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身边的榜样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身边的榜样“吴邵萍”心得体会

身边的榜样心得体会

学习身边的榜样“吴邵萍”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学习身边的榜样“吴邵萍”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篇一:积极创造做研究型的好教师

_____学习身边的榜样“吴邵萍”

李杰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好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品质,即爱心、敬业、好学、钻研。

爱心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吴邵萍老师正是将全部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

敬业对于出色地从事任何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教育工作尤其如此。敬业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处理好家庭与工作、个人与集体等多方面的关系。吴邵萍老师用她28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为我们准确地诠释了“敬业”二字。

好学,对于一名优秀教师来说十分必要。若要胜任工作对象不断成长的教育工作,唯有保持好学的品质,不断地学习。吴邵萍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平时,她每月读10本杂志、每个季度读1-2本理论书籍,读过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正是以这样的好学为基础,她才能成长为一位智慧型的幼儿园园长。

作为一名好教师,刻苦钻研的品质更为重要。好的教育实践一定蕴含着教师的积极创造。从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她所具有的刻苦钻研、创造的品质。吴邵萍老师长期以来以积极开展教育研究作为提升自己创造品质的重要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做研究型的好教师,这是时代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只有成为研究型的好教师,我们的教育实践才能进行得更加丰富多彩,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儿童在我们的幼儿园、学校得到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二:用爱浸润每位学子心灵

_____学习身边的榜样“吴邵萍”心得体会

徐伟利

如果说吴老师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面对的是苗圃里最娇嫩、最烂漫的花蕾,那我们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子则是角落里那丛独自飘香的小花,或许少人问津,却仍奋力生长。培育呵护这方花朵禾苗,亟需我们倾心播撒师爱的阳光雨露,用“师爱”为他们架起成功的金桥。

首先,要以理解之“爱”感染学生。从吴老师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需要我们扮演好“人师、严父、慈母”的角色。理解职校生心底的自卑与迷茫,理解他们所表现出的懒惰、偏激以及沮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以尊重之“爱”引导学生。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我们将以吴老师为榜样,进一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再其次,要以赏识之“爱”激励学生。职业学校的孩子尤是需要赏识的群体之一。吴老师说“没有笨小孩,只有懒老师”激起我们几多共鸣。今后,我们要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全省德育品牌--成功教育,在已有的“十一表彰”等活动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鼓励性评价的范围。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拓,为学生走向成功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教育之路既是光荣之路,又是曲折之路。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职业教育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以吴教师为榜样,面对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我们绝不削足适履;面对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待,我们绝不浅薄浮躁。我坚信,在吴老师的事迹引领下,将“师爱”贯穿于我校成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爱必能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职业教育必能为每一位学子架起通往成功的金色桥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吴邵萍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以前,每当学习类似先进人物事迹时,心里总是或多或少带着那么点儿抵触情绪,然后拿人家和自己对比,接下来那么多的理由,人家的客观条件有多好,我没有;或是人家的运气有多好,我没有;要么就是那种酸葡萄,人家那么辛苦,不值得等等,总是要为自己的不作为寻找过多的原因,从而原谅自己的平凡。

可是,今天,看到吴绍萍老师的事迹,一切那么的熟悉,从吴老师的学历到学习经历,从吴老师的工作经历到工作对象小孩子,再到学习\科研的工作内容可是这些都大致和吴老师差不多的我,工作成果怎么就和吴老师差别那么大呢?

我想,数据是能说明问题的,从吴老师的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这一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读杂志,读理论书籍、整理资料册、做学习笔记这些根本就是很平常的,平时的每个学期,我们都在做。可是,我们没有能够坚持,更没有将这些当作一种习惯,而是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完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不是那么快乐,也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甚至还有着那种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互联网查找,简单应付,总之一句话,怎么方便怎么好。当然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过程,带给我们和吴老师不一样的成果。就像是两个同样种田的农民,虽然没有一个是懒汉,可是一个是耕田、播种、施肥、治虫、收割,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当作一种模仿,还有一个同样是这几个环节,可耕田需要多深、什么时间播种合适,疏密程度怎样、施肥的时间及肥料的选择、治虫的对应农药选择和浓度等等,前者只是普通农民做的,可是做好了后者,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农民,更是袁隆平做过的事。

吴老师的事迹带给我的是,我的工作不仅是应付,更应该是一种习惯,内在需求,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在平常的工作中寻找到不平凡。因此,坚持、积极应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正确心态,更是每一个教育人的一种理想追求!

