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 导航 >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摆脱贫困心得体会”,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摆脱贫困(一)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得到了不少的体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国家的扶强政策;前几年,在胡总书记的领导下建立和谐、均衡的社会则是助弱的政策。现在,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中,我认为政府应树立这样的概念:通过财政、税收来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国内倾斜:从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区倾斜、从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倾斜。国际倾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及其他一些公司在海外(如非洲)、救助以促进其发展,中国出人力、资金、担保及政府承诺,所有的风险都在中国方面,中国的国际主义应适可而止,应适当减弱国际倾斜。中国在国际政策上应向国内倾斜,资金应更多投向国内。这样,就可以让一部分人摆脱贫困。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中,我意识到,贫困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要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还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呼唤起全社会的怜悯、同情、慈悲心,来共同关注贫困问题、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摆脱贫困,需要全社会参与。首先,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也应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其次,社会要有公德心、慈悲心。举社会之力一起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致富。

要摆脱贫困,更主要的是贫者自救。自然环境不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以瑞士100年的发展为例,表明山区并不一定导致贫穷,所以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等,目的都是为了发扬人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了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思想要解放、工作要扎实。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关于贫困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当今世界的不平等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上,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现代的中国社会缺失怜悯心和慈悲心,到处充斥着各种网络词汇,听到的都是富家子弟奢侈的生活和作风,我们需要呼唤起慈悲心。贫困阶层、大众阶层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基础不存在则社会金字塔的高层也会轰然倒下,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是具有前瞻性的想法和做法,作为中国人,更应该牢记这一点。

还有,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有机会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以后更好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最后,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存在性和严重性,加深了对贫困地区发展必要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关注这类问题,积极参加扶贫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中,也会努力研究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争取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二)

夏阳中心小学黄德晶

近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1年前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他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正如已故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为此书所作序言说的那样,"虽然近平同志已调离宁德,但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份"精神财富",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在当前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背景下,认真汲取、全面开发、充分利用好这份"精神财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文章中让人深刻领会到了"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发源于宁德的扶贫开发攻坚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段话,对我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意识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断健全完教育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教育新方法新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走向富裕新路径。

实现脱贫,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

针对宁德实际,他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

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实际。也对教育工作起着指导作用,我们要找准的路子,就是坚持加强理念科学化,把理念变成制度,使制度体现规范,让规范成为强化监管的行为和成果。以深入推进"五化"建设,引领广大教职工走出一条富裕发展的路子。

2014年1月15日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三)

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感受最深的是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建章立制。书中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放心。""怎样才能让人民放心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这是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观点不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摆脱贫困,必须选好带强村级领导班子。

火车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村民就看党支部。贫困村能不能脱贫致富,领头雁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群众需要领导。没有领导,群众的积极性既不能提高,也不能持久".因此,选好带强村级领导班子至关重要。要把有致富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人推选为村干部,让其带动整个村庄向前进。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到贫困村工作。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摆脱贫困,必须选准经济发展路子。

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一条适合贫困村发展的路子。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都要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蘑菇、茶叶都是城郊农民脱贫的重要项目,各县有关部门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服务。"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支持重点村培育一个特色品牌,发展一个特色产品,做强一个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市里设立专项资金,2013年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侧重扶持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一村一品一业".因此,贫困村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或特色产品,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业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

三、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交通不便、能源紧张不仅加大了新上项目的难度,而且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为闽东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我市老少边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欠债较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尽快改善落后的面貌。要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网建设、农村信息化、造林绿化、环境整治、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等投入,三年内,使全市50个重点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环境)、"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危房)、"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邮、通讯)、"六配套"(学校、村部办公场所、农民健身广场或农民休闲公园、村道路灯、卫生室、文体活动室)。

四、摆脱贫困,必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寿宁县一些农民住宅人畜混居,卫生状况很差,县里要帮助农民规划农村住宅建设,将人畜分开,改变‘贫困——不卫生——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状况。"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在全市所有的贫困村普遍开展以安全饮水、通村道路、新农宅建设和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结合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开展脏乱差治理、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建设整洁村庄。三是开展以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为重点的美丽示范村庄创建活动。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优化居住点布局,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规模化供水。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解决农村供电设施负荷、电压低等突出问题。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县乡道改造和连通工程,注重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一)

闽江学院 王慧 福建省学联

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面向全省大学生骨干征集学习微作品。今天为大家展现的作品,来自闽江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王慧,深刻的感悟,美妙的文字源于内心的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时,针对闽东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况,写著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说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于此,我想我们也正在做一件滴水穿石的事情,并且不以其小放弃努力,更不夸其大邀功论赏,默默埋头,历经八年风雨,那就是我们的“暖风”。

“暖风”全名为暖风支教服务队,起初是闽江学院法律学子自发组织的暑期义务支教团队,这支不起眼的队伍,在高校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的浪潮中已连续八年深入宁德山区,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欢乐与温暖。很有幸的,我来到这么一个光荣的集体,受到师兄师姐为之勤勉奉献的熏陶,也去往山区,看望那里的孩子。

