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雷锋日活动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雷锋活动体会

学雷锋日活动心得体会

学雷锋活动体会。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学雷锋活动体会”,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锋的故事应该说早有耳闻,年少懵懂的时候,只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发觉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雷锋

的影子”;再次在公司学习“雷锋的故事”后,才对雷锋的整个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雷锋的精神其实是中华名城传统美德的一个集合体,集中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孝、忠、勇、恕”,同时在新

时期赋予了他新的内涵。比如“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

其实纵观雷锋的故事,我发现我们反复传唱和咀嚼的雷锋精神其实只是雷锋同志的日常生活表现或者说是他的一贯作风。所以说

“雷锋精神”是雷锋同志的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时至今日,学习雷锋已经成为社会的一股风潮,尤其是2、3月份。但是我想我们学习的不应只是高度概括的“文字精神”,而应

该如何真正把雷锋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中,成为自己“人性”的一部分。

3月只是一个时间段,过往的很多年,学雷锋往往在3月过后,就偃旗息鼓。因为今天的我们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掺杂了太多

的功利色彩,学习雷锋往往只是标语口号;或是某些人粉饰自己的一件道具;更有甚者,只是某些人强权自我、蒙蔽人心的一件

工具。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雷锋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学雷锋活动

有一位同志,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和九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崇高而温暖的气息。大家说,他是谁?对,他就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了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说到并且做到了!在这3月学雷锋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们知道雷锋是个高尚的人,做的也并不是伟大惊人的事。我们学习雷锋,也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关心身边的同志做起。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每一年的学雷锋活动都会使我们对“雷锋精神”有新一层的认识,今年也不例外。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被我们记住,因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践准则,使每一个中国人所崇尚的。

(一)钉子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它使得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工作,更要有探索精神。对于我们,为铁路保驾护航我们更要有不言放弃的“钉子”精神。

(二)一心为公

雷锋同志敢于为集体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深感佩服。雷锋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名警察,我们更要学习他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三)团结一致

雷锋是一个团结集体,服从集体的人。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更要学习他这一点。敢于为集体出力奉献,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所务建设和管理中都涌现了一批敢于为集体奉献的中坚力量。以所为家,所荣我荣,所耻我耻。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是这句话的履行者,他用年轻短暂的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同时这句话,也给了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个真正的党员。哪里需要帮助那里就有他。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更是弘扬了这种精神。作为人民警察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

(五)正义的雷锋

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敢于钻研探索,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精神。正义、勇敢、奉献、节约,他的优秀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学习他,也不仅是做一件或两件好事,而是了解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后,真正的一种体现在行为行动中的精神。今年的学雷锋活动月即将结束,但是学雷锋活动远没有停止,我们会把他作为生活和学习、工作的榜样,勇于奋斗,不停探索,积极进取。

篇二:学雷锋活动心得体会

雷锋的应该说早有耳闻,年少懵懂的时候,只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发觉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雷锋的影子”;再次在公司学习“雷锋的故事”后,才对雷锋的整个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雷锋的精神其实是中华名城传统美德的一个集合体,集中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孝、忠、勇、恕”,同时在新时期赋予了他新的内涵。比如“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

其实纵观雷锋的故事,我发现我们反复传唱和咀嚼的雷锋精神其实只是雷锋同志的日常生活表现或者说是他的一贯作风。所以说“雷锋精神”是雷锋同志的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时至今日,学习雷锋已经成为社会的一股风潮,尤其是2、3月份。但是我想我们学习的不应只是高度概括的“文字精神”,而应该如何真正把雷锋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中,成为自己“人性”的一部分。

3月只是一个时间段,过往的很多年,学雷锋往往在3月过后,就偃旗息鼓。因为今天的我们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掺杂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学习雷锋往往只是;或是某些人粉饰自己的一件道具;更有甚者,只是某些人强权自我、蒙蔽人心的一件工具。

篇三:学雷锋活动心得体会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每一年的学雷锋活动都会使我们对“雷锋精神”有新一层的认识,今年也不例外。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都被我们记住,因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践准则,使每一个中国人所崇尚的。

