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检讨书叙事 > 导航 > 大班教育叙事

检讨书叙事

大班教育叙事。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叙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育叙事(一)

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初次跳绳

幼儿升人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贤贤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轩轩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教师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0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教师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教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奇奇、晖晖、远远、坤坤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文文、涵涵、西西、轩轩四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瑶瑶、宁宁、萌萌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教师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教师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教师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一

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有时在真正的大型蹦床上跳,有时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大班教育叙事(二)

可乐的转变

可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变得很“自由”,不是在集体活动时插嘴、乱跑,就是用拳头解决纠纷,做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提心吊胆,以至于到了大班只要班上出了什么事,孩子们想都不想就说“肯定是可乐干的”。为了让可乐的行为有所改变,我决定找可乐妈妈谈一谈。

听我简要地说了可乐的表现,可乐妈妈大吃一惊:“小家伙那么调皮,我回家要好好找他!”我忙说:“是啊,如果现在还不开始调整,上小学时就要成问题了!”“我已经做好上小学后天天被老师找的心理准备了。”可乐妈妈回答得有些无奈。我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可乐妈妈怎么那么快就说泄气话呢?于是劝她道:“现在班上一出什么事,小朋友就说是可乐做的,我很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小朋友都是在看的,可乐确实总是做一些违反班级常规的事,所以小朋友才会对可乐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帮助可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到了小学这个新环境,可乐是有机会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的。”我希望以“新环境新起点”来鼓励可乐妈妈,让她重新树立信心。果然,可乐妈妈似乎精神一振,眉头也略为舒展了。

我接着说:“现在,可乐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我们必须通过外部控制,帮助可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而,可乐妈妈接下去提供的情况让我呆住了:“这孩子本身就感统失调,所以自控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在外面上课对他进行训练了。”我惊讶道:“感统失调?”“是呀。因为可乐是剖腹产,没有进行过挤压,所以感统失调。我们带他测试过,他还不算严重的。比他严重的孩子多着呢,有的到三四年级才发现。”我迅速在头脑中搜索着可乐妈妈一直以来对待可乐行为问题的态度,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会感到那么无奈。原来,她把可乐的“自由”行为归结为生理原因,因此在思想上就放松了对可乐的要求,认为他天生做不到。我很希望让可乐妈妈了解可乐的问题虽然有生理上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良好的行为是在成人后天有意识的培养下形成的。我决定回去好好查一下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感统失调的信息,也希望可乐妈妈不要因此放弃可乐,而是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可乐。于是我说:“既然有一部分生理上的原因,那么成人有意识的干预就更重要了。我很希望您能和老师达成一致,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可乐严格要求,让可乐有所进步。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开始,比如,要求他好好坐着吃饭,爷爷来接时要搀着爷爷的手,不要乱跑。您还可以和可乐共同商量定一个契约,比如,以一周为期限,对他提出一些要求,做到了有奖励,做不到就要罚。奖励和惩罚的内容也要和孩子一起商定,要以积极的为好。每次的要求不要多,一步一步来,这样可乐的压力也会小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好吗?”“好的,我们一定配合。”可乐妈妈点头答应。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可乐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一天早上,我刚到幼儿园,配班教师就告诉我:“可乐昨天在集体活动时不好好听,随便跑开去玩玩具,而且我喊他他还跑,一直跑到活动室外面。”我听了非常生气,马上找可乐谈话,可乐一开始满不在乎,后来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不要放弃我!”这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可乐的谈话过程,觉得有必要和可乐妈妈再谈一次。

第二天中午我把可乐妈妈请到了办公室,我简单地将可乐前一天的表现说了一下,可乐妈妈非常生气:“真是的,这小家伙怎么这样,真是不得了!”“是的,我一开始也和您一样,非常生气,但后来我和可乐谈话的时候,又被这孩子感动了。”可乐妈妈一声不响盯着我看。我继续说:“我给您打完电话后,对可乐说:‘可乐,我刚才和你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听得出来你妈妈很难过,心都要碎了!’可乐听完后就哭了,对我说:‘都怪你,是你告诉我妈妈的!’我说:‘如果你没这样做,我就不会告诉你妈妈了。’可乐听完没说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乐很在乎你这个妈妈,一个有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可乐妈妈听了眼圈霎时红了。我顿了顿,接着说:“我还问可乐:‘你知道什么叫放弃吗?’可乐说不知道,我告诉他:‘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你变成坏人也没有人管你!你希望老师放弃你吗?’可乐摇了摇头说:‘不要,老师,你不要放弃我!’我听了这句话,真的很感动。所以,我把您找来,看看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助可乐。”

