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新农村建设发言稿 > 导航 > 依靠科技促进地区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发言稿

依靠科技促进地区新农村建设。

时间过得太快,我们要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工作总结了。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那么一篇优秀的工作总结究竟该怎么写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依靠科技促进地区新农村建设,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就依靠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如下思考:

一、****农村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城乡差距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重,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调整农业结构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241元,要实现“xxx”期末城镇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使科技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从科技进步中得到实惠;必须突破生活环境的制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一)三大目标

1.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加强新农村建设技术的综合集成,开发成套技术、设备,初步建起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技术体系。

2.强化技术转化和推广。转化应用一批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粮食单产量,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特色优势产业明显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资源节约取得显著成效。

3.强化技术综合示范。大力扶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新农村推进村发展科技示范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努力促使农民增收。

(二)六大举措

1.建设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好“丰收计划”和“两新项目”等,重点推广应用水稻现代化生产技术、小麦玉米两熟优质超高产技术、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和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发展金桥大米等优良品种,精心包装和农产品深加工;有效利用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用工业发展手段经营农业经济,发展观光农业和绿色农业。

2.培育特色产业。推广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科技,培育一批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产业,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跟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以“一镇一业、一村、一民一技”为方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如金桥的蚕桑、丛林的花卉苗木、黑山的猕猴桃和方竹笋、青年的茶叶和水果等,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3.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增强行业带动能力,形成一批名牌产品。指导猕猴桃系列产品的加工,鼓励山药系列产品的开发,扶持山地鸡和生猪的产业化经营等,支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

4.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业专家大院模式为重点,推广一批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把各种科技要素引入农村一线。通过“村村通”等信息服务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

5.培养新型农民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引导开展“十百千万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植业能手。以镇科技助理、村科技员、农村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6.开展试点示范。选择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特色的农村,有针对性地筛选成熟技术,开展集成技术与典型农村的耦合研究,从乡村、城镇等层次开展示范,引导建设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镇。

三、扎实推动农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科技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有条件的村镇,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协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和市场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社会事业,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农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

(三)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对口支援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形成城市科技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农村科技教育系统、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富裕地区对口支援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良性关系。鼓励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送科教下乡等宣传活动。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公共事业人才培训活动。

(四)加快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开展农村节水灌溉、沼气等建设,加大乡村校舍危房改造力度,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区职教中心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工程,并把三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Fwr816.cOm精选推荐

新农村建设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xx乡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半年来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建班子,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主管农业的副乡长任副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新农村建设办,由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兼任办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制定规划,落实了工作发展措施

一是制定规划。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结合本乡中心区域的小城镇体质扩容的具体实际,认真制定了《xx乡太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全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具体编制了建设规划和示范村点建设规划。二是落实措施。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我们还下发了《2012年xx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资金筹措与投入使用等工作措施。通过采取会议、板报、标语、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广泛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具体精神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突出重点,加大了基础硬件建设

就月峰小城镇而言,要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近期内必须以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如果基础硬件建设跟不上,就无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乡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本乡实际,适时提出了以“主要基础硬件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发展思路,即:对太阳新村至圩场一带,以“两横三纵”道路硬化和排水渠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造工程,健全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加快太阳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确定今年为小城镇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年。目前,我乡新农村建设进度是:“一横两纵”的土方清理平整工作基本完成,道路硬化80米,加固河堤30米,总投资约11万元,路面硬化工程可望在九月底十月初完工。

四、积极筹措资金

在区委办李主任大力支持下和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共邀请全区13家友好单位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活动,目前共收到新农村建设资助款14.8余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万元。

五、存在问题

(一)任重道远。一是部分群众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有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等、要、靠” 的依赖性思想。个别人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存在的历史遗留纠纷问题复杂,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二)缺少党员干部带动和群众参与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村民们自发参与的行为微乎其微,只是在观望。党员、组长、理事会成员没有发挥为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和坚强后盾的作用,问题上交,矛盾上交,形成目前的被动局面。

