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工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时光总是让人留不住,新工作也会有许多挑战,可以开始写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了,工作总结关系到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您知道工作总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6年是“十五”规划取得基础性成果的最后一年,是轴承协会工作的承上启下年。在中机联的直接关怀下,2006年6月,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召开会员大会,在总结四届工作的基础上,实行换届,选举产生了中轴协第五届领导班子,为轴协工作继续开展建立了组织基础。协会经过前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总结,中国轴承工业协会逐步形成了贯彻一个发展战略、坚持一个工作方针、实行一个根本转变的发展思路,并在全行业逐步形成共识。在这一共识的引导下,2006年全行业共同努力,开展了大量工作,推动轴承行业取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轴承行业“十五”规划经济规模总目标超额完成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中央宏观调控的经济环境中,在机械工业主机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国轴承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轴承行业“十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轴承产品销售收入310亿元,产量30亿套,出口创汇9-10亿美元都已提前超额完成。2004年,全行业轴承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产量32亿套;2005年在产销继续增长的同时,出口创汇11.4亿美元。至此,“十五”明确规定的经济指标皆已超额完成。2006年以来,全行业整体运行稳健,经济效益继续上升。据统计分析,全国轴承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52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6%,产量58亿套,较去年同比增长17.6%,出口轴承25.89亿套,较上年同比增长14%,出口创汇14.25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以此分析,我国的轴承工业销售收入跃居世界第三位,早已进入世界轴承大国行列。2002年至2006年全国轴承销售收入按可比口径平均递增16.15%,产量按可比口径平均递增17.21%,发展是快速而稳健的。

二、轴承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中央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轴承行业各企业都把技术进步放在重要位置来抓。2006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发的一号文件就是积极开展轴承产品质量跨标杆活动,继而推行名牌战略,召开质量会议,组织了两个非常设机构:轴承行业名牌推进委员会和轴承行业打假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了大量的一系列工作。在全行业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充实企业的研发机构,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行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组织编印出版了《中国轴承产品目录》(伍本)据统计,我国轴承产品的品种规格已达66000多种,特别是汽车轴承、精密机床轴承、铁路轴承、家电轴承等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向高质量、高精度、高附加值轴承产品迈进的局面。如轿车用轮毂轴承带传感器的第三代轴承、研发超过200公里/小时的铁路客车轴承、数控机床精密轴承等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军用轴承、航空航天轴承等完全立足于国内,并取得很好发展,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经过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行业联合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洛阳轴承检测中心测试,参加攻关任务企业的轴承产品、无异音轴承达到75%以上,已接近和达到国外先进企业产品的水平。2006年,中轴协会同中机联报请国家名牌推进委员会批准将工业轴承列入国家名牌目录,并有万向轴承、ZWZ瓦轴、C&U人本、TMB天马和HRB哈轴等五家企业产品被国家名牌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荣誉称号。由于我国轴承行业产能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改变生产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轴承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提高。轴承自动生产线包括磨加工生产线、零件和成品清洗线、装配自动线等都已为广大企业所采用。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有10多家主要轴承企业,有200多条自动生产线在使用,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这些自动线90%都是国内自已开发制造的。这也说明机床行业这几年为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行业企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重组、联合、兼并、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几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迈出了组织结构调整的有力步伐,中小型国有企业在企业转型方面也做出多种选择,民营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加强,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短期内即产生了积极效果。例如: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对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人本集团对杭州轴承厂的兼并、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对濒临破产的国有大型企业成都轴承厂的兼并收购,使之起死回生,当年产生经济效益,据了解,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仅铁路轴承的销售收入即可达2亿元以上,不但占据了一定份额的轴承市场,而且大大提升了本企业实力。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与日本NTN公司的合资合作中,保留了自己的品牌,基本做到了以市场换技术。这几年跨行业的融资重组、控股轴承企业的方式也开始出现。如河南省永城煤电集团公司在河南省政府协调下,投资洛轴4亿多元,与洛轴有效资产合资合作,控股并组建洛阳LYC股份公司,已经初见成效,受到国内外轴承企业的密切关注。国有、民营、三资企业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已从2005年的2.5:5.5:2,2006年初步分析为2.1:5.8:2.1,反映了行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及变化。可以预测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部分国有中小企业的加快转制,这一结构比例还将会有新的发展变化。随着大集团、“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有两个企业销售收入已达30亿元以上(瓦轴、万向),有5个企业已达10-20亿元(哈、洛、人本、上海和天马),也就是说有7家企业已达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有可能入围大集团企业;有20个企业已达3至10亿元,有可能入围行业“小巨人”企业;还有35个企业销售收入在1至3亿元。换句话说,全行业有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共62个,其销售收入共计达271亿元,其生产集中度占全国轴承销售收入的52%,经济总规模占全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企业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