可乐妈妈顿时流下眼泪,看得出她也被我和可乐之间的谈话感动了。这时,我拿出一份材料,是我最近收集的一些关于“感统失调”的资料。我将资料作了整理,()给她看的目的是让她明白:感统失调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病,其实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统失调,外面一些机构作的测试并不一定科学,而且这种生理因素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可乐妈妈边看资料,边听我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在和可乐的谈话中我发现,可乐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他思想上知道,就是行为上做不到,这除了生理因素外,成人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我们不能放任他的行为,一旦提了要求就一定要坚持。”

这时,孩子午睡后起床了。我对可乐妈妈说:“等会儿有个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乐的表现究竟如何。”可乐妈妈点头同意。活动开始没多久,可乐就起身跑到玩具柜前玩起玩具来,可乐妈妈忙用手一指,并喊道:“可乐!”可乐羞愧地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还没一会儿,可乐又站起来把椅子一推,走到活动室后面,可乐妈妈赶紧走过去把可乐送回座位,并在可乐的耳边交代了几句。

看完活动,可乐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想不到他在集体活动时会这样。”我点头道:“是的,现在的可乐需要成人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督促,帮他约束他的行为。”可乐妈妈摇着头说:“我和他爸还是比较注意管他的,就是他爷爷太惯着他了,所以他一点都不怕爷爷,我们平时又忙……”“我知道你们比较忙,但是孩子只有一个,如果从小帮可乐养成好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而你们在这过程中也能享受到可乐给你们带来的快乐!”她略作思索,说:“我知道了,我回去和他爸爸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爷爷奶奶谈一谈,要不,我们就把可乐带回家自己带……”

大班教育叙事(三)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中,很多小朋友都非常爱“美”。特别是当新衣服买来时很多幼儿都急着要穿到幼儿园去,想让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新衣服是那么的漂亮,喜欢老师表扬表扬他。但是有些家长一味地宠着孩子,他想怎样就怎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更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呢?

案例描述:

五一回来,衡衡有点不情愿地走进教室,我一看他的脸就猜到他肯定是心里不好受。这时我就过去问他怎么了,他不离我而且转身自己去玩了。他妈妈见此情形就过来跟我说:“五一休息时给他买来一双新凉鞋 ,在家里每天都穿。昨晚楼下一位阿姨夸他鞋子漂亮,他听进了。今天非要穿到幼儿园来,跟他讲了一早上他都不要听还哭了一顿所以现在心情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我就又跟衡衡去交流,他仍旧不离我但是不象刚才转身去玩了。但是还是在听我讲话的,因为他爱讲道理所以我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与他沟通。结果他愿意与我交流,我很高兴。我蹲下来问他为什么不高兴,他告诉我因为他想穿新鞋子可妈妈不让他穿所以哭了。这时我对他说:“衡衡,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穿吗?因为现在天气还有点冷,而且太阳公公也没有出来,你看老师、小朋友都没有穿凉鞋。如果你现在就穿的话很容易感冒的,万一衡衡感冒了,那就要上医院打针了 那就又要花妈妈钱了对吗?”他回答的很好而且心情也又点舒畅了。然后我又问他,爸爸妈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对吗?他迟疑了一会儿对着我笑了笑,他妈妈看到此情景也放心地去上班了。我也为衡衡听懂了我的意思明白了我的道理而高兴。

案例分析:

现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较富裕。又很多家长一味的宠着自己的孩子,把他们作为掌上明珠捧着,祖辈家长特别明显。所以现在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爱“美”心理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尽管这种心理是在特定情况下能起积极作用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会给幼儿和个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的爱“美”心理。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特别是对于那些非正常爱漂亮的孩子。幼儿爱“美”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教师、家长和幼儿自身的特点来看。教师的夸奖很有可能促使幼儿爱“美”心理的动因,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判别能力不强,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当孩子提出物质要求时总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没有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促使幼儿爱“美”心理的形成。有些幼儿自身爱“美”,教师、家长就要更加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这种心理,导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此时,教师、家长怎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早期教育重视发现、保护和引导他天性中固有的品质。”还指出:“只有家园联系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1、发展的趋势去关注孩子小步递进的过程,抓住 发展的寻常时刻,学会了解行为的发展意义。

