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教师成长之路演讲稿 > 导航 > 开博,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新教师成长之路演讲稿

开博,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开博,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原文:blog.edudown.net/user070808/3028/archives/2008/20088235394.html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男女博客开。博客它因方兴东而得名,因木子美而出名。自2002年8月方兴东先生搭建“博客中国”伊始,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已经推出了博客服务。一夜之间全都博了:文人学者、商业巨贾、明星大腕、教师学生各色人等粉墨登博,写作的博了,经商的博了,演戏的博了,唱歌的博了,踢球的博了,说相声的博了,搞科研博了,教师也博了……博来博去,博得热火朝天,他们或真诚互访,或评论留言,或贴图装修,不亦乐乎!乃至于见面打招呼都是:“今天你博了没有?”闲话休扯,书归正传: 开博,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网络地迅猛发展,博客技术的推广和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通过博客工具来进行交流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应新世纪教育的研究型、思想型、高雅型、学者型教师,正确加以利用,博客将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开博,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一、博客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便捷平台。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世界,更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网络平台,加速自己的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欧美,不仅那些著名的学府,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就连绝大部分中小学师生他们都已经将博客工具用于加速了他们的成长。“一只鸟儿飞过,拉下一粒屎能砸中5个写博的”。博客它有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很多学校都正在全校范围推动采用博客,包括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搭建博客平台。据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传媒蓝皮书》显示,2006年中国的博客规模已超过6000万,2007年将有可能接近1亿,目前中文互联网领域的博客站点已接近3700万个,博客人数达到1600万。教师博客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这一巨大的写作群体和阅读群体呈现在博客的平台之上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二、开博,方便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博客这样一个近似“零壁垒”的网络新技术,博客为教师提供讨论问题的平台,可以让一大群志趣相投的教师博友走到一起来。新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教师个人力量能完成的了的,我们应该通过博客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探究活动。 由于传统的校内教研模式,受个体背景因素、操作模式、流程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使所有人互动参与以及建立起真正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关系。博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龄、经验、背景等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博客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通过博客,使得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博客最大功能应该是它的适时性和交互性,利用它组建一个个团队,一个个研究的实体,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制定弥补的措施手段,因为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你会走很少的弯路。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利用博客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三、开博,方便教师写作教育。 博客本来就是一个网络本,写日记的就是为了反思,博客是教育教学反思的工具。只是博客记在网上,日记记在本上。我有一位博友自嘲说“博客犹如在公共厕所拉屎,日记如在自家卫生间拉屎;博客如在大澡堂集体沐浴,日记后者如在自家浴缸里泡澡。”我坚决反对“写日记是拉屎的观点”,但他的话确实道出了博客与日记的区别。 开博,让一个网络人抒发自己思绪,这里没有什么障碍,不会存在什么忌讳,除了政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个好东西。通过博客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教学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所以博客是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学反思的记录积累平台。开博,便于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反思。四、开博,便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博客,这一方式将改变教师的孤军奋战的状况。博客技术充分支持“对话、合作、共享”的时代理念,可以说,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以往教师上一次公开课,都要作不少的准备工作,诸如课件的设计等。现在博客的出现,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促进了资源的共享。这些教师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更有一种极强的事业心,他们在交流分享中国共产党同进步,以期形成“教师博客群”。 博客,这一形式,或工作方式还将引领孩子科学运用互联网无尽资源。孩子上网,沉迷于游戏,令许多家长焦虑,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教师博客的出现,在许多不知名的教师引导下,小网迷将感受到别样的互联网的魅力,共享许多专业教师的共同辅导。取代游戏的将是有趣的知识系统化。五、博客便于激活课堂教育,尤其语文课堂教育。 “上一辈子杀了人,这一辈子教语文”,语文教育的危机已经喊了多日,语文失去了年轻人,不能全怪社会风气,我们必须反省汉语教育本身是否有问题。然而,看看网上的博客,热得烫手。大家都在读、都在写,而且大部分是年轻的一代,这难道没有给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机会吗? 博客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改变这些痼疾。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通过跨地域、跨国家、跨领域的学习,来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十分便于激活课堂。上了博客,不管是读是写,都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训练。里面有许多精彩文章,比报刊上、书本上的许多东西更有想像力、创造力。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会把博客用于于激活语文课堂。六、开博、便于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 写作日记能促进师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日记具有私密性,不利于激发师生的写作欲望。而作为网络日志的博客一出生就是为了被别人看,博客给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这充分满足了部分人士的表演欲望,更激发博主的写作,更提升其写作能力。七、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 博客除了技术、方式,什么都没有为我们提供,它之所以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全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让它干什么。核子可以用来制作武器,也可以用来发电;博客既可以成为一种智慧的宝库,也可以成为浪费教师宝贵时间的黑洞。把博客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工具,工具没有万能的,更不会是完美的。这种技术怎么用,关键看使用者有没有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断实践创新,博客就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指舞键盘上,悠然博一回。开博,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如今的多元化社会中,人的理想实现途径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当满足这种多元化的需求,网络教育博客就是大家学习上的好老师,工作上的好帮手,思想沟通的好载体,专业成长的好路径。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记我的新教育成长之路