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结


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场形式多样、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于6月1日晚召开了由//镇挂点领导、挂点单位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参加的空心村改建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挂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使村民改变陈旧观念,树立新农村、新风貌、新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一方面,认真组织村民开展“三清三改”工作,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为顺利推进挂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我场精心组织,搞好规划,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请水利部门对牛仔岭下空心村改造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做好分期实施的计划。经测算空心村改建实地面积为19000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暂定9000平方,第二期工程实施面积10000平方米。二是于6月4日请//镇土管所对空心村改造范围内的房屋逐户进行了丈量,并形成通知陆续送到村民手中,作出限期拆除的决定。经统计,共需改造面积9577.13平方米,其中拆除旧房151间,面积4444.79平方米;牛栏及厕所32间,面积284.6平方米;空宅基地及菜地4847.74平方米。

开展工作以来,我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工作进展胜利,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村民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一些村民由于生活条件差,老房拆除后无法安排居住;三是有些村民经济困难,暂时无能力建房,提出能否由镇政府牵头,跟银行联系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扶持,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提高。

乡新农村建设总结


乡新农村建设总结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年初把我乡桑株村(11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家园,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同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探索主导产业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引导农牧民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桑株村是我乡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村,交通便利,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人民勤劳等等。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些有利特点,立足山区优势,彰显生态特色,积极探索实施“庭院经济”和“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努力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践表明,只要尊重农牧民意愿,维护农牧民利益、增进农牧民福祉,在桑株村这样的山区贫困乡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体会,主要是:
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在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编制,突出重点、协同配套,合理布局、成片推进,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讲求实效”的发展思路,具体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科学编制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编制好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协同配套就是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并与居住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规划配套衔接。合理布局、成片推进就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用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来引导农牧民相对集中建房、相对集中居住,解决建房分散、占地过多的问题,降低公共设施配套成本,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就是以不同自然村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作到和而不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既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做好近期规划,使其能够及时见效,又以前瞻的眼光做好中远期规划,使其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就是区分轻重缓急,从农牧民最急最盼最能够做到的事情起步,做一件见效一件,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增加农牧民负担。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统筹全乡的原则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农牧民意愿,维护农牧民利益,调动农牧民积极性,让农牧民参与建设过程,共享建设成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村产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特别是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生产力,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这是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必须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化能力;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尽快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要把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其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坚持科技人才兴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人才。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科技入户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大对农牧民特别是农牧民技术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把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把脑子活、信息灵的外出务工农牧民培养成劳务输出领头人,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鼓励各种人才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坚持支部带村,抓住关键,建强班子。建设新农村,村是工作的基础,农牧民是行动的主体,能否增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关键在干部,重点是班子,我们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

乡新农村建设总结第2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统揽本村农村工作全局,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强班子,突出加强“一把手”的培养、使用和监督,把政治立场坚定、爱民情怀深厚、发展理念先进、工作能力突出、工作成效显著、作风廉洁务实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的干部选任为村“一把手”,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同时,加强农牧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努力将基层组织建成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和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针对领导班子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认真解决,帮助农村干部提高素质,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

新农村建设小结2篇


我带着镇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的希望与重托,奔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锦屏镇董报村。

至今已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我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调动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配合董报村委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狠抓落实,努力做好董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董报村基本情况

董报村位于景东县城东北部,距离锦屏镇政府驻地18公里,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606户、2615人,现有耕地面积4991亩,其中人均耕地1.9亩,人均有粮58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48元,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调研村情民意。刚进驻村子,我就在第一时间深入到农村党员和群众中去,一来是为了融洽感情,便于开展工作。二来是了解掌握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就“三农”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董报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我认真到每一个村民小组,走访大量农户, 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村情民意,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针对农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我认真做好《民情日记》,研究解决方案,力所能及解决问题。