在幼儿园中我们要学会分析孩子行为的寻常时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智慧策略,以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的儿童发展的知识和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儿童发展进程及其特点,努力支持和帮助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每一个儿童的长远发展在早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3、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对幼儿来说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对幼儿进行“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道德说教,而是帮助幼儿认清自己到底需要做什么,以及选择一种既能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并接受自己的方式。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教育叙事案例


教育叙事案例(一)

两种“本能”

——我的三则教育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张旭欢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老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老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可以读出他被老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快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天下午,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老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直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情却非常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老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起算”, 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积极了,而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特别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终于发现原来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不过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非常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起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助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知道,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而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己,以达到真正的提高。他后来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而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只有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老师铺天盖地的表扬,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老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而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不过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美好的音符。

教育叙事案例(二)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风波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借机鼓励道:“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会!”“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毛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吴梦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不敢自己还给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教育叙事案例(三)

别让“意外”搅了“教学”的局

周岗中学 周友杰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知识、个性、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所。所以,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状态。即使教师预设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解决这些生成性的问题,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乏,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一方面给我的的实验教学带来了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我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节课,我拎着满满一盒子实验仪器匆匆从实验室赶向初三(1)班的教室,还没进班,就听到里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做实验,哈哈……”“看,那是什么?”“咦,那不是吸铁石吗!”……刚进入班级就听到下面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大家安静,在开始上课前我先强调几点,首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第十六章电磁场的学习了,这一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师特意准备了很多实验。”讲到这里,班上顿时又是一片掌声。“第二” ,我继续说道,“大家也知道我们是农村中学,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所以请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有问题请及时举手。”说完,还是生怕实验过程过于混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又补充道:“还有,如果有同学不按实验规则,随便破坏实验器材是需要照价赔偿的。”

说完,我就正式进入了磁场一章的教学。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带领大家认识磁体以及通过实验研究磁体的一些性质及特点。在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就让课代表将磁体,大头针等实验器材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探究。班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请大家按照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我又提高分贝在班上强调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眼神顿时盯着一个人——小丁同学!

“怎么回事?”我第一时间质问道。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为两段的条形磁体,小丁委屈的说道。

“没用了!”“要赔钱啰!”“刚好裂成两半,一半一个磁极!”下面的同学开始讨论了起来。

当时的我十分生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正准备好好训斥小丁一顿时,我忽然想起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请平移到我这里来》的文章,讲得就是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件突发事件。“这不正是一个相似的事件吗?如果我当众训斥了小丁,对小丁的伤害会有多大?以后他还会用心去实验吗?如果学生因为怕损坏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实验,辛苦准备的实验还有什么作用?”想到这里我就接着大家的议论声反问了一句:“这个条形磁铁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了。”小胡确定的说道。作为学习委员的他思维一向比较敏捷。

“为什么呢?”我继续反问道。

“我们刚刚学过,一个磁铁应该有两个磁极,现在这个条形磁铁裂为两半,一半红一半蓝,每一半只有一个磁极,所以肯定没有用了,除非用胶水把两半连接起来,才能重新成为一个磁铁。”小胡不无得意的说道。

“我也同意”“肯定没用了”……下面声援小胡的不在少数。

“真是这样的吗?刚好老师这里还有几块断裂的磁体,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问题吧”我顺势引导。

顿时,下面又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刚才在下面一直声援小胡的班长小王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断裂的一半还是有两个磁极,你看。”说着,举起手中的半块磁体,只见两端各挂了长长一串大头针。其他小组见状,也都纷纷拿起手中的半块磁体试验起来。

“原来没有坏啊!”“现在是一块磁体变成两块了啊!”下面又开始议论起来。

见状,我顺势开玩笑的说道:“看样子小丁非但没有破坏我们的磁体,还给我们多创造出一个磁体啊!不过我们现在的磁体是刚好够用,同学们可别再创造出那么多新小磁体了。”这时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只见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同时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惯性”一节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大气压强”一节中“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间不允许等等各种理由借口剥夺了学生实验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在我们剥夺学生实验权利的同时也一并带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渴望。直到现在,当我拎着实验器材走进教室,学生为实验而鼓掌兴奋的场景依然让我难以忘却。

