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 导航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xx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范文,欢迎借鉴!

20xx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篇一」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各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美好的前景。这是信念理想,如同心中的灯塔,不屈脊梁。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有一个大写的人。

夏明翰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抱着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为真理以身殉志,为理想视死如归,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江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所展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再次证明信仰的力量多么伟大,人格的力量多么坚强。历史证明,信念理想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当代的中国,民主是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威,作为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规范。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引领我国的政党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再论爱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忧虑的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刚烈,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

从岳飞的戎马一生,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无愧之心。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从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伟大精神中,我们能看到他义无顾地回到祖国,开创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从闵恩泽院士国家需要四字如明灯照耀着他的创新之路,他燃烧了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照亮能源产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献,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努力和奋斗。

当代中国青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祖国繁荣富强,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看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一片废墟中,哪里最危险,哪里有艰难,哪里有险阻,哪里就有我们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身影,他们是新时代祖国的脊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还有今年的玉树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抢险中大批地中国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动人的新篇章,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续写历史的丰碑。我们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是早晨的阳光,朝气蓬勃;是奔涌的激浪,豪情万丈;是高飞的雄鹰,勇往直前。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赋予我们新生命,我们就应该刻苦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时刻准备着,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信念理想的追求,爱国主义的展现,和谐文明的构造,敬业爱岗的奉献,这些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系中国社会的繁荣与昌盛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努力学习,躬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我们的满腔热血,用我们的才华和成就,不断谱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共同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让中华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xx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篇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头脑、进人心、接地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团结凝聚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引,应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忠实践行。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为人民谋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从制度、指导思想到具体决策、理论指引等都是人民当家作主模式下的产物,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标识。社会主义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建构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价值理念。有人气、凝聚力强、认同度高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诠释群众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也才更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最终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践行。

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人民服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等顶层设计,又有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和根本内容。为人民服务,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人民至上,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为以人为本,在公民层面上体现为与人为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为人民服务与马克思主义一致、与社会主义一致、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作为统摄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的魂。为人民服务不仅融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史,也体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当下的时代最强音,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因此,为人民服务既表征过去又映现当下,还指向未来,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体现,二者具有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和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规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具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国家核心利益的反映,凸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社会主义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采用了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挪用。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即抽象地单纯在概念和范畴上理解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同样的基本价值规范,在不同社会制度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会有不同的内涵。如果不强调不同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把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简单挪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旗帜问题、道路问题,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了价值观,解读价值观不能脱离世界观和历史观。

三、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与融入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制度化。理论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还要固化于制,即真正实现理论宣传的常态化、制度化,要接地气,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全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宣传结合起来。

首先,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是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中国力量的引领者,也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因此,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和践行与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强大硬实力,同时又要有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深厚软实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以价值观为表征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够屹立世界、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思想在价值理念上强大渗透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具体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述,是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鲜明标志。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过程,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之中。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民族层面的中国梦,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如果说,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做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与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塑造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再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面向大众、走进大众,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的出现,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只是辞藻华丽,不能为广大人民所感知、认同和接受,那么它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花园,毫无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被群众所接受,真正渗入群众的生活实践,才具有生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运用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工作者和科研队伍。能否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理论扎实、作风过硬的思想理论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信息化时代,构筑一种理论契合实践、传统融入现代以及主流结合大众的有效传播方式,充分发掘和重视传统讲坛教育的主流作用,借鉴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多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借助表述方式的大众化、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一种价值观的效用要真正得以彰显,就必须与实践相融,与现实相连,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中,必须进一步理清理论关联,形成思想共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自觉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建构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xx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篇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三、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步落地生根的过程。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头脑、心灵,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

思想是人的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思想,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任何思想都非凭空而来,不会轻易在人的头脑和心灵扎根。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遵循,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从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来推动。

要着力在做什么上下功夫。中国梦这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宏伟梦想,实际上联结着无数中国人平凡而真实的小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则,体现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这方面可做的还很多。

还要着力在怎么说上下功夫。人是价值的主体,是先进价值观的承载者、体现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

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请大家参阅!

(篇一)[本文/ ]

20**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此,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的思考再一次牵动着大家那颗爱国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又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和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是作为价值主体的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抓舆论引导,二要抓学习提高,三要抓实践养成,四要抓文化涵养,五要抓学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作为城市文明创建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会融合,协调发展。

(篇二)

我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每个党员干部应带头履行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思想道德,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重要法宝。干部的思想道德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党的干部要做追求社会进步的模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追求先进生产力、追求先进文化、追求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自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对群众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感同身受,尽心竭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放下身段倾听他们的所需、所思、所想、所盼和面临的困惑。

我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认真履职、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带头遵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一切行动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基本原则,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遵守者;我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时刻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切实做到带领人民群众做事情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准;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到维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一切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兰辉精神为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为广大群众服好务,带好头,重塑 “人民公仆”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美好形象!

