费,做好深化普高课程改革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工作,确立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基地学校42所,组织申报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11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8.66%。

加快中职教育集约化发展。全市中职学校由72所整合为62 所,超额完成4.62%。创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1所、省级3所;5所通过省一级转评,11所通过省二、三级评估。创建实训基地(学研联合体)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骨干专业、新兴专业17个、实训基地2个,超额完成140%。积极推进重点职校建设,启动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全国、全省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创历史最佳成绩。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积极谋划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职业教育基地整体置换至丁山围垦区,目前已完成新的基地控规调整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并对新地块进行矿渣填筑。推动在温高职迁扩建,做好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等三个独立学院接受教育部验收评估工作,牵线举办温职院永嘉学院、温职院瑞安学院。开工建设温州肯恩大学,首批招生204人。根据陈德荣书记批示,制定《关于加快我市高等教育发展1+5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1+6实施意见》代拟稿,筹备召开全市高教、职教发展大会。地方政府促进高职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国会议推广。

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实现207所社区学校依托学校办学,建设温州市终身学习在线。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和娱乐健体活动,积极开辟温州社区大学老年学习苑。创建乡镇(街道)社区学校39所,超额完成42.86%。新增示范社区学校(分校)5所、市一、二级45所,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覆盖面达到78%。

(二)紧抓两大重点,理念落实正方向

一是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科学教育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学雷锋精神 展青春风采教育活动。开好开足课程,开发并实施初中《论语》选读本、小学《三字经》、《弟子规》读本、幼儿园《温州娒说童谣》等地方教材;评选精品课程184门,评出精品课例607项,设立学科教研基地158个。打造高效课堂,做到备课从严,上课尚实,作业求精,辅导务全,评价树正。推行常态化随堂听课,倡导领导干部蹲点听课,校长带头听课;开展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手记评比。开展全市中小学学业质量合格率调研抽测,强调合格率和后20%。加快实施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启动建设基地4个,建成基地4个,各基地累计开发完成37门综合实践课程,年接待学生12.5万人次。市学生实践学校获中央财政3000万专项补助。实施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工程,创评市局直属学校特色品牌学校6所,认定特色项目学校182所。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推进校园营养餐工程,建立健康标准检测结果校内公示机制。打造艺术教育的温州品牌,省中小学艺术节获一等奖23个,9支队伍全国展演,居全省榜首。2016年,我市高校文理科上线考生共41866人(不含艺术、体育、高职单考单招上线人数),文理科总上线率为83.24%,上线人数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笫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启动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下发《关于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指导意见》,制订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优化基层教育设施布局,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扩大优质学校辖区,扩面优质资源,启动市局直属学校初高中分离办学。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免费入学,原则上不跨县(市、区)招生,不招收特长生,各校所招学生常态分班;普通高中择校生按志愿录取,择校生比例降到20%。出击减负组合拳,开展减负工作大督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执行督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开足开齐课时。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管理。加强教育乱收费案件的监管和查处力度,教育乱收费投诉件同比下降42%。促进师资均衡,采取城镇和农村教师分类考核、分别评审办法,确保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的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城镇教师。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全年资助幼儿、学生234884人次,资助金额14782.20万元。推进小班化教育,全市农村小班化试点学校初中达80%、小学达90%,优质资源共享面正逐渐扩大。加强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保障,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两为主政策,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新居民子女入学23.8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29.2%,入学率达99.98%。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成立市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全市领证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6.71%。

(三)着力三项工作,强基固本助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和督查考核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开展温州市华侨职业中专等12所学校试点工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基于深化普高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自主选课制、走班上课制、学分制评价等教学改革。率先全省推行标准化考点建设,共投入3300万元,建成考点82个,指挥平台93个(包括1个市级平台、10个县级平台、82个考点平台),实现我市考生在标准化考点、试场考试的全覆盖。积极引进教育考试国际品牌,市考试院成为浙江省第二家雅思考试点。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约谈制度,强化主体责任。率先全省将教师伙食补贴和食堂临时工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内资金保障,提高师生伙食质量。率先全省推行中小学校园收费系统,实现阳光收费。

二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为先,成立师德培训基地,全市64名在职省特级教师签署减负承诺书。注重业务提升,加大县级教研师训部门整合,成立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实施名师工程,开展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百名领军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举办名师大讲堂。评选市师德楷模100名,评选1000名第三批市学科骨干教师。完成年度16500名教师90学时培训任务、12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和125名领军教师研修任务。开展10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全员培训,组织7万名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测试,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创建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30所。在农村学校组建50个名师工作室,培养500名学科带头人。促进骨干教师流动,组织100名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学科指导员、120名到民办学校任教;110名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学习。优化师范生考录办法,严抓教师招聘工作。加快教育开放与合作,推进省千校结好活动,结好学校57对,推进高中合作办学项目和对外培训合作。注重教师身心健康,市教职工健身排舞大赛并参加省教职工健身排舞大赛荣获特等奖。关注困难教师群体,慰问困难教师1399人,发放慰问金408万余元。

三是着力推进学校基本建设。统筹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重点加强乡镇(街道)和农村新社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和农村新社区等级幼儿园建设。重点突出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今年安排33个(原定39个,后因故取消或暂停6个),目前在建15个,前期18个。累计实际完成投资7.3886亿元,比2016年的3.36亿元提高了119.8%,增幅达历年之最。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县(市、区)共排除危房面积16.6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面积14.5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1.87万平方米。积极打造教育投资融资平台,做好存量资产转增资本金和资本公积工作。2016年,集团注册资本金到位16亿元以上,增加资本公积10亿元左右。承担17个政府建设项目投融资任务,总投资额61.84亿元,年度投资额11.57亿元。全市21.53%学校通过标准化实验室验收,新创建市示范实验室14个;20.1%学校通过标准化图书馆(室)Ⅱ类及以上标准验收,投入经费3330万元。实现全市公办普通中小学班级多媒体1:1配备和校园网全覆盖。圆满完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学校创建工程,创评Ⅰ类达标学校489所、Ⅱ类达标学校515所,达标学校占学校总数的88.6%。创建市级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20所,其中12所学校参与创建省示范数字化校园。推进视像中国(V-china)和一对一移动学习项目试点,实现温州教育城域网与省教育计算机骨干网整体接入。

(四)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发展出成绩

一是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善制度,增补金融支持优惠办法等5个配套文件,形成1+14升级版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政策体系。着力落实政策,完成100所试点学校分类管理,创建20所窗口学校,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6610万元,落实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测算资金达1.86亿元,首批8个教育引资项目进展顺利。赢得广泛赞誉,温州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得到国家、省等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引来全国30多家媒体的深度报道、50多个省市的考察学习。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温召开,形成温州民办教育改革领跑全国的新局面。温州市教育局获全国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五)

20××年度,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要求,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大局,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教育民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244亿元,增长18%。全市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7所,新增公办学位7.4万个。全市317所小学、180所初中的均衡发展情况先后通过市级复核、省级督导。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等5所学校成为省第二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吴县中学、盛泽中学等6所高中通过省星级高中复评。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竣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0亿元。全市有79所学校荣获省平安校园,新增符合国际标准的校车289辆。苏州市区24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公交、地铁达到3000万人次。市轻工业学校合并、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市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迁建、市老年大学改扩建等工程全面启动。

(二)立足转型升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进程加快,新增国家中职改革发展高水平示范学校2所,省四星、三星级中职学校各1所;新增12个省精品专业,获批23个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获得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71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吻合。高等教育资源量质齐升,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老挝苏州大学正式招生开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获批开展研究生学位教育,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落户张家港,昆山杜克大学(筹建)、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等揭牌成立,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落户吴江滨湖新城开发区。创建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6个,省标准化村(居)民学校67所,现代农民教育培训达125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28年。

(三)抓住关键环节,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加强师德教育,开展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访工作的意见》,推动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全市有39405名教师访问了237616户学生家庭,活动当选为2016年度苏州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全市20名教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名教师荣获省十佳师德模范、14名教师荣获省师德先进个人。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市级以上各类校长、教师培训达到3万人次,50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中获奖。加快名优教师培养,9名教师被评为姑苏教育人才,34名教师被评为第12批省特级教师,279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1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双师型教师。积极完善承包式帮扶、置换式流动、小区域流动等校长或教师流动机制,3100多名校长或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成为省首批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教育局、张家港市教育局、昆山市教育局被评为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四)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4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19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8名学生被评为省美德少年,3所学校被认定为省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网站访问量达516万人次,林老师咨询超过6000人次,苏州市教育局被表彰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全市普通高考本二上线率达44.32%,录取率达95.79%,位居全省第一;对口单招考试本科上线率达44.3%,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深化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学校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总决赛团体特等奖,包揽省第二届阳光体育节所有团体冠军;16名学生获得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3个项目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6所学校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苏州中学南京大学2+4六年贯通匡亚明实验班和伟长实验班成功举办。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热点高中指标生定向分配比例不断扩大,各类招生更加公平、公正、阳光。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各地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常熟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等地区先后开展了校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全市有200多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领导岗位。探索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研制并试运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第三方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加强,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被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2200多节名师同步课堂,点击量已超过百万;常熟龙芯数字化移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苏州教育门户网站、昆山教育网站荣获省十佳教育网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揭牌成立,新增国际友好学校20多所。

(六)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形象不断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08个直管基层组织定级为强,83个直管基层组织定级为较强,14个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受到省委教育工委和市委表彰。建立局长值班制度,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接待来访市民1000余次,电话咨询4000多个,来信1000多件,办理寒山闻钟论坛帖子900多条,群众表示理解、满意或表示感谢的帖数超过80%。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类学生资助目标人群实现全覆盖。加强关工委工作,7个县(市、区)通过常态化建设考核验收。出台《苏州市中小学校伙食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小学学生伙食费标准及管理规范。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重点整顿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辅材料征订不规范和家校通、校讯通使用和管理不合理问题,完善了教辅材料目录公示、限量限价制度等制度,争取到家校通等收费价格的下调。在今年全市11个公共服务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目前名列前茅.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六)