教育的星空与土地

---记我的新教育成长之路

龙凤小学 张斌

2017年,青涩懵懂的我离开校园,怀揣着我的教育之梦,开始走进教育的田野里耕种。那时候的自己满腔热情又小心翼翼,我就像一张需要着墨的白纸,战战兢兢,渴望被书写,又害怕自己笔迹的草率和拙劣。最重要的是汲取经验,向优秀的老师学习!我告诫自己,这一路,需要牢牢抓住各种机遇,跟孩子们一同进步,才能不断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8年,机遇来了。着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带领着他的新教育团队来带了旺苍。王兮老师、蒋长玲老师,这些陌生的名字变得亲切起来。新教育如同三月的春风吹到了旺苍县,吹到了这个刚刚成立的新教育实验区。就这样,我结识了新教育。我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新教育的道路。

一、心为火种,何不倾情燃烧

在刚刚接触新教育时,内心几许期待,又几许彷徨,新教育到底是什么,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呢?我一个新人,我能做的好吗?在我困顿迷茫的时刻,陈沪校长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新网师。

结识新网师,追溯根源,是陈校长分享给我的那篇新教育生命叙事总结,我认真拜读完后更是心潮澎湃,小小的一篇叙事让我收获颇多!新教育的火种悄悄在心底燃起来,我对新师网充满向往和憧憬,对这场相遇充满了期待。教育创新,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成长更是一场挑战,而我迫切的想要加入这场战斗,强大自己,带给我的孩子们新的东西。

一天,陈校长给我发来了新网师2018年秋招生简章,我欣喜若狂按照新网师要求认真撰写我的阅读史,成功提交报名信息就是漫长的等待。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看看新网师的公众号,生怕自己错过了信息。半月之后,我终于在新教育微信平台上看见了自己被录取的消息,激动万分的我第一时间向陈校长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他祝贺我,鼓励我认真学习。

就这样,一条美丽又充满荆棘的求学之路铺陈在我的面前,那是一座等待攀登的山峰,山峰上有我渴望的教育风景,于是初为人师的我就这样出发了。

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跟新网师的开始了。

入学第一步便是选修课程,新网师考虑到老师们的教学工作,特提示每学期每位老师选修一门课程即可,这更让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温暖。

我选修的课程是王兮老师的《新教育小学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我想从小处着手,先关注班级建设,由细微开始,慢慢走进、融合,进而创新。就这样,我再次与王兮老师在网络相遇。

记得新生的我在新网师的开学第一课。那天晚上七点半,我早早地就守在新教育App,生怕错过些什么,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忐忑又期待着我的开学第一课。王老师第一次课是 “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教师角色”,这是一次理论学习,要是平时,我绝对不会碰那么枯燥无味的东西,可王老师的课偏偏就那么生动有趣,她就这门课程的理论支撑作了一个梳理,杜威、黑格尔、夸美纽斯等他们的教育主张一一道来,我一边听,一边拿着笔不断记录。那节课让我恍然,原来我是如此的需要进步跟创新。最后,王老师用这样一段话总结: “我们呼唤这样的你——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保持信仰的开放性,只有信仰终止了,才有发展的可能性。教师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其实质是开发体现教师专业自主权和适应每一个学生需求的班本课程。正是基于此,我们呼唤知识分子型教师,什么是知识分子型教师呢?那就是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我盯着屏幕上这一段文字,在心里思考了很久,很久,我问自己:这样的你,不正是我需要成长成的样子吗?

不知不觉加入新网师已两个多月了,课程也渐到尾声。第二次到第五次课,王老师就晨诵课程构建方法及案例,小学语文部编教材解析,部编教材构式例举及阅读写作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整合及案例做了仔细的讲解,每一次课我都收获满满。最后一次课是学员优秀案例赏析,这节课上三位优秀学员对他们的作品作了分享,对比自身,我黯然失色,我深知自己需要思考与沉淀。学无止境,尽管我才刚刚起步,但是我有信心,今后,我将与新网师教育的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

三、砥砺前行,躬身实践

自从成为了新网师一员,新教育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我的心上。我们学校选取了新教育十大行动的三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为突破口。而我也紧跟学校的步伐,把这三点贯穿于我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于我来说,新教育是一场全新的教育改革,受益者是我跟所有的孩子,我深知,当理论可以变活落于实践中时,这场改革才算真的成功。

1.师生共建,缔造完美教室

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一个好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选择第一步先对教室做出改变。接到班级初,我就被孩子们的热情和活力所吸引。九月初我在班会课上和孩子们一起构思班名和营造班级文化。最后,经过跟孩子们商讨,我们决定下了班名——星星班,含义是26名孩子,像26颗闪耀的星星,通过努力、勤奋、进取,不断成长,最终都能像星星一样发出鲜明夺目的光芒!在确定班名后,我和孩子们开始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就是守护着星星的天,孩子们提出,要把教室布置成浩瀚的星空,因为我们是星星啊,在浩瀚的星空里学习成长。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我和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素材,有海绵卡纸、蜡笔、颜料、剪刀等等,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星星,一起做手工,一起粘贴,经过前后一周的努力,班级变了,白白的墙壁变得有了生命,有了期待。我们建设成了“我们的星空”、“星星书法”、 “星星乐园”、“星星书吧”等。在班级建设中,我一点点的融入了他们,走进他们,他们看着我似乎也没有以往那么拘束,这次班级建设不是简单的布置教室,而是使彼此靠拢的机会,一个团体要进步,就必须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于我而言,相比老师,我更愿意像扶持他们前行的挚友。

蜕变——我的班主任成长之路


蜕变——我的成长之路

2005年大学毕业,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来到了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非师范专业的我来说,这完全是一个意外之举。既来之,则安之,来到学校后,我被安排在了学校财务处,同时在系科担任部分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初来乍到,对学校财务工作还不熟悉,为了尽快的接手工作,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行政方面,并未担任班主任工作。当时一同进校就做班主任的同事,调侃我说“没做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所以你是残缺的。”当时,我也暗自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做回班主任。