(篇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不仅仅是我们熟练地背下来的那三段话:“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应该是对于祖国广大人民的理想品质的高度概括,是当这个世界想起中国时,就在脑海中浮现出的中国印象。这是一个最高的标准,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努力的方向,也是对于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们的行动要求。

那么作为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王教授给出了答案: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灵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茎”,着眼世界文明拓展“视野”。这些方法看似十分高大上,与百姓距离遥远,但细想来。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最令全世界惊叹的中国壮举,就是中国每年都在培育数百万的大学生,就好似中国正在实施大学义务教育一样。可能会有人质疑当今大学生的水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今青少年的科学文化水平都是较高的,甚至远超许多发达国家。而这数百万的大学生,都经历了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必然都有一定的了解。由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已深入人心。

其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的大力发展与弘扬。而这一步骤,就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国人的“不自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效率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但是,这样忙碌的时代中,也最容易出现对精神文化的忽视,这也就造成了当今“土豪遍地”的现状,正如王教授所说“有钱只是富,有文化才是贵”,没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人们还有什么自信挺直腰板坚定道路?对于这一问题,我也看到了政府的努力,从“四风建设”下手,倡导节约的春风瞬间吹遍中华大地。电视、广告中的传统文化的公益倡议,也渐渐深入百姓的生活之中。

最后是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开拓我们的视野。这一点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第二点之上,否则,就会产生盲目的崇洋媚外,试图全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甚至有人会做出分裂祖国的恶劣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与政治理念也正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全球化的进程。我们作为新一代知识青年,党的接班人,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经验,带领祖国更好更快地发展。

综上,王教授对我的启发很多,我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理解与体悟,获益匪浅。

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3000字


xx同志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阐释,推动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广泛传播普及,推动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注重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抓好结合融入,推动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三个倡导正日益深入人心。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XX年以来,浙江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科学普及、继续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05家,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实现中心村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已逐步成为对农民群众具有较强感召力的共同精神家园,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注重价值引领,丰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

农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应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目前,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6万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等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是急剧变化的时代,越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浙江省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推动单纯文化活动场所向综合精神家园华丽转身,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着力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强调以理为先。在农村思想文化这块阵地上,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必然去占领;真善美不去占领,假恶丑必然去占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浙江省坚持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建红色殿堂,种红色细胞。一方面,推动教育教化进礼堂。在文化礼堂里设置讲堂,把中国梦宣传、形势政策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故事拉家常,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另一方面,推动礼节礼仪进礼堂。举办升国旗、奏国歌等活动,创设村干部集体就职礼、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创新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切实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突出以德为要。当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农民群众文明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仍有不同程度表现。浙江省十分注重农民群众德的养成,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推动最美浙江人巡回报告进礼堂,组织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并举行经常性的道德宣讲活动,全面展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事例和农民群众身边的最美人物,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坚持以智为基。积极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进文化礼堂,定期对农民群众开展科学知识、实用技能、法律常识、健康生活等的教育培训。利用文化礼堂的文化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各种载体,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工作中,注重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把文明的种子种进农民的心田,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提升整体效用,建设有效管用实事工程

任何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生产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些年,各地建了不少文化设施,但有些设施没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利用率不高,影响了实际作用的发挥。浙江省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坚持建、管、用一体化思路,突出内容为魂、服务为王,运用好各种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有标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之所以弱,很大程度上就弱在缺乏最基本的设施。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把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制定五有三型(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的标准,推动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一个成一个。各地在坚持五有三型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在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一村一色一堂,形成属于这个村子独特的集体记忆,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

管有队伍。以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关键是落实人员保障,解决好有人办事问题。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育和使用,组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指导员、管理员、志愿者三支队伍,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全省各地层层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团和工作指导员,确保方向不偏、标准不降。每个文化礼堂基本都配备了一名懂文化、会管理、热心文化事业的专(兼)职管理员,使礼堂真正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动员他们投身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目前,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有指导员1741人、管理员1397人、志愿者4805人。

用有实效。近年来,浙江省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但建设高水平、可持续、更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浙江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惠民作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惠民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强化菜单式的送,把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匹配起来,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平台建设,明确政府要提供什么、提供多少文化服务,做到全省一张网。另一方面,致力于自主性的种,广泛开展种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礼堂不但成为承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的有效载体,而且成为在农民群众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各类资源统筹整合利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和弘扬的合力。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价值导向、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综合性文化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周期性长,需要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工作推进形成一盘棋。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关键,确保工作可持续推进。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分重视,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其列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专门成立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市、县各级都形成了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财政、农办、党史、国土资源、建设、体育、文联、科协、档案、文物、方志办等部门不仅做好加法,不加牌子加内容,在志愿服务、乡村旅游、科学知识普及、村落文化挖掘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做好乘法,相互之间协作联动,形成品牌活动,产生叠加效应。