一、整合资源促公平,逐步提高办学条件现代化水平

(一)校安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今年是校安工程收官之年,在市校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省厅要求和校安工程实施情况实际,科学合理做好校安工程规划调整工作,上报《舟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20××年(修订)规划》,狠抓落实,加大督促。截止20××年底,我市所有列入校安工程规划的项目均已全部完工,总竣工面积75.74万平方米,总投入21.65亿元。

(二)学校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全面推进,重点校建项目进展顺利。各县(区)大规模学校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基本完成、日趋合理,有限教育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新城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8.48万平方米的舟中新城校区以及改建中的舟山二小、新民学校于20××年春季和秋季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大成中学和舟山第一初中合并办学,新城区域教育布局更加完整。舟职技校旅游实训楼装修、舟山船舶工业学校及舟山幼儿园改造工程等项目均已完成;定海一中体艺中心及图书楼、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教育学院二期、杜家岭六期幼儿园、舟山技师学院等加快办理,各项重点校建工程稳步推进。

(三)教育现代化县区创建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加强。贯彻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全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精神,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为目的,扩大了标准化学校创建达标率及标准化学校档次的提升。出台《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教育现代化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舟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加快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目前,普陀、岱山、嵊泗三个县区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全市20所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申报单位达到标准要求,报省教育厅备案;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为46%。

(四)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设备配备较大进步,信息化教学较为普遍。一是结合《智慧舟山暨舟山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草案)》讨论,制定并修改《舟山市中小学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草案)》和舟山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2016年,各校拥有计算机20394台,生机比4:1,师机比1:1。公办中小学校校有计算机教室和图书馆(室),班班有多媒体,20 所学校拥有微格教室,比省计划提前两年。二是全面完成省第二轮农远工程舟山项目,实质性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完成舟山教育学院网站资源库、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阅卷工作系统、名师工作室和社团建设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及管理工作,并与浙江移动舟山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岱山县成为第二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全覆盖县区(东阳第一个)。三是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积极组织7所中小学参加长三角名校网络第二次结对;完成了省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舟山中学、普陀中学、普陀三中)建设工作;加强新建舟山二小教育装备(信息化)规划与实施工作。舟山中学和沈家门一小列入国家信息化试点学校。

二、优化结构夯基础,不断提高育人模式现代化水平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以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定位、多样发展为发展思路的我市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实施。通过撤、并、停、联四种整合方式,全市确定普通高中10+3新布局,促进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学校科学定位。彻底完成了高中段国有民办学校转制工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舟山中学在原有创新实验班基础上,中美双文凭Ap课程实验班 9月正式开始授课,教育国际化迈出实质性步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各普通高中制定完善课改方案及三年选修课程建设方案,汇编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建立会议联席制度,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以及校际协作机制,形成全市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有监控、重协作、重多样化服务的课程改革新局面。积极支持普陀三中成为浙江省技术、技能类特色普通高中试点学校。

(二)职业教育专门化发展。对接新区建设,全面实施《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专业化方向明确。一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舟山市技工学校正式通过省验评,舟山技师学院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评估通过率达71.4%,接近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要求。二是专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涉海类专门化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在大力办好四大类专业基础上,港口物流类专业适时新增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临港工业类专业增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方向,海洋旅游类专业增加国际邮轮乘务方向。普陀职教中心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招收数控技术应用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167名。三是推进职成教一体化建设。建成舟山市终身教育网,总访问量达近4万人次。全市中职学校开展社会人员技能培训12862人次,社会培训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达到1.5:1以上。四是推进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小沙等7所成校成为第二批四星级乡镇成校,市四星级成校发展到12所,开展各类培训12万余人次。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舟山市技工学校被评为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舟山职业学校获批成为国家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全市国家级重点职校4家,优质职教资源覆盖面达到86%。招收双证制学员3023人,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六是强化做学合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20××年省中职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创历年来最佳成绩。

(三)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是扎实推进阳光招生,严禁择校收费现象。彻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转制工作,科学划分新城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区域。制定出台了《舟山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意见》和《舟山市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乱收费工作方案》,全市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比例均控制在5%以内,其中岱山县实现零择校。严格落实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省定班额内。二是推进新城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下发《新城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南海教育集团理事会议事制度,推进四统一教师管理机制,开展各层面校际联动。三是在新城地区新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民工子女学校舟山市新民学校,目前,学校正着力以爱与责任培植教育特色,个性化帮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好书。四是推进一校学校特色创建,深化书香校园和学生精品社团建设。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60%以上已通过实际书香校园验评。

(四)学前教育普惠化发展。全面实施《舟山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为目标,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乡镇政府办学责任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建立了基数+增长+专项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创建力度不断加大,50%乡镇通过学前教育示范(达标)乡镇验收,全市省三级以上幼儿园数量比例和适龄儿童接纳率均超过70%。按照集团化办园策略和名园办民园办园机制,组建了舟山幼儿园教育集团和舟山市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满覆盖,提高集团内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其中檀树北区幼儿园和冬兰幼儿园升格为省二级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习研训和教学指导,完善评价体系,有效解决小学化问题。开展了规范化幼儿园检查,办园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保持99.4%。

三、改革创新激活力,不断提高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形势下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革。按稳定为基,绩效优先思路,积极探索学校满岗情况下职称评审申报新模式。全面研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建立完善资格考试、定期审核和教师公开选聘制度。推进教师有序流动,重点是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城镇优秀教师到渔农村学校支教和渔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上挂学习,深入研究和探索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政策办法。二是开展非义务教育学校(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以社区教育协理员形式为载体的教师退出机制,积极做好新教师招聘、代课教师清理、援疆教师选拔等师资调配工作。三是发挥骨干、名师作用,启动全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教授级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制定下发《舟山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舟山市中小学教授级高级教师职务评聘试点工作的通知。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做好新一轮师训工作,提升教师整体素质。2016年,全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总学时数715345,人均76学时,各项指标达到省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的优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新区教育人价值观大讨论和育人成才先锋活动,堵、疏结合治理有偿家教,开展了全市首届青年教师擂台赛和学科领军人物培养工作,定海百名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力度。

(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不断完善。在评价制度上,推进中高考及招生录取改革与深化课程课改相适应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落实优质高中向初中分配招生指标要求,切实缓解中小学学生应试压力。制订和出台了《舟山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普通高中保送生招生办法》、《舟山中学创新实验班招生办法》、《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意见》等招生制度改革文件,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按规程组织做好了普通高中特长生、保送生和统招生的招生工作,全市确定五所重点普通高中为保送生招生学校,每所学校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保送生推荐名额均达到各自招生计划的50%以上。重点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同等向向市外省内户籍考生开放。实行舟山中学在定海招生计划与市直属分离的单列计划,为控制择校,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创造条件。

(三)素质教育载体日益创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设在千荷实验学校的舟山市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学校自20××学年开始运作后,努力打造辐射全市的素质教育优质载体,成为国家公益彩票基金支持的首批国家级20家示范性实践基地之一。20××年,第二批舟山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开展,9所学校获批成为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示范学校。持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德育、体艺、科技、社团等活动载体进一步完善。组织中小学开展了(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专项补助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申报,全市少先队员党团队三旗传递和建设美丽新区,争做美德少年主题实践活动。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七)

今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如果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那么,头年就要看开局,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营造氛围、积聚力量,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谋好篇、布好局、开好头。

一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们以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为契机,积极谋划、统筹考虑,将大泊中小学搬迁至实验学校、实验小学南门校区搬迁至本部,并合理调整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范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以招生制度改革为抓手,继续扩大热点高中统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并要求普通高中在招收择校生时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进一步遏止择校热。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前提下,我们深入探讨和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在珥陵中心小学召开现场会推广小班化教学经验,进一步实践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生本教学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统一。

二是在完善教育体系上取得了新突破。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体现了区域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在发展好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进幼托一体化发展,建立亲子教育研究共同体,并由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面向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早教进社区、亲子共成长活动,实验、正则、埤城、运河、访仙、界牌等幼儿园都围绕0-3周岁婴幼儿教育进行了尝试。六一期间,云阳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正则幼儿园、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等专门为全市幼儿园提供了亲子活动观摩。我们努力实践国际化办学理念,省丹中在开设英语特色班和国际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部,开通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我们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的实现形式,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成功申报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班点,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打下了基础。

三是在优化教育服务上落实了新举措。教育担负着服务经济的重任,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技工学校积极建设××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着力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新上岗职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省丹中在全市范围进行了拔尖人才选拔,为优秀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学习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在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上,我们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由鼓励推进走向规范推进,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云阳镇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丰富了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为居民身心健康构筑了防护墙。以村校共建形式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省关工委到大泊中心小学校外教育辅导站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近期在我市举办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经验。在学校管理上,我们组织了教辅资料征订专项检查和学校食堂财务检查,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以片区为单位安排业务园长和骨干教师到片长所在幼儿园蹲点培训,提升了幼教师资水平;同时,组建第三届省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班,并利用双休日开设名师讲堂,先后邀请于永正、王胜、袁浩、孙景华等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引领全市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朝着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努力。