2.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实验过程中,专心于实验探究的小丁一时疏忽不小心损坏了一块条形磁铁,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愣住了,并本能地想道歉。这个时候,他已经认识到问题,还有些担心。虽然之前我多次强调实验纪律,但是当时如果我对他严厉训斥一顿,杀鸡骇猴,也能让大家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更为注重实验纪律和实验器材的保护。不过,对于小丁学生来说,不仅伤害其自尊,同时也挫伤了其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请你平移到我这里来》这篇文章的启发,我当时灵机一动,顺势引导,用让学生出乎意料的方法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处理,既保护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额外的达成了下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容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巧妙的教育方法,从小事着手,从意外开始,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题,提高教学效率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虽然打破了我的预设,但却带给我额外的惊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让我顺势达成了超出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课前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预设,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视预设。

其次,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再精心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的课堂生成。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灵活应对,有时意外的“生成” 也许反而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因此,只有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即弹性“预设”,善待“生成”。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活力,课堂才能鲜活。

小班教育叙事


小班教育叙事(一)

最近春暖花开了,操场上的春意盎然,我发现小朋友常常会采摘操场边花坛里的花朵和小树叶,每一次我都会及时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小朋友要爱护花草树木。但效果不佳,仍然有小朋友不断地采摘小树叶子。

这一天早锻炼,我带着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皮球,发现蓉蓉、小石头等几个小朋友抱着皮球,又悄悄蹲在花坛边采树叶。我见了十分生气,大声地问:“是谁让你们采的?”他们听了,忙缩回了手,把树叶很快地扔在了地上,这才听蓉蓉说:“是小石头让我采的。”小石头说:“不是的,是她叫我采的。”一边说一边还理直气壮地指着蓉蓉。蓉蓉不服气地说:“明明是你先采的。”他们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跟我兜圈子。这时候,我已经慢慢冷静下来,没有先前的怒气了,我一边暗自告诉自己:再采用简单的说教肯定不能奏效,一边脑子里不停地在思索。突然我似乎有了接下去该怎么做的方法:事情的关键并不在“是谁先采的”这个问题上,而是该如何让他们自己自觉地不去采树叶。我脑子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我蹲下身来摸摸他们的小脑袋,笑了笑,用另一只手指着小树,亲切地说:“你们看,树妈妈在向你们招手,打招呼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对我们说些什么,好吗?”说着,我附在小树上,将耳朵贴在树枝上,旁边的小朋友也纷纷像我一样把耳朵贴在树枝上,然后我对小朋友(我的眼睛看着小石头、蓉蓉)说:“孩子们,你们听到了吗?树妈妈想请你们说一说它们有什么本领?”孩子开始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蓉蓉第一个说:“树可以绿化环境。”小石头也抢着说:“木头可以做成小桌子、小椅子。”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说:“小树长大了,我们可以在树下乘凉;树可以吸毒气”等。小朋友们谈论得非常热烈。

趁着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我接着说:“树妈妈请老师告诉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小朋友,希望小朋友以后不要再摘他们的树叶宝宝了,因为那样它们就会很心疼,会很伤心,很难过。”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有的孩子马上说:“老师,我再也不摘树叶宝宝了。”我又接着说:“你们听到树妈妈的哭声了吗?”孩子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纷纷叫起来:“是的,我听见了,小树妈妈哭得好伤心。”

这时,我非常留意小石头和蓉蓉,我见他们没吭声,只是低下了头,我知道他们感到刚才做错了。我庆幸自己没有像往常一样批评教育。我的脑海里此时又闪现出了另一个念头。于是,我取来相机给长在树上的绿叶照了张相,然后将孩子们刚才摘下来的树叶集中在一个盒子里,就走开当没事了。过了三天,我又给盒子里的树叶也找了张相。这天午餐结束以后我没有带孩子们去散步反而通过多媒体给孩子们展示了两张不同时期的树叶照片,请小朋友看看树叶宝宝变怎么样了?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都争着想说。我马上问孩子们:“这是上个星期小石头他们从小树妈妈身上采下来的树叶宝宝,这些树叶宝宝和外面树妈妈身上的树叶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小朋友们纷纷说:“树上叶子宝宝都穿着绿衣裳,这些树叶宝宝黄黄的,都干掉了。”有的说:“死掉了。”我紧接孩子们的话说,“是呀!这些树叶宝宝多可怜呀!本来它们长在树妈妈身上,绿绿的,很漂亮,又很快乐,可现在他们再也回不到妈妈身边了,再也看不见自己的妈妈了。你们说,我们小朋友还能不能去采树叶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不能采了!”我马上又问:“小石头、蓉蓉,你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话想对小树妈妈说呢?”他们站起来,眼晴同时望向窗外的小树,轻轻地说:“小树妈妈,对不起。”这时,我笑了,笑得非常开心,紧接着说:“小树妈妈肯定听见你们的道歉了,老师也相信你们肯定不会再去采树叶了。我还要表扬你们敢于向小树妈妈承认自己的错误,好样的。”

