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愚公移山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心得】愚公移山精神学习有感

愚公移山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愚公移山精神学习有感。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学习心得】愚公移山精神学习有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学习心得】愚公移山精神学习有感

7月20日至22日,新城办事处党委组织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科室负责人和2017年度评选出的办事处每月之星61人,到河南省济源市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开展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拓展训练等环节的学习教育,同志们都深切的感受到这既是一次党风党史教育又是一次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同志们在工作中"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挚情和动力,把愚公移山精神真正落到实际中去。

一、真切体会到了"愚公移山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背景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闭幕词时说,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叫北山愚公的老人,他家南面被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决心率儿子们挖去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子笑他们愚蠢,说他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只要我们子子孙孙不断去挖,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尽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毛泽东说,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毛泽东十分巧妙地将原文中的愚公和上帝合为一体,这样既保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把胜利的希望融入其间,这是对愚公移山原文的一次生动解读。愚公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愚公移山中最广的名言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还在《愚公移山》中指出,"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发表的愚公移山讲话是承前启后的,既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又提出了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的精神旗帜。多年以后,愚公移山精神已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引领,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值得我们不断坚持和发扬。

二、深刻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树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七大以后,愚公移山精神实现了向革命精神的升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毛泽东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批语,激励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国家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承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党的以来至今,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8日在济南军区调研、2014ApEC峰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第二次在河南考察调研等多个场合,共18次重提愚公移山精神,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到光辉的彼岸".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三、理解和把握了愚公移山精神的真正内涵

愚公移山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克难者进精神。愚公移山的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并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一是学习"愚公"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愚公的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的出路,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产生活,所以他要下决心搬掉这两座大山,这就是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不可能改变生活现状,不可能改变发展条件,这是愚公精神的内涵。

二是学习了"愚公"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就是为了走出去,为了更好地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也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要走出去、要发展,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决不能满足于这样的一种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要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所以他要打开太行、王屋二山,开辟与外部世界更好的联系,更好的发展通道,这种精神对于今天我国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

三是学习了"愚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按照既定方针,不达到目的绝不动摇,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的一种精神,使愚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更好的发展条件,所以一代又一代,世代无穷地挖山不止,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四、努力践行"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征途上再创佳绩

当前,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在前进的道路上,各种问题和矛盾、奉献和挑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隔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像愚公一样发扬抓铁留痕,挖山不止的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一要有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的精神。愚公在困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等待观望,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下决心搬掉这两座大山。这样主动担当,敢想敢干的精神非常可贵,没有这种精神,不可能打破困局,不可能改变现状,不可能求得发展。眼下,商丘市"两城"联创工作正处于爬坡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差,城中村改造数量多,背街小巷卫生环境差,居民文明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像一座座大山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主动担责,主动担难,向愚公故乡的济源市人民学习,积极主动地挖掉它,礼敬17年奋斗,终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因此,主动担当,齐心协力是打破困局的关键!

二要有自我解围,克难奋进的精神。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是为了自家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同时也是造福子孙后代和当地群众。当时,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因为年迈体弱,把挖山的责任推给别人,而是选择了自己挖山,全家克难的方式与困难作斗争。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在统一了家人思想后,马上付诸行动。这种内心挖潜,自我解困,克难者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大力弘扬。

三要有团结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家人挖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不断挖山,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按照既定的方针,不达目的绝不动摇。小浪底工程当年兴建过程中,遇到过因钻山塌方事故德方违约,工程是下马还是继续?工程指挥部临时将重担压在水电集团十四局肩上,中方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发挥了坚守初心,久久为功的革命精神和斗志,将一个个难关克服,一个个拦路虎击倒,非常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愚公移山精神为争取到胜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苦干实干,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立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敢闯敢试,为中原更加出彩点缀亮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拼搏。(作者系 办事处人大联络处主任朱永军)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
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学习的榜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感想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感想》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

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的榜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心得体会范文:读《愚公移山》有感