四是在保障教育发展上建立了新机制。教育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也离不开稳定的内部环境。我们积极争取人大和政协的支持,近期,人大专题调研了云阳幼儿园、南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政协围绕《××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分别召集了由相关部门以及幼儿园园长参与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非法办园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围绕学校(幼儿园)廉政建设、安全管理和维护稳定等方面工作与校长、园长签订责任状,逐步构建校长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出台加强机关人员作风建设的硬性规定,以行风支撑校风、以教风带动学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深入开展双创双争主题活动为抓手,对全市102个学校、幼儿园双创双争社会评议和电话采访情况进行反馈,并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制订整改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行风建设水平。另外,我们还举行了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首届励志奖和融锦集团助学基金的发放仪式,创设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全国第二十一个助残日的庆祝,与市残联、广电集团联合举办春天驻我心文艺晚会,弘扬了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五是在打造教育品牌上凸现了新亮点。教育品牌体现的是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活力课堂建设上,本学期以来,云阳学校举办了自然分材教学大型对外展示活动,镇江市教研室教研员、省内外一线教师以及机关干部四百多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八中、实验学校分别举行了全程合作教学、四环节教学研讨活动,导墅中学三段五环式教学、后巷中心小学分层教学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活力课堂理论体系。在特色学校建设上,我们分别与文广新局、科技局联合举办了文保知识进校园活动和第23届科普宣传周开幕式暨科普文艺汇演,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丰富了资源、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三中以中德心理大学实践基地为平台,着力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面向家长和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实效性和普及性;另外,云林中心小学花毽作为地方传统体育项目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收录,陵口中心小学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展示了技艺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麦溪中心小学童话育人特色经验在镇江市小学特色建设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江苏省名校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实地考察了正则幼儿园办园文化,九中被确定为全国武术健身操试点学校,六中女足在全国第十一届中运会预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获得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称号,特色学校建设得到了深层次推进。在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上,林伟民、史方志、吕同德、周炳兴、徐梦吟、袁晓鹤、蒋伟凤、汤建伟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本校、面向全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张锁荣、陈跃红、蔡建良、邱向琴、侯建成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走向全省,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影响力。在教育网校建设上,我们借助于市级学科资源研发基地和名教师工作室的资源优势,从以资源建设为主转向以资源使用为主;同时,实验学校作为试点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网络课程在学校中的应用实验课题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课题,寻求了理论支撑和专家指导,丰富了教育网校内涵。在内涵提升创新项目实施上,我们召开了马相伯教育思想研究报告会暨追寻马相伯读书征文颁奖会,激发了广大教师研究××本土教育家思想的热情;开设了××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市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理念支撑。华南实验学校集中教学、自主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江苏省第六届时代英语杯英语风采大赛上多名学生获得优异成绩。

半年来,××教育在各位校长、园长以及机关干部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专门考察了我市高层次教育的发展状况,国家督学、省政府参事祭彦加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有关领导专题调研了我市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上海市教委领导和专家专程学习了我市学习型社区和社区培训学院建设经验,湖南桃江县教育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情况。我市学前教育经验被《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文摘》收编,《江苏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了我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定向培养丹剧新苗、构建校长(园长)岗位风险防范责任机制等情况。《江苏教育》以《德智相融、活力无限》为题,刊登了正则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以《徜徉在自觉自悟的时空里》为题对六中觉悟文化进行了解读,同时在特色学校栏目分专访、透视、故事、评点四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界牌中心小学劳技教育特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走进镇江中央和省有关媒体采访团走进开发区幼儿园观摩和宣传了地方文化游戏活动。另外,我市还承办了由省教育督导团召开的督导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镇江市教育督导考核组对××市人民政府××年教育工作暨职业教育情况的督导评估和考核。华南实验学校承办了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实验小学承办了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小语专题研究活动,六中承办了全国十一届中运会预赛江苏省三大球总结会和镇江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研讨会。实验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丹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正则幼儿园被省教师培训中心确定为江苏省幼儿教师研修基地、珥陵中心小学被南师大确定为教育科研基地。陈留庚副局长以及黄晨、邱向琴分别被省政府聘请为省督学和教育督导团学科专家组成员;朱禾勤、丁双六被省教育厅聘请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朱万喜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并与王旭平分别在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作了专题交流,市特殊教育学校陈娇娜荣获全国第四届残疾人技能大赛刺绣第二名。

教育局上半年任务总结与方案


欢迎来到美文网,本文为大家带来教育局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美文网。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严管理、抓常规、重落实、促提升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教育质量和学校安全两大主题,坚持改革与创新,系统推进了教育各项工作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校安工程居市前列,开工学校166所,占规划学校97.1%;开工面积78.6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面积96.2%,均居全市第一,先后承办了全市校安工程现场会和全省校安工程现场观摩等活动,工程建设得到副省长龙庄伟等领导的高度评价。二是24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已结合住建局设计室制定了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下一步进行预决算和招投标,预计7月份动工兴建,12月底全部完工;投资600万元兴建的省级示范园---县第二幼儿园,目前主体已经完工。三是联校建设实施顺利,26所标准化联校,建设完工了22所,完成率达84.6%,剩余的4所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院面硬化等扫尾工作。四是总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特教学校,宿舍及康复训练楼主体建设正在封顶,预计9月底可竣工投入使用。

(2)一岗双责强势推进。按照局长包片、科长包校、校长包年级、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包班的管理思路,严格执行学校安全一岗双责制度。签订自上而下的安全责任状,加大指导、协调和监督力度,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责任事故倒追措施,抓好学校值班和安全日志的汇总通报,并组织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触电、防中毒、防溺水和文明出行、安全乘车的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在教育局统一督查和不定期抽查下,全力构建了学校安全无缝隙管理网络。

(3)队伍建设实现规范化、高效化管理。一是校长能上能下制度彰显活力。为充分调动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校长能上能下机制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行,6月份成立了校长工作综合考核办公室,并通过协调、收集、汇总各科室、局直单位对学校校长工作的日常反映,加强对校长在教学质量、学校安全、新课堂构建、党风廉政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使校长的选拔、使用、去留更加科学、合理、公正,从而实现由好校长锻造名学校的教改目标。二是第四轮教师全员文化知识考试圆满结束。7月9日10日,全县6215名在岗教师,分时段、分学科在XX一中参加了文化知识考试,考试过程实行全视频监控,考试成绩将在《今日XX》公示,确保实现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和人事制度的科学管理。三是中小学双爱好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努力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寓教于乐,塑魂尚能的工作理念,细化措施,分类设标,梯次推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全面提升了中小学生的体魄技能和综合素养。4月25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带领各县教育局负责同志对我县双爱好活动成果进行了观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4)2016年中高考工作圆满完成。投资150余万元,完成了XX一中、二中、实验高中等3个标准化考点工程建设,新增了34个考场,加装45个监控摄像头,同步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网上巡查的全程覆盖,为全县学生参加中高考提供了便捷、优质服务和宽松的应考环境,圆满完成了组考任务。2016年全县参加高考考生4964名,一、二本上线人数为720名;参加中考考生6385名,500分以上874名。

(5)新课堂创建成果显著。积极开展以创建新课堂为课题的县、乡、校三级教研活动,确立了以推行尝试教学法为主,博采众家之长,探索具有XX特色的教法教改之路,涌现出了二中、一实、二实、五实、广府北街小学等新课堂示范学校,课改成果受到了媒体高度关注,2016年1月,《中国教师报》以《XX尝试新课堂》为题,将我县作为区域课改的先进典型专版进行报道,向全国予以推广。在近期组织的全县初中、小学创建新课堂观摩大会上,我县的新课改成果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2016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以综合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授予邯郸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一是由于教育重点项目较多,政府投入有限,投入资金总量显得不足,特别在重点项目建设中,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资金缺口依然较大,相应地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影响。二是合并后的新校,学生数量增加,相应的物品,如床、柜、炊具、餐桌以及仪器、器材等必备设施,都需要配臵升级,资金需求较大,学校无法承担。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自2003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9年时间没有招录教师,直接导致了队伍整体缺编、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平衡、幼儿教师严重短缺等问题。

第三,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县城优质初中相对较少,幼儿教育资源短缺,大班容量等问题得不到彻底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对高素质、高水准教育的渴求。比如:优质初中只有一实、五实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有的还满足不了学生的住宿需求;国办幼儿园只有一所,大量的民办幼儿园条件简陋、管理跟不上,幼儿教师素质整体较差,直接影响幼儿的教育和成长。

第四,高中生源质量差、优秀生流失严重。随着生源争夺大战日趋激烈,导致我县的优质生源出现外流,生源质量大打折扣,整体水平明显受到损失,从每年高中招生来看,全县前200名学生大都被市一中、市四中、衡水中学等招走,我县不得不降低门槛招录,甚至录取分数线比周边县低了100分还多,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任务艰巨。

三、下半年目标规划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继续健全一校一卡、指纹考勤、远程管理、校长负责、有奖举报制度,狠抓教师离岗、脱岗治理;二是按照重一线、重实绩、重过程考核原则,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现优绩优酬;三是采取两定三选一淘汰的优化组合考核办法,实现县域教师合理分流,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

(2)抓好学校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围绕校舍、校车、食堂、宿舍、周边环境五项安全主题,联合相关部门,部署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筑牢学校安全立体防范网。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治访的原则,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调解等多种有效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创设安全、和谐的教育教育环境。

(3)抓实教育教学管理。以教师全员文化知识考试为基础,以多层次、多学科、多阶段的师资培训为助力,在全县持续开展全县中小学白云杯讲课、说课大奖赛,形成以尝试教学法为主线,博采众家之长、具有XX特色的教法教改之路,具体在教学质量检测和学生双爱好艺术活动中,强力提师能,构建新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4)协调办好民办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在报经县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后,我局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有过任教经历的人员进行了初步摸底统计,目前共计5870人到教育局进行了登记,确切身份有待下一步认证。同时制定了《关于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方法、步骤、认证原则、补助标准等,正在筹备召开全县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发放工作安排部署会。