转眼间,时间来到2009年9月,当时我对学校财务工作已经能够驾轻就熟,一方面为了“做回一名完整的教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一己私利”(评职称需要),我主动向系科提出申请,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系科领导很理解和支持,任命我为095会计电算化2班的班主任,从此开始了我的班主任生涯。

一、一封突如其来的辞呈

记得2009年9月10日新生报到那天,坐在教学楼前广场接待台前的我,看着家长拎着大包小包把孩子送入校门,顿时感觉自己肩上担子重了不少,当时的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人,不让家长们失望。

由于当时我还是单身,吃住都在学校,肩上的重任再加上“新官上任”的热情及年轻人特有的激情,让刚做班主任的我每天都忘我的工作着,从早上起床,中午就餐到晚上就寝,我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三字经里说道:“教不严,师之惰”,为了管理好班级,我将此话作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座右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把建立班委和班规放在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位置。首先,在初步了解学生初中各方面表现后,我自己拟定了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等班委成员,搭建了班级领导班子,随后,在查阅了其他学校及班级的班规后,结合我班的实际,我制定了本班的班规,并规定了详细的惩罚措施,同时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最后,在实施过程中,我采用“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我会利用空闲的时候,来到班级教室后门,通过门上的玻璃窗“现场督学”;另一方面,我会安排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及每日值日班委详细记录班上不良现象,并及时告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找当事人进行处理。一个月下来,班级常规、卫生等各方面表现确实很好,因此在系科班主任月度考核排名中我也理所当然的拿到了第一名,其他班主任都投来的羡慕的眼光。然而好景不长,从第二个月开始,班级纪律、常规等各方面表现都在走下坡路,然而班委的值班记录中却并没有任何反映,为此我把相关班委召集起来进行了集中教育批评,当天晚上,数个班委发消息给我表示了辞职的意向。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我得知班委因“打小报告”在班级中树敌不少,渐渐被其他同学孤立,其他同学则认为班委选定和班规制定都是我一人制定,有些班委不能以身作则,无法胜任班委,同时大伙都无法参与班级管理,故产生抵抗情绪,出现了不服从管理的状况。在摸清情况后,我随即调整策略,通过班会课和全班同学一起献策献计共同商定班规,并在大家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选出了新的班委班子,此事方告一段落。

经历了这场辞职风波,我终于醒悟:做好班主任工作仅靠一味的打压和一时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有热情而不得法,这热情也会灼伤学生和自己;如果只是打压而不去感化,只会有一时风平浪静而不会长治久安。

二、一个意外的请求

他是一个外表秀气、身材高大的男生,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长相,而是他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军训伊始,他就因为行为懒散,桀骜不驯,不服从管理,而被教官多次罚站军姿。在随后上课过程中,他也总是懒懒地趴在桌子上,而桌面上没有一本书,或者放了一堆与课程无关的体育杂志,而且上学也经常迟到,还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走得不紧不慢,没有丝毫晚到的歉疚。为此,我多次找他耐心谈话,自以为谈得推心置腹,大功告成,可第二天看看却发现他还是老样子,并且还经常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来告他的状,说他上课不服从老师管理,对同学不友善。渐渐的,他成了班上的“钉子户”学生。

在和其沟通无效的前提下,我决定进行电话家访,与他的父亲取得联系。经过家访后我得知,该生初中在扬州树人中学上学,成绩一直都还不错,本来有希望考上中等以上的高中,可是由于中考发挥欠佳,最终落榜后家长帮其选择了来我校就读五年制高职,读职校让他觉得很沮丧,和原来同学相比也觉得自己无脸以对,学习积极性一落千丈。随后,我有针对性的和他进行了谈心,告诉他高中不是成才的必经之路,只要自己努力,读职校一样可以成才,并且列举了许多优秀职校毕业生的成功案例,随后他表示自己对会计专业确实不感兴趣,要求调专业,于是在征求他父母意见后,我帮他办理了转专业的手续,他顺利转入专业学习,并且后面表现也一直很不错。

然而,在我班学生下店实习前一天晚上,我意外的收到了一条他发来的短消息,内容如下:葛老师,您好!我以前不懂事,给您带来了很多麻烦,对班级同学也不友善,一直都觉得很亏欠大家。虽然我身在电子商务班学习,但是一直都很想念大家,只是一直都没有勇气说出来。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明天是全班最后一天上课,明天想和全班同学一起上最后一天课,恳请您同意!”感动之余我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早读课前,他一早就坐在了教室,同学们都觉得诧异,在我说明他来意后,全班同学对他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一切误会此时都已化为友谊。通过这件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强大力量和大爱的温暖,也令我感动不已。

三、一次感动的聚会

为了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班主任的“威严”,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全班没有组织过一次集体性的外出活动,期间也有许多同学提出来,我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为了不让大家的四年学校生活留下遗憾,于是在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组织了唯一一次全班性的外出活动:唱歌和聚餐。下午的唱歌气氛很嗨,大家都把自己最拿手的歌亮出来了,当然我也给大家加入了其中,其乐融融,真像一家人。晚上聚餐开始前,同学们要我说几句,我上台后把过去的四年学校生活作了简单总结,并为大家的未来送上了美好的祝福,最后我说到:“只要大家说老班四年没误人子弟,我已很开心,如果说老班四年还教会了你们些什么,我就很欣慰了”。说到此处,不舍之情由然而生,情绪已无法控制,不禁潸然泪下,同学们在我的带动下也都哭成了一团。

