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名师送教活动心得体会 > 导航 > 骨干教师送课下县(区)活动心得

名师送教活动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送课下县(区)活动心得。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骨干教师送课下县(区)活动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有幸进城参加了全省骨干教师送课下县(区)活动。在此,我先感谢学校的各位领导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使之能面对面聆听优秀教师授课,向他们近距离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校领导们对我们年轻教师的重视,也体现了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希望,能够亲临现场,切身体会,真是受益无穷!在三天的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省级优秀骨干教学能手示范课及学术报告全过程。领悟到了许多新教学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受益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压力,感觉到了自身的不足,更感觉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而且让我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教学能手们的个人素质及个人魅力,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在学习的三天中,每一天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精英,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课,每一天都能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回味到此处,让我的心情久难平静,脑子时常萦绕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面对这样优秀的同行,反思自己的课堂到底给学生留下什么?
第一天的听课,让我感觉到面对同样的课题,省骨干教师的优秀之处,如何推陈出新,思路非常重要。确定重点难点,准备教案,课前交流的话题,如何给学生分组,操练学生的方法等等。这都让我感受到想要出一节好课是何等的不易,也学到很多,让我对备课等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下面是我听课后的几点体会:第一,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很高,能写会说善讲,他们都能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时代背景,这点对于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能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备课,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各自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富有创意。第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1,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能手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我深受启发。他们不愧为各地区选派的高手,功底非常扎实,粉笔字、多媒体的使用一个赛一个,当他们置身于课堂教学中时,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在公开课中,教师的亲和力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更显得很有生机、有活力。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大部分老师的互动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为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上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沟通,一堂课的效果将是不会很好的。我所听的十余节课的开始,都有一项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有的渗透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情感。
第三、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体现良好的方法意识。
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习得远重于知识的获取。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查字典、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2,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来源于生活。我的课堂由于受自己能力的限制,导致只注重课本知识,忽视了真正的社会实践。以后我将注意我的课堂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在教学能手们的课堂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在联系实际方面做的相当到位。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所听到的每堂课都做到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一点。当然,他们的方法却各有千秋。
第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而在这十几节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教师则成了引导者、组织者,能使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发挥,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整节课的。
2,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这些课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也很好。

1、教学的民主性 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2、.教学的体验性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仅仅是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是我们要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老师们都做到了。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如何才能像这些老师们一样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如何才能让课堂有如此的魅力,让人轻松度过还意犹未尽?如何让学生乐此不疲、有说的欲望?通过此次听课,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1、像专家们所说,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学生互学;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教学。2、吃透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教课文内容与背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3、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教学能力。4、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教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5、在课堂上多设计互动的成分,让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本次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也长不少见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的肤浅和封闭,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方式单一。对语文教学有点灰心茫然的我,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可以给人精神力量、给人心灵阳光、给智慧翅膀……虽燃我的文化低蕴不够、不深,但是勤能补拙啊!我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挑战!教学是一份真情、一份投入!尽管我才刚刚起步,不过我会不屈不挠地顽强地教好语文!我不教语文,怎么知道我没有教好语文的才能呢?我想每一件事情,只要愿意去做,那每分每秒我们都觉得是精彩的故事,所以我以后将会用发现故事的慧眼去工作,它会让我浮躁的心变的淡然一点;用倾听故事的双耳去工作,它会让我世故的心变得烂漫一点;用演绎故事的心情去工作,它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也许我十年,二十年在教学、学术上都不能成为名师,但我都会快乐微笑地面对。我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努力地去做好一名语文课老师。终于不用在模糊不清的边缘徘徊了,终于找到了方向,从现在开始就让我的教育生活变得厚重起来吧!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心得