近日,我偶翻初中语文课本,重读《愚公移山》一文,又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以前学习《愚公移山》时,虽然在笔记上记着学习愚公挖山不止,持之以恒的精神,心里却想着,愚公为何不搬家呢?如果早早地搬了家,那样可以省下多少劳力又多创造多少财富呢!现在想来移山与搬家各有一番道理。

移山贵在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行,王屋二山看起来是多么庞大、雄壮,北山愚公又是多么渺小与卑微,然而,看似渺小的愚公却立下了一个大志移山,为后世子孙造福。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挖山。愚公明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上一代人创造下丰功伟绩,搬走这两座大山,子孙后代就可以免受出入之迂之苦,愚公这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似乎像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但他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经过人们的努力,终会将它改变,征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便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挖山不止的精神。

然而,搬家也并非没错,移山是为了免受出入之迂之苦,而搬家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搬家与移山相比较,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创造更多的财富上,如此之利,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是移山所得的好处,不仅在于自己,同时对他人也是一种方便,而搬家则是仅仅方便了自己。

但是,搬家并不意味着逃避,移山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我觉得在我们现代化的进程中,移山与搬家应紧密联系起来,既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又要灵活地处理问题,应付万变的社会,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们的现化建设向前发展。

重读此书,获益非浅!

工匠精神学习心得


工匠精神学习心得

上下五千年,中国曾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制造行业发展,精密探测的地震仪,深埋千年依旧锋利的古剑,无不彰显着当时顶尖的工业技术。然而反观现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厂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练度或扩充人力来提高产能,却无丝毫创新之法。中国工业已然被称为“世界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工业将无以为继。

近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理念风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战略让国人悚然惊醒。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在已有顶尖工业水平上的持续创新力以及德国人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熟练无失误,仅以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里,精益求精乃为“工匠”。

中联重科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先驱企业,不断有新型产品的技术参数突破世界纪录,每年的专利发明质量和数量也都远远走在其他企业前面,创新研发力度不可谓不强。但作为基层员工,如何在管理岗位上实现自己的“工匠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思考的问题。

先成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工”。每个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体运行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无差错无拖延,需要耐心、细心和决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坚持,多努力,对待工作和同事不骄不躁,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多发问,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多取经,多探索,勇敢尝试,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后成为一个自我升华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职工作完成后额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细节使工作流程更顺利?如何才能针对自身岗位的优劣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只有深层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让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

企业作为员工发展共同体的同时,也是员工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久以来,日本老字号企业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能从一瓶小小的酱油,看到一个巨大生态链的延展?因为背后的素直之心,对自己事业的执着精诚之心,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纯洁无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经不再是赖以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最高追求,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灵魂所在。

拓展阅读:工匠精神——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西柏坡精神学习心得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农业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49年初,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大阶段的战略决战已近尾声,中国革命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进行着清醒的思索:中国共产党人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某些人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其亡也忽就可能成为现实。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两个务必的警钟。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毫无疑问,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三年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再次向国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取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十年后,中国革命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又在中国大地上发生。如果说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是巩固革命胜利成果,走向社会主义;那么,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之第一次历史转折,第二次历史转折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其一,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且极不平衡的大国里,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是空前的。其二,为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和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必将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其三,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也正以西化、分化的各种手段干扰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西化、分化,将长期成为党必须面对的艰巨课题。显然,历史条件虽然变化了,但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9年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全党必须继承、发扬、深化和发展两个务必的64字创业精神。可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实现新的历史转折,完成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任务,经受执政考验和国际斗争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正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与坚持两个务必分不开的。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需要完成的宏伟目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没有理由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悲观失望,因为完成如此艰巨的事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和十分正常的:任何骄傲自满和悲观失望的情绪都将延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应当在成就与进步面前谦虚谨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党的各级干部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既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和有关人士的友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气节和风貌。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就是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试验、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在探索创新中走出社会主义新路;步子稳,就是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制定各项重大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其二,永远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当前,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7000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其三,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建成,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如果我们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现代化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的海市蜃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将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柱石。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对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他们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容易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他们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两个务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孙姝娟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