这使我充分认识到: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拉近师生间的近距离,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走向成功。

四、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记得开学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就曾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四年后等到大家实习的那一天,全班一个都不少。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四年的学校生活,班级共有两位同学因故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本该属于她们的校园生活。当她们向我表达辍学选择工作的意向后,我都曾极力挽留,并多次做其本人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甚至曾前往她们工作的地方进行劝导,但是她们还是无动于衷,一意孤行,最后坚持选择离去。然而一年后,当她们工作不顺再次询问我是否可以回校继续上学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上学好比一次旅行,沿途的风光也许迷人,但千万不能中途下车,否则你将错过这趟列车,并且永远无法登上同趟列车。我为她们俩的中途下车,感到深深的痛惜,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心病。

今年,在送走了095会计电算化(2)班后,我又接手了一个新班--135会计电算化(4)班。在此,我衷心的祝福095会计电算化(2)班的全体同学学习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我坚信:将来老班会以你们为荣的!同时也希望135会计电算化(4)班的全体同学能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努力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这一目标,我将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全力以赴。诚然,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新兵,我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但是我有一颗好胜的心和一份真挚的情,我相信在你我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心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心得

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深深地被习近平总书记曲解波澜和艰苦磨砺的成长经历所震撼,被他心系百姓和果敢担当的毅然决心所折服,也对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智慧而感到惊叹,为党和国家拥有这样一个领导核心而感到庆幸、骄傲和自豪。翻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履历,可以发现他成长历练的过程就是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句话”诠释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指南。

“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朴实,却一语道出了敬爱百姓、服务百姓的朴素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和胜利之本。从“上山下乡”当大队支部书记起,到正定、到福建、到浙江、再到中央任职,在数十年的从政经历中,他从来没有把“爱百姓如爱父母”当作一句口号来空喊,都是用真言真行实践着“爱百姓如爱父母”的“爱民宣言”。在正定时,他与40万人民共同奋斗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使正定从此迈向了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在福州时,他带领市区领导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他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专项工作,得到老百姓广泛称赞;主政浙江时,在50年不遇的台风麦莎中,浙江虽处抗击第一线,却受灾最轻,他连续工作20个多个小时,指挥124万群众全部安全撤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地震灾区到边陲小镇,走遍千山万水,他“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最重的份量。多年不变的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使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信任和拥护。

“要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是“干部下基层”的践行者,7年多上山下乡,与黄土高原纯朴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成长,同时也坚定了他“为民办实事”的人生目标;17年多施政福建,他提出“四下基层”要求,倡导开展“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5年主政浙江,他以“哲欣”为笔名在《浙江日报》开辟“之江新语”,撰写了232篇短论,回应的都是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用大白话,谈大事情”,被网友誉为“中国第一博主”。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就2013年一年共到基层考察调研13次,深入寻常百姓家,拉家常、问生计、听民意,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正是明白到基层锻炼的可贵,习近平总书记才反复强调,我们的广大干部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沾点泥土、接点地气,到基层去吸收“养分”。“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是习近平总书记历练成长的真实写照,不仅让他与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成为最“走心”的人民领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政治生涯中深入思考、反复实践,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和主张,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5年里,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亿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覆盖;这5年里,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近6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这5年里,强国梦、强军梦的步伐越来越昂扬激越,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国之重器”不断涌现,惊艳全球;这5年里,“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和“中国网”,一个个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不断的回应百姓企盼!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正迈着铿锵自信的中国脚步!小至一厘一毫,大到千家万户,近在一朝一夕,远到千秋万代,无不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应对“历史性考试”的赤子初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众望所归的我党领袖,他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我们要学出一份忠诚,学出一份担当,要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有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有感

近日,应局党委要求,投资集团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认真学习之余,深深的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伟大的、深受人民拥戴的我党杰出领袖。他的成长和成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红色革命家庭的孕育。“志不坚者智不达”,习近平总书记的父母都是一生追随共产党、追求真理的老革命,尤其他的父亲曾是德高望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父母的言行为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红色革命家庭里成长,受这种浓郁革命氛围的熏陶,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从小树立了“精忠报国”的人生目标,因此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之时,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党的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二是艰苦曲折困境的历经磨砺。“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史堪称一部艰难历史和曲折经历的画卷,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15岁只身一人到陕北插队当农民,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他始终保持从容执着、不急不躁。7年黄土高坡的甘苦,为习近平总书记形成大度格局和宽广胸怀奠定了基础,养成了坚忍不拔、志存高远的精神品质;7年黄土高坡的甘苦,也让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永远的“装”在了心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而自然;7年黄土高坡的甘苦,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农民和脚下的土地有了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对改变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增添了毅然决然的抱负和担当。

三是自身不懈努力和奋斗。“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脚踏实地干革命、创事业,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从他的成长经历看,从下乡知青到党的领袖,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一般军官到军委主席,每一层级都扎扎实实、政绩卓著,每一岗位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党、政、军各个领域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熟知国情、了解百姓、把握实际、胸怀全局的基本特质以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战略谋划、统筹兼顾的掌控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充满智慧,最具人格魅力,有着大无畏的政治胆略,他的每一次出访,每一次演讲都给我们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新理念的倡导者、新形象的塑造者、新方案的推行者,展示出非凡的战略眼光和伟大的斗争精神,展示出一个大国领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光芒。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幸运、而自豪!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的维护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学习体会