2006年以来,在全行业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下,不同所有制企业,结合各自特点,在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又有新的提升。轴承行业企业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国际化管理发展。协会和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通过行业管理工作年会、专家论坛、征集优秀论文、参观学习、评选管理进步成果、积极组织推荐轴承行业优秀企业等活动,广泛交流了各企业在转制改组、强化管理、科学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经验,对行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企业进行了推荐和表彰。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在企业管理1250工程中,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创新、评选工作,我们协会也积极给予配合。在改革中,多年来,行业涌现出一批改革管理成效显著的企业。瓦轴集团公司、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05年度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企业”称号,瓦轴王路顺、龙溪陈福胜获全国机械工业明星企业家称号,永安轴承被评为管理进步示范企业,重庆长江、丹东、浙江八环、福建永安、南安、东莞TR轴承公司被评为管理基础工作达标企业。2006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及其企业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全国轴承行业改革与管理工作会议,对行业中近三年来企业深化改革中,重视企业管理创新、现代化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基础管理工作扎实、重视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综合效益和主要经济指标取得迅速发展的企业,经过行业推荐和企业自荐、网上公示和广泛听取意见,经企管委评审和协会审定,给30家企业授予“第三届全国轴承行业先进管理企业”称号。这是轴承行业每隔三年对行业的先进管理企业的最高表彰。

五、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按照“一个推动、两个加强”的工作方针,2006年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开展行业统计信息工作,及时出版全国轴承行业主要企业统计月报和行业统计年报,加大统计资料的分析力度,扩大行业统计信息的覆盖面,及时提出行业动态,使统计信息更好地为会员(企业)、为行业、为政府服务。2004年协会组建成立的“中国轴承行业网”,开办两年来通过发展网员、不断开设新栏目,及时在行业发布信息,为企业咨询服务,现已开设“协会专栏”、“行业新闻”、“统计信息”、“规划预测”、“技术论坛”、“产品目录”、“行业标准”、“质量检测”、“网上展览”“企业通讯录”“热点话题”等二十多个栏目,受到国内外广大网员和客户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已有网员119家。为了推进中国轴承行业网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各方面办好中国轴承行业网的积极性,经过批准,2006年已正式注册为北京中轴协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逐步走向产业化。中国轴承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机电工业价格协会正在积极编印产销企业和用户企盼的新版《中国轴承产品价格目录》,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版。轴承行业主要杂志、期刊和中国轴承行业网等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传递行业信息和动态,更好地发挥作用,使那些误导的消息不攻自破,大为减少。正气得宏扬,企业多受益,为推动行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搞越好

由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牵头举办的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展览会,从1990年起,已经办了九届,一届比一届办得好。2006年举办的第九届轴承国际展创历史最好水平,获得圆满成功。展会规模空前,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人气旺盛,展期四天,观众达8万人次。海外参观和采购的有34个国家和地区。据参展商问卷调查统计,接待国外客户平均每家129人次,最多的达1000人次。展品品位高,布置形式新颖。国内外厂商,不仅有大量的先进轴承产品的实物以及相关设备,还有声相介绍,使人们大开眼界。有的企业租用专机运来大型参观团,学习先进技术,进行技术交流;有的利用展会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展战略发布会、代理商恳谈会,扩大宣传,洽谈贸易。已经了解到的成交额达1810万美元,2.6亿元人民币,意向额5600万美元,5.4亿元人民币。展会期间还举办了技术讲座,受到国内外轴承企业、客户的欢迎。中国国际轴承展已办成国内甚至国际唯一的、具有一定吸引力和知名度的轴承专业展览会。国际轴承展期间日本轴承工业会、美国轴承制造协会、欧洲轴承制造者协会联合会、俄罗斯轴承工业协会等外国同行,积极组团,除参加展会外,还与我们开展协会工作交流活动,互通行业信息,研讨共同关注的问题,使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创了新局面。通过组织企业走出国门办展和参展,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寻找国外市场产品定位和需求方向,寻求到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为了推动和加强轴承专业展览的工作,并向产业化过渡,协会于2006年正式注册成立了“北京中轴协展览有限公司”,现正积极开展工作,为把轴承国际展办得更好奠定了组织基础。