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心得

4月23日,市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在**开展。**小学的黄老师与送教骨干翟老师为我们带来两节六年级英语课。本以为是“同课异构”,听完后却发现“大同小异”。不禁让我想起某次英语中心组活动,一位老师跟我说的一句话:“你有没有觉得现在英语课都一样,只不过换个面孔,换个话题,千篇一律。”的确,比较黄老师与翟老师两节课,不难发现两节课教学设计与活动形式何其相似:导入时都是由前一单元“好习惯”的话题引入,接着皆是让学生观看一些过马路视频判断这些行为对否;新授时,都是先渗透重点词汇、句型作好铺垫,再通过Watch and answer,read and judge,read/listen and fill等环节分层理解课文,且均用一chant环节加以巩固。与我同行的一老师调侃道:不会是下载的同一个教案吧?是不是真的下载同一教案,我不得而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反馈出我们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已形成一种结构性英语课堂:阅读前(导入)、阅读中(新授)、阅读后(巩固拓展)。无怪乎这两节课的共性之多。当然两位老师的课上得都很好,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大胆展示,热烈讨论。不失为一节节好课。

谈及小学英语课,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都会一致反映——热闹。由于学生的发言率和发言面,常常是我们考核和评价教师上课质量的标准之一。因而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我们常常致力于营造发言积极的课堂,精心“设计”出花样繁多、眼花缭乱的教学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大胆展示,热烈讨论。因此不管教学效果如何,小学英语课“好看”是必须的。在中低年级的课堂中,这样的现象更是普遍。就拿我任教的三年级来说吧,有的孩子都急得站起来举手,或者脱口而出。这不禁让人质疑,这样发言积极的课堂,为什么最后会教出“哑巴英语”?

可能是“旁观者清”的原故,N次英语教研活动的仔细倾听,让“当局者迷”的我看到一现象:我们的英语课堂“发言过剩,思维不足”。学生的“积极举手”甚至插嘴,常常是人云亦云、错误百出。诚然,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不影响意思传递的语法错误是允许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背后“思维含量”的不足。“思维的乏力”让孩子英语学习难以“可持续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脱口而出”并没有经过“深刻思维”的发言,其实并没有体现出语言的交际价值,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质量的低下。

再一个就是“课堂热闹,没有听众”。“踊跃发言”时,许多学生更关注自己是否被提问和自己的表现,根本无暇顾及别人在说什么;“大胆展示”时,参与课堂的只是台上的那几个人,其他人正在积极准备自己的展示;“热烈讨论”细细一听,却是在争论谁扮演什么角色,而忽略了老师的任务,再仔细一听,好多学生用的是中文。而我们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焦点,往往都在“那几个人”身上。这难道就是我们追求的“学生主体”么?我们想过其他人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听课吗?他们在跟着思维吗?我们关注过吗?有人说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是很好统计的,通过发言率、发言面的统计就可得出。事实果真如此么?那么“认真听讲”算不算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算不算参与课堂?“自主阅读”算不算参与课堂?显然,我们关注太狭隘了。只着眼于课堂的“显性参与”,忽略了课堂的“隐性参与”。

有位学者在观摩了众多课堂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学教师的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高中的教室特征是“静悄悄”(拒绝发言)。这样的现象,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何尝不是呢?这“静悄悄”的背后,幼时课堂的“闹哄哄”恐怕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吧。活泼热闹的、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背后,反应出我们过多的无效重复、无效提问,活动的组织形式大于内容变化,活动设计的梯度不足,是否关注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学生活动时时间是否充分,学生的发言有没有质量等现象。加之长期的“结构性教学”,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的教学流程是不变的;无论学生回答什么,老师的问题不变,“教学目标”明确,却“固化”甚至“奴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为什么会不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说”的答案,而是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是在帮助老师,导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啊!这样的“言不由衷”,这样的“善解人意”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学生主体”日益受重视的情况下,教案中能否体现“学生主体”也成为了不少学校的考察内容之一。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潜移默化的变化:“教案”变成了“导学案”,“教学活动”变成“学习活动”,“练习单”变成“学习单”……各级各类的赛课中,这种改变更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好吧。大形势下,懒惰如我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好好学习下“导学案”。可学习完我开始有点糊涂了:“导学案”上记载的仍然是各个教学流程及教师的流程过渡语;“学习活动”还是教师的一言堂;“学习单”写的还是学生练习。“名”是变了,可是没有带来“质”的变化啊。再说了,“教案”是给老师看的,指导老师的教学,我们不可能印发给每个学生吧。即使印发,也不可能每次都印发。即使每次都印发,学生也未必有时间看或者未必能看懂。我就不明白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不是共生共存的共同体吗?没有“学”也无所谓“教”,既是无法分割,何必要分彼此;“学习单”就是课堂练习,“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教学所需的练习是必要的,无论是叫什么,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改变,给谁看呢?

