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观后感 > 导航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思想汇报观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周五晚,我与全家人共同观看了中央1频道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主题节目,这个节目我们从八点看到了十点,全家人非常感动。十位少年的“孝”打动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节目里,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里村的13岁养女王芹秀,个头不大,却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她逼着自己坚强起来,养活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80多岁的奶奶。上山打柴、照顾养父……她自己节俭,却厚待家人。她用爱阐释着超越血缘的亲情。

他们的孝心,足以感动天,感动地。尽管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怕,只为家人好。

其中,让我感动的是高雨欣。放暑假的时候,她就跟妈妈在街上吆喝着:”烤肠烤面筋烤肉串。“他的妈妈右手残疾,她就帮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和她比起,我们很幸福。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一天天长大,有没有感恩过他们呢?有没有尽一点孝心呢?

每一次买衣服,妈妈都给我们买一百多元的衣服。而妈妈呢?给自己买东西都舍不得那钱,对我们是非常大方。妈妈尽量满足我们,让我们幸福快乐。我们什么时候又能真正理解呢?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时刻让我们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孝心不在大小,不分远近。作为亲人,我们应该为他们减压。

是为少年有孝心,有爱心,有担当,知感恩 ……足以让我们震撼,让我们用感恩和爱去回报父母。因为:孝心无价。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看《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让我热泪盈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开始了,主持人是白岩松叔叔和欧阳夏丹阿姨,开始讲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他们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孝心少年黄凤的爸爸在外打工时,从楼上摔了下来,从此永远也站不起来了,六岁的黄凤开始承担起家里的一切重担,十二岁那年黄凤听别人讲上海有家医院可以医治她爸爸的病,于是她用掉家里的二十七元钱,找电焊工焊了一个能推着走的床,一路推着爸爸来到上海。住在街边,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给她们送饭,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上海的一家军区医院免费给她爸爸做了手术。在黄凤的艰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转,十年来黄凤的孝心感动了社会的所有人。

还有高雨欣、赵文龙、龙花、邵帅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个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励人心,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是含着泪看完了他们的事迹。

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非常贫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们都能够担当起家庭的重担,不但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而且不放弃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们都过着穷苦的生活,但是身上都有可贵的品质“孝心”,做出了令人震惊 的举动,感动着大家。人的一生不可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邵帅。为了自己的妈妈,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妈妈的生命,为妈妈捐献骨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是高雨欣,母亲有病,家里无经济来源靠卖烧烤为生,雨欣每天放学后,帮助妈妈卖烧烤直到深夜、、、、、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最后四科取得了满分,成为全县第一。

我想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我的妈妈每天既要上班 ,又要辅导我做功课。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 。妈妈生病了,我也要好好照顾她。

看了他们的事迹我很感动,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孝敬父母和敢于担当的美德。

随笔:杨树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这个周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我和孩子一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观看央视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将近两个小时中我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表。

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稚嫩的心灵如何经受起失去亲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贫苦、家庭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心支撑起家庭,用孝行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这样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让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xx年母亲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劳力,可她始终微笑面对重病的妈妈和一贫如洗的家。其中一个镜头:吴林香向妈妈展示她两三岁时候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妈妈看着照片,不知不觉间笑容洋溢了整个脸庞,这一刻仿佛没有疾病与任何痛苦。可是紧接着镜头又转到了当天晚上:林香妈妈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强忍住泪水还在努力劝说妈妈。看到这一幕我心碎了,谁都是为人子女者,亲眼看到亲人承受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该是怎样的心痛与悲怆,命运给了一个小女孩太多的磨难,而她却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让她来到这个家并且服侍妈妈一辈子。”最令我惋惜的是龙花,她的奖状贴满了墙,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多么渴望上学,可是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却没有放弃梦想,能让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是她的梦想之一。难忘她带着斗笠的镜头,说到羡慕别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时,眼泪哗哗流过她的脸庞,而她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她的妈妈和她的家庭。

看过节目后,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泪是暂时的,感动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又怎样能从行为上真正学习这些孩子们呢?首先我们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孝行。或许命运没有让我们经历磨难,去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珍贵,去让我们付出惊天动地的孝道。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情做起,去孝顺老人。常回家看看,不要总是赶到过年过节才回家。能多陪在老人身边说说话,而不是电话问候。

城里的孩子是衣食无忧的一代,是被很多人关爱着长大的一代,看节目时,他们也会掉眼泪,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泪水,她们难以找到内心的共鸣,因为没有相似的经历,所以难有体会。但是只要他们能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把生活给予的磨难当作自己人生的历练,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学习。