4月28-30日,在省局机关党办的组织下,我们到兰考县考察学习焦裕禄的工作作风,现场感受焦裕禄奋斗场景,缅怀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听取了郑州大学教授周文顺关于亲民艺术和焦裕禄精神的专题讲座,参观了焦裕禄烈士纪念馆和焦林,灵魂受到了深深地触动,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洗礼。焦裕禄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他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在困难面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总结起来,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体现在一个“真”字上:
一是用真情书写壮丽的人生。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在兰考县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焦裕禄同志用真情书写了壮丽的人生。首先,他对兰考县人民饱含深情。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深刻体现了他的公仆情怀。他第一次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首先带领县委一班人现场视察了兰考火车站灾民逃难挤火车的情景,并迅速将物资分发给了兰考群众。在下大雨的夜晚,他一个人撑着雨伞到火车站察看县城的水能不能排出去,看百姓的房屋牢靠不牢靠,第二天天不亮就召开了县委会研究排水问题,并带领三名干部到灾情最严重的公社救灾。可以说,焦裕禄同志将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兰考人民身上,真正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人民。其次,他高度地克己奉公。主动取消“红本本”,不要特殊待遇,下乡工作从来都不用公车,而是骑着自行车,照顾他的棉花和食品他不要,别人送来的鱼他要求孩子退回去,这既不是做作,也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觉的行为,这与他热爱兰考人民的精神是一致的。其三,他克难奋进。在那个灾荒的年代,很多人想尽千方百计从兰考县调走,而他表示不将兰考建设好不离开。正是灾情严重,因此他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问题,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直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用真情抒写了壮丽的人生,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具有永恒的价值,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原因所在。
二是以真诚面对历史和事业。焦裕禄以高度真诚的态度面对历史和事业,主动接受历史的检验,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具有非凡的眼光,看得深远,看得透彻,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他有正确的历史观。个别人认为他有政治野心,对他有偏见和误解,而他无不动情地说,历史会作出正确的评价,他要面对的是历史,将沙漠变成绿洲,将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治理好风沙,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这种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种豪情壮志,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其次,他有正确的事业观。焦裕禄工作务实,他认为只要人民满意了,党也会满意的。正是这样,面对党组织提出的三个“最”,焦裕禄坚决地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在兰考县创造出生命最光辉的篇章,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
三是身体力行求真的精神。1962-1964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代,在此之前是反右和四年三灾,在此之后是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的历史的间歇里,焦裕禄身体力行求真的精神品质,显得极为不易,求真是他灵魂里最高尚的品质。他说,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一定要亲自下乡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带领群众,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寻求治理天灾的科学方法,正是这种遇事先作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求实作风和探索规律、把握规律的科学精神,让焦裕禄在短时间内抓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兰考人民找到种植泡桐等治理水沙碱“三害”的良策。
焦裕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三点:
一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当下特别需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历史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我们的事业就会进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树立起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们的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过去的十年,我们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也没有考虑到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焦裕禄精神学习心得第2页

要解决这些问题,特别需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要象焦裕禄那样,实事求是的对待困难和问题,如果连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没有,深化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求真务实在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是高度负责的态度。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向每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人民乐意不乐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同意不同意作为想题目、办事情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推戴你、支持你。正是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了兰考的每寸土地,为抵住肝病的疼痛他竟然把坐骑抵出一个窟窿。今天,我们对待社会主义建设,对待深化改革,就是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事业全面进步。
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焦裕禄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留下了精神丰碑,这与当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与奢侈之风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节约勤俭、艰苦创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眼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力提倡知难而上的作风。始终保持敢作敢为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英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勇于挑起重任,勇于克难制胜,善于在挑战眼前捕捉和掌控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养有益因素。

阜宁精神学习心得


阜宁精神学习心得(一)

厚重的历史人文、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昂扬向上的目标追求,更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新时期阜宁精神属于每一个阜宁人,浸润着每个人的身心。