响应学院团委“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青年志愿者”号召,3月10日下午,xx农业大学xx级xxxx班团支部组织了“学雷锋——走进敬老院”的活动。这天天气很好,我班学雷锋活动小组第一组的十一名男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xx敬老院。()一幕幕感人的场面绽放眼前:有的拿扫帚打扫院子,有的抄铁锨清理杂草,但主要还是为敬老院扫除残雪。而第二组20名女同学在团支书的带领下细心的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拖地,有陪伴老人聊天,还分头擦起了窗玻璃和楼梯扶手、栏杆,连墙壁上的浮尘、蜘蛛网都一丝不苟的一一清理干净,给老人们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在与老人拉家常的过程中,同学们活泼天真、谈笑风生、嘘寒问暖,都流露出对老人的敬意,使孤寡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真情。此次敬老院之行,以与老人们依依惜别的一张合照精彩落幕。活动充分传播了学生的尊老思想,宣传了社会的敬老风尚,渗透了国家的爱老美德。

雷锋生前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多么伟大的情操啊!雷锋精神概括地说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英雄主义、社会文明的结合。雷锋精神反映的是人民的精神追求,代表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具有永恒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的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奋斗的精神。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这些荡气回肠的歌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逐渐消失了。新时代的我们如何去弘扬和培育优秀的民族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我们更应该捡起这些不该丢的宝贵财富。

雷锋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的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明星般耀眼的光芒,但我们要用真诚和热心,用雷锋精神来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我们更不能忘了他的螺丝钉精神,还记得那句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那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同志在中写到的一句话。作为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加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雷锋用他暂短的一生能够激励几代人的成长,是因为他所具有的高尚品质赢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雷锋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特殊品格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向前。

三月学雷锋月活动体会


三月又至,人们在欢笑同时,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49年光阴荏苒,雷锋精神的宝贵内涵虽仍未改变,但社会外在环境却已不同往日。

于是,我们再次呼唤雷锋。

只是,纪念日本身就是用来纪念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真正应该做的是交流学雷锋的心得,缅怀雷锋事迹,寄托无限哀思,唯独不应该只有此时才想起去学雷锋。如同我们学习雷锋精神,需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而并非一定要借助于学雷锋日扎堆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描绘一个高大的雷锋,阐释一个神圣的雷锋,将雷锋贴上高不可攀的英雄标签,那份远远的仰视,反而让我们与雷锋精神的精髓越来越远。每逢'雷锋日一窝蜂的做些定期化、活动化、口号化的好事,更是让纪念雷锋的初衷变了味。因为在特殊的日子集中实施既定的程序,这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程序化外壳,学雷锋日里扎堆学雷锋就成了一种想当然的过程。

其实雷锋和你我一样,是一个凡人;他所做的事,也大都是一些小事;只是他多了一份坚守,把善行融进了自己的本能之中。革命家谢觉哉也曾说过: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由此可知,学习雷锋实际上并不难,学雷锋不需要太多响亮的口号,也不需要一年一度的扎堆学习。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能够体现于身边每一处细节,进而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学雷锋也不再是学雷锋日唯一的主题。那么我想,这才能更加接近雷锋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具说服力地引导大家了解并接近雷锋精神那独具魅力的人文内核。

雷锋不光是用来学的。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的后面,也不是完全模仿他们的先进事迹,而是见贤思齐,通过他的事迹来检视自己、提升自己,做一个平凡的好人。今天,我们需要的应该是永远的雷锋精神,呼唤的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雷锋觉悟,追求的应该是真正的道德风气,培养的应该是善小而为的雷锋本能,可别让雷锋变成一阵风。

学雷锋体会:学习雷锋好榜样


又到了莺飞草长的三月了,这个三月和以往略有不同的地方是又开始号召“学习雷锋”了。

还记得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是认认真真看过雷锋的电影,学习过雷锋的事迹,背诵过雷锋的日记的;

到了我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时,初初发现我的学生们竟然已经不知道雷锋是谁的时候,心里不是没有愤慨的,

因为对于我们而言,雷锋已经成了一个好人好事的符号了。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到了今天仍然要依靠雷锋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失德”问题呢?

首先,我想纠正的是,很多人反对把雷锋重新拉出来,认为雷锋是文革的产物。

其实我并不认同。

雷锋这一典型的塑造是具有信念上的积极意义的,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毛主席的英明之处。

在那个打倒了孔家店的、抹平了一切差异的年代,民众需要一个追求卓越的理由。

既然不能再追求成为有德的君子、圣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区别如何体现呢?