本人陆敏智,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服务着,平平凡凡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教学成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回顾自己所经历的8年英语教学,感触颇深。最近通过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课程后,体会如下:
名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名师,顾名思义是在某一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不是一种职称,而是一种荣誉。然而名师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证明的。时代呼唤名师,社会需要名师。名师的产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在专家的眼里,名师特指那些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在普通人眼里,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这是多么难以达到的名师标准啊!然而,纵观众多名师的成功经历以及我个人的成长轨迹,一个教师,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建构人际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文本多种解读的方式建构阅读、鉴赏、重构文本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或进一步拓展的个性化方式建构课程知识;建构课程学习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三、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教师日复一日地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压力和冲突,这时,不妨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自己或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认识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反思。
如果说,教学就是培养一种习惯是大家尊崇的教育信条,那么它就不仅仅适用于教育对象学生,教师本身同样受用。小编 全面的范文写作小编站 教师要养成的是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
以一堂课为例,我们在这堂课的设计、执教和教后可以进行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行动前反思:我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设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合理吗?它有没有损害学生的发展?我清楚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吗?我这样教能实现教学目标吗?
行动中反思:自己新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追求是什么?我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知识是我直接给,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我的课堂是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行动后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有好些?我的讲解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的体温学生感兴趣吗?对学生富有挑战性吗?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要差些,为什么?
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比如在进行了儿童诗教学或对联教学一个阶段后,论文网 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接受情况、成效的体现及整个教学安排的经验和失误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尝试和研究的开展。
四、学会合作,取长补短
有本书叫《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书中是这样界定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合作是一种智慧的聚合,采众家之长,优势互补,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合作是l+12的效应,合作是双赢共前。合作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启智开思。学会合作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教育领域合作尤为重要,在2002年微软教育论坛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拿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打起了比方:如果举行编程比赛,一个清华学生对一个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我赌清华赢;双方各出100人,我可能要偏向美国赢。他是肯定美国的学生合作精神比中国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研究模式,把自己的反思摆在教研组、年级组的集体研究中,以开放的形式,通过加强教师集体之间的合作式研究,实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和协调支持,在共同体验成功和分享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以上是本人学习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后的一些体会!
写作参考 陆敏智

学习“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的心得体会


了清华附中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赵谦翔老师的名师的教学成长之路,感觉收获很多。为我了解名师、感悟名师,名师提供了一份非常珍贵的资料。赵老师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促使我地去学习,去揣摸:
一、学习他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
要学习他把从事教育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崇高的从教动机和幸福观,把与学习看成是品尝人生的欢乐,树立视事业如生命,爱在其中,以苦为乐,为之献身的信念。
二、学习他关爱学生,提倡民主,不懈追寻教育理想的精神。
要学习他民主、科学的教学观,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长年累月、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真正实践目中有人的教育,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学习他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
要学习他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工作,自觉、刻苦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他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善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的长处,少想无法改变的弱点。真正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结合师德教育活动实际,更新观念,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意识的教育。将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象赵老师那样认真读书学习。要天天看书,读教育名著,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学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崇高人格。同时,也应向同事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生活中不断砥砺,享受经历,完善自我。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
在欣赏名师的睿智时,也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1、要经常学习,及时反思
成功源于勤奋,成功是与辛勤的汗水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专家型的教师,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才能按新课标要求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此外,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为人师,应该养成反思精神,在一个工作日或一个阶段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工作中的优点和失误,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取得进步。


2、爱即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师德的核心。教师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直的工作作风,厚积薄发的工作效率,更需要的是对学生倾注爱。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它兼具有父亲的严格,母亲的温柔,朋友的平等,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在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3、责任重于泰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依靠教育来承担,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对未来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名师的优点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更多,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从名师身上找优点,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的找差距,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接近名师。
黄柯

记我的教师求职之路


穿一路风雨,迎彼岸花开——记我的教师求职之路

体检已过关,二十九号到韶关乳源教育局报到,随着最后一环节的落幕,这一路的奔跑也终于画上了句号。关于这篇日志,在心中已酝酿了千百回,一次次的战争一次次的心的跃动,原以为可以早早地让我酣畅抒发心中感慨,但命运之神却一次次引领我颠簸到如今。哭了,累了,痛了,是的,这一路,走得艰辛走得疼痛走得心酸。可是,茫茫求职路,谁人又能易得?残酷现实前,谁人又能轻言放弃?义无反顾地选择“教师”道路,是追求是执着也是内心的坚定。“教师”,被世人赋予了很多的光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诚然,教师如世人所言,灌溉知识、培育幼苗、引领成长,在某个方面来说教师是伟大的,教师是光荣的!很多人都说,你很适合做老师,你的性格你的特征你的优势你的气质,都适合!莞尔,或许吧,小时候不懂何为“梦想”,每每坐在教室里,仰起脑袋瓜,望着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老师,心中会生出一丝丝叫“景仰”的情感。那是一种敬畏一种仰慕一种爱戴。“景仰”伴随成长,高考结束后,在同档次的学校里挑选,也不曾做过多的考虑,就选择了“师范院校”。大学三年里,浓郁的“师范院校”的学术氛围感染着我、熏陶着我。从专业学科文化知识到教育教学技能知识,从课堂理论到实践演练,从图书馆到中小学教学,都与“中文”“文化”“教育”“教学”相勾连。就这样,三年下来,不知不觉,心中已培植了一种叫“文化”“教育”的种子,身心已与“教育教学”相接壤。当然,身处现代社会,梦想与现实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让梦想照进现实”是多少人的企盼多少人的惦念,为了让梦想在现实的土壤上长出美妙之花,多少人为此作出默默的艰辛的付出,我也不例外……

