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王连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王庭虎事迹心得体会

王连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庭虎事迹心得体会。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学习王庭虎事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王庭虎事迹

在巍峨的大巴山深处,有一位个子不高、少言寡语的汉子,他自从1988年入路来到这里后, 27年里,他用双足当工具,巡查的线路累计超过12万公里,相当于一个人走了10趟长征路。他守护着襄渝线一段最难维修的线路,实现了27年安全无事故。他就是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普通养路工人王庭虎。(8月27日 中国文明网)

王庭虎的工作是平凡的,平凡的就如没有一丝波纹的湖面,让人提不出一点欣赏兴趣。他所管辖的路段仅有12公里长,每天所做的工作也只需查看轨道、胶垫、枕木有无安全隐患,查清道钉有无松动。这些工作在别人眼里好像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只要有气力,谁都干的成。王庭虎的人是平凡的,他只有中专学历,在工作岗位是也只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工长,也不是经历硝烟和战火洗涤的英雄。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工作,可平凡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孕育出伟大的爱岗敬业精神。

王庭虎的爱岗敬业体现在他具有担当精神。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面对"巴山线桥工区四面环山,冬春雪不融,夏秋雨不停。钢轨使用寿命比其他干线短,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3倍多。"的艰难工作条件,王庭虎迎难而上,是敢于担当;"我不来,别人也要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朴实的话语却彰显了王庭虎的勇于担当。正是缘于担当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惧劳苦,冲锋在的第一线。重点工作、危险地段、关键环节他必带头先干,并且把"工长"这个称谓当作一种责任,把苦干实干当成一种习惯。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很多像王庭虎一样的担当者,无论你从事哪种行业,都要有一种勇担重责、不畏艰难的精神。

王庭虎坚守住巴山,养路工就变得伟大高尚。27年来,王庭虎的身边不知换了多少拨人,在他能调到条件好的站区情况下,他毅然选择坚守;27年来,为了保证列车能够平稳运行,他用一次次弯腰测轨距和水平所向我们书写着对工作的坚守;27年来,无论炎热寒冬,他用轨距尺在枕木上的移动去丈量着对事业的忠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王庭虎的坚守,在全路动态综合检查中,全长10658米的新大巴山隧道已经实现了扣件无松动、轨距无出分、曲线无超限、7项指标连续为零误差的目标。一个人只有像王庭虎一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守住责任。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拥有日复一日仍然不改初衷的决心,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乐趣,都值得我们点赞。

王庭虎,一个有家有室的普通人。他也有儿女情长。 母亲年老需要行孝,妻子有病需要照顾,儿子高考需要看护。可他却让有病的妻子替自己在母亲面前行孝,儿子上高三了,他既不知道孩子穿多大尺码的衣服和鞋子,也不知道儿子的模拟考试成绩。然而,只要巴山有需要,他就把自己的柔情爱意暂时放到一边。参加工作27年以来,他累计义务工作超过2万个小时,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3年的工作量"不是不想家,真的是对工区的工作放心不下。"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庭虎的儿女情长,他也有爱,只不过是把爱奉献给了事业。王庭虎的家庭是困难的,他一个人挣工资,却要养活一大家人。可他给巴山镇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助人为乐"这种大爱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学习王庭虎,我们需要从做好每一件事开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用我们共同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中国梦的美丽蓝图。

如果说,实现中国梦是一首宏伟的交响曲,那么,王庭虎就像乐谱上的一个普通音符。尽管音符是那样的微小,可他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只有更多的像王庭虎一样充满正能量的音符汇集在一起,才能弹奏出中国梦的凯旋交响曲。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刘成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全党、全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市又涌现出一位赤诚为民、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典型代表:刘成虎同志。

XX年年底,市委、区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刘成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我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通过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了解刘成虎、学习刘成虎,进一步领会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刘成虎同志的高大形象深印我脑海。