七、协助政府组织编制“十一五”轴承行业发展规划

2006年是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在总结“十五”工作的基础上,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一部署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协助政府组织编制和报送了“十一五”规划送审稿,受到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领导的好评和赞扬。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轴承行业的发展,着力自主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实现中国轴承工业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建设轴承强国的步伐,2006年9月间召开了由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主办、中轴协规划发展咨询工作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承办的全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共商轴承行业“十一五”规划发展大计,明确了编制规划的目的要求,提出了轴承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发展重点、组织攻关、措施意见和政策建议等等。并明确提出将轴承行业的人力资源职工教育和企业改革管理纳入轴承行业“十一五”规划。会后,由各专业委员会积极编制轴承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意见。秘书处2006年还向重点企业开展了轴承钢材质量调查,为行业规划会的召开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了总结轴承行业发展经验,正式出版了《中国轴承行业发展史》为规划安排提供了基础资料。

八、积极搞好轴承协会自身建设

2006年6月,中国轴承协会顺利完成换届之后,协会秘书处和各专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有序展开。2006年末,中轴协又召开第二次理事长联席会议,研究行业发展思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经过回顾研讨,一致认为协会的发展思路是:“贯彻一个战略部署,坚持一个工作方针,实现一个根本转变。”战略部署是:从“十五”起步,经过3至4个五年计划的努力,使中国由世界轴承生产大国迈向世界轴承强国行列;工作方针是:“一个推动、两个加强”,推动行业发展,加强信息服务,加强国际交流。根本转变是: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这个发展思路指导下,协会要密切与各会员(企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的联系和沟通,组织和开好协会的各种会议,增加协会的凝聚力。要进一步发挥各专业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和强化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工作制度。为便于协会秘书处和各分支机构的联系,从2007年起,由每年召开一次改为每年开两次秘书长联席会,沟通情况,研究和部署工作。协会秘书处是一个团结和谐、维护行业利益的工作群体,一些熟悉行业情况、身体条件尚好的老领导、老同志,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推动行业发展做了为人称颂的不懈努力。老同志传帮带,年轻同志勤奋努力,基本上都能独挡一面。近年来,秘书处、信息部及各专业委员在各副理事长单位大力支持下,人员得到补充和加强,协会人员平均年龄为50岁,有所下降,但秘书处为63岁,年轻化方面还不够。协会全体人员都注重学习,参加并通过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学习的态度、改革的精神抓协会各项工作,把协会越办越好。

总之,2006年工作成绩很大,但工作不平衡。从“十五”来说,轴承行业经济指标发展快速稳健,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五”指标,但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相对较慢,以至重要主机所需轴承还不能完全满足,出口轴承高档产品少。从协会来说,协会工作人员勤奋刻苦、奋力拼搏,以服务为宗旨,全力推动行业发展,为行业、为会员(企业)、为政府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上级的赞扬、支持和鼓励。但秘书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充分发挥各职能机构的积极性还不够,服务质量还不够高。跨国公司到中国办厂,内外环境竞争激烈、形势严峻。所以2007年必须清醒认识形势,在改革开放中拼搏前进,逐步使我国轴承工业由轴承生产大国迈向世界轴承强国行列。