(5)圆满、顺利完成教师招聘的后续工作。截止目前,我县教师招聘报名及笔试工作已经结束,参加报名的316名本科毕业生,经过首轮笔试,有213人将进入教师招聘的面试程序。近期我局将按照县里安排,具体实施教师招聘的面试工作,最终将有112名优秀人才跻身教师队伍,助力XX教育。

(6)强力开展教师暑期大培训。首先对中小学14个学科、7000多名教师,分学科、分学段、分类别进行新课程标准全员培训;第二,加强我县的全国尝试教学协作区北方教育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实、二实、五实、广府北街等一批亮点学校和郭子实、门社强等一批名师,通过合作、交流,提升我县教育的影响力。第三,邀请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等学校的名师,到我县进行同课异构培训,开阔教师视野。第四,强化校长封闭培训,启动第二届白云杯教师讲课赛和首届校长听课、评课大赛。

教育局政府半年工作总结


20*年,*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统筹、和谐、创新、跨越”的要求,落实“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各类教育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大力改革创新,激活教育发展的内部活力

(一)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和教师队伍,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学校干部队伍的领导,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一系列公开透明、管理规范、民主科学的干部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三重一大”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开展了学校领导干部教学工作督查。全区校级班子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干部队伍初步形成。

二是强化编制与岗位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用(聘任)制度。以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小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优化了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根据各校工作的实际,全系统73个法人事业单位按岗位聘任教职工。全区6059名教职工参加了竞争上岗,有5979人受聘,落聘教职工80人;严格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共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83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公平竞争、有序流动相结合的良性机制。

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今年,加大了教师招聘的数量和引进教师的力度。面向区外公开引进优秀教师42人,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25人,面向全市公开招聘教师158名(其中校医4名,招聘代课教师20名),充实了我区教师队伍。

(二)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严格干部和教师考核,突出工作效能和质量竞争

继续推行“三个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教师工作考评考核公开)和“五个规范”(教职工行为规范,教学工作规范,教育管理规范,安全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推广对教师实行“三查三评两考”(教学常规检查,教师业务水平考查,学生学习生活检查;领导评课,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业务考试和工作考评)的管理经验,加大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内部管理,突出了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的有序竞争,提高了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水平。

创新激励机制,设立义务教育质量奖。20*年,*区投入140余万元对50个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和600名先进个人予以了表彰奖励。有力地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三)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布局调整

为更好地利用有限教育资源和合理布局教育结构,今年,我区撤并了文重街小学划归女学街小学、西郊东风小学划归黄桷庄小学、宗场中心校天星初中教学点划归宗场中学,新成立了*市航天路小学。将原*区教师进修校、*区教育局教研室、*区电化教育馆整合创建了“*市*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引领,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机构建设初见成效。

二、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教育发展的外部形象

(一)狠抓教育行风建设,展示*教育良好形象

一是我们以作风整顿为突破口,以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去年教育作风整顿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行风建设。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坚持“四个一”要求,营造“三个氛围”实践活动,认真开展“*精神”大讨论。制定了行风评议实施细则,公布了举报电话,聘请了教育行风评议员,开展了学习教育、对照剖析、群众评满、学生评教、督查整改等专项活动,大力进行机关作风整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群众举报的违纪案件加大惩罚力度,通过学、查、评、建,端正了教风,弘扬了正气,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展示了教师集体的良好形象。强化师德教育,把师德考核纳入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了师德责任制,制定了《*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见》、《教师十不准》、《*区教师行为规范》和《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师家教和搭餐行为的管理意见》,加强了对违规违纪人员的查处,立案查处教师1人,通报批评违规家教教师9人。加强师德师风监督,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组织不定期暗访,以制度遏止违纪违规行为。

二是着力整治教育热点问题,不断提升教育形象。今年以来,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实施省委“教育资助行动”和市委“加快教育发展行动”的各项目标要求,足额划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317万元。扩大了“两免一补”覆盖面,把近郊四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基点校和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纳入覆盖范围;保证了农村学生和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为61939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为8470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821名寄宿制贫困家庭学生补助生活费;让1767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拿出20个专项指标,用于被辞退的优秀代课教师的聘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了《20*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安排符合规定条件的12975名农民工子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指定学校入学,享受与本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意见》,成立了*区特殊教育咨询中心,完善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建立了专档,并实施经费保障和教育跟踪监测的措施,保证“三残”儿童进得去,留得住。我区现有适龄三残儿童456人,已入学418人,入学率91.7%。

在全区学校中广泛开展 “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身边希望工程”活动,此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如“与下岗职工子女结对子”活动;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关爱行动等。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计生三结合”帮扶户、残疾人贫困户、贫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规划落实帮扶项目,资助扶贫发展资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全方位实施困难学生助学工程。联系*市银监局工会职工为64名贫困学生献爱心捐资助学;会同区民政局、区残联、区工会、团区委开展20*年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活动,为我区贫困大学新生争取各级资助,积极会同团区委为我区贫困大学生争取明德助学金、山城啤酒助学金等各类社会捐助。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二)狠抓文明校园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明

今年,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结合*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重点开展了“省义务教育示范县”、“规范收费示范县”、“市级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突出建设校园环境的净、绿、美,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大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通过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以高尚品格、文明习惯、优美环境提升了校园文明。

(三)进一步打造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大力推进合格学校工程

各学校积极争创“义务教育示范校”、各级“校风示范校”,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校软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档次和办学效益,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大批学校创建成为“义务教育示范校”、“校风示范校”等。截至目前为目,全区共有“全国百所少年军校示范校”1所,省级“少年军校”1所,“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6所,“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5所,“四川省环保学校”2所,“*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5所,“*市校风示范学校”11所,“*市绿色学校”5所,“*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4所,“*区校风示范学校”42所;“*区绿色学校”5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5所。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长,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四)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本着构建和谐*教育的宗旨,切实加强学校后勤安全管理,坚持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的原则,全年新建标准化学生食堂14个,完成整改的学生食堂12个,现在已有8所学校食堂达到b级,131所学校食堂达到c级。对全区16个乡镇120所饮用井水的农村学校水质进行检测化验。划拨专项资金10万元,为18所学校新打井, 7所学校接自来水或建蓄水消毒池,建设了一批高规格农村学校饮用水示范井。

三、以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宗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继续大力推进教师培训工程

认真落实国家“三大培训计划”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今年举办了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一期共77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一期共2700多人次;新教师培训192人,共1900多人次;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320多人;中小学进行教材培训38次,辅导课152节,参培教师4500余人次。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知名教育家李镇西班主任学术报告会”、“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朱永富学术报告会”、“*市原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刘宁的*精神专题报告会”、实施同济大学西部教育资助行动计划,全区50余名乡镇英语骨干教师接受培训。突出新课改,加强教材培训。

(二)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继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一是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狠抓了新课程的学习、培训与工作指导。对基层学校的集体视导23次,听课1020余节,人平40节,撰写课例分析112篇。

二是教学教研工作在革新中提高,联系中小学、幼儿园、片区教研联组220次;组织、参与常规校本研修活动100余次,上研究课100余节,专题讲座50余场,参研教师3500人次;开展学科教学竞赛13余次,承担了省化学教师课堂展评,地理西南地区高考研究等活动;组织完成了*市三年级语文、科学,四年级英语,八年级历史、物理学科的抽测工作。

三是教学科研再上台阶。认真组织和推荐了6项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参加*市政府组织的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活动。组织和进行了*区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和申报工作,共立项46项,共评选和表彰区级优秀教育科研课题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完成了对9所中小学、幼儿园创建区级语言文字合格学校的自查验收工作。编辑出版了综合刊物《*教育》首刊。

四是德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教育活动、纪念“6.26”国际禁毒日宣传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20*年我区600余名学生和160多个班集体受到省、市、区级表彰,凉姜中心学校等17所学校新创建为*区“校风示范学校”。10月邀请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家庭教育专家到我区学校作家庭教育报告;邀请尹小星到宜二中等10所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组织参加*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年区教育局及中山街小学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了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继续以农村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推广南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对学校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情况列入今年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结合年终督导评估进行。倡导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收到良好效果。在城区中小学开展“校园集体舞”。制定《*区“阳光伙伴”大展演活动方案》和《节目方案》,积极筹划明年的阳光体育大展演活动。组织了由区教育局、体育局联办的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组队参加市教育局、市体育局主办的第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优秀成绩;宜八中男子篮球队获四川省“李宁杯”篮球赛第一名,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在湖南举行的第二阶段的比赛;宜六中获四川省射箭团体第一名。

组织我区五所艺术特色学校校长、艺体教研组长召开会议,准备全省艺术特色学校经验交流会。组织了五所艺术特色学校校长、教研组长到成都参观学习艺术教育工作。组织了区少先队大队大导员,音乐教师参加合唱指挥培训。20*年5月9日组织全区音乐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6月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进一步加强省、市艺术特色学校的领导,以点带面推动我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三)狠抓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今年,在全区196所学校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精心组织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暑期中小学教师国家级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育技术装备,提高和加强教育网管理及应用工作。新建计算机教室3间,新增计算机316台,新建多媒体电教综合教室10间,配备音乐、体育、美术等设备50万元,新建校园广播系统1所,新增图书25万册。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申报和管理,积极组织中小学参与实验研究工作。大力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教学能力。

(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在区教育局统一布署下,旧城区小学、初中招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各乡镇(街道)学校招生由乡镇(街道)中心校协调,小学共计招生9499人,初中共计招生12916人,顺利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20*年九年义务教育统计数据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为0.03%,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100%,15周岁儿童完成率99.37%;初中阶段入学率99.3%,初中学生辍学率0.27%,初中生毕业率为9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完成率99.1%。