(小编 http://)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习给教师15条建议、学习吴邵萍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再次结合六查六看内容认真自查,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结合自己近期的工作,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简单谈几点:

1.思想认识不足。存在片面地自我满足意识,自认为工作努力、表现良好,没有违反任何条令条例,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自查自纠。同时觉得自己虽有一些小缺点,但问题不大,都是小毛病,对“六查六看”的认识片面,态度不够端正。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

3.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学习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4.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5.教研力度不够,多数只是在本校听听课,外出听课机会很少,只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没有走出学习。

今后的改进方向:

坚持“一切为了智障学生,为了智障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智障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好坏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智障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智障学生,尊重每一个智障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

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爱这个字,因为它蕴含了人间最美的语言。天空会因爱而变得湛蓝,大地会因爱而变得殷实,人生也会因爱而变得更加绚烂。很幸运,在我刚刚起步的爱的事业里,出现了吴邵萍老师这样的楷模,她让我对爱字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爱是甜蜜的负担

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爱生如子,爱园如家。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她说,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再微小的细节,我们做老师的都不能忽略。我不禁恍然大悟,她的这份爱其实就是负担,孩子们给予的负担。可她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她享受于这样的爱。看着我自己班上的孩子,他们也只是刚刚从幼儿园跨进小学,或许很多时候我会注重他们素质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我也认为他们是我的负担,但也仅仅为学生是老师的负担。现在想想,有那么一次我公假外出学习半天,心里装的全是他们,就赶在放学前回来看着他们离校;有那么一次,我比平日稍到校迟一些,路上一直担心会不会有孩子早来,在门口受冻了;有那么几次,我因为他们哭,因为他们哭 这些经历,原本我就只是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吴老师的身上,我明白了:原来拥有这份负担很幸福,很满足,爱竟是甜蜜的负担。

爱是幸福的接力棒。

吴邵萍老师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老师是要把她对幼教事业炽热的爱播撒向更多心中有爱的人,突然发现,我很幸运地接到了爱的接力棒。尽管这根棒子不是由吴老师亲手传递的,但这根棒子都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相继传递给我的,忘不了老师的自行车承载了一段恰如亲情的回忆;忘不了老师的双手抚摸出一辈子的美好记忆;也忘不了老师的肺腑之言亲切教导鼓舞我不断前行原来,身边好多都是爱的使者,他们也在有自己平凡的身影播种爱。现在我紧握这根爱的接力棒,正在跑道上奋力前进,用我的爱去感染我的学生,希望有一天,他们当中也有人接过我们这根幸福的接力棒,然后再将它继续往下传递。

爱是前进的动力

从中师毕业到研修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吴邵萍老师自掏学费,读完的各类理论书籍不计其数。同时,潜心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科学探索和课题研究,发表论文72篇,其中6篇获国家级一等奖,还主编两本书、参编9本教材。吴老师之所以去做这些努力,都是源于她想把自己所拥有的学识能力放到自己的幼教事业中去,她想让她的孩子们接触到更多更好更新的东西。这股动力正是爱。我一直在寻找前进的动力,这一回,我找到了。所以,把每一次的学习当充实,当自己变得更富有;把每一次的挑战当锻炼,让自己变得更从容;把每一次的进步当阶梯,让自己变得更淡然;把每一次的成功当诱惑,让自己变得更坦然既然选择了爱,就不能停滞不前,就不能爱得浅显,爱得稀里糊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本人不才,但也认为有了爱,还得好好爱。趁着自己年轻,起步吧,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以致用,无论是累了老了,都相信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或许,我穷极一生也达不到吴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我坚信,我会把对学生的爱当作甜蜜的负担,再把爱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将爱当作前进的动力,这样,当有一天自己老了,回想走过的路,一定不会后悔,也不会惭愧,因为到那时我已经将爱进行到底。

(小编 htt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