刘成虎同志自1989年任新化县天门乡金马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直到XX年4月15日,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不幸去世,一干就是18年!他带领全体山民,忘我工作,把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基础薄弱、荒凉贫瘠的金马村建设成为天门乡的一面旗帜。“三平”之中见精神,他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刘成虎同志像一面镜子,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向刘成虎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致力发展的强烈意识,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向刘成虎同志学习就是要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奋刻苦,无私无畏,做一个刘成虎式的好干部。

学习刘成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成虎在生命中的最后5天里,还在为公路的硬化,水渠的硬化,还有饮水工程的扫尾而到处奔波。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应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学习刘成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敬职勤政。常察民间之情,广听民众之声,善得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不辜负百姓的期盼与重托,切实让群众安心、放心、省心、顺心。这些年来,金马村全村通电、课堂湾饮水工程完成、装程控电话、颜家山水渠竣工、千亩有机茶园建成、村级水泥公路修通……金马村终于告别原始,拥抱现代,没被社会淘汰。

学习刘成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清正廉洁,克已奉公。金马村实施通电工程中,在最关键、最艰苦的1994年9月到12月整整3个月内,刘成虎没有回过一趟家,一直守在工地上,带领村民抬杆、竖桩、拉线,没有领过一分钱的补助。甚至在94年的除夕还在巡查线路。为了给村里和群众办实事,干大事,他先后垫付各种费用近42000多元,到去世时仍然欠账1.7万元。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共产党人要能经受住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和平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永做人民的公仆。

学习刘成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发现人才、检验人才、使用人才。刘成虎上任伊始,力邀处事公道而又能干、有魄力的党员刘瑞台与他搭班子;在公路建设最紧张时,请陈球林出任村民小组组长。这两人都是刘成虎同志的哼哈二将,是金马村脱贫致富的有功之臣。

学习刘成虎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开创局面。刘成虎同志从本村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并对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都能直面困难和问题,脚踏实地、全神贯注抓落实。为让没见过世面的山民们开阔眼界,为使金马村后来的一系列建设有资金来源,刘成虎鼓励村民外出打工;为修通与世相连的“天路”,刘成虎带领村民砸石成沙,用汗水代替那天文数字般的工程投资。

当前,我市、我区正处于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跨越发展时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任务。今后,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分管和所负责的工作上新水平。一方面,深入基层,摸实情、定措施。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确保制定的各项措施更加顺乎民意。另一方面,扑下身子,抓落实、求突破。对所分管的工作,亲自督检促落实;对所负责的工作,亲临一线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区委、乡党委确定给我村的各项目标任务。

刘成虎同志的先进事迹,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是一部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

平凡铸就伟大。刘成虎同志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最基层,始终把“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克身省己,艰苦奋斗,创新创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用毕生精力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我将从刘成虎同志的宝贵精神中汲取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严于律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让组织信任的带头人、人民放心的好支书。具体来说是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筑牢思想防线。在思想上“吾日三省吾身”、“日日弹尘”,时时刻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二是带头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廉政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来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三是带头过紧日子。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始终做到谦虚谨慎、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为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王媛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同样身为选调生,同样是扎根在基层,同样的是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读了王媛媛的先进事迹以后,因此也就有了更多的感触,有了更多的思考。下面我想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体会。

第一,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认真踏实做好每项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那时候心比天高。来到单位,面对一无所知的工作性质和环境,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而且同样是在努力工作,两年中看到同批的选调生有的调到了区里、市里,而自己依然留在乡镇,也曾经失落过,质疑过。但是慢慢的心气也渐渐平了下来,认识到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一种经历,不管在哪里工作,只要认真负责,努力做好,都是一种奉献,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乡镇基层是踏踏实实干工作的地方,或许我们做的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小事,现在的我知道了什么时候种花生,什么时候割麦子,几月里摘杏子,也从同事们哪里知道了白蛾不同时期长什么样,该怎样防治,我觉得这就是基层工作,这就是收获。想到自己加班加点的工作,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工作顺利开展,有时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慢慢的也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挺有意义,现在的我不再因为在乡镇工作失落,不再抱怨,而是已经积极的融入了这个环境,工作中也能放的开了。