普通高中。自*市四中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以来,我区普通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反映在全区普通高中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教学设备设施得以补充,教学管理不断强化,全区高中教师队伍得到了应用的补充,特别是高中学校选招的教师素质较高,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职业高中。我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宾市食品工业职业高中扩建工程正式启动,首批征地38亩的各种手续已经办妥,启动了创建国际级重点职业高中的工作。*市工业职业中学增加了洞子口校区,扩大了工职中的在校生容量。区内各学校积极调整职业教育思路,增加教学及实作设备设施,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其中,食品职业中学开展了“阳光培训”、“李兆基基金农民培训”、工职中开展了“阳光培训”工作。各职业学校大力引导毕业学生就业,经统计,职业高中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92%。

民办教育。我区民办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共有经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达到149个(市局审批7个培训机构未包含在内)。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民办校园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发展重点,今年民办职业学校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整体规模继续扩大,招生数稳中有升,特别是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助学金发放后,今年全区民办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5039人,今年招生26*人,占职中总人数的54%。

成人教育。区内公民办职业高中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积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实行“定单式”培训,除做好培训外,还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和安置工作,全年总培训人数达26184人次,其中,文化培训16824人次,劳务就业培训4160人次,技能培训5200人次。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和初中应届毕业生“2+1”分流教育,广泛开展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训。经统计,到20*年9月,全区15周岁完成率99.37%,17周岁完成率99.1%。各乡镇中学对XX年不参加升学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除此以外,学校还与镇农业办联合举办“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班,各乡镇学校还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设施开展农民的技术培训,培训人次达XX0多人次。

学前教育。全区学前三年普及率达77.3%,城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8.7%,农村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面由XX年的26%上升至50.64%。大力加强农村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各级示范园建设,积极发展0-3岁早期幼儿教育,形成了以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幼教事业发展新格局。

20*年,全市初中升学考试,统考七科中平均分六科居全市第一,a、b段居全市第一; 20*年高考,*区考生以本科上线人数为2292人的成绩蝉联全市第一,其中重点本科占全市上线人数的50.7%。区属高中上线185人,在XX年基础上实现大跨越。

四、强抓教育安全,确保教育稳定

在继续巩固去年安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安全工作规程,健全安全稳定管理机制,分级建立了安全和综治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了安全责任,建立了信息灵通、规范高效的综治工作网络,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培训,进行了安全稳定隐患的排查、整改和督查。开展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普法营造良好的氛围。制定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工作方案,并积极协调参与和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抓治理,强化措施,深化校(园)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开展“xx”普法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全力维护教育系统的政治稳定,加强教育培训,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育人环境。切实加强“警校共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人防” 、“物防” 、“技防”,加强校园内部保卫工作,打造“平安校园”。

五、坚持教育优先,推动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一)各方配合排危房

结合学校基建工作,对宜八中、象鼻中心校、文重街小学等校存在的d级危房进行了全面的拆建,共排除d级危房2250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区政府下达的XX平方米的指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12.5%。

(二)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20*年实施宜六中和食职中开行贷款建设项目、*市八中综合楼建设项目、*市二中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为实施校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各校办学条件,经局长办公会研究,我局于20*年暑期共投入经费145万元对城乡学校进行屋顶治漏、厕所改建、电路改造、地面硬化专项整治。实施宗场中学、思坡中学综合用房建设项目;为创建“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改善部分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利用暑期为*市二中、*市八中、江北实验小学、中山街小学、人民路小学、忠孝街小学、鲁家园幼儿园铺设了塑胶运动场。铺设面积约为925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10万元。积极支持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创建,共投入资金182万元建设乡镇幼儿园项目。

(三)积极偿还“普九” 欠款,化解历史遗留债务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偿还农村“普九”债务。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普九”债务的偿还问题。全区锁定“普九”债务1477万,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偿还“普九”债务,债务由政府负责偿还。区级财政20*年偿还“普九”债务150万元,区教育局作为“普九”债务偿还的工作主体,积极制定偿还债务工作方案,核对债务,办理相关手续,使偿还债务及时拨付到位。至此全区剩余“普九”债务余额为198万元,力争在年内全部化解。

(四)全力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一是我区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投入管理机制,区年初预算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区配套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了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为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保证预算经费的合理编制和规范使用,区教育局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区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按划定的比例支出,对农村学校的经费预算进行全面编制,并按区财政局的批复执行。同时切实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的违规现象,及时查处各类违规行为,确保改革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和有效,更好地发挥中央和省保障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是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现有的金蝶财务软件进行了升级更新,使之更加适应我们的工作需要,组织并指导了区教育系统核算单位法人代表及财会人员学习《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区教育系统财会管理制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核算单位的法人代表及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工作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严格执行了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教育经费预算及拨款的报批程序,做到了预算有根据、有项目、有标准,拨款有程序审批的依据。并按程序实施了20*年教育经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区教育资源严重紧缺;二是教师严重缺编,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很大的安全稳定隐患;三是严格执行“一费制”的收费政策后,学校债务沉重,运转不畅,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健康发展;四是高中教育现有资源不足,教育规模需进一步扩大;五是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尚待进一步加强等有待于来年进一步提高。

教育局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坚持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动摇,以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效工作措施,更加重视教干和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学校特色进一步彰显,教育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育继续保持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工作及措施

㈠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针对我区实际,一抓常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五爱”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实现了全区学生违法率为零的教育目标;通过心理咨询团服务送到学校活动,定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师生心理健康问题。二抓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有重点地对文明礼仪、卫生健体、自护节俭、学习诚信等方面进行专门训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咨询进社区”、“家庭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就政策法规、家教指导、学习方法等专题,现场咨询、专家讲座,让数以万计的师生群众得到教育帮助;三抓创建,提高德育工作的特色性。通过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创建,树立了一批德育工作示范学校;通过周恩来班创建,涌现出很多优秀班集体。

⒉深入开展有效教学过关活动。围绕有效教学过关活动,指导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准确定位学科教学目标,采取适合学科特点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训练实效,逐步做到备课有效、课堂高效、训练实效。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扎实开展“有效教学过关活动”的意见》,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指明方向,组织了全区小学阶段有效教学优课竞赛活动,全区所有中青年小学老师全部参加预赛,155名小学各学科教师参加了区决赛。在初中阶段组织了有效教学优课巡展暨专项视导活动,活动已到15所初中校,有105名教师参加了优课展示,有700余名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有500余名教师接受了检查指导。

⒊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把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突破口来抓。坚持“健康第一”,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先后在朱桥和范集召开研讨会,观摩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师生跑操,组织了全区小学第三套广播体操比赛、中小学生三棋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现了四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学校开好体育课程,百分之百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百分之百的设施能够充分利用,百分之百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在抓好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在席桥中心小学、朱桥中心小学组织了两次艺术教学送教下乡活动,结合市第三届艺术节,在新安小学组织了全区小学生才艺大赛,组织参加了市中学生才艺展示活动;邀请省级专家举办了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会同工商局在博里镇召开了“全区校园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现场观摩会”, 针对h1n1及ev71疫情,召开了传染病预防培训会,并从5月7日开始实行传染病疫情日报制度。上半年组织卫生专项检查一次,抽查两次,与卫生、工商联合检查一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1份,并进行跟踪督查。

⒋高度重视高中,特别是高三工作。为确保今年高考质量稳中有升,我们先后召开了6次各高中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主任、级部主任等专题会议,及时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研究提高质量的措施。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淮安中学、楚州中学,教研室高中教研员继续驻点楚州中学,帮扶到教师,帮扶到班级。组织了一轮高一、高二教学工作专项视导,两轮高三工作专项视导。同时组织教研员参加苏北四市和市高三复习研讨会,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及时组织学科中心备课组活动、组织召开学科复习研讨会,及时印发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习、分析先进并为我所用。

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一是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试力度,对全区小学、初中生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口语等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抽测,组织了初三、高三英语口语测试,初三理化生实验考查,初三信息技术考试。二是扩大小学、初中主要学科教学质量抽测的面,组织了全区小学、初中教学质量抽测,小学阶段期中调研测试、初一初二期中统测。三是发挥监控的导向作用,认真组织了高三统测统阅工作,组织了高一、高二期中统测统阅工作,组织了初三模拟测试网上阅卷工作,并及时召开了相关的分析会、研讨会,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为准确把握教学动态、考核各单位工作实绩和教师教学业绩提供可靠依据。

㈡以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为抓手,努力实现教育持续发展

1.提高师德教育水平。年初我们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目标,深化了活动内容,细化了活动安排。为使教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我们组织各学校学习教育法规,观看优秀教师事迹专题片,要求全体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查反思,作出书面师德承诺并公示等,着力提高教师执法守法意识和道德修养。我们还开展了“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评选树立了30名优秀班主任先进典型,推荐了3名“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并获得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推荐了12名市“优秀青年教师”候选人也被市教育工会发榜表彰,通过他们的经验事迹,提高了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

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制订了《楚州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项方案》,招聘了100名教师充实到缺编单位,开展了全区教师读书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力度。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安排出国培训12人,省级中小学校长培训30人,省级网管人员培训、优秀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各1人,市级小学校长提高培训15人,选派了4名女校长参加全省首届女校长成功与发展论坛;继续实施免费菜单式培训制度,举办各类教师培训22 期,让1500多名老师受益;举办了第一期论坛,共有40名中小学总校、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校长围绕事先拟定的专题展开交流与研讨,我们还遴选了30名中小学校长赴海门挂职学习两周。

⒊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出台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方案》,并选择10所学校进行试点,制定校长任期目标和每年达成目标,学校副校级和中层干部由校长提出聘任意见,实行捆绑管理,按学年度考核。校长任期目标达成率差的,或年度考核中学校副校级和中层干部履职不力的,予以撤换;发挥了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作用,要求特级教师和享受市政府津贴的学科带头人必须带好一门学科、联系一所学校、结对帮扶5名教师,其中校内2名,校外3名。每学期要到帮扶学校参加一次集体备课,上一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实施了名校长名师工程,我们成立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3个、名师工作室2个。每个工作室遴选3—5名青年校长或教师组成。通过工作室的运作,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优质资源的优势,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校长和教师。