看来,对幼儿园里的孩子用生动亲切的拟人方法教育比单纯讲道理效果好。通过这次特殊的教育,我从中也领悟到:我们老师要时刻保持冷静,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更要耐心、细心地对待;多角度地思考,不固守现有教育模式,随机的应急对策和精彩的突发奇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也发现现在的教育技术设备更方便快捷了,我运用了数码相机和多媒体,非常快捷的就让孩子们直观地生动地观察事物,并能进行了不同时期叶子的对比。幼儿教育秉承这,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开拓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适应现代幼儿的发展。

小班教育叙事(二)

小班的孩子,天真、烂漫,聪明却又脆弱,有的时候会人来疯,有的时候又会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悲伤难过,这就是可爱的小班孩子。与小二班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第五个月了,孩子们的一丝一毫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但是,还有些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也让我费劲了心思,为了让孩子们能变得乖巧、懂事、勇敢、坚强,我常常去思考许多对策,来解决孩子们的各种问题。

我常常以为孩子真的只要哄一哄,耐心的微笑面对跟他讲道理,他们就会乖乖的懂事,但是,我们班的吴宇森小朋友让我真的犯了难, 如:玩玩具时不愿意分享喜欢独占玩具;喜欢翘椅子并经常因为这样而摔倒;午餐时只吃肉不吃饭,还经常饭粒撒一地;区角活动是满地跑,集体教学活动时,坐不了一分钟;午睡时从不安静睡觉,要么讲话要么踢被子要么拍墙壁……最让我头疼的是,吴宇森小朋友从来没有好好的坐在椅子上认真听过一堂课,不是在课堂上乱跑,就是大声说话不听老师上课。于是,我决定利用一些对策来引导他,首先来软的,表扬与哄骗。每次他在课堂上开始捣乱的时候我就会跑过去走到他身边蹲下来,摸着他的头表扬:吴宇森小朋友最乖了,你是大哥哥了,要给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榜样,我们上课要乖乖的,小手小脚做朋友,屁股不离开小椅子,这样小椅子才会很喜欢很喜欢你,老师给你一个大拇指,表扬你坐的最好,现在请你坐回你的小椅子上面去好吗?一开始他会很开心的答应我:恩,我最乖了,老师给我大拇指好吗?可是没过一分钟,他又开始坐不住了,于是我又过去哄他:吴宇森你刚刚很棒,都坐了一分钟的小椅子,小椅子说很喜欢你,它告诉老师如果你跟小椅子做更久的好朋友,那么小椅子就会请老师再奖励给你大拇指,好不好?我再次拉着他坐回小椅子,但是,同样,过不了多久,老毛病又犯了,坐不住了。思考来思考去,软的不行,莫非要让我真的来硬的,严厉的对待他试试。在一次音乐课上,吴宇森又忍不住了,先是翘着小椅子,摔了几跤,然后又是乱跑乱叫,眼看着控制不了他,我脑子真的是再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了,()火冒三丈,拉住他就批评:吴宇森,你再这样坐不住小椅子,我请小椅子去找别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了,你就没有小椅子坐了,还有,上课乱喊乱叫,大家都不喜欢和这样吵的小朋友做好朋友,大家也不喜欢和不乖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只见吴宇森手叉腰对我说了句“哼”然后就人往后转不理我。就这样,音乐课又草草收场。之后,我认真总结了下这个小朋友的几个表现:自私、任性、霸道、无规则意识、不知道对与错……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小朋友,我在放学的时候找他的妈妈谈了会儿心,他妈妈告诉我:吴宇森小朋友在家里是老小,而且家里都是男孩子,个个都让着他,玩具一个人玩,好吃的一个人吃;父母更是溺爱,生怕孩子有一点不开心,过于心疼与保护。听了这些话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孩子会有自私、霸道、任性的表现了。但是我是软硬都试过了,对他都没有用啊,这可怎么办才好。恰巧这两天我都在六点左右看电视有一个“超级保姆”的节目,是国外的一些有问题的家庭请超级保姆来家里为他们指导、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我每一次的节目都很认真的去看去学习,从中我学到了一种方法叫严格的爱,就是面对一些不容易冷静下来听道理的孩子,要严格并坚持让他做到家长或老师给他的“小惩罚”,等他冷静下来以后认真地告诉他哪里做错了,为什么要“惩罚”他,让孩子知道错以后能用礼貌的语气说一句“对不起”,最后热情的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孩子他是最棒的。