文化资源拧成一股绳。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套以部门分割和行政层级为主要导向的文化资源供给体系。这一传统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不符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按照农村文化综合体的要求,整合了原有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未成年人春泥计划、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宣传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设施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把资源配置倾斜到基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把活动载体落实到基层的有效抓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做到全覆盖、保基本。

考核评价绘成一张表。浙江省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队伍的重要依据,纳入文明县(市、区)、文明村镇、文化先进县(市、区)、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创建等相关评价体系。同时,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统筹整合考核评价资源,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最大限度地为农民群众带去更多、更丰盛的精神食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民主这个词,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专指一种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民主的国家,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以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用广大民众意见削减政府中央集权。

其实,民主如果仅仅被理解为是属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那就大大削减了这个词里包涵的哲学思考和济世情怀。因为制度和手段都存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局限性,制度,从来不是凝固成型一成不变的,手段,也只是众多治理方法中的一种。然而曾经站在中国历史文化高峰上进行顶层设计的那些学者们,他们所谈的民主,是一种超越了一时一地限制、超越了技术层面视角的历史大观念,民主被他们传达出的哲学意味与济世关怀,具有着永恒意义和普世价值,因不受时代制度变迁所限而经典。

(一)以民为主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尚书》作为上古文献,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甚至,这部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的古书,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的想法就是上天的想法,人民的眼睛就是上天的眼睛,人民的耳朵就是上天的耳朵,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他要替天行道、要奉天行事,就是要奉从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需求。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比人民更辛苦。

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使得最高统治者是要想人民之所想的:人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带往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而不是做主者,他甚至要无限地弱化自己的意志、淡化自己的色彩,才能彰显和顺从人民的意愿。所以《周易》里论述君王之道的乾卦就说群龙无首,吉,当社会领袖已经化入寻常道之中,不再看见它高高在上的身影时,便是吉利之相。再联系前面《尚书》中所讲的,那就是天子之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民众眼耳鼻舌身意的一部分,而不是自己突显个人权威的独立存在。而《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最好的世代,是人民只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他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他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他们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以民为主?统治者作为效劳于民的一个掌舵者,却早已无限虚化了自己的声音与功绩,在这大地上,只有人民作为主人自然而然的身影。

《尚书》《周易》《老子》出现稍早,《孟子》晚出,孟子目睹了当时社会变得尘嚣甚上,却更加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连国家社稷的朝代更迭都不如人民重要,朝代更迭中的君王就更不重要了,天下所有的贵重,全都在民众身上。由此可见,无论统治上层如何兴衰往来、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改变幻,那贵重不变的,始终是人民大众。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岁月洗礼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客,唯有人民百姓才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中都永世不变的主人。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圣贤,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他们与政客不同,政客的服务对象是当权者,圣贤的关怀对象是为民者。他们的思考结果,不是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因此,才体现着最本质的人文关怀,才沉淀为岁月洪流中永不淘汰的金玉良言。

(二)为民做主

民主在国学里的第二层含义,是为民做主,这个概念是对于治国者、对于国家政府而言的。除了一些极端的无政府主义,所有形态的国家都必然要形成统治部门,来代表人民实现对国家的治理,无论这个统治阶层,是由世袭担当,还是由选举产生。所以,人们就要求国家统治者为民做主。

在中国文化里民主一词最早的出处,是《尚书》里的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上天在寻求民之主,于是就出现了明君成汤。这里说的民主,是指人民的主人,也就是国家统治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配为人民之主呢?《尚书》里又说皇天无亲,惟徳是辅,上天没有偏私亲近之人,只辅助贤德之君成事。既然要求君有德,那么君之德就在于能为民做主,所以《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上天生育了人民,并非为了君主,相反,上天设立了君主,却是为了人民。

古人说的上天,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指代,以这种冥冥天意,来指代政权兴衰的客观规律、指代民众意愿的结果导向。所以统治者的上位、在位,是这些无形力量在起作用,统治者的飘摇、下台,也是这些综合力量在发生作用。而这冥冥中的广大力量,就来自民意。所以《荀子》里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也是后来唐代名臣魏征常向唐太宗李世民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人民的信任交托,托起了统治者的权力;又是人民的信任颠覆,覆灭了统治者的权位。