FWR816.cOm展读推荐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自2006年2月29日开始,协会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根据总的安排,我协会调整了工作计划,坚持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推动行业工作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全面的论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出了目标和任务。这对协会的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行业要发展,特别是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注重科技创新,不搞低水平的能力扩展。对照我们的行业,在这方面当前确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利润率高于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情况下,纷纷把着眼点投向产业用纺织品,使得一些产品能力增长太快,利润急剧下滑。如:纺粘法非织造布、灯箱广告布等情况就是这样。协会是个行业组织,植根于企业,联系着政府、企业和市场。因此,在行业发展上,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行为,发挥作用,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地发展。要通过人的作用管理企业,通过人的作用推进行业技术进步,通过人的作用使行业能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要求人才的素质要高,要加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技术发展状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市场规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加创新的知识基础。

通过学习更加增进了服务意识,使协会更加贴近企业。在学习中,注意听取会员、企业、相关协会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根据行业发展较快的现状,多次走访了解企业的要求和意见、建议,分析运行状况及今后工作重点。2005年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增速超过20%,但是市场拓展相对较缓,新增能力低水平重复的较多,再加上原料涨价,能源紧张,使得行业内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了使企业加速走出困境,协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协会内部刊物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引导企业走新产品开发,自主创新的道路。6月下旬协会召开理事会,主题是如何开拓创新和开辟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面对将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只有10%左右。由于国际市场规则复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经验不足,请协会专家作专题报告,讲解形势和有关规则。

2006年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经过了上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我们更加牢固树立服务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为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行业服务,为纺织工业服务。现将我们在2006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围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工作开展活动

1.1根据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的形势,进行行业运行分析

2006年是我国纺织工业又一个高峰年,生产与出口都创下新的记录。纤维消耗量2600万吨,化纤产量1600万吨,出口1160亿美元。产业用纺织品也有新的发展,预计纤维消耗量达到370万吨,非织造布120万吨,出口也有增加。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能力增长快但品种单一、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进出口影响等。通过分析提出行业的发展建议。

1.2 科技发展与规划

落实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发展规划设想。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展,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品种增多,功能增强。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膜结构材料、人造器官、高性能纤维等,差距比较明显。经过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行业在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

1.3 推荐科技型企业和相关人物

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创新,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安排,评选科技型企业。经我协会推荐:大连华阳、四川海蓉、山东同大等被评为协会科技型企业。

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日益突出创新主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出十大创新人物,我协会推荐山东同大的王乐智总经理作为候选人。经过几轮投票,王乐智获得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殊荣。

1.4 2006年协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

2006年中国纺织协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中,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积极组织申报。经过评审有9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

1.5 开展咨询工作

在这一年里,协会为国内外的企业和组织进行咨询,如参加大连市服装纺织行业“十一五”规划咨询项目、国外公司咨询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工业的问题和建议。

2 组织召开专业学术会议

2.1 学术交流会

2.2 水刺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3 针刺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4 纺粘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5 衬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6超细纤维人造革高新技术研讨会的准备工作,会议将于2007年3月在北京召开

这些会议上,大家交流了新产品开发、生产、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原料价格、供应、产品销售、产品质量、压价竞争等问题反应强烈,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对提高质量、公平竞争等取得共识。

3 扩大交流和市场开发

3.1 推动产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为了扩大应用领域的推广,携带产品到农业推广基地试验。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得到了一些对农用材料的认识也使我们受益非浅。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3.2 开发国外市场

为了扩大国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瑞士的非织造布展览会和法兰克福的产业用纺织品展览会。企业反应有收获,扩大了影响,建立了联系,找到了客户。

3.3 与相关协会交流合作

加大与美国、欧洲、澳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协会的联系和交流,以及与国内汽车、农业、建筑、塑料等协会的合作交流。

4 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交办的工作

根据学会的安排,进行桑麻基金奖和陈维稷优秀论文的推荐和评选工作。

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是当前发展较快和技术要求较高的一个行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在科研、生产、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并在各种场合发表了论文,其中有很多论文内容丰富,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成绩突出。在学会的安排下进行推荐和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取得很好的效果。

