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法治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 导航 > 《梦圆中国,德耀中华》张丽莉事迹观后感

法治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

《梦圆中国,德耀中华》张丽莉事迹观后感。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梦圆中国,德耀中华》张丽莉事迹观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庞村三中 薛利芳

“十一”期间我怀着无比感动的心观看了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被张丽丽的先进事迹再一次感动。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实乃笔墨所不能叙写。在生死一线之际,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无私、伟大的品格。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张丽莉老师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和自豪。

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救学生是对英雄成长道路的揭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狂奔汽车,是没有心理上准备的。然而,在生死之际,她毫不思索,毅然展开双手奋不顾身救学生,这说明,在她脑中,危机面前先救他人的意识早已扎根。而她奋不顾身救学生的壮举,尽管闪现在瞬间,却有个长期累积过程。

张丽莉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商品时代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我们应该像张丽莉那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细微处找回教师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我们从张丽莉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感触之余,我有心得如下:

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要学习张丽莉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淡泊名利,在危急关头和急难险重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群众作表率、当模范;要把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化作为工作的无穷动力,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通过此次观看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注意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区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教师观“圆中国梦,德耀中华”体会


“十一”期间我怀着无比感动的心观看了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曾无数次被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得落泪。

特别是李成环老师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6岁的“最美新娘”李成环带着对新玉树的眷恋,静静地走了……在这本该和丈夫享受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里,没有留下一句话……但她和丈夫把最美的身影留在了玉树灾区,留在了玉树人民的心中。龚大锬、李成环,一对普通的夫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大爱,书写了生命中最灿烂的一页。

殷雪梅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常说,“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 ,就不是好老师。”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她不仅将教师当作职业,更当作崇高的事业。与她共事多年的老师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1999年秋开学第一天,一名智障学生看到殷雪梅走来,捡起砖头就朝她砸去。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学习跟不上,帮他补课;家境贫寒,就把为儿子买的新衣服送给他,还常带他回家,一住就是几个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殷雪梅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

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希望我们能够在“道德”这面精神大旗的指引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让道德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人,感动每一个人。那么,道德这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旗终将飘扬在我们的心灵上空!

学道德模范,颂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必须遵守的。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有许多道德模范,他们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高贵的出身,也不需要人们用各种华丽的辞藻来夸他们。因为他们善良的心正在散发出无人能比的耀眼的光芒,在他们看来,他们做的事情都是很普通的的事情,但我们却做不到。他们所做的一切善事都像一束阳光洒在我的心田,让我感到这人间的温暖。

作为普通的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专业水平、道德水准、仪表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启迪感化学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今后会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向他们看齐,以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思想激励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民教师。

这些事例,足以让我们学道德模范,颂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

德耀中华观后感:传递快乐传播爱


国庆期间《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我从头看到尾,也从头感动到尾,甚至感动到几乎从头到尾都是满眼泪水,无论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还是敬业奉献或者是诚实守信等等,每一个获奖者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着它或甜或酸的味道。

之后,忽然想起曾经有幸听过的《中国青年报》社评部曹林老师的一堂课中说道的:“当先进事迹的短片播放完毕,当颁奖晚会结束,你的感动还会持续多久?”他在课中提及曾经有一个拾荒老人,靠拾破烂的收入资助了不少学生上学的故事,他说当时这个故事得到了社会较大的反响,有不少记者前去采访,后来就有不少媒体刊登文章说的这老人怎么吃苦怎么艰辛怎么不容易,当他所在媒体也去采访,跟这位老人聊天的时候,老人说虽然他确实不容易,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怎么艰难,反倒是帮助那些孩子的时候感觉到很快乐,尤其是当那些资助的孩子给他写信报告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的时候他最快乐。所心曹林老师认为:以快乐为引导,传播快乐能够更多的传播正能量,更多的传播爱。他说“快乐和感动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毕生追求快乐。”

确实,快乐是每个人的终生向往,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的靠近快乐的阳光。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平常的谈话聊天,快乐的话题、快乐的故事、快乐的人物总是能更快的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传递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传播爱的正能量。