第二,要加强学习,善于思考,注意积累和总结,增强工作的方法性和灵活性。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乡镇工作多、杂、全,乡镇组织办公室的工作头绪繁杂,一个办公室要对接好组织科、干部科、干部教育监督科、信息科等几个科室的工作,有时候各科室的通知一起下发,经常让人应接不暇,而且有些材料在各科室的工作中都能用到,单位其它站所也经常需要用到组织办公室的很多材料。发现这一点以后,我就经常向单位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看他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平时也注意及时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材料,既便于查找,也避免了一些重复性的统计工作,慢慢的工作也就有了套路,工作中也能分清轻重缓急,学会统筹兼顾了。所以我觉得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更是要做个“有心人”,用心去做事。只有用心去做事,想干事,会干事,才能做成事。

第三,要深入群众,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做好服务。王媛媛来到基层一线,没有浮在表面,而是走进田间地头,为当地引进核桃、烤烟等经济作物,为当地修桥筑路,帮扶敬老院的老人,这些看似一桩桩的小事,当地群众都牢记心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王媛媛用实际行动,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作为一名乡镇工作人员,我们每天都和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打交道,很多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能帮她们的大忙。今年恰逢第十届农村“两委”换届,我非常幸运全程参与了这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通过进村分发选票、正式选举以及在换届选举工作的间隙,我和群众面对面的交谈,使我既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各个村的村情村貌,也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所知、所想、所需。我想只有对农村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工作时才能“想农民之所想,解农民之所急”,真正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的点滴工作小事情中,我都提醒自己,农民来镇上办事很不容易,在能力范围内尽我都可能地一次性帮他们办完事情,绝不能让他们办事情“跑冤枉路”。

两年基层的锻炼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感到作为一名选调生的光荣。今后我要以王媛媛为榜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争取不愧对选调生的称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选调生的风采。


学习王强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王强同志事迹

近来,我观看了《信仰之光》大型纪实情景诗画,聆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责任铸就师魂》、《信仰的力量》、《我人生的引路人》、《生命之树常青》为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动地讲述我校70后王强教授先进事迹,王强教授把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学习研究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价值,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信仰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生动感人的事迹震撼了我的心灵,王强教授献身工作、默默奉献、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毅力令我敬佩不已,对我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我的思想认识,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王强同志是我校的一名普通教授,然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不懈追求,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真正像蜡烛一样,让短暂的生命燃烧出耀眼的亮光。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促进了我。我是一名党员,与他同在一所学校,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要像王强那样,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不辱使命,踏实工作,奉献自我。

要学习王强教授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王强同志与时俱进的学习,不断让自己的思想适应各种新形势,将学有所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各种新问题,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创新,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王强精神,就是要像王强同志那样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应该像王强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的成绩,争当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要学习王强教授严谨治学精神。我认为,学习王强老师就要发扬严谨细致、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切实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平。像王强同志那样求真务实,做到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像王强同志那样忘我拼搏,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开展工作。

要学习王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王强老师恪守科研职责,爱岗敬业。他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本职工作给予自己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从中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乐趣,坚持创在本职,争在平时,追求“卓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通过学习王强的感人先进事迹,使我对人为什么而活又有了新的定义和解释,那就是把人生价值融汇于党、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中,把价值取向建立于社会主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