如今高校的社会实践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绝不乏众多的义务支教团队,但这些队伍总是带着一些质疑声出现。“你们能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什么?”“你们有怎样的资质为他们提供服务?”更有甚者,“你们不过是拿着学校的钱去旅游罢了。”我们去往大山的路途同样伴随着这些声音,而且在没有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也对自己保持怀疑。可是,真正的走进大山,看见孩子们欣喜的目光,那一刻就笃定的觉得,“这是来对了!”。

山里的孩子并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揭不开锅,温饱都还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看到的孩子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家庭不完整。有的孩子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见到父母,有的孩子父母因疾病双双离世,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抚育和村子的帮助下,吃饭不成问题,但教育及心理引导都跟不上。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极端倾向,在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习惯以暴力或其他形式放纵自己。我们虽然不具备专业上的优势,但每年定期的陪伴,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疏导,都让这些孩子更多更好的接纳了我们,也接纳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孩子渐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也许我们的力量不如感动中国中的乡村老师,能送很多山里的孩子上大学,但我们每年暑期的到来,让他们能够享受知识与阅读的乐趣,感知自己美好的未来,已是我们滴水穿石中的小小一步。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所写,山区的基础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暖风”所秉承的一点坚持、一点服务,终将成为改变落后现状的一股韧劲。

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在五四讲话中,向所有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提出了“八字真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的暖风正是笃实以行久的见证,八年来,无数激情迸发的法律学子抱着传递知识,传播理想的信念,去到宁德的大山深处。化困难为动力,真真切切的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最后,引用中青网评论员的话,为文章结尾。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滴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暖风于心,笃实在行,希望暖风在不断吹拂山区孩子们的同时,也能托起青年学子笃实久行、诚恳奉献的风帆,让满载着青年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梦想的航船扬帆起航!

(作者:闽江学院 王慧)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二):摆脱思想贫困,做有为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30年前的闽东地区,存在着许多思想上贫困的问题:群众们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并且有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的观念。思想贫困导致闽东经济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文化得不到发展……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到:闽东的贫困面比较大,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他提出头脑中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他带领干部们、群众们四面八方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他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摆正位置,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挖掘潜力,提出政策,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而后,明确的脱贫手段,让每个村民都有信心,积极投入,摆脱思想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闽东人民,开拓进取,致力于摆脱贫困,创造了丰硕业绩,闽东创造了“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如今的闽东散发着光彩,锦绣河山大放异彩,闽东经济高速发展,灿烂传统文化享誉国内外,人民生活安逸富足,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更是让全国人民深深敬佩。

这伟大的历程,让我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当代大学生仍存在着思想贫困的不足,缺少应有的担当意识,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处处言难,不付诸努力,想起考研需要日夜苦读,便半途而废;想起就业难竞争大,便畏惧而不敢前行,自暴自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不改变,我们如何成长成才,又将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我们要自立自强,要有时代使命感,肩负起身上的责任,要摆脱思想贫困,做一个思想富足的有为青年,追求美好未来。

《摆脱贫困》书中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我深刻记得林跃鑫校长在2013年新生入学仪式上和我们说过:“宁德师院可能不能给你们像北大、清华那样的教育,但一定能给你们最合适的教育。”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的脑中。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健全之人格;梦想是前进的马鞭,是生活的动力。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有梦有目标,励志做有为青年,发挥青年人的力量。

做有为青年,我们要做到:

第一:敢于担当。担当是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观望者。责任心,是一种勇于将责任放在自己肩头的勇气;是一种意志坚韧而富有爱心的精神。如果一个人总是遇事推诿,逃避责任,那么与此同时,他就可能错过了成就事业的机会,担当和成功是相伴随的,是离开校门后有所建树的基本素质。才能做有为青年。

第二,勤奋学习。自觉地勤奋学习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非功利”的求学态度,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风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勤奋就是好学,是善于学习,一个善于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主动地训练自己,从而达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第三,要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使遇到了麻烦,也只能算是“小烦”,如果被这些“小烦”就击退了,当然更不用说去承担更大的“烦恼”了。青年人更应该有一股蓬勃朝气,那是一种阳光的、向上的、不循规蹈矩的精神状态。

只要我们有思想,有志气,不怨天尤人;只要我们相信“人定胜天”, 持之于恒,付出实践;只要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滴水穿石“的意志,直面困难,相信我们的梦、闽东梦、中国梦都将熠熠生辉。

让我们摆脱贫困,做有为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宁师青年强则闽东强,中国强。让我们秉承“使命、责任、追求”的校训,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本文作者:宁德师范学院 高惠芬)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三)

一、就是要秉持实事求的指导思想

《摆脱贫困》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

,是习近平上任后对闽东九县展开实地调查后写的随感,文章开头用了大篇幅客观看待了闽东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况,“老,少,偏,岛,穷”精辟指出了闽东存在的经济发展劣势,而在客观看待自身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探讨出一条因地制宜的闽东“让羽翼丰满”的发展之路,书中指出的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指示至今对闽东发展仍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核心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保证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联。