这种为民做主的思想深入人心,直到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第五任皇帝雍正,还特地在他处理政务的养心殿西暖阁里手书一副对联,写道: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能用整个天下来供奉国君,要以国君之毕生来治理天下。这句话,也是《史记》中记载尧帝之言的推衍,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不能损害天下人而只利于一个人。可见,中国古代文明社会,从尧舜时代的开启,到清王朝的收端,为民做主的思想作为国家政府的君德要求而贯穿了始终。

虽然在体制层面上,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是在思想层面,它是中国文化里早已探讨过的社会话题和坚持始终的政治概念。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民主的思想以民为主、为民做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陌生,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三)由民做主

民主的第三层含义,也是在今天和未来更显出重要性的含义,就是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

一方面,从社会制度上讲,这是民主制度的体现,人民并不是被国家统治的对象,而是统治国家的主人,政府只是接受人民的委任而管理国家,要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国家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我们国家实行的是源于俄国、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既民主又集中,既防止政府的专权独断,又克服政策的疲软无力。

而另一方面,从公民意识和个人素养上来讲,由民做主、民为主人,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原型出自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话,他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匹夫,是泛指平民百姓,每个公民的言行举止,都关系着天下兴亡的走向。

当我们想要享受由民做主的权利时,就要尽到民为主人的义务,而义务,是沉重的。宋代范仲淹尽到了他的义务,于是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不是出于任重道远的主人公意识,他何苦要乐少而忧多、常以天下为己任?明代的于谦尽到了他的义务,他说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如果不是出于力能扛鼎的主人公精神,他何苦要冒粉骨碎身之险、挺身而出冲在国难关头?清代的林则徐尽到了他的义务,他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不是出于力挽狂澜的主人翁意识,他何苦要不顾祸福、生死以报家国?

所以,要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主人的担当。所谓铁肩担道义,每个民众肩上都担负着自己对于国家社会的一份意义,虽然在影响力上有大小之分,但是积少成多,担出了一个铁打的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讲,道义不需宏大,只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担负一份正义、传递正能量,承担一份责任、不忘社会公心,就是我们在当下的一份铁肩担道义,就是我们为国家兴盛而尽己之责的一份主人翁意识。

而今天我们还要注意:由民做主的民,是广大民众,民为主人的民,是人民百姓。当我们高喊民主的时候,是要把大众利益作为服务对象的,而不是把利己主义就认作是廉价的民主。只以自我利益为根本,而不顾家国社会的广大利益,那只是一种泛滥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尽义务、只享权利的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所以,当中国文化里说起民主的时候,所指的,并非是为社会制定出一种没有温度的操作方法,而是投注给人间一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以民为主体现社会的责任,为民做主要求政府的责任,由民做主需要民众的责任,民主国家的构建,人人有责。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

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党课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是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成果而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在北京打的,司机问:您去哪儿?教授说去清华,司机又道,看您的样子,应该是教授吧。教授点点头,后视镜里司机一脸肃然起敬,后来司机又问:您教什么了?教授说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视镜里司机一笑,有点看不起这门学问。而北京的哥都很能侃,就又聊到;您说说我们的哥嘛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头十个钟头都是为公司,为油费,为各种税费干的,只有两三个小时是为自己干的,风里来雨里去,有时还受气,但挣得很少,而那些私企老板每天坐空调房里,一年挣上百万还嫌少,这是为什么?教授感慨,马克思是天底下最关心无产阶级利益的人,你的问题马克思早就解释得很清楚了,但你却打心底是看不起教马哲的

马克思主义真正给予我们都的是一种世界观跟方法论,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运用矛盾分析法,积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这里有三个要点,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不久蔡x教授来我们学校做了一个关于xx规划的学术报告,整场讲座下来,蔡教授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底蕴深厚。蔡教授是党中央智囊团的代表之一,他的谈吐跟睿智让我感觉政府在国家规划问题上的前瞻性和全局性,这样的政府做出的决策值得我们信赖。我有一个室友是襄樊宜城的,而全国最年轻的市长周深锋就出自那里。作为一个八零后,许多人怀疑他是有背景的,但周说道: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孩子,我能通过学习,顺利就业走到今天的工作岗位上,如果说有什么背景,那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母校的培养,国家的日益开放和民主的育人用人机制。从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国家的创新,年轻的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件事,在利比亚战火爆发时,政府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将在利比亚的3万多华人平安接回祖国,从中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国民深深的责任感。这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细节,我们的信心也源于此,这样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水到渠成。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我们关心父母健康时,我们会留意政府与医院的博弈,会看到张悟本的养生混淆视听,推高物价,扰乱市场经济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精神来鼓舞斗志,引领社会风尚。在美丽的湖北经济学院,有两位基础学科的老师对我影响深,他们的经济学系的严飞老师跟数学系的陶潜功老师,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一直坚持不用ppt,认真板书,每次课下来,四块黑板远远不够,许多知识他们都是烂熟于心的。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