㈢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挈机,全力追求教育高位均衡

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上半年,新建校舍施工面积32127㎡,竣工面积3153㎡,维修改造校舍18891㎡,拆除危险校舍7992㎡。新增校园绿化14263㎡,新建围墙2832米,新硬化校园道路13818㎡,新建校园排水管道3492米,改善办学条件总投入2813.07万元,其中省级补助797万元。

⒉积极实施“两项工程”。到五月底,18所省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已全部开工,目前已投入经费188.5万元,预计6月底前将基本完成创建任务;总建筑面积23644m2,总投入2251万元的17个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项目,已竣工1个、三层主体施工1个、一层主体施工8个、基础施工7个,预计7月底前基本竣工,开学将全部交付使用。

⒊加快职教中心“四星”和车桥中学“三星”创建。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淮安一流、苏北领先”的建设要求,我们邀请专家对职教中心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向省教育厅申报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两个示范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课改实验点等工作,使学校软件建设不断加强;车桥中学投资300万元的综合楼本月将竣工验收,女生公寓建设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投资20万元的艺术中心正在建设中,操作间、风雨操场正在设计中,各种软件资料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之中。

⒋大力支持特校发展。我们先后对学生宿舍区进行彻底的改造翻新,新建了多功能餐厅180 m2,改造增设了律动教室、语训教室、图书室、美术教室、手工制作室等功能性教室,5月26日,教育系统举行“扶残助学助教”活动,全区师生又为特校送去近35万元的捐款,进一步巩固“省合格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程成果。

⒌启动新区实验学校。通过教育局不懈的努力,5月19日,吴国飞副区长召集规划、城建等部门召开了新区实验学校建设会办会,一个占地86亩的新区实验学校建设方案已经初步确定,一个能容纳3000名学生的现代化学校将在2010年8月在新汽车站后面建成,届时城区公办学校的布局和办学条件将得到优化,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扩充。

㈣以规范学校管理为平台,不断增强教育自身活力

⒈继续开展一周一校综合督导工作。我们认真修订了《楚州区中小学综合督导方案实施细则》,本学期从开学第一周开始,每周对一所学校进行综合督导检查,形成制度、雷打不动。上半年,我们已对15所初中和20所小学进行了综合督导,对在督导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地指导,对一些疑难问题,会同有关学校教干、地方干群协商解决,并通过对每一所被督查学校进行回访,逐一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⒉切实规范学校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将规范的每一条要求细化落实。制定了《楚州区中小学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情况专项督导方案》,经常组织对中小学校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情况的专项督导,促进了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采用不打招呼的督查方法,对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情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违规补课情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保证学生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等情况进行随机督查,通过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督查,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

⒊进一步完善综合考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学校的目标管理,修订和完善了综合考评办法。对初中学校实行分类管理,重点看进步,看发展;加重了平均分的考核比例,有力地控制了流生;突出了德育评价,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真正将学生成长列入目标考评;奖惩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化考核的激励性。

㈤以人民满意教育为归宿,全面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⒈积极开展“育才助困”活动。义务教育阶段,计划向4999名寄宿困难的生发放生活补助348万元,目前已发补助金174万元 ;普通高中阶段,已向2201名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全年助学金220.10万元(人均1000元);职业高中阶段,计划向职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1710万元,5月底前已向5199名职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779.8万元。

⒉全面关注教职工生活。通过各方面不懈努力,今年为乡镇在职在编教职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5月份完成了上半年交缴工作,全区乡镇教职工共交住房公积金611万元,其中,区财政安排305.50万元,个人上缴305.50万元;通过举办职工羽毛球比赛、元旦拔河比赛、“五一”扑克比赛、“下基层送健康”等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通过春节慰问,向131户特困教职工、离退休干部、教职工遗属及患病住院治疗的教职工送去了党的温暖,凝聚民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⒊全力做好社会关注的焦点。出台了《20xx年楚州区初中招生工作意见》,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扼杀择校之风。下发了《楚州区教育局关于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规范老师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有偿家教行为。举办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财务人员培训班,就财经纪律、财政法规等作了专门指导,并对乡镇教育总校和中心初中、区直各学校20xx年教育经费收支进行了互审。形成了定期对全区各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卫生工作检查工作制度,确保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畅通了信访渠道,上半年,共接待来电、来信、来访79批(次),调查处理信访件26件。

二、主要体会及存在问题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楚州教育当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楚州教育整体发展的主要要求;

第三、是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为重点,着力加强教干、教师队伍建设,是楚州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重点,提升办学层次,是楚州教育当前发展的奋斗目标;

第五、以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管理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教育,是楚州教育当前发展的基本前提。

回顾过去,成绩昭然,令人欣慰。但全区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二是队伍素质不优,个别教师师德水平不高,教学技能较差,特别技能科教师异常紧缺;

三是部分学校管理水平不高,方法滞后,发展缓慢;

四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少数学校违规收费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偿家教还时有部分教师偷偷在搞,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严重损害了我区教育的整体形象。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对照全年工作目标,按照年初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在做好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采取坚决措施,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着力健全和完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1.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与家庭作业总量。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和家庭作业总量。不得组织非住校学生上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控制在每天2课时,严禁利用晚自修时间组织文化补习或考试。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严格禁止组织中小学节假日补课。学严禁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实施。 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特别是要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类课程的实施。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高一年级必修课结束前,不得提前分科分班。所有学校课表要上墙、并通过学校网页上网或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公布。

3.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不得以学科竞赛成绩、特长评级等作为录取依据。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名义设重点班、分快慢班。

4.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规范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严格执行省有关规定,小学、初中不组织区统一文化考试。教育局不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统考、联考和月考。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招收、录取学生。教育局不统计、公布学校、班级和考生个人的高考成绩、名次、上线率等信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地区、学校及个人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教育局不再向各完中下达高考升学指标。

5.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要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列入下半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督导室要制定出具体的专项督查方案,暑假期间,要重点督查各学校的违规补课情况,开学后要重点督查各学校对江苏省提出的“五严”戒律的执行情况;教育科、教研室、德育科、体育科要根据省“五严”戒律的要求认真制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中小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要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各学校要加强统筹力度,确保政令畅通,主动废除不科学、不规范的制度和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省“五严”戒律。实施行政问责制,对严重违规的学校,要督促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处理。通过标本兼治,全面规范我区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中小学生的的课业负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下来,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暑假期间,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理论知识“考学”活动;对目前紧缺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全面地考核,组织考核后50名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继续做好其他学科教师的假期培训工作,使3000名教师受益。下半年,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继续组织各级段优课评比和优课巡展活动;组织工作8年以内的高中教师参加第三届高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组织高三教师学“课标”、学考纲专项考试;针对目前我区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的现状,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实施区级学科带头人或区级骨干教师与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结对,强强联合,快速打造出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暑假期间,选择10所学校进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试点。各试点学校校长以三年为任期,从总目标、具体(学年)目标、对策与措施、实施步骤、保障条件和检测调控等六个方面认真制订《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方案》。对试点学校的干部任用方式进行改革,学校副校长由校长提名,经民主测评和教育局考核任用;中层干部由校长聘用。

㈢建立工作例会制度,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工作

1.建立局领导班子研究教学工作月例会制度。局领导班子每月到结合乡镇、学校检查了解教学工作;领导班子每月定期听取教研室、教育科、督导室等部门负责人汇报全区面上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2.高度重视高中工作,特别是高三工作。抓住淮安中学和楚州中学两个重点,同时密切关注其它高中校,高中教研员继续驻点楚州中学。针对新的高考变化,重视高考信息采集、分析和使用工作,多到外地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好如东教研室提供的优质资源,并及时将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及早制订2010年高三工作方案,迅速传递给有关学校。高度重视对高考应试策略的研究,强调重视语数外,注重抓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重视抓选修学科,进一步促进艺体类的发展。大力重视边缘生转化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

重视对高中教师学科教学情况的考评。高中各年级全部实施网上阅卷。高一、高二期中考试由区内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及时、深入做好统测的统计分析工作,分析到班,分析到人。形成学科教学建议和意见,指导面上教学工作。

建立高中听评课制度。开学后,对全区高三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听课,对每一个人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级。对高中其他年级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导,查找问题,寻找对策。

3.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有效教学过关活动”。

⑴有效地做好规范工作。教研室每周对两所学校实行上门服务,走进年级,扎进课堂,深入教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对照有效教学的相关要求,帮助学校做好教育教学的各项规范工作。

⑵有序地做好验收工作。下半年,将依据有关要求,组织开展验收,坚持质量为先,实效为本,不走过场,杜绝形式。

⑶有重点地做好示范工作。召开“有效教学活动现场推进会”,组织观摩“有效教学过关”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充分发挥骨干带头、示范引领作用。

⑷有力地做好帮扶工作。所有结对帮扶单位,都要围绕有效教学地过关工作进行双边活动,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帮助被帮扶学校教师尽早过关。

㈣全面完成“两项工程”任务,认真做好特困学生救助工作

8月底,完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全部17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3644㎡,总投入2251万元。新学期接受省验收。8 月底完成1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园舍建设工作,并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待省装备的幼儿教玩具到位后,接受省级验收。

8月底,向今年考取公办本科学生300人、专科学生200人发放助学金,资助金额16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楚州籍在校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㈤组织专门力量,加快新区学校建设

下半年,教育局和楚州实验小学将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快推进新区学校建设。完成学校项目立项、建筑设计、住房拆迁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9月份开工建设;积极着手研究新区学校的教师队伍组建工作。