二、务实,就是要有实干的精神

“纵使思忖千*,不如亲手下地锄”,务实就是要“亲手下地锄”,用实干精神栽种希望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桥”与“路”的形象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共产党人就应该心甘情愿成为人民福祉的铺路石、搭桥砖,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主张多提,提倡行动至上”“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曾三次到闽东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下党乡调研考察,“群众的赞许最甘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以务实的精神奉献闽东,感动闽东。“万丈高楼平地起”,党的事业还需要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努力奋斗才能继续兴旺。实干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工作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三、求真务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求真与务实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没有“求真”,“务实”就很可能走错方向;没有“务实”,“求真”只能是口喊口号。《摆脱贫困》书里记叙了在闽东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地调研,在掌握客观情况后,才去指定相关指导政策,“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等指导意见,是“走”出来的,对闽东发展提供了诸多金玉良言。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具体到个人工作中,我们就绝不能把求真和务实分隔开来,在求真的基础上务实,在务实的工作里求真,我们的工作才能少份浮夸,多份落实,少份心虚,多份踏实。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生的“八字真经”,我们当时刻铭记于胸,付诸于行。

《摆脱贫困》一书学习心得3篇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摆脱贫困》一书学习心得3篇精选》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学习心得(一)
闽江学院 王慧 福建省学联
在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面向全省大学生骨干征集学习微作品。今天为大家展现的作品,来自闽江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王慧,深刻的感悟,美妙的文字源于内心的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时,针对闽东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况,写著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说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于此,我想也正在做一件滴水穿石的事情,并且不以其小放弃努力,更不夸其大邀功论赏,默默埋头,历经八年风雨,那就是我们的“暖风”。
“暖风”全名为暖风支教服务队,起初是闽江学院法律学子自发组织的暑期义务支教团队,这支不起眼的队伍,在高校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的浪潮中已连续八年深入宁德山区,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欢乐与温暖。很有幸的,我来到这么一个光荣的集体,受到师兄师姐为之勤勉奉献的熏陶,也去往山区,看望那里的。
如今高校的社会实践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绝不乏众多的义务支教团队,但这些队伍总是带着一些质疑声出现。“你们能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什么?”“你们有怎样的资质为他们提供服务?”更有甚者,“你们不过是拿着学校的钱去旅游罢了。”我们去往大山的路途同样伴随着这些声音,而且在没有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也对自己保持怀疑。可是,真正的走进大山,看见孩子们欣喜的目光,那一刻就笃定的觉得,“这是来对了!”。
山里的孩子并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揭不开锅,温饱都还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看到的孩子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家庭不完整。有的孩子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见到父母,有的孩子父母因疾病双双离世,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抚育和村子的帮助下,吃饭不成问题,但教育及心理引导都跟不上。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极端倾向,在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习惯以暴力或其他形式放纵自己。我们虽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上的优势,但每年定期的陪伴,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疏导,都让这些孩子更多更好的接纳了我们,也接纳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孩子渐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也许我们的力量不如感动中国中的乡村老师,能送很多山里的孩子上大学,但我们每年暑期的到来,让他们能够享受知识与阅读的乐趣,感知自己美好的未来,已是我们滴水穿石中的小小一步。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所写,山区的基础教育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暖风”所秉承的一点坚持、一点服务,终将成为改变落后现状的一股韧劲。
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在五四讲话中,向所有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提出了“八字真言”——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的暖风正是笃实以行久的见证,八年来,无数激情迸发的法律学子抱着传递知识,传播理想的信念,去到宁德的大山深处。化困难为动力,真真切切的用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最后,引用中青网评论员的话,为文章结尾。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滴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暖风于心,笃实在行,希望暖风在不断吹拂山区孩子们的同时,也能托起青年学子笃实久行、诚恳奉献的风帆,让满载着青年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梦想的航船扬帆起航!
(作者:闽江学院 王慧)

摆脱贫困学习心得(二):摆脱思想贫困,做有为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30年前的闽东地区,存在着许多思想上贫困的问题:群众们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并且有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的观念。思想贫困导致闽东经济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文化得不到发展……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任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到:闽东的贫困面比较大,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
他提出头脑中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他带领干部们、群众们四面八方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他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摆正位置,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挖掘潜力,提出政策,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而后,明确的脱贫手段,让每个村民都有信心,积极投入,摆脱思想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闽东人民

脱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们网站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脱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借鉴关中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基层干部的创新和社会管理能力,2016年4月22-27日,由县委农工部、县委组织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带领各镇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扶贫专干、村支书、村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共计152人赴xxxx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

我们先后观摩学习了xxxx市xxxx民俗文化景区、xx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xxxx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xx创业工场及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区等点,聆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涉农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了宁陕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训学习目标明确、安排紧凑充实,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在开班式上,省农工办郑梦雄主任从现阶段脱贫攻坚新形势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以xxxx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xxxx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在4月25日的现场观摩中,xxxx创业工厂及电商物流园区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卖农产品,让我打开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现在宁陕县的农村电子商务也在全面铺开,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我们镇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可以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