(二)认真宣传政策法规。我利用自已从事的农业技术工作优势,积极宣传好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好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好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进驻村子后,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村民的思想观念、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都显得相对滞后和淡薄,这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我加强自身学习,丰富完善自已的知识体系;另外一方面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理解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护农的相关政策,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积极调解好矛盾纠纷。农村问题十分复杂,矛盾和纠纷普遍存在。经过调查研究,我主动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耐心细致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三个多月的时间,我积极参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基本农田建设和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当地,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四)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董报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有党员67人,其中正式党员62人,预备党员5人,妇女党员12人。党支部是党组织在农村的基层堡垒,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我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定,做好各种材料上报工作,并动员一些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里来,夯实我们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

新农村建设小结(2):

根据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我负责挂镇村牛仔岭下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为切实做好所负责村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我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立即成立了由场长任组长的挂点工作组,并于5月27日进驻教头村牛仔岭下村民小组,具体组织、指导、协调该村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场形式多样、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于6月1日晚召开了由//镇挂点领导、挂点单位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参加的空心村改建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挂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使村民改变陈旧观念,树立新农村、新风貌、新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一方面,认真组织村民开展“三清三改”工作,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为顺利推进挂点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我场精心组织,搞好规划,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请水利部门对牛仔岭下空心村改造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做好分期实施的计划。经测算空心村改建实地面积为19000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暂定9000平方,第二期工程实施面积10000平方米。二是于6月4日请//镇土管所对空心村改造范围内的房屋逐户进行了丈量,并形成通知陆续送到村民手中,作出限期拆除的决定。经统计,共需改造面积9577.13平方米,其中拆除旧房151间,面积4444.79平方米;牛栏及厕所32间,面积284.6平方米;空宅基地及菜地4847.74平方米。

开展工作以来,我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工作进展胜利,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村民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一些村民由于生活条件差,老房拆除后无法安排居住;三是有些村民经济困难,暂时无能力建房,提出能否由镇政府牵头,跟银行联系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扶持,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提高。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8月,省政协召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政会,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建设性意见。省政协有关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和政协委员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各抒己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一些趋势性问题认真研讨。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的时间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的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的仅仅1年时间,在短短的一年内,要达到很大的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的目标,难度太大。

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发现,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没有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时间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农业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的前提,项目计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在项目设计方面,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的统一,改变目前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畴;在项目论证分析方面,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三、建设农技推广体系

我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尽管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但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

改变观念是先导,应以新的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一是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农业技术服务理念转变,变单纯产中技术指导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使农技推广机构逐步转为一种农业综合咨询服务组织;二是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理念转变;三是树立技术推广平台理念,充分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项目、资金、金融和税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

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创新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执法行政职能和公益型服务职能分离。公益性技术服务应当是政府综合技术推广的主体任务,一些经营性或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委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服务组织进行。

应大力发展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和市场优势,应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回收产品,通过产后的加工和销售服务,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同时,要加强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发展新型农合组织

加快发展我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77户,注册成员4.1万人,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未参加者年均增收22%。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覆盖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产品等主要传统特色产业的流通、购销、加工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型(约占全省合作社总数的60%),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10%),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约占25%),有关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和跨村合作联合办社型(约占5%)等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的格局。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的地区在落后的农村,在快速发展、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尚待明晰;二是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平衡。 20xx年底,全省4024户专业合作社平均出资额只有94万元;从经济效益看,效益好的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户均增收2-5万元,少的只有几百元;三是资金制约,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新引擎”,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农村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建议设立专门负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部门,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相关法规,包括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员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核、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等内容,保证其在制度、程序各方面的规范运行。

五、积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

我省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长,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看,我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323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2家,不及山东省的1/10;出口千万元的企业3家,不及山东潍坊市的1/7。出口产品较为单一、档次不高。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劳动密集型和油料作物、茶叶等土地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的加工品比重较小。此外,知名品牌偏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阻碍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一方面立足本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政策上实行倾斜,如免除建筑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我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扩散,引导和鼓励现有农业企业发展外向性农业。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精心包装并推出一批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载体,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推进外向型农业集聚发展。此外,还应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农产品境外市场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依靠科技促进地区新农村建设》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新农村建设发言稿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