又是一次音乐课,吴宇森小朋友习惯性的离开小椅子乱跑乱叫,正当我又要开始去批评他的时候,我冷静了下来,想了想超级保姆乔乔是怎么对待她所遇到的问题孩子的,于是,我走到吴宇森旁边,不再像以前那样笑眯眯地看他,而是表情严肃,直截了当地拉着他把他放到座位上,告诉他我们在上课,请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听。他当然不可能那么容易安定下来,我再次告诉他要坐回座位上,并拉他回座位,他仍然坐不住离开座位,接下来我不再跟他讲要坐回去,而是直接拉他回座位,只要他一站起来,我就把他放到座位上,他会反抗,还会用一些小暴力来对待我,但是我坚持让他坐回小椅子,这样的情况坚持了大概有七八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都没有微笑,而是脸上表明了我是认真的,严肃的,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七八分钟以后他开始不再反抗了,慢慢静下来坐在了小椅子上。这时候,我想起来超级保姆乔乔说的,当孩子开始冷静下来的时候,你要主动过去告诉他为什么你会这么做。于是我蹲下来在孩子面前,认真地跟他说:“吴宇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你乖一点坐在椅子上吗?因为老师在上课,小朋友在学本领,大家都坐的好好的,这样才能学到许多许多的本领,但是你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经过老师允许离开小椅子乱跑乱叫,这样小朋友们会学不到本领,小朋友的耳朵也会因为太吵听不到老师说的话了,所以,不能在老师上课时没经过老师允许就离开小椅子乱跑乱叫,这样是不对的,你知道了吗?”这时候,孩子貌似懂得我说的话了,点了点头。“那你现在懂事了,应该跟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吴宇森很聪明,他很快就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了句“对不起。”听到这句话,我意识到,孩子是真的懂我说的道理了。在最后,最重要的我学到的一点就是,当孩子知道错并认错了以后,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并表示你对他的爱。我看着吴宇森,亲切的喊着:“好了宝贝,现在跟老师抱一抱,你是我的好孩子,老师很喜欢又乖又懂事的你。”很快,孩子的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我拉着吴宇森把他的座位换到了第一排,并经常鼓励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的这一堂课,变得轻松、有序多了,吴宇森小朋友,也不再乱跑乱叫了。面对这样一个哄不得、凶不得的孩子,我尝试着用软硬兼施的方法,用严格的爱来教育引导他,让他学会冷静,学会倾听道理,学会认识错误,学会改正错误,并依然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与鼓励,这样,孩子不但没有失去信心,反而能慢慢改正,做的更好。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的一些小小尝试,虽然得到了成效,面对这个孩子以及其他孩子的一些问题,依然充满着挑战。教育,不是作为老师天生就会的,多看多听多学,才会吸收到好的教育方法,教育更多的问题孩子。

小班教育叙事(三)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机会体会手足之情,让孩子产生了很多性格弱点。儿童教育专家卢稳子教授认为,很多孩子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不会谦让、不懂容忍,更不会主动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而且,独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

用爱心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心,像父母般的照顾他们,使孩子有在园如在家的感觉。从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以及我们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来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当孩子不适应一个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开始,我还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无休止的哭闹,还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那个家长对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了园里,我依然是轻言细语,给孩子更是多了几分关爱。渐渐的,他们不再哭了,也开始和我说话了,只是声音很小,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听他讲完。有一天,当妈妈送他们进园时,竟然主动向我说老师早,而且还破天荒地的给妈妈再见。当时一种强烈的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用爱教育孩子。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也捂住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露出厌烦得表情,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们不再乱叫了,又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这就是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感悟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用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老师的爱,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们有偏爱。不能说我喜欢某某孩子,就对其多加关心,使其处处享受优厚的待遇,时间一长,就会使其他的孩子感觉老师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了。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以家长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与否、衣着来有分别的爱孩子,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了划分等级,甚至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楷模。再者,爱孩子,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包揽。