作为人社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学习新时期的阜宁精神,给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做一个立足岗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我们都不难理解,就是要崇文尚德,文明和谐。因为品德是个人素养的展示,文明是地区进步的标志,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分层来讲,所谓"厚"字,应表示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行动,而并非有意或者是作秀;而"德"字则意指我们应该助人为乐却不索求回报。阜宁历史悠久,铁军精神代代相传,"阜宁好人"全省知名,凡人善举,德耀阜宁。新的时期,我们每个阜宁人都应该崇尚和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讲法治,讲诚信,共建厚德阜宁,为阜宁新一轮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务实,就是要求实落实,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个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的空谈主义者,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见成效、出业绩。阜宁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机关养老管理中心负责全县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征缴和发放工作、稽核工作,我们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工作事情多、应急事项多、需要加班加点的任务多。但没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勤奋敬业的精神,是难以做好工作的。所以我们更应牢固树立谋事要实、做人要实的理念,坚持以实为先、脚踏实地,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无论什么时候,坚持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干成;做到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要自觉养成深入实际、严谨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勇争一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切实为机关养老保险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提升人社系统新形象,切实担负起无愧于加快阜宁发展的历史重任。

创新,就是要革故鼎新,开拓进取。关于"创新",我们更是不陌生。创新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其实就是坚持理念出新、思路出新、方法出新,走前人未走之路、干别人未干之事,不断开拓,积极进取,努力创造出弯道超越、后发先至的业绩。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它。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改变,我们就是创新的践行者。特别是在我们工作时,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强便民服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要求、练

就新本领,谋划新思路、做出新作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图强,就是要拼搏争先,追求卓越。其实也是要求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下定决心,努力攀岩;向先进看齐,与强者比拼。要通过比贡献、比实绩,来形成争荣誉、争位次、争排头、争一流的积极竞争态势,进而以更优的工作实绩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来树立良好形象、展示活动成果。

总之,我要以这次的学习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时刻以阜宁精神来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底气和正气,强化创新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务实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以创新的精神拓展视野,以图强的精神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开创本职工作新局面,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阜宁如期跻身全国百强县贡献自己的菲薄之力。

阜宁精神学习心得(二)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精神,没有昂扬向上精神的城市不会迈出坚定的步伐;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灵魂,没有进步高尚的灵魂的城市不会产生奋进的合力。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文明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持久动力和深厚支撑。

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阜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有新时期的精神引领。集中民智,汇集民意,新时期阜宁精神为"厚德、务实、创新、图强".这8个字集中反映了阜宁人民厚重的历史人文、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昂扬向上的目标追求,更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新时期阜宁精神属于每一个阜宁人,浸润着每个人的身心。

作为一名社保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更应该把握好时间珍惜利用时间认真学习新时期阜宁精神,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底气和正气,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弘扬新时期阜宁精神相结合,牢记新时期阜宁精神内容"厚德、务实、创新、图强".厚德,就是要崇文尚德,文明和谐;务实,就是要求实落实,真抓实干;创新,就是要革故鼎新,开拓进取;图强,就是要拼搏争先,追求卓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要求、练就新本领,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作为,为学习新时期阜宁精神,如期跻身全国百强县贡献自己的菲薄之力。

通过新时期阜宁精神的深刻学习,我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认真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进一步加深对新时期阜宁精神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伤生育保险服务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始终把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扎实工作,努力把新时期阜宁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切实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二、加强对社保的宣传,特别是工伤生育保险的宣传,营造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强势气氛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积极营造参加工伤生育保险是利国利民的浓厚气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强化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生育保险费的意识。二是通过上门服务宣传,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带好政策宣传资料深入企业上门做好宣传服务,现场办公为企业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登记等相关事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为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服务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把新时期阜宁精神的核心内容贯彻到工伤生育保险的经办业务中是重中之重。不断完善政策,提高待遇,让广大参保人员享受到实惠,是每一位从事该项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总之,在新一轮的跨越发展中,我要以新时期阜宁精神为契机,强化创新意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推动工作环境的优化,为做一个人民满意、领导肯定的社保员工而努力。

让我们一起大力弘扬新时期阜宁精神,使"厚德、务实、创新、图强"成为百万阜宁人民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为加快阜宁发展,跻身全国百强县,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和思想保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