5 军工配套工作

军工配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现代化。多年来纺织行业在配套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着技术纺织品的优势,不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还是在武器装备的研究生产中,纺织行业的配套队伍始终是一支生力军,成绩卓著。2006年在军工配套工作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5.1 协调配套工作中的问题

5.2 反映军工配套中的问题

5.3 解决原料问题

6 标准工作

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尤其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中,标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要求,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6.1 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6.2 出口单耗标准的审定

6.3 国家军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7 2007年工作要点:

7.1 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快行业健康发展

7.2 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开发绿色生产方面开展工作,加大创新力度

7.3 继续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活动

7.4 标准工作

7.5 争创名牌工作,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在优势项目上有个突破

7.6 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

7.7 协会换届工作

8 几点看法

8.1 布局问题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发展很快,又相对比较集中。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河北、上海等几个省市占了70%多,中原地区占了20%多,西部地区则很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内陆地区的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我们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走出了这一步,在内蒙、新疆、甘肃等省投入建设。

8.2 价格与质量问题

当前一些生产厂家和设备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祭出了压价的法宝。有些复合产品的价格甚至比单一原料的产品还要便宜。这些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鼓励公平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价格上的竞争,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损耗、降低成本来取得价格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是正常的竞争,才能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也能充分体现实践科技发展观。我们提倡这样的竞争,相反,采用以次充好,原料配比不符等办法来压价竞争这是不对的,我们坚决反对。

8.3 人才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有道理的。我国当前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当前不仅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也缺乏专业的技师和技工。我想,协会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培养专业人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8.4 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我了解到汽车工业到2010年将发展到年产汽车870万辆(有说890万辆和1000万辆的),其中小汽车500万辆。铁路在“十一五”期间还将修建客运专线9800km,其中时速200km以上的为5457km,总投资12500亿元。垃圾填埋场、水利等都有较大发展。这些建设都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我想大家决不会错失良机。

8.5 科学发展观问题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家都熟记在心的,如何能使这一观念真正发挥实效,确要动一番脑筋。我们的产品都是技术纺织品,都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单一工艺恐难以实现,要走复合工艺、多种材质的路线。同时降低能耗也是一个大问题。我国的能耗较大,单位GDp的能耗为美国的2.5倍,德国的6倍,日本的9

石油工业协会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


国资委直属机关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国资委的统一安排,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系统作为首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从10月24日开始,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在国资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正确指导及指导检查组的具体帮助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下,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认真实施下,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开展,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在协会机关、事业单位和代管协会党员群众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中,大家对协会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协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查找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发展思路清楚、工作措施可行。36名参加测评的党员群众代表,评价为“满意”的达到100%。2月20日,协会系统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李勇武会长作了题为《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协会自身建设》的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深入落实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会履职能力作出了部署。国资委指导检查组郑方梁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石化协会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取 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继续抓好整改工作,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提出了要求。现将我协会学习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重大举措。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振奋了协会系统广大党员职工的精神,促进了各项工作,收效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真学习文件,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理论学习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根本途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活动的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协会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还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进一步关注民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党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新的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表现在我们协会的工作中,主要是服务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水平不高、履职能力不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在事关协会系统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努力开创协会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人民的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顺民心、合民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协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顾大局、重品行、作表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密切与行业、企业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使办会思想、办会理念、规章制度和协会文化,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

(二)广泛开展调研,全面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学习调研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协会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成立了领导机构,制订了工作方案,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党政一把手为开展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按照实施方案,各单位在学习调研阶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协会党委理论中心组联系国际金融危机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影响开展了2次大讨论。机关各部室在党员自学的基础上都组织了集体学习,有的列出专题认真准备发言提纲,还有的抓住重点问题深入探讨。化工报社党委围绕“把握舆论导向,宣传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报社”的主题开展学习调研。化工出版社组织专题报告会,周伟斌副社长作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出版物运营的优质高效》的报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在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中,石化协会党委向各专业协会、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发出征询意见函,召开各种类型、不同对象的调研座谈会,组织机关各部室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汇总了3方面22个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紧紧围绕“以科学的态度推动行业发展”的主题,组织全院党员职工在编制规划、项目评估、市场动态、产品投资、结构调整等业务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原则,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中国化工学会召开会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几年的实践,我们初步摸索了一套工作思路和办法,但由于机关工作方式的惯性,在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履职能力方面还不够大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承担的职责相比还有差距。