㈥按序时进度完成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工作

完成古城墙遗址一期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600万元;完成古城墙遗址遗址公园会所建设工程。协助完成轻工物流项目的拆迁工程,并协助投资方进行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新区实验学校。

㈦认真搞好第25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今年9月10日是第25个教师节,为庆祝第25个教师节,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此次庆祝活动将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突出师德教育,大力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力宣传我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做好国家、省、市表彰对象的推荐工作的同时,我区拟表彰优秀教师8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40名。同时开展慰问教师、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等其他活动,把整个庆祝活动搞好。

㈧认真做好信访及安全稳定工作

继续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九月份的最后一周,在全区万名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扎实开展综治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国庆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搞好规范收费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减少信访量;强化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政府:
上半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突出重点,克服困难,使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顺利、稳妥地实施了两项改革工作。
一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自去年x月6日,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开始筹备我市的改革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改革工作,钱市长带队专程到齐齐哈尔学习借鉴成功的作法和经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我市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精神,我们先后同市人事局制定了我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小学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人员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等5个改革文件,为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先竞聘后分流”的原则,既要防止骨干教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又要避免出现大面积空岗,增加财政负担。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执行省定政策的同时,我们会同市人事局并报请市政府同意,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办理退休、退养、病退、待岗等手续。整个改革包括校长聘任和教师聘用(双聘)两部分,有30人通过竞聘走上校长和副校长岗位,竞聘后分流1284人,改革(双聘)工作已于20xx年3月1日全部结束,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工作。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在中小学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奋勇争先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广大教师初步搭建起了展示才能的空间。
二是实行了普通高中招生办法改革试点实验。在长时间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鹤岗市教育局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方案》重点加强了对学校和学生评价过程的考察,在对学校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高中招生指标配额到校,根据学校的综合办学情况确定配额指标,学校根据学生综合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按学生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办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重点帮助问题严重、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上半年,先后为育英小学、欣虹小学、四中、七中、十六中、第一幼儿园等17所学校的厕所、屋面防水、围墙、下水、锅炉等22个项目进行了维修,共计投入资金92.3万元,使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对市属58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经费使用、收费管理、统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以及设施使用维护、政务、档案、办公自动化建设、安全稳定等工作。通过此次专项检查,使市教育局全面了解了各中小学目前的实际状况,提高了资金投入方向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这次检查之后,我们将通过“以奖代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大幅度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在20xx年基础上,上半年已经做好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将西山小学和六中合并,在六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兴山三校和十四中合并,在十四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新井小学和新一二校合并,在新一二校办学;将育英小学和大陆小学合并,在大陆小学办学。学校布局调整后,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学校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督导评估,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上半年,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按照评估标准对市属申报一、二类学校的43所中小学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类评估,有8所学校通过一类学校标准、31所学校达到二类学校标准;对申报特色学校的中小学进行了评估认定,育民小学、十五中等八所学校分别被认定为市级特色学校。
(三)组织实施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
对非师范类申报人员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考试。受理报名对象1264人次。5月份,进行了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测评,258人参加了面试考察和试讲,253人通过,通过率为95。
(四)加大了职成教育发展与专业设置整合工作力度。
根据《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我们充分抓住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加大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实施了“兴农、富农”计划,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开展了建筑、家政、旅游、餐饮、

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第2页营销、保安、服装、物业、食品加工、食用菌等专业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了畜牧、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采煤、计算机、护理、药业等专业的整合,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模式。市职教中心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办学,鹤岗卫校同市人民医院、宝泉岭医院、哈尔滨以岭药业、三精千鹤药业等单位签订了培养订单。
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x月10日,钱市长专门组织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座谈会,共同研究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大计。上半年,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开展职工岗位培训2.7万人次,再就业岗位培训555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126人,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次,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新项目7项。市区除东山区外,已全部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市电大通过国家教育部开放式办学模式总结性评估验收。市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汽车维修专业实验师训基地,教学楼工程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五)加强依法治教,教育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大教育热点问题的宣传工作,积极主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了“端正政风行风、最佳最差”单位评选活动。每一期“行风热线”,我们都坚持“主动参与、真诚服务、倾听意见、接受批评、查找不足、努力改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让每一位关心教育发展的群众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我们先后同市电视台共同制作了三期“百姓关注”节目,机关有关科室人员多次随同媒体深入到学校采访,及时解答家长和社会关心的教育问题,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
二是强化法制意识,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教育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公示制度等8个行政执法工作制度。有39人参加了全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重新办理了执法证。实行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市人和律师事务所潘荣福律师为市教育局法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工作和决策的正确性、合法性。
三是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市教育局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在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基础上,会同市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联合对中小学的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要求各学校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一费制”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为彻底解决学校乱收费问题,我们在收费问题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和“决策听证”制度,市一中在调整外地“择校生”收费标准时率先实行了“听证制度”。上半年,各中小学没有发生乱收费现象,基本控制了学校乱收费行为。
四是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习讲座,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机构举办者和教师的思想观念、依法办学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依法清理了社会非法办学机构。对今年上半年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公示,合格单位将颁发正式办学许可证,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办学资格。上半年共查处非法办班56所,查处当事人65人,民办教育办学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规范了招生考试行为。制定下发了《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顺利地组织了中考、高考工作。今年我们在初中升学报考上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在体育成绩测试中首次使用了电脑录入系统,增强了考试组织的严密性和成绩的公正性。各类考试的各个环节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
六是努力做好扶贫助学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好省委、市委助学行动计划,市教育局把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实施,重新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贫困生资助办法、助学金管理办法,对贫困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各学校成立了助学机构,建立了助学档案,由专人负责助学工作。上半年,我们在助学集资款中拿出5万元,资助了1010名特困中小学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为我市1862名农村中小学生减免了杂费和书费。同时,将省拨给市特教中心和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的“两免一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另外,为配合做好助学活动,我们在系统内继续开展了师生“手拉手”助学活动,共收到捐衣物410件、学习用品700余件、捐款2.8万元,为学困生授课910节,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七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局机关开展了“三学三比”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局机关党政各项工作制度,在机关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工作和“首问负责制”。开展了下基层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六)狠抓了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市教育局分别与各区教育局、直属单位签订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状》,要求各单位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学校。二是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每月通过保干例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学校保干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安全工作动态,不断提高学校保干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要求各学校安排一定的安全教育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市教育局与消防支队联合举行了赠书活动,向全市中小学生捐赠《中小学消防安全读本》1.3万册,省市领导出席了赠书仪式。四是加强常规安全工作,经常对各中小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先后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组,织了对学校校舍、食堂、宿舍、厕所,以及消防、交通、卫生等各类安全工作大检查8次,查出不安全隐患36处,下达整改通知19份。钱市长专门带队到各学校进行了检查,并在育民小学召开了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现场会,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观看了演习,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七)努力做好引资上项目工作,积极为我市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会,传达了会议精神,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加强领导,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系统内初步形成了“人人想招商、人人努力招商”、“人人引资金、人人上项目”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已经与域外客商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11项,已认定到位资金13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任务艰巨。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市内各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学校还的安全隐患急待整改。特别是接收的鹤矿集团学校,接收前已经连续多年没有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需要维修和改造的项目较多,教育教学设备短缺,而且还有大面积的危房,改造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我市对师范类毕业生分配上采取“包分配”的政策,但是,由于本科毕业生回来数量较少,外地市优秀人才又很难引进,本市培养的优秀教师也有外流现象,使目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没有优秀人才补充,影响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教育工作发展。
三是学校收费工作还要进一步规范和治理,个别学校和教师仍有违规、违纪乱收费现象,给教育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是师德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还有违反师德现象。
五是人事制度改革后,个别学校出现了教师紧缺、学科间师资失衡问题,集中表现在市区中心学校教师富余超员,偏远薄弱学校和农村集中办学学校编制不足人员紧缺,史地生、音体美等小学科人员严重紧缺。
六是贫困学生资助金没有到位,由于资金问题,我市一直没有对贫困学生进行大范围资助。此项工作已被省批评。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力度,完成新井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结合学校行政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加强对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音体美、图书(室)馆等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二)全力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将已达成意向性的合作项目和资金项目落实到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搞好新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和改革工作。
(四)做好贫困助学工作。完成特困大学生入学资助工作。继续筹集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资金,争取实现首批资金资助。
(五)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兴建市职教中心教学楼。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整合专业设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

县教育局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xx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安全科的指导下,在县公安、安监、食药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排查检查,突出管理重点,实现了无一起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现将上半年安全工作小结如下:

一、 打非治违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 2012 年度“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xx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打非治违”专项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局长燕坤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潘学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教育系统2012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涡教〔2012〕104号)。同时,还下发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调查摸底表,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强调“打非治违”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二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与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相结合。通过本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安全生产大检查,既全面整治,又突出重点,既打防结合又教育引导,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确保了全县教育大局稳定。通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及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场予以整改排除,不能立即消除安全隐患也能立即着手整改,对无有关手续或手续不齐全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定期整改落实到位。教育局还设立举报信箱,对来信来访来电认真进行接待和处理,对反映的问题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台帐,分类进行立案查处。

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情况

为确保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2月份,局领导及各股室分包人员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4月16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涡教[2012]99号),5月14日至25日,教育局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又一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重点主要是:(1)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2)各种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3)学校卫生状况。(4)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5)学校校车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6)门卫值班情况。(7)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管理。(8)台账建立情况。截止到六月底,全县学校共发现安全隐患25处,已整改20处,5处正在整改中。