江苏现行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强调“学生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这点在英语教师教学用书可以看到),确定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不是做给谁看的,不纠结于“好看”与“难看”的课堂形式。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非“领导”、非“规章”、非“听课老师”。关注学生的喜好,留心学生的变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才能将“学生主体”落实实处。

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心得体会


开眼界 引思考 受启发

--赴上海学习

乌溪中心学校 丁常贵

2014年3月31日至4月4日,我荣幸地参加了马鞍山市当涂县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接受了一周的学习。首先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上海方略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以及帮助我提升素养、更新知识的老师和专家们。

一周的培训学习生活使我感到既紧张又充实;既开阔了眼界,又更新了理念。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收获颇深。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一、名师引领,方向明确

上海市虹口教师学院马骉院长的《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精彩深奥的讲座,开拓了教育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给了我们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我们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把人当作人,让人成为人”。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独自的天赋、潜能和理想,最理想的教育是让有不同潜能、不同理想的学生得以释放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疾其师而隐其学”。所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并且知道,要想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学会在身边找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在读书中获取某种观点与方法并用这种观点与方法来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行动等。

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培英的《2011新课标10个核心词解读》风趣,幽默,诙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他的机智、学识征服了我的心。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存的依据,是生命的舞台,学生则是老师存在的理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学的宗旨。上好课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关心每个学生是教师的职业梦想。因此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做到“心中有梦,眼里有人,手中有话,胸间有度”,要看中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创造精彩的课堂。等到回首往事时,感到人生因课堂而精彩,因桃李满天下而欣慰。

上海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的《基于问题解决的》给我启发颇深,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主要是指那些非常规的,或者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探究性问题,其设计要遵循可行性、渐进性、应用性等原则。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特别是在讲到探索、猜想、发现方面的问题时要侧重于“教”;有时候可以直接教给学生完整的猜想过程,有时候则要较多地启发、诱导和点拨。

二、考察实践,开阔眼界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中,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令我大开眼界,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王惠娟老师的《长度比较》、潘小明校长的《分数的认识》;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张亚玲老师的《垂直与平行》、胡英老师的《正负数的认识》至今还记忆犹新。所观摩过的课堂教学,无一例外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面对教学活动,我们需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在教学中,我们平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教学总是紧紧围绕着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课堂生成,往往忽视了孩子用心阅读后的真实感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亲和型、反思型的老师。

2、面对教学全过程,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在这次的培训活动中,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改后的科学更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研究、挖掘教材,运用教材、把握教材、预设学案,以人为本,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和谐、融洽、团结互助、分工合作、积极向上的民主课堂。

新课程的实施的确让学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中个体能力差异更大了。班级中聪明的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的确学会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会用个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可是有部分学困生却更显现出他们的弱势,在探究中,当一些聪明的学生滔滔不绝时,他们却默默无闻,只做一名旁听生,久而久之,这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没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想法。要使这些孩子也适应起来,教师就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耐心引导,不让这些孩子成为探究活动中的“忠实的听众”。这些都是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听了几堂名校名师的展示课后,通过说课、评课写反思等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弥补了一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知识的盲点,同时,也帮助开阔了我的知识面,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数学这一门课的内涵及它所具有的深意,使得我的课堂和我的学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周的新课程实践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使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它将引领我不断地成长。