2011年

2011年六月,是我的毕业季。在这个毕业季的前夕,毕业生们都在为“未来”奔波着。回想那时,在校园的自己还真算是单纯。师范生的校园环境与其他大学校园的环境不大一样,师范生们大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考取公务员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那时毕业前夕的自己,也是和大家一样,只想着考教师,而且还很“安分”地只会考家乡的教师。或许那时年幼,又或许是还身处校园环境,那时的就业意识来得没那么强烈。经一些师兄师姐打听,知道英德的教师考试是在五月份,考试内容是高考题。大三第二学期开学初是实习期,实习一个月后,刚好英德教师的招考公告出来了,于是,才和同学开始紧张起来,到书店买相关资料复习。就这样,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月后回来参加英德的教师招考。备考的那个月开始紧张了,开始意识到这是一场关于“命运”、关于“工作”、关于“未来”的考试。整整一个月,全身心地投入复习,这其中,当然也不乏焦虑彷徨害怕和担忧。考试结果出来了,上线分数为:86分,我的分数是:84分。两百多名语文考生中(当年本科生和大专生统一排名)排名第二十七名。后来补录分数为:85分,但我也无缘。就这样,第一次跌入人生低谷,第一次感到彷徨和无助,那种无奈与悲伤的疼痛远远大于高考。

在那时,学校有宣传“三支一扶”项目,落榜后,就报名了“三支一扶”。“三支一扶”全名为“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这项政策是广东省从2006年起开始执行的,录用对象为广东省的大专以上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该政策一方面支持广大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一方面为了缓解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期限为两年,期满后不提供后续工作。这政策,通俗点的理解就是:暂时到国家单位就业,暂时支持国家基层工作。当时因为报名了“三支一扶”也因为胆怯和不成熟,就没有去参加其他地方的教师考试了。2011年9月,通过广东省“三支一扶“办的筛选,最后分配到英德市大镇中学,开始走上了教师道路。

2012年

2011年9月上岗,在大镇中学担任七年级内宿兼教两个班语文。2011年9月--2012年1月,是我工作生涯中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最热情澎湃工作最上心的一学期。由于刚上岗,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都需要熟悉和摸索。因此,这学期整学期的心思都扑在工作上,期末,学生的成绩也喜人--班级总排名第一,语文科第二。这是第一次尝试教书育人的欢欣和喜悦。

2012年2月--2012年7月,这是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年份一转,意味着今年的教师考试又逼近了。那时,潜意识里是知道自己要准备了,但危机感却没那么强烈。由于还做内宿班班主任,每天早起晚归,琐碎繁杂的宿舍事是影响考试的一个小原因,但主观上,自己也还没全身心的投入。因此,2012年的英德教师考试又以失败而告终。

2013年

2012年教师考试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打击。因此,2012年暑期,工作生涯的第一个暑期,选择了放空。暑期里到了各地游玩,身心有了较大的放松和洗涤。暑期回来学校,全身又充满着正能量。第二学年里,学校有了较大的照顾,让我做了外宿班班主任。2012年9月--2013年1月,这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是心灵比较宁和一学期。少了每晚的看班和查舍,时光倍感安宁。这学期里,教师考试工作还未真正拉开序幕,工作之余,比较热衷自己的爱好--跳跳舞,看看书(主要看诗词散文和古文(由于教师考试要文,而古文又是我的弱点,所以从基础抓起,熟悉初中教材的全部古文)。按同事话来说就是--这日子过得很是诗情画意呢!

2013年1月--2013年8月,为期大半年的时间,这大半年,是真正意义上的求职时光。

2013年1月--2013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同事聊天,聊到一个师姐考上了清远清城区教师。同事说她也是三支一扶的,第二年考上的。当时听了就非常来劲,果断和这个师姐取得了联系。和师姐聊完后,一下子全身心充满着力量。元旦和闺蜜去了一趟海南岛旅游后就开始了复习。网购了一本中人版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里面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等知识。教育学的知识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因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所以读起来也容易入状态。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比较枯燥艰涩,读起来有那么几分艰辛。但为了心中的那份追求,依旧天天如一日地啃、啃、啃。一个寒假过去,整本书基本也啃得比较熟悉了,开学后,就开始背诵,每天上完课就回宿舍,关起门就背、背、背。3月4号,清远市清城区教师公告出来了,公告内容一出,傻眼了。考试内容为: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相关专业知识。按照考试内容来看,之前复习的内容只有“教育政策法规”是有联系的,其他的都不考了。考试笔试时间为3月30日。不过自己也还是来了个啊Q胜利法:没事的,所有的考生也是现在才知道要考这个的,所以大家的起点一样的。这样安慰后,又开始放下以前复习的内容,又开始网罗公告上的内容。1、党的基本知识。网购了一本书和上网查找了相关练习题。因为高中是读政治的,所以对这些内容页不太排斥,用了几天时间把党的基本知识消化了。2、时事政治。最开始是网上搜索时事材料,复制粘贴打印,厚厚的一沓,复习了两天后,发现这样效率很低。很难找重点记得也不牢,于是,就上网搜索试题。当时*搜索了一份“2012--2013年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这份资料一共有五十多页,全部是选择题,内容都比较精华,是重点时事。于是,我就放下打印的时事,天天就用饭后和睡前的时间捧着手机来看这份试题。(后来考试来了十道时事,这里面就有八道,命中率还挺高。)3、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直接从书上撕下来,零星时间就捧出来圈圈画画,看看背背。这项内容不太多,只有几页纸,反复看了几次后就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法规进行背诵。最后,在考试中这个内容的得分也比较理想。4、相关专业知识。关于这个内容,我想说的是公告可真“坑人”了。咋一看,相关专业知识,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于是,前期就准备中考题和高考题。可,3月19号,到清远报名,报名现场里无意中得到的一个证实消息,公告上写的“相关专业知识”指的是“教师专业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天啊!当时真是懵了!报名完回去后又立马拿出之前的教育学心理学来复习。