三、各“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情况

3月27日至29日,开展了全县寄宿制学校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4月份,开展了学校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接送学校车辆进行摸排,强化管理,积极配合各交警中队、交通局执法大队查处违章违纪校车,严励依法查处“三无”车、超员车。要求各学区实施举报制,发现违章车辆及时向辖区交警中队反映并开据《xx县学校及周边整治工作协调涵》,加强学校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制。5月份,教育局配合县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防控中心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不间断的专项整治活动,学校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车安全等得到了改善,确保了学校师生安全。

四、“一岗双责”制度执行情况

1月9日,我局制定下发了《xx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实施方案》(涡教〔2012〕8号),明确了教育系统每个人在完成“一个岗位的业务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局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每季度都要对包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台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监督整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落实了“一岗双责”制。

五、事故调查结案、处理、决定落实情况

3月14日晚上23点26时,育萃中学七年级9班学生王彪在xx县中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5日上午5点多钟,该生家长将其尸体从中医院抬到学校大门过道中央停放,并摆放花圈,烧纸,放鞭炮,冲击教室,挟持学生二节课。为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县政府成立了“3.15事故调查组”,教育局、中心校在积极协助调查组与家长沟通安抚的同时,又指导学校保卫科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力度,全体老师、职工全部上岗,维持秩序,确保学生安全。经公安局刑侦科对死者进行了体表尸检和调查,尸体无任何外伤,符合有机磷药物中毒死亡。县政府、教育局和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校方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捐助。县教育局、青町镇政府等单位积极帮助学校做好死者的善后及其亲属的安抚工作,其遗体于2012年3月17日被其家长妥善安葬。学校无任何责任。

六、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及保障情况

教育局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年初,教育局长就与各学区中心校校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人员安全工作包保到学校,学校班子成员包保到班级,做到了安全工作人人头上有职责。目前,全县各类中小学校(园)已配备安保人员526人,“一岗双责”兼职保卫人员555人,安装监控探头1537个,监控探头报警设施已覆盖全县各个学校。县政府已投资66.08万元配备了钢叉、警棍、警用手套各2360支(幅),用于学校安保工作。2012年3月政府又投资60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新配备灭火器3500支,报警器450支。

上半年,我县学校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和点滴懈怠,我们将在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努力实现全年安全工作目标。

XX年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政府:

上半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突出重点,克服困难,使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顺利、稳妥地实施了两项改革工作。

一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自去年x月6日,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开始筹备我市的改革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改革工作,钱市长带队专程到齐齐哈尔学习借鉴成功的作法和经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我市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精神,我们先后同市人事局制定了我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小学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人员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等5个改革文件,为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先竞聘后分流”的原则,既要防止骨干教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又要避免出现大面积空岗,增加财政负担。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执行省定政策的同时,我们会同市人事局并报请市政府同意,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办理退休、退养、病退、待岗等手续。整个改革包括校长聘任和教师聘用(双聘)两部分,有30人通过竞聘走上校长和副校长岗位,竞聘后分流1284人,改革(双聘)工作已于XX年3月1日全部结束,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工作。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在中小学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奋勇争先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广大教师初步搭建起了展示才能的空间。

二是实行了普通高中招生办法改革试点实验。在长时间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鹤岗市教育局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方案》重点加强了对学校和学生评价过程的考察,在对学校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高中招生指标配额到校,根据学校的综合办学情况确定配额指标,学校根据学生综合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按学生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办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重点帮助问题严重、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上半年,先后为育英小学、欣虹小学、四中、七中、十六中、第一幼儿园等17所学校的厕所、屋面防水、围墙、下水、锅炉等22个项目进行了维修,共计投入资金92.3万元,使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对市属58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经费使用、收费管理、统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以及设施使用维护、文秘政务、档案、办公自动化建设、安全稳定等工作。通过此次专项检查,使市教育局全面了解了各中小学目前的实际状况,提高了资金投入方向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这次检查之后,我们将通过“以奖代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大幅度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在XX年基础上,上半年已经做好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将西山小学和六中合并,在六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兴山三校和十四中合并,在十四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新井小学和新一二校合并,在新一二校办学;将育英小学和大陆小学合并,在大陆小学办学。学校布局调整后,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学校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督导评估,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上半年,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按照评估标准对市属申报一、二类学校的43所中小学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类评估,有8所学校通过一类学校标准、31所学校达到二类学校标准;对申报特色学校的中小学进行了评估认定,育民小学、十五中等八所学校分别被认定为 市级特色学校。

(三)组织实施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

对非师范类申报人员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考试。受理报名对象1264人次。5月份,进行了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测评,258人参加了面试考察和试讲,253人通过,通过率为95%。

(四)加大了职成教育发展与专业设置整合工作力度。

根据《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我们充分抓住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加大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实施了“兴农、富农”计划,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开展了建筑、家政、旅游、餐饮、营销、保安、服装、物业、食品加工、食用菌等专业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了畜牧、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采煤、计算机、护理、药业等专业的整合,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模式。市职教中心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办学,鹤岗卫校同市人民医院、宝泉岭医院、哈尔滨以岭药业、三精千鹤药业等单位签订了培养订单。

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x月10日,钱市长专门组织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座谈会,共同研究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大计。上半年,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开展职工岗位培训2.7万人次,再就业岗位培训555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126人,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次,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新项目7项。市区除东山区外,已全部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市电大通过国家教育部开放式办学模式总结性评估验收。市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汽车维修专业实验师训基地,教学楼工程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五)加强依法治教,教育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大教育热点问题的宣传工作,积极主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了“端正政风行风、最佳最差”单位评选活动。每一期“行风热线”,我们都坚持“主动参与、真诚服务、倾听意见、接受批评、查找不足、努力改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让每一位关心教育发展的群众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我们先后同市电视台共同制作了三期“百姓关注”节目,机关有关科室人员多次随同媒体深入到学校采访,及时解答家长和社会关心的教育问题,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

二是强化法制意识,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教育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公示制度等8个行政执法工作制度。有39人参加了全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重新办理了执法证。实行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市人和律师事务所潘荣福律师为市教育局法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工作和决策的正确性、合法性。

三是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市教育局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在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基础上,会同市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联合对中小学的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要求各学校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一费制”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为彻底解决学校乱收费问题,我们在收费问题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和“决策听证”制度,市一中在调整外地“择校生”收费标准时率先实行了“听证制度”。上半年,各中小学没有发生乱收费现象,基本控制了学校乱收费行为。

四是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习讲座,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机构举办者和教师的思想观念、依法办学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依法清理了社会非法办学机构。对今年上半年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公示,合格单位将颁发正式办学许可证,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办学资格。上半年共查处非法办班56所,查处当事人65人,民办教育办学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规范了招生考试行为。制定下发了《XX年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顺利地组织了中考、高考工作。今年我们在初中升学报考上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在体育成绩测试中首次使用了电脑录入系统,增强了考试组织的严密性和成绩的公正性。各类考试的各个环节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

六是努力做好扶贫助学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好省委、市委助学行动计划,市教育局把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实施,重新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贫困生资助办法、助学金管理办法,对贫困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各学校成立了助学机构,建立了助学档案,由专人负责助学工作。上半年,我们在助学集资款中拿出5万元,资助了1010名特困中小学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为我市1862名农村中小学生减免了杂费和书费。同时,将省拨给市特教中心和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的“两免一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另外,为配合做好助学活动,我们在系统内继续开展了师生“手拉手”助学活动,共收到捐衣物410件、学习用品700余件、捐款2.8万元,为学困生授课910节,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七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局机关开展了“三学三比”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局机关党政各项工作制度,在机关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工作和“首问负责制”。开展了下基层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六)狠抓了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市教育局分别与各区教育局、直属单位签订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状》,要求各单位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学校。二是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每月通过保干例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学校保干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安全工作动态,不断提高学校保干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要求各学校安排一定的安全教育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市教育局与消防支队联合举行了赠书活动,向全市中小学生捐赠《中小学消防安全读本》1.3万册,省市领导出席了赠书仪式。四是加强常规安全工作,经常对各中小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先后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组,织了对学校校舍、食堂、宿舍、厕所,以及消防、交通、卫生等各类安全工作大检查8次,查出不安全隐患36处,下达整改通知19份。钱市长专门带队到各学校进行了检查,并在育民小学召开了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现场会,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观看了演习,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七)努力做好引资上项目工作,积极为我市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会,传达了会议精神,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加强领导,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系统内初步形成了“人人想招商、人人努力招商”、“人人引资金、人人上项目”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已经与域外客商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11项,已认定到位资金13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任务艰巨。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市内各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学校还的安全隐患急待整改。特别是接收的鹤矿集团学校,接收前已经连续多年没有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需要维修和改造的项目较多,教育教学设备短缺,而且还有大面积的危房,改造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我市对师范类毕业生分配上采取“包分配”的政策,但是,由于本科毕业生回来数量较少,外地市优秀人才又很难引进,本市培养的优秀教师也有外流现象,使目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没有优秀人才补充,影响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教育工作发展。

三是学校收费工作还要进一步规范和治理,个别学校和教师仍有违规、违纪乱收费现象,给教育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是师德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还有违反师德现象。

五是人事制度改革后,个别学校出现了教师紧缺、学科间师资失衡问题,集中表现在市区中心学校教师富余超员,偏远薄弱学校和农村集中办学学校编制不足人员紧缺,史地生、音体美等小学科人员严重紧缺。

六是贫困学生资助金没有到位,由于资金问题,我市一直没有对贫困学生进行大范围资助。此项工作已被省批评。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力度,完成新井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结合学校行政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加强对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音体美、图书(室)馆等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二)全力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将已达成意向性的合作项目和资金项目落实到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搞好新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和改革工作。

(四)做好贫困助学工作。完成特困大学生入学资助工作。继续筹集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资金,争取实现首批资金资助。

(五)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兴建市职教中心教学楼。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整合专业设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教育局半年任务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教育局党建半年工作总结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