王强同志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永远守望者,甘心做默默无闻的人,努力干浩浩荡荡的事,让有限的生命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和实践中彰显出崇高的价值,绽放出绚丽的光辉。通过王强事迹的深度学习,我认为,在建设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向王强同志学习,珍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份崇高的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立足本职岗位,投身改革建设,争取把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工作做得更多更好,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王强同志为我树立了榜样,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以为榜样,承担起传播先进思想,服务育人、贡献社会的神圣职责,以德学双馨、以身示范为追求,在工作中善于把那些最富社会正能量的精神价值挖掘出来,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作用,努力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篇二:学习王强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王强是我校已故的青年教授,去年9月听闻他去世时有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去送他最后一程时,当时我不禁在想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会有这么多人为他难过呢?没多久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了宣传王强教授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零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通过这篇报道使我对王强教授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努力同病魔抗争的毅力,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最近一个星期,学校集中开展了“向王强同志学习”的专题系列活动。通过观看大型纪实情景音诗画表演《信仰之光》和听取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使我对王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我为他的早逝而难过落泪。他的优秀品质是从小就养成的,他小时候就热爱看史书,就热于助人。他在上大学时就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努力研究中国革命史,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深入。他踏上工作岗位后,就一直致力于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他认真备课,理论联系实际,使每个学生都爱上了他的课,爱上了马克思主义,他还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团,带着宣讲团深入基层,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也了解马克思主义。他在生活中关心每一位同事和学生,热心助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在2008年确诊患了癌症,可是他并没有向病魔妥协,他靠自己坚定的信念,与病魔抗争了四年。在四年中,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并在病床上完成了一部20余万字的专著。虽然因病不能上课,但他坚持每周到新校区办公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指导20多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当病情恶化,连说话都很艰难时,他还乐观地说:虽然不能讲话,但动动脑筋的事还是可以做做的,还可以帮教师修改修改论文。直到他临终前两天,他还用手机给同事发出这样的信息:“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我这儿的资料你用吧。”“我还想写本书,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合作,如果活不成,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

王强老师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首先,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向他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我还要学习他身体力行、甘愿奉献,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融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把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习王强老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上课时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在图书馆的岗位上,我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认真服务每一位读者,使每个读者都能在图书馆高兴学习、徜徉书海、丰富知识,更加方便他们的工作学习。

第三,作为一个人,我要学习王强老师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坚定信念,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工作,以利他的态度去服务群众,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瑛同志她的一生既短暂平凡又长远不朽。既朴实无华又荡气回肠,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特别讲大局的政治品质,特别讲付出的奉献精神,特别讲实干的优良作风,特别讲纪律的高尚情操”,树立了“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的良好形象,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先进典型和杰出代表。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王瑛给我带来了灵魂深处的触动,为深入学习了解英模的崇高风范,我认真阅读了各级媒体的集中报道,深为她的爱民情怀、公道情操、廉明清正所折服,她集中体现了巴中人“朴实、吃苦、感恩”的高尚品德。通过深刻剖析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接受了一次从灵魂深处的洗礼,深刻认识到学习王瑛同志,最终目标在于端正工作态度、增强服务理念、提升素质和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一、通过学习,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王瑛同志在她的生命历程中,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们学习她,就是要学习她那种敬业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自觉把工作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把工作作为体现个人价值和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载体来对待。国际著名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一生都在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人生的价值何在?”本人肤浅地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总有着他的自身价值,只有当这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并为社会所认可,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这也是我信奉的人生信条。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

党的宗旨提倡“为人民服务”。人民,通常称之为群众。群众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对领导干部而言,普通干部职工是群众;对上级机关而言,广大老百姓是群众。如何为群众服务?王瑛同志作了很好的表率,从她长期关心干部职工、关爱背二哥、关注民生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高尚的人品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每一位国家工作人员,你所在的岗位都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本人认为,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真爱的情怀和务实的品质,当群众来办事或求助时,哪怕是一句问候、一番解释、一个电话、一次协助,都能起到温暖民心、融洽关系的作用。政务服务中心是一个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行政许可相对人的综合服务窗口,公开、高效、便民是我们各个窗口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

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

素质的优劣,决定能力的高低。没有必备的素质,就谈不上工作能力,更不必讲什么奉献、关爱。可以说,一个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决不可能对单位、对集体、对国家作出多大的奉献,也不可能真正关爱民生。随着时代的变化、岗位的轮换、职务的升迁,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王瑛同志正是凭她那卓越的业务素质、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在她工作过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集体、每一个地方干出了不凡的成绩,留下了不朽的美谈。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立足本职工作,从平凡着眼,从小事干起,自觉按照“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来约束和激励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熟练掌握各项业务,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学习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不是一蹴而就,就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一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自身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XX年四月十六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