毛主席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依然可以成为精神上卓越的人,都可能达致伟大与崇高,这就是,坚持一生做一个好人。

偶尔做一件好事,仅仅是一个道德践行而已;

但如果坚持一生,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第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坚持本身就是一项美德;第二,追求做一个好人,毫无疑问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通过坚持做好人,可以从渺小中成就伟大,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共产主义遥遥无期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卓越的伟人。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就是一个最切近的便于坚持的信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60年代学习雷锋这一做法,填补了当时传统文化被打倒之后的信念缺失,以一种最为直接简便的方式让每一个普通的民众有追求有信念,而这种追求与信念又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有着政治上远见卓识的行动。

其次,我想申明的,世易时移,今天不能把雷锋摆出来和当年毛主席不能把孔夫子摆出来性质是一样的。可见,今天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太没创意了,比起40年前,实在低了不是一个段位啊。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如下:

第一,当年号召学雷锋,是因为那个年代是有信念的年代,只是终极目标过于遥远,我们不能指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乌托邦具体指引我们的生活,所以需要一个切近的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追求,这个追求与那个我们信奉的终极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共产主义让我们相信我们在物质上终有一天会得到满足,在物质尚未满足的情况下,通过现实的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先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然而市场经济的今天,不是需要为信念填充一个切近的内容,而是信念本身已经缺失了;不是大家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而是没有人再追求卓越;不是没有人不知道应该做一个好人,而是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了,没有充分的理由与充足的动力了。学习雷锋能解决的,仅仅是前者,而非后者,当根基不存时,学习雷锋就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第二,在一个社会分工不明确的时代,做好人好事是一个没有任何歧义的概念,操作简单便于执行。然而在一个社会被分化为各个不同的领域的时代,做好人变得不仅需要意愿,也需要相应的智识能力。单纯的好人只能留在私人领域去做,可是私人领域的空间其实很有限。在政治领域,一个政府最大的美德可能恰恰是不要想着做好人好事,才反而最有利于全体大众。这个标准太高,还是想想怎么尽忠职守,把自己应尽的责任履行好吧。在经济领域亦然,如果企业家的资金都用来做好事而不能转化为资本继续创造利润的话,只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巴菲特在成为世界首富之前并没有捐过钱,因为他觉得资金只有在他 的手里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当然他后来承诺捐出全部身家的85%,而他这样做显然与学习雷锋的关系不大,而是与西方整体的文化传统有关。

由此可见,在今天号召学习雷锋,无论是从目的上还是手段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失德问题都难有成效。

最后,如果这个举动仅仅是没有成效,或许并不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讨论,反正政府做的没有成效的事情也不差这一件了。问题在于这种由政府出面呼吁德性的方式本身蕴含着执政者对于道德自身乃至其执政职能范围的理解与定位,可怕的不是政府做了什么,而是政府在认定这样做是合理之后还会做什么。

第一,这意味着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有问题。从“房地产商应该留着道德的血液”到“跌倒老人搀扶条例”再到“全社会学习雷锋”,体现的是同样的逻辑,即资本和道德,特别是传统的舍己为人的道德,毫无疑问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的,这是任何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矛盾,从亚当斯密开始就一直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直见仁见智,但起码有一点应该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就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尊重理性人追求合理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房地产商道德与否与他们的利润率高低没有必然关系,当政府把房价居高不下的责任推到房地产身上时,就意味着政府撇清了自己的责任。一旦缺少了这种最基本的尊重,就意味着个体的财产权是潜在的受到威胁的。当道德的帽子扣在企业家头上时,企业家可能需要通过让渡一部分财产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道德了。中国的慈善一直存在问题与这点混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处就不做赘述了。

第二,这意味着对于政治的边界理解同样存在问题。前文已经说过,好人好事在当代社会是一个过高的标准,极易产生歧义。往好里说,一个政府应该规定的是最低标准的强力执行,从而为它的全部公民提供自由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让所有公民都按照一个标准行事,都被刻画成一个样子,这是不现实的。往差里说,这个过高的标准好像一顶巨大的帽子,可以扣到任何政策之上赋予其某种合理性,只要它打着道德的旗号。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制造的恐怖也好、纳粹的奥斯维辛大屠杀也好、中国自己的文化大革命也好,哪一次社会的大动荡不是伴随着全体人民道德激情的高涨?!当“悲悯”与“良知”不再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交流与反思,就是社会性混乱的始作俑者,这是太恐怖的。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是提供一个程序正义的制度平台,把经济的还给经济,把道德的还给道德。没有人能规定道德的合理形态,只有现实能够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道德。这个现实包括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现状,现实不是不可改变的,但不能被硬生生的改变。政府能做的只是调整政治制度,进而生成与之相匹配的全民接受并自觉遵守的道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