对于这一代孩子,孝行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十一位获奖者中,最令我感动和敬佩是我省的十二岁女童高雨欣。
高雨欣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的妈妈右手残疾,找不到工作,只能在马路上卖烧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她每天都去帮忙。从2年前起,人们时常可以听到高雨欣一声声清脆的吆喝声。12岁,正是女孩爱唱爱跳爱玩的时候,但高雨欣只能在那辆简易、破旧的三轮车旁卖烧烤。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着炽热的火焰灼伤带来的剧痛。即使这样,她还是以四科全部满分的成绩考取全县小学升学考试的第一名。
看了高雨欣的事迹,我感到十分惭愧。比起高雨欣,我不知要逊色多少倍。她每天只有1-2小时的学习时间,但却考得那么好。烧伤是那么痛,她却一直在默默忍受。烤肠是那么诱人,她总是忍着不吃……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
那我是怎样的孩子呢?虽然成绩可以,但是偶尔会偷懒。有时会管家长要钱买一些用不上的东西。妈妈让我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不说,还有时不写,经常惹妈妈生气……从现在起,高雨欣是我的榜样,我要让她成为我的目标,我会不断前进,赶上她。

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路玉婷的小女孩。在她的妈妈死之前,一直在给别人送票,直到妈妈病了,小玉婷才利用中午放学吃饭的时间,替妈妈给别人送票,她每个月只能挣1000元,根本不够妈妈的医药费,为了行动方便,小玉婷还把自己美丽的长发剪断了。每天放学回家,小玉婷都在想;妈妈不会有一天离我而去吧!但不幸的是小玉婷的妈妈几天后就已经走了。但是,小玉婷并没有灰心,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保佑妈妈的在天之灵,让妈妈看到她的好表现。
看完颁奖典礼,我明白了,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不管是在学校也好,还是在家也好,我一定要尽全力的去帮助老师或家长干一些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已的学习搞上去,用自已的行动去报答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发扬下去。我们都做孝心少年,把中国变得更美好。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感动你我他


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节目——《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孩子们观看时,被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所震撼。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却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像邵帅,为了照顾重病住院的母亲,不得不整日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之间,晚间穿过一个树林时为了不害怕,还自编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来壮胆。还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没有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头疼没钱买药,他们俩便采茶叶、捡破烂上街卖,换钱买药……还有“板车女孩”的小黄凤,从6岁起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和近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xx年5月,12岁的她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祖孙三人到达上海。小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泪,心灵受到了“孝心”的洗礼,纷纷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关爱家人,行尽孝心。学习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并没有放弃学业的顽强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肯定有好处,一定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拨动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视频中的主角,都是他们的同龄人,但是,这些同龄人行动,绝对让他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以其人其实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们小小年纪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动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数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他们尽享天伦,尽情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安逸、一切关心。对于这些关爱,可能多数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渐渐习惯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关爱了。或许,他们不仅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个枷锁,感觉厌烦。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伤心,于是,可能各种不愉快甚至互相伤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来很美好的亲情显得无比脆弱,无比疲惫,无比伤痛。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家长都束手无策。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孩子们怎么了?这到底是关爱的悲哀还是关爱的罪过呢?

其实,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养在温室中,他们只知道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他们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学习,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不让孩子接触自然,不让孩子了解社会,从来不给孩子任何表现的机会。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能有一颗明敏的心吗,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义吗,能知道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吗?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这个视频的家长能够多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究竟如何让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思考,孩子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做题,能获得吗?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借助身边丰富的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成长天地?

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今天晚上看了《 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主题是:我们众里寻你,爱是唯一指引。主要讲述了黄凤、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林章羽、何秀巡姐弟、高雨欣、路玉婷、龙花、邵帅、王芹秀十位孝心少年真实、平凡的动人故事。

在磨难中成长的孩子,似乎都非常懂事。现实生活是一个严酷的老师。看到他们勤劳勇敢、自强自立、阳光向上、奋发有为。每一段故事都使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每一个“最美少年”都已成为我的榜样!他们的愿望是那么渺小,大多是:希望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希望家人健康,渴望学习,感恩社会。看着被深深的感动着,感恩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感动孝心少年的坚强毅力。我向他们致敬! 一段段思念,一段段往事,一段段忧伤,一段段病痛,一段段社会好心人的关爱。让我看见了人性中的那一束束爱的光芒!他们那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我学习。我也要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去孝敬父母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要懂得感恩,要用心去体会、报答父母、老师为我倾注的心血、精力。我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我们生活当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这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最美孝心少年是一本最有意义的教科书。我会把他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一份孝心,添一份希望。

他们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面对生活的艰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们并没有退缩,小小的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个年仅11岁的娇小女孩,和我们年龄相仿,却要承担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担。她3年如一日,孝养外婆和母亲,还要照顾妹妹,同时不忘努力学习功课。她的的孝悌之举、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深深地打动了我。

观后了这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我深受启发,再想想我们自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地成长,生活在无比的幸福生活中,却不知道珍惜,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不仅不能为父母分担些家务活,甚至有时对他们还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惭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们,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楷模,我们今后也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