在时下的社会里,如同雷锋精神、如同道德模范、如同感动中国人物似的种种正能量正在聚集、蓬勃,还有我身边的普通气象工作者,无论风雨还是周末假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监测、预报、预警……以自己的平凡工作守护更多人的安宁。这许许多多的人和许许多多的故事里蕴含了许许多多的能量,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宇宙。给它们一个快乐的出口吧,看看他们全心付出的快乐,看看他们金秋收获的快乐,再看看他们传播快乐的快乐吧,然后你也会快乐很多,快乐的你会让快乐在你的手中停止吗?

喜欢一句话:我希望能躺在向日葵上,即使沮丧也能向着阳光。希望我们的心都能够和向日葵一样,始终向着太阳,始终孕育希望,始终传递爱和力量。

《张丽莉》观后感:天使不会飞


一、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那天她推开学生的身影成为了最美的一瞬。

那天她让这个春天这座城为她感动流泪祈祷祝愿。

她叫张丽莉。那天是xx年5月8日。

那天,那个中学的门口特别拥挤。门口挤满了放学回家的学生。喧哗,吵闹,谁也没想到危险悄悄临近。

一辆停在路旁等待接学生的车突然向前蹿去。在车旁的两个学生眼看就要撞上。一个娟秀的身影扑了出去,一拉一撞,两名学生毫发未伤,她却失去了双腿。

在那一刻,她是天使,不可能再次飞起的天使。

双下肢碾轧、失血性休克、骶骨骨折、双上肢及双手碾轧伤、腰椎、骨盆、骶骨、肋骨等出现骨折,双下肢高位截肢。丽莉这个天使永远失去了双腿,连平常的坐着都不可能实现。

盖在她身上的淡蓝色棉被下半部空荡荡的。1.72米的高挑身材如今少了长长一截,曾经如花似玉的丽莉老师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生死未卜。

我们的泪水为她而流。她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大爱无疆 ,而这个代价太残忍。

二、上帝怎肯如此狠心

丽莉出事的时候,星光正和同学坐在肇事车上。

那时的他们,吓得快疯了。

他们哭着喊着跑下车,围在丽莉身边不知怎么办才好。

“到现在,我都无法接受丽莉姐被截去双腿的事实,这样的事儿不该出在她的身上……她是我们学习中的老师,生活中的丽莉姐,我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她说……同学们和她很亲密、没隔阂……在一起可以无话不谈……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她就是我们的知心姐姐。”星光抽泣着,心疼的神情让我们心里很痛。

三、大爱无疆。

为何老天这么不公平,这样的好人,却要遭受这样的折磨。

在渐渐读懂丽莉成长之路的时候,我们也读懂了她,读懂了这个让整座城市感动的姑娘。

这个春天我们哭过。

《圆梦中国德耀中华》观后感:大爱无疆 善行天下


《圆梦中国德耀中华》观后感:大爱无疆 善行天下

观看了《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一直萦绕着那些人,那些事。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内心,感染着我的思想。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诚信?什么是无私奉献?他们正在用行动向我们诠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一次次被平凡的英雄感动的热泪盈眶。大家的美德善行,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56岁的高淑珍只是河北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高淑珍心疼落下残疾不能上学的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xx年。xx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她靠艰辛劳动获得的报酬教育扶助残疾孩子,十几年来不离不弃,对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来说难能可贵。

高淑珍的精神是崇高而伟大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她的善良之心、博爱之心、包容之心、奉献之心、让我感动,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很多,她对孩子们是发自内心的爱,她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耐心对待每个孩子的成长,是真正的关心孩子。她没有豪壮的语言,没有华丽的外表,她用自己的善举触动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就是美德的力量,播种爱、传递爱,大爱无疆,善行天下。

这些模范中有助人为乐的,有见义勇为的,有诚实守信的,有无私奉献的,有孝老爱亲的。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展示了道德的风范。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但却在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力量,那就是道德的力量。时代进步需要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用付出和行动来将道德的力量传递下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