2013年3月30日,清远市清城区教师招考。语文考生:507人,招9人。笔试排名:25名,面试排名:12名,总成绩:17名。未录取。

清城区笔试结束后,心里面有几分欣喜有几分忐忑又有几分期待。感觉大部分题目都还好,都在自己视野范围之内,但看到那五百多的考生,心里却没有了底。等待一星期,笔试成绩出来,颤颤巍巍入了面试。当时是兴奋且欣喜的,毕竟这么多人,挺进了面试,心里还是有几分开心,这也是这一年多来第一次尝试到一点成功的甜头。笔试成绩公布到面试只有五天时间。于是,又果断找来小学语文课本,几天时间囫囵吐枣了八本语文课本。最后一天的上午,自己找了间空教室,练习了几次后,下午就坐车下清远了。

清远的面试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如此正规严肃的面试。面试形式为:十分钟说课。语文考生一共有三十个人面试,我排第十二个。十分钟说课之前有三十分钟的备课时间,这备课时间,深深感受到“抢饭碗”的滋味。草稿纸一发,自己还没回过神来,发现旁边的考生已经开始刷刷刷地狂写了,等到三十分钟收卷,监考员手上的是写得满满的了。心里暗叫“来者不凡”啊!

尽管如此,自己还是鼓足劲,给自己满满的信心。开场、承接、过度、收尾,按照原先练习的来进行。说课结束,工作人员送出分数,傻了眼,“76”分,天大打击啊!第一反应就是“问题出在哪里了?问题出在哪里了?”带着满怀的难过坐上了归去的汽车,车上一直反思这个问题,后来自己在反思中也找出了一些原因。

清远的考试,虽然也以失败而告终。但十七名的成绩给了我心灵很大的鼓舞,休息了一天后又重整士气,开始英德的复习。

2013年5月19日,英德教师招考,语文考生141人,招4人。排名:第4名。(没有面试,笔试为总成绩。)两名随军家属合格优先录取,因此仍未录取。

今年英德的考试内容为高中知识和公共科知识。这两项内容以前我都有复习,所以英德的复习资料不用像清远的那样到处网罗了。英德的教师考试重头戏是“高考题”。对于“语文高考题”,我最薄弱的环节是“文言文”。因此花了大量时间来攻文言文,从诗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到基本句型等,从课内到课外,从整理归纳到反复练习,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到最后,结果还是喜人的,对于文言文练习,由原来的“畏惧”到“越做越有感觉”。5月19号考试结束后,心里有点底但又有点担忧。结果出来,很接近自己的设想。分数刚好上线,但两名随军家属刚好报了语文科,因此优先录取随军家属。消息传来,泪水决堤,压抑许久的压力、煎熬、苦闷化成汹涌的泪水,悲伤与疼痛占据心头……

2013年5月26日,韶关市武江区教师招考,语文考生71人,招1人。笔试排名:第8名,未进入面试,未录用。

因为一直都关注“广东教师招聘网”,所以对附近地区的招聘都比较留意。之前备考英德的时候看到武江有招聘,起见,就也报了名。英德教师成绩出来到武江考试只有几天时间的空隙,这几天仍处在调整状态,加上武江区考大学专业知识,因此,武江区考试接近裸考。

2013年6月22日,韶关市翁源教师招考,语文考生102人,招9人。笔试排名:第19名,差一分进面试,未录用。

英德教师落榜后,虽然很伤心很难过,可是也不断寻找附近地区的招考信息。当时翁源招考和韶关市浈江区招考公告陆续出了,那时,内心又重新燃烧起了热情的火把,感觉希望又有了,只要努力,只要继续坚持,希望又在前方。打听到这两个地方只考客观题,于是,又从以前的复习内容里筛选出客观题复习。翁源的笔试一百道选择题,原以为有信心进面试的,可结果还差一分。又是那命悬的一分,夜晚,躺在床上,回想过去,无声的泪又划过脸庞……

2013年6月16日,韶关市新丰县教师招考,语文考生75人,招6人,排名:未知。未录用。

一开始本来没打算考新丰的,只想考浈江和翁源的,可是,翁源笔试时间竟然和浈江的撞一起了,都在同一天的上午考,因此丧失了一次考试机会。所以在丧失了浈江区考试机会后就选择了去新丰碰碰。新丰报名是老爸去帮忙报的,也是因为老爸去报了,所以就去试试。可是,坑爹的是,领准考证的时候工作人员才说报考小学语文的也要考数学科目。知道自己数学是白痴状态了,但还是抱着试试心理,最后数学只会一道选择题。结果只有进入面试人员名单,也没去查笔试成绩了。