要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

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当我们因感冒而嗓子沙哑时,孩子们不会在教室大声地吵闹……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颗爱的红心吧,引导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洁白的画布上涂下美丽的第一笔,让我们用爱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学教育叙事


中学教育叙事(一)

爱是教育的基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想安静的坐下来回忆自己的从教经历,但都疏于琐碎的杂事而一直没能完成。借这次机会总算能把前段时间断断续续写的感受整理出来了。

从毕业以来,我带着梦想、希望、勇气与泪水……走到了今天,也很有幸在当今难找工作的国情下招上了“特岗教师”,往日的书生稚气,今日已经成熟了大半。从教师的特殊职业中更透彻的体悟到:什么是爱、奉献、责任、关怀、宽容、勇气、困难、执着、坚持……感动。

记得初来报到的第一天,校领导在会议上说:“欢迎你们到来为学校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更希望你们能很快成为教学骨干,为学校的发展建功立业!”面对学校领导的殷切期望,我深感责任无比重大,同时更想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我们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承诺!

还记得来到这里所上的第一节课,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地去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走上讲台的时候我的内心万分紧张和激动,这也是我毕业后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紧张原先准备好的内容忽然间的似乎都忘了,在结结巴巴中上完了我的第一节课。课后,我万分沮丧,最后在其他老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同时他们积极的帮我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对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果然在第二节课时这些状况都减少了。最终,我在学校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帮助下很快走出困境,步入了正轨。

在这段充满泪水与汗水的艰辛历程中,我终于明白了:作为老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而这些时时刻刻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中!

记得在接受教学任务不久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陈某,他平素里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而且经常拖欠作业;当时我想,既然家长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里,作为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教育好他们,(现在想来那时的想法还很单纯)所以第二天的课堂上为了惩罚一下他,让他在教室后面站了一节课。但他似乎不服气,觉得我管得有点多余。从此以后每次课堂上他都会故意捣乱。之后有一天为了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我找他谈话,通过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小学数学没学好,导致现在没有信心,再加上家境不好,有些自卑堕落。还让我以后别再管他。可是,作为老师,怎能轻易的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了解到了真实原因,觉得他还是有希望的,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把他督促的更紧了些。谁知适得其反,上课依旧我行我素。不久之后在第二次谈话中,他说我故意找茬。我也费劲口舌开导了半天,但还是无济于事。因为他经常捣乱甚至有时还会影响到我的教学,所以那段时间我真的不知所措,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师有很多时候是不被学生理解的。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他递给我了一封信也是一封道歉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老师:

我今天以这样的方式主要是向您道歉,其实您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而我却把您对我的一次教育当做了仇恨,一直对您怀恨在心,处处与您作对,也许在以前你看我还有一线希望,当我走到了不正之路,您就像伸手拉我一把,批评教育我,而我却把这些都在心里慢慢积成了仇恨,经常不尊重您,这些我回想起来心里真的很内疚,你也是希望我能多学点知识,而我却辜负了您对我的一片期望。前几天数学卷子发下来,我万万没想到我考的分数那么低,当时我一气之下就撕了卷子,忍不住掉下了泪水,因为我看了成绩后心都碎了,这是我上了七八年学考的最低的一次,这也许是一直和您作对的结果吧!看见其他同学考的都比我高,我心里真的很惭愧。所以我发自内心的决定在这里向您道歉:老师,对不起!不管您是否原谅,我都决定从头再来,不求进步多大,只求每天进步一点。我不会放弃自己的!

当我看完这封信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甚至有那么一点成就感!

直到现在,我每次翻看那些错别字满篇,语句都不通顺的信件时,心里都很欣慰,因为对她们付出了,她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现在才觉得原来她们这么的在乎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生的交往增多,同同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工作逐渐的顺利,看着学生从对我进行接纳到喜爱再到看着学生逐渐的成长,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我为当时的选择而庆幸。

教育之路还很长,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会使自己不断进步,才会让师生的心走的更近。用爱去了解学生,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切不能因为学习的好坏去评价他们。

教育是要用爱去干的职业,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真池塘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这样孩子们才会用爱来回馈你,回馈社会,回馈每一个人!