同时我们也感到,行业协会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也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自身做好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五)积极进行整改,推进了协会自身建设。

为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协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创新、健全协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突出实践特色,坚持分类整改和群众路线的原则,以“推进行业科学发展,建设政府信得过、企业离不开、国际有影响的行业协会”为目标,制定了协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针对《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3个方面20项措施,梳理分解出近期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16项,中长期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12项,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并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办法,由协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整改工作,结合领导分工和部门单位职责,明确了各项整改任务的主管、协管领导,主办、协办部门和单位,立即着手进行了整改。

近期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6项,力争年内初步见到成效。内容包括:

——围绕保增长,密切关注已出台的调控政策实施情况及行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围绕调结构,对油品、乙烯、化肥、农药等重点行业开展调研,制定并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参与制定《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展宣贯工作,推动《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行业统计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系统。定期召开行业经济运行发布会。

——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主动做好行业引导,帮助企业反映诉求、解决困难,指导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密切跟踪原油与成品油、化肥与农药、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经济运行态势及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诉求,争取政策支持。

——制定并发布《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推广一批见效快的技术成果,组织一批新产品、新材料技术攻关项目和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

——召开行业标准化和质量工作会议,推进行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作,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参与制定《国家级开发区标准规范》和《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内容及深度编制指导意见》,培育一批示范园区。

——召开中国国际石化产业发展大会,搭建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协会在国际石化业界的影响。

——实施《关于加强协会和高级副会长单位联系合作的意见》,建立重大问题会商、信息资源共享等机制,发挥骨干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制定《进一步完善会员服务工作的意见》,健全协会和部门两级负责人联系会员单位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开展纪念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行业成就,展示石油和化学工业社会财富创造者和社会责任承担者的良好形象。

——引进中青年专业骨干人才,加强年轻同志的培养,改善人员结构,提高部室业务能力。

——召开首届团代会,成立协会系统团委。

中长期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2项,2至3年见到成效。内容包括:

——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适时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组织行业发展战略及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产业安全重大问题对策研究,做好产业安全预警、贸易保障、贸易争端协调等问题的研究和实施。

——继续推进国际、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协会与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同业组织和跨国公司的联系,推进海峡两岸石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协调、规范行业会展工作,遏制恶性竞争和不良侵扰,发挥以国际化工展为代表的协会展览品牌效应。

——继续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参与环境政策和能耗、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等标准的制定,推进节能示范项目、清洁生产合作项目的实施,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

——大力推进“责任关怀”,加强责任关怀理念的宣传,开展“六项准则”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培训,继续组织试点工作。

——加强三大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协会、地方协会与行办、重点企业集团与事业单位多层面的联系沟通、合作互动和互利共赢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行业工作新格局。

——健全资源共享与合作互动机制。整合协会机关部室资源,加强系统资源(协会所属单位)、行业资源(协作组、信息站、科研院所)的整合与互动。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协会文化建设,制定和实施《关于加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文化建设的意见》,促进协会文化的形成和完善。

——改进协会机关业务运行模式,健全和完善例会制度、工作计划、财务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激励等各项制度。

——建立专家资源信息库,整合行业智力资源。

——研究制订并实施协会财务创收中长期计划及管理制度,拓展创收业务领域,不断提高协会经济实力。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围绕落实国办36号文件,制定并实施协会发展规划,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协会建成“政府信得过、企业离不开、国际有影响”行业组织。内容包括:

——形成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中枢和引导机制。开发信息资源,跟踪市场变化,预测行业走势,及时、准确地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行业发展报告、政策建议和指导意见,参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完善惠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的服务体系。联合、协调专业协会、地方协会、骨干企业和规划、信息、科研等单位,参与区域规划,组织专家咨询,提供技术服务;创建3至5个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国内外广泛参与的品牌展览会和论坛;指导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具有新型工业化特征和示范效应的化工园区;培育一批名优产品,促进产业升级。