三、引发思考,受到启发

我们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从各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回顾培训中的学习研究,反思自我沉甸甸的收获,真可谓培训过程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与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使我在这短暂的学习中获得了一笔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实施者,我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

最后,再次对学校的领导和上海方略表示无限的崇敬与衷心的感激。给予我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争使自己做得更好。

送课下县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1、12日和18、19日四天的时间,我在六枝特区四中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贵州省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有1、教育政策与法规解读;2、教师礼仪及师德修养;3、教学技能师范及研讨;4、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5、课堂教学的新趋势及变革。在这几个培训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四点,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下面我来说一下我从中获得的感受。

给我们培训心理健康与教育的老师是贵州省心理工作协会的汤璐瑜老师,课题名称是健康心态,成就人生。当今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出现较轻或较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在这所有的心理疾病中,公职人员约占10%。我们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学生的安全问题,卫生,饮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问题,教师面对的教学质量提高问题,使得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份职业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就因为有寒暑假两个假期,殊不知这工作中老师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压力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让自己放松,减少心理上的疾病。下面有几点能帮助大家排除负面情绪的方法:

1、善于转移,适当的能力宣泄

2、多角度看问题(每个人的观念,认知不同)

3、多读书

4、培养幽默感

5、学会宽容(合作能使人的能力增长)

6、能够放下(活在当下,要看到自己拥有的)

7、自我激励

8、创造快乐

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大笑来缓解和排除我们的负面情绪。

通过学习,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自我意识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让自己走出心理问题的影子去争取让自己过得充实和快乐。

乡村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活动心得


乡村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研修活动心得

本次活动听取了**老师的《二次函数中的线段问题》和陈俊老师的《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值问题)》两节研讨课,课后培训站成员进行研讨,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精彩的评价,最后由林特为我们做了《例谈数学论文的写作》的报告,整个过程下来,收获颇丰,感触很深,现就本次研修活动谈谈自己的心得:

研讨课----《二次函数中的线段问题》

1、一图一课,层层升入。刘老师的这节课开始时选用了一题最基础的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问题,作为本节课所有探究内容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解决探讨二次函数中的线段问题,由同一个题设、同一幅图变化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世界的博大精深。

2、深入探讨,适时总结。刘老师本节课在问题的设置时,由浅入深,每一个问题都留给学生去探讨,让学生在探讨中体会解决方法,并适时进行总结,让学生充分掌握在二次函数中线段问题的解决方法。

3、注重方法,培养思想。刘老师本节课非常注重方法的教育和数学思想的培养,由二次函数中的线段问题,渗透转化、方程、建模的思想,将线段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一次函数问题、二次函数问题,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线段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值问题)》

1、设立情境、激发兴趣。陈老师的这节课,在问题情境处设置非常精妙,两数的和为12,积的最大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这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已经知晓,但在他们心中最大疑惑应该是为什么了?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2、精选例题,联系实际。本节课在例题选取上比较精致,联系实际,突出学习数学的目的,联系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兼顾在二次函数问题中区间最值问题,在原有最值问题上进一步得到升华,让学生对于最值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3、注重方法,培养思想。本节课同样在方法教学和思想培养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多道例题的探讨,得出二次函数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区间)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思想。

林特的《例谈数学论文的写作》报告,以四篇论文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构建论文的结构,如何写作数学论文,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本身文笔一般,一直无法写出一些优秀的文章,经过林特的介绍,让我对数学论文的写作有了重新的认识,要善于发现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典好例,要多去研究教材(特别是改变前后教材的变化),要善于写一些教后心得,要善于平时积累。做一个写作上的有心人。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希望通过培训站的学习在业务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论文写作上有所突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