2013年7月19日,韶关市乳源县教师招考,语文考生20人,招2人。笔试:第3名;说课第2名;面试第1名,总成绩:第1名。录用。

从一月份开始复习,辗转各地奔波,到翁源教师落榜,此时,真的筋疲力尽,心力交瘁了。落榜那几天,魂不守舍,心头顿感茫然和失措。晃荡了几天后,夜晚,躺在床上想,还是不能就此堕落了。如果我就这样放弃了,那我的苦痛不但没有结束反而会延长,我明年一样还要参加各地考试,一样奔波劳累,那还不如再坚持努力,再奋战暑期。于是,从床上爬起,又开始搜索韶关清远两个地区的招考,搜索各地教育信息网和往年招考公告,直接打电话教育局咨询。捣鼓了一下午后,最终确定乳源和乐昌七月份还有招考。第二天,请假后就直奔乳源报名。乳源的考试内容为“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这又是个模糊的概念。为了能得到确切的考试内容,发动了朋友同学,最后咨询到往年其他学科考试内容为:中考题。得到确切消息后,心里才又豁地亮了起来。到同事家里借了初三语文复习的资料后就又开始埋头苦干了。因为以前复习了高考题,现在复习中考题显然要容易得多。七月份复习了半个月中考题后就参加笔试。笔试内容为中考题加高考题。题目不太难,都在自己的复习范围下。(乳源笔试完毕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乐昌报名,晚上七点多回到家后累得一塌糊涂。)

笔试结束三天后就公布了笔试成绩,第三名。结果还是比较喜人的,虽然预期是第一,不过第三也还小安慰。接下来是准备说课。准备说课这星期也是痛苦的,六本初中语文课本,近百篇重点课文。工程可谓浩大,每篇课文都必须掌握它的文体特征、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一星期下来,都是不断翻阅课本,看课件看教案,每天下来,眼花花,头晕晕。最后一天,就开始总结各种文体的一般套法和模拟说课。

第一天是说课,给的篇目是苏教版七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幼时趣事》。拿到教材,又傻眼了,想,又坑爹了。整个韶关地区都用“语文出版社”教材,之前看的课文也是“语文出版社”的,现在竟来了个“苏教版”。也罢,事已如此,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同样,备课时间是短促的,三十分钟备课时间几乎也是一闪而过的。浏览下教材和注释,就赶紧下笔写说课稿了。这次说课总体来说还比较满意,(因为清远的说课给了我很大反思和总结,所以避免了一些失误),十五分钟的说课也能讲到时间结束。最后排名是第二。

第二天是面试,面试形式和公务员面试差不多。三个问题,十五分钟内完成。每念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因为有了头一天的说课,第二天更显从容了。面试完全是没有准备的,之前也打听过是提问题,上网查了下有很多类型的题目,但时间紧迫,也看不了多少了,于是就干脆不看了就凭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得来回答。问了三个问题,题目都还不算难。1、你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你是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的?2、案例分析。3、如何理解“因材施教”?因为多次的演说经历和两年的教学实践,这次的面试完成得比较完美,最后得分是88.85分,是语文考生中的面试第一,也是整个教师招聘中的面试第一。

坎坎坷坷曲折求职路,到最后终于有了个结果。这一路走来,这大半年时光,关于很多,都有很多感慨。

关于“考试”:对于找工作的“考试”,对于这种决定一辈子走向的“考试”,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1、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必须考下什么?我必须拿下什么?2、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是考哪里的?自己的实力大概到了哪里去?3、网罗相关考试信息:往年考上的考生的和比较精准的考试复习资料。4、制定严格的复习计划和复习作息时间。复习内容庞杂,心态要放平和,切忌浮躁,知识是一天天消化的,给自己定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考试复习千万不能吊儿郎当,要从严从高要求自己,几点起床一天看几个小时书几点休息都要精准要求自己。5、临考前,往往会出现焦躁心理,这时要劝慰自己,该复习的都复习了,即使没复习的现在只有一两天了也复习不到什么了,还不如把它放下。

关于“苦难”:这大半年里,算是经历了磨难。想,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困难。或许,人都是从历练中成长的。开始,在挫折面前,我也是悲伤难过,后来,考到七月份,觉得心灵强大了很多。人,一个大字的人,想起一句话,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艰难与困苦,都要做一个大字的人,都要用坚强与乐观来迎接这路上的风风雨雨。人的潜能或许都是在苦难中激发出来的,只要一坚强起来,发现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一脆弱起来,发现什么问题都是问题。所以,也要感谢这大半年的磨砺,漫漫人生路,在往后的岁月中,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艰难困苦,但依然感谢这些经历赋予我的强大的内心,让我有一颗坚强的心来笑看这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关于“命运”:“命运”这词,很敏感。在中国老一辈中,很注重这个词眼。他们很爱把这个词挂嘴边,什么“都是命,都是命中注定的,都是命不好”。对于我的这趟求职之路,家人老感叹“命运不好啊,运气不好啊”,要么差点要么就被政策挤下来。曾一度,这词一响起,就击中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接着泪流不止。可到后来,对这词不感冒了。反而很信奉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是吧?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不幸,其实真的是那么不幸吗?是自己实力还不够超群吧?要是你实力超群,要是你不断去争取和超越,那是你的到最后还是你的!所以,在残酷的考试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一颗平和心面对客观,总结反思,然后做到最好!

关于“情”:这一路奔跑,辗转各地,虽然都是孤军作战,但身边总有那些点滴的温暖真情和真挚感动。这一路上,有我可亲可爱血浓于水的亲人们的失眠、揪心、泪水和劳碌;有在远方却时刻心系我考试为我欢喜为我忧的姐妹闺蜜和朋友们;有一直默默关心我并为我密谋生日晚会的大镇中学的领导及同事们。在这路上,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我辛苦了,大家也辛苦了!

啰啰嗦嗦的一篇流水账,写得很长,却抒发得酣畅淋漓。《穿一路风雨,迎彼岸花开》,写自己,写心中所想,与各位共勉,愿大家找到如意工作,愿大家拥抱精彩人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