——构建与国际同业组织广泛联系与合作的机制。进一步扩大与国际性、区域性同业组织和世界石油、化工强国的行业组织、跨国公司的联系,拓展沟通、交流与合作渠道,为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协助政府进行贸易协调,维护产业安全;促进会员和企业加快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建立一支与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称、与协会在行业中的地位相称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设年龄梯次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熟悉行业情况、热爱协会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形成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团结和谐、诚信服务、勇于创新、献身协会事业的团队精神。建立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专家和高技能络,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协会始终贯彻突出实践特色的要求,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本着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所以能够取得以上成效,主要是我们始终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认真、稳妥扎实地向前推进,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规定动作标准规范,自选动作灵活有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国资委领导正确、指导具体。学习实践活动的每个阶段,国资委领导小组都及时把中央精神传达到协会,提出贯彻落实的部署,使我们开展活动有所遵循、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国资委指导检查组多次到协会调研并参加活动,根据协会的实际,提出搞好活动的要求。在审定实施方案、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测评、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反馈意见、研究工作安排等方面,都给予了许多具体的指导。

第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协会党委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全面加强协会系统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的重要措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是思想落实。协会机关和各所属单位都制定了《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召开了动员大会,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二是组织落实。协会机关和各所属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较好地发挥了领导小组、所属党委、支部三个层次的作用。三是工作落实。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制定每个阶段的具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党委和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检查、带头整改,起到了表率作用。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注意分类指导,传达上级精神,掌握工作进程,做好工作衔接。在这期间,我们共召开党委会和协调会议6次,编发《工作简报》8期。

第三,各阶段工作严格程序、稳步推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从协会党委到各所属单位和代管协会,都严格按照中央规定的程序和国资委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领导带头、分类指导、正面教育的基本原则,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深入学习理论,掌握思想武器。把学习实践活动的立足点放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分析检查。通过党员领导班子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把学习实践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上。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边整边改。力求做到整改与推进协会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与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

第四,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广泛参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确立奋斗目标的难得机会。广大党员群众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大家认真研读文件,深刻分析问题,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也受到了教育和激励。

『 1 』『 2 』『 4 』

三、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推进协会更好更快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协会系统全体党员经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党组织得到了加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改进,对协会地位、作用、职责的认识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协会机关、专业协会、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都有新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任务,还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虽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只是初步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在集中学习实践结束后,协会系统还要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协会党委和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暂时不撤,继续抓好后期工作的领导和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并切实抓出成效。

第一,要在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上下功夫。

不折不扣地按照本单位的整改方案,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对近期能够整改的问题,要集中力量抓好落实。今年协会系统要集中力量做好应对危机的各项工作,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责任关怀和自身建设,在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概括地讲,就是“1112”:突出一项首要任务——就是“保增长”,抓好一项基础建设——就是建立“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开展一项系列活动——就是隆重纪念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制定两项“指导意见”——就是编制《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

对于影响深远的中长期整改和长效机制建设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主动进行探索,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要加强对整改项目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研究整改工作的进展及成效,并及时向广大职工通报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新形势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协会如何定位、该干什么,是落实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是要做好“规定动作”。国办36号文件和张德江副总理在工业行业协会座谈会讲话中,从四个“有利于”和五个方面阐述了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规定动作”,必须认真贯彻。政府部门也在抓紧落实36号文件,积极为发挥协会的作用创造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借学习实践活动的东风,努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要适应当前形势。客观形势在不断变化,服务对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协会必须在动态中进行调整,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今年协会工作的特点是应对危机,要围绕这个中心,看看我们该做哪些工作,能办几件对行业、对企业有影响、有帮助的大事、实事,要在思想认识、工作内容、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尽快体现出来。

三是要自加压力。现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协会更加重视了,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就看协会对政府的决策有没有影响力,对行业的发展能不能起到引导作用。危机时期也是协会发挥作用的最好时期,政府要找我们了解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要找我们反映诉求,希望我们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协会有做不完的事。如果我们提不出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政府就不会买我们的账,企业也不会理我们的茬,协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就会被“边缘化”。