中学教育叙事(二)

我本以为自己对于别人给予的鼓励或是肯定的一句话,不会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我发现自己的认识错了。

九( 1 )班学生进入九年级后的第一次月考上周结束,今天开始讲解分析试卷。

上午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讲解分析语文月考试卷。首先,我分析卷面是否整洁的问题。我详细阐释了卷面整洁的意义、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其次,我对此次卷面的整体情况作一概括分析。最后,有针对地提出卷面整洁存在问题的具体学生。

当我指出我班胡某某同学卷面不整洁,存在字迹不清,字体不端正、匀称的问题后,让他发言表态今后要认真。可他却说:“我这是习惯了,改不了了”。这时,我本以为同学们会哄堂大笑,或是认真地探讨他的这一说法教室,可是同学们的表现却很平静。大家基本上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写字不好看,有的还认不清,老师早都原谅他了。(该生学习努力,成绩也优秀,但是不细心,答题不严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很严格。)

但是我想:不能因此而原谅他,在这方面原谅他也是对他不负责任,同时也不好再严格要求其他同学了。于是我说:“你这是习惯了,但是这只是你几年养成的习惯,而且是坏习惯。你今后人生几十年,难道就不能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吗?难道你愿意一辈子都保留这一坏习惯吗?你自己想想,比较比较,该怎么做。我相信你会想明白此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最后我再送你一句话:‘好习惯受益终生’”。他听后说道:“好的,我会认真思考你的话,争取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随后我又阐释了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意义。

本节课结束前十分钟,我特意布置了一项作业,即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书写一条自勉的座右铭。

课后胡某某同学的自书座右铭是:“好习惯受益终生 ---- 李老师语”。我看到后会心的一笑。但是此后他的的课堂作业、、作文誊写以及考试答题,每次都能一笔一划的书写。我对此也予以肯定,在批改作业时,有时也认认真真的对他下评语。此后,也多次听到其他任课教师表扬胡某某同学:能够认真书写了;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了……

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我的一句话能改掉他几年的坏习惯,也没有想到一句话在一个学生心中产生如此的影响。我当时的会心一笑,后来想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一种教育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获得鼓励满足的喜悦,尽管我知道“好习惯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新课程里,有说到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在对师生关系上,强调相信、鼓励、尊重、赞赏。相信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是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多鼓励,少指责乃至不指责;赞赏就是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鼓励的一句话就是对学生赞赏的表现方式,并以此作为契机,尽可能的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重视,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自己细微的教学行为,将不吝惜鼓励,要给予丰富多彩的鼓励性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让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日的课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将来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学生,一定要给予他们鼓励。因为,任何人都需要鼓励。

中学教育叙事(三)

经验叙事大赛刚刚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关于主题活动的思考也随之结束,而其恰恰相反,在叙事过程中所引起的共鸣、感动、方法延续到我们日后工作中,这样活动开展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通过今天的活动,每一名选手的精彩之处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都在成功的演绎着执着与追求,所选的教育案例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实际,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耳边不时响起你们温馨的话语,既然不能化作清风轻抚你受伤的心灵,那就挥洒成雨冲刷掉你心中的阴影。不断证明着平凡的工作中的粗与细、宽与严、情与理。这次大赛让我深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继而推动自己的学习,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不能恨铁不成钢,铁有铁的作用,钢有钢的韧性,硬要把铁百炼成钢,无疑多一些废铁而已。

从封闭的校园到复杂交替的社会,实际上道德原本产生于现实生活,离开生活,滋养不了人的品行。生活中酸涩,会因挚爱而甘甜。积极的开展班主任叙事竞赛活动,并不是一种德育方向的调整,而是德育本来面目的回归。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看到的是,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翻天覆地的经历,只有以事业为重,用心育人,用真诚打造班级整体实力的班主任队伍。从大家的言语细微之处,让我体会到,身处三尺讲台,一方斗室,融入你们辛勤的汗水,淡然的笑容背后永远是一个不疲惫的心。希望大家用爱心构筑希望,用真心点燃未来,用人格带动上进。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大家。我只能用艰实的工作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一起感悟大道至简,大爱无言的心灵世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