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思想汇报 > 思想汇报范文格式 > 导航 > 思想汇报格式范文: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思想汇报范文格式

思想汇报格式范文: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思想汇报,时常撰写思想汇报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汇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思想汇报格式范文: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格式范文: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历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今天,我们小组一起到昙华林去参观历史建筑,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流连其中,体味革命,感受颇深。
仁济医院是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文华书院由美国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为男童寄宿学校,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圣诞堂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
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翁守谦故居,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大概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份长久的安宁。……
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 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 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 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一大代表。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 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思想的演讲; 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首都”;还有林立的教堂,早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 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


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历史就在我们眼前,而革命早已深入心中。

fWR816.coM编辑分享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优秀范文: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今天,我们小组一起到昙华林去参观历史建筑,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流连其中,体味革命,感受颇深。
仁济医院是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文华书院由美国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为男童寄宿学校,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圣诞堂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翁守谦故居,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大概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份长久的安宁。……
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 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 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 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一大代表。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 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思想的演讲; 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首都”;还有林立的教堂,早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 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
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历史就在我们眼前,而革命早已深入心中。
汇报人:
2011年10月9日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10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一条蕴着历史的老街,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一条经过革命心情洗历的老街。而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条老街,怀着那颗崇敬革命的悸动的心, 体会空气中,街道间,建筑里那份历史感,那份关于历史的记忆。2011年,距离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过去太久,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100年了。虽然已过去那么多年,但是革命依然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今天,在昙华林,在这片被历史浇灌的土地上,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感受又增加了一层!

说起昙华林,就不能不说它的格局,它的历史: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这些一个个团体的诞生,昙华林都是见证;辛亥革命的产生,昙华林也是见证;甚至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昙华林都是见证。我们有幸能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来到这样的一块充满记忆的地方。我们的心也随着一步步前进,被历史和革命震撼。初进昙华林,看到的就是那中西结合的建筑,我们仿佛看到的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穿行,这里面有辛酸和苦痛,却也有一种开阔和眼界。但不管怎样,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勾起了我们许多关于那时中国的记忆。

沿着大路向右,眼前是仁济医院。这是一间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这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是近代的西方医院传入的结果。如今,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引进西方医学技术,可是,谁也不能忘记,那个无奈的时代,也有那些我们不能忽视的进步,客观上,我们在被开放,那颗发展的心,还是保存到了今天。

当我们来到圣诞堂,又是另一番景象。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的校园内5号楼,建造于1870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礼拜堂,1958年停止校园宗教活动,现产权属省中医院,为医院俱乐部礼堂。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看到眼前的建筑,我们耳边回荡着得是《学生军军歌》,眼前浮现的是辛亥革命时刘静庵等革命战士们再这里宣传思想的样子。辛亥革命是具有巨大的影响的,虽然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这份首义精神,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很继承的。

汇报人:

2011年10月12日

思想汇报:爱,因为在心中


这篇【思想汇报:爱,因为在心中】,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即使彼此不相同,能够与你分享无论失败成功都会感动……”,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一个想给别人带来快乐带来希望的梦,只要能和别人分享虽然实现的过程有许多困难,但是都会带给我们一份感动!
以 前,我总是在想,是怎样一种力量可以让柔弱书生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是怎样一种精神可以让手无寸铁的农民、工人、社会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 如归;是怎样一种胸怀让地下工作者们为党事业的光明甘心在隐蔽处、在敌人内部,让他们发出“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的呼声;又是怎样一种催人奋进的呼号 让千千万万人民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来,让“为人民服务”成为宗旨?
任长霞,40岁正是人生最壮美的季节,然而,她却猝然倒在了为之奋斗不息的 公安事业上.她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等20多项荣誉称号.她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为了破案,她亲自挂帅与侦查员同吃同住同工作,力求实现"命案必 破".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那是多么的伟大.
其实,像她一样的优秀党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党是个光荣而优秀的组织,还有很多的党员正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们身边也许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他们永远有着一颗对党忠诚的心,一颗对人民无私奉献的心!
“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语简单而又深刻的箴言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员的心中,他们不求轰轰烈烈的升华生命,却将最普通的温情驻扎在他们的工作岗位和人民 的心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在文学院第四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堂上感受到的最真实的党的精神,它是中国*的宗旨,也是中国*员的 行为准则,它不是纯粹的口号,它是在尊重人民主观能动性和人类历史发展基础上形成。
“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正像歌里所说,因为有爱所以有坚守,有付出,有义无反顾的梦想与追求;也正因为有爱所以这爱虽平凡而不再平庸。是他们让我明白:爱,因为在心中。

思想汇报范文:把人民放在心中


这篇《思想汇报范文:把人民放在心中》,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是与中国共 产 党的理想和宗旨一脉相承的,是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对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所以,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就必须牢牢把握好“执政为民”的精髓。

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的核心。一个人必须要有事业观。我们必须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事业观。纵观中外古今,无论在哪个领域奋斗的人,要想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宏伟事业,都必须要把个人的事业观与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事业才有奋斗的价值,这样的事业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共 产 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声誉,靠的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中央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是根治领导干部片面政绩观的良方,也是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良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执政为民当作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的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靠的就是用执政为民这根红线贯穿始终。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才可能大有作为,其人生才可能大有意义大放光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