第三,要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一个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让上面听到真话,给企业办好实事,为协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群众提出的问题,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改善还不到位。要从协会的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要善于发现机遇、捕捉机遇、利用机遇。不仅协会系统内部要相互合作和支持,还要积极主动地与政府部门、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这个“钩”不仅要挂上、而且要挂牢,形成“漏斗”,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占稳“地盘”,绝不允许丢失“阵地”,属于我们应当办的事必须切实做好。

以总结大会为标志,协会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告一段落。协会系统各单位将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励精图治,奋发进取,把广大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引导到做好各项工作上来,把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协会系统各项工作的动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协会系统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总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请予以审议。

第一部分 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四年来,中国纺机协会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方针,围绕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整体水平提高,积极探索协会工作规律,开拓创新,使协会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一、坚持协会办会方向

四年来,纺织机械行业保持了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势头, 纺机协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协调政府部门和纺织机械行业之间的沟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极贯彻党和政府有关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法令,帮助和引导纺织机械企业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促使纺织机械的地域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纺机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于2003年四月产生,2003年也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虽然行业协会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纺机协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行业协会得以顺利发展。众所周知,在WTO体制下,协会组织可以承担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事务,而这些事务不宜或难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承担。在国家间的贸易争端和纠纷中,协会可以发挥一种缓冲功能,帮助企业和国家利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实际上,协会组织可以将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中介功能扩大到国际市场范围,同时将其与政府之间的被管辖关系和合作关系转化为一种以合作为主的新型关系。协会四届理事会抓住历史机遇,充分研究行业发展中具有方向性和方针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寻找协会工作的双向服务领域,在推动行业发展上产生实际效果。

二、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四届理事会成立伊始就认真分析了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从历年纺织机械产品市场构成对比分析进口纺织机械和国内纺织机械产品情况、纺织机械产品拥有专利情况以及纺织机械著名企业的发展等情况,明确提出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必须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战略。

协会的行业工作必须围绕这一方针来开展。为此,纺机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活动。

成立“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专家库”,专门制定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纺织机械科技专家库专家成员工作条例(试行)》,确定了第一批13个类别共71位专家为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专家库”成员。从此,纺机协会在开展各种行业活动中拥有了一支专家队伍。

2004年提出纺织机械行业技术创新项目的建议项目书。其内容是,提出当时纺织机械行业新产品开发研制项目25项,制造工艺技术项目9项,以及建议当年纺织机械重点发展产品和技术7项。

围绕2004年积极倡导全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的同时,纺机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和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机械专业委员会广泛开展了技术交流、技术讲座和专题调研等活动。同时组织了全行业的专利技术讲座和培训工作。

2005年协会提出《纺织工业十项成套关键设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目录》,得到纺织机械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37个主机生产企业和上百家配套件、器材生产企业积极投入开发研制这些关键产品,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些项目已初见成效。

近几年纺织工业和纺织机械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纺机协会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使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今欧美日等强国,无一不是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强国,都是依赖重大技术装备这一核心装备制造业的带动完成了工业化。因此,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体现,没有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就没有掌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主动权和长久发展力,也就无法实现工业化。我国纺织工业的情况同样如此。纺机协会通过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目前,《新型纺织机械专项》已经列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项目》目录;《新一代纺织装备》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攻关项目》目录。

同时,纺机协会编写了《纺织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性意见》(讨论稿)。《指导性意见》(讨论稿)是听取了行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的意见,经过反复研究后定稿的。在这次会员大会上要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十一五”期间引导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三、全面提高协会组织和协调行业工作的行为能力

协会不是政府,不能行使政府所能行使的权力。协会也不是生产企业,其行为方式必须从行业利益出发。如何做既有益于行业的事而又能提高协会行业工作的有效性,是协会理事会重点研究的工作之一。本届理事会在提高协会行业行为能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协会的基础性工作

行业协会需要的不是权力,而是比权利更重要的能力。如果行业协会不能掌握全行业的基本情况,说不清行业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代表和反映行业的利益。因此,协会要履行职责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

近几年,纺机协会从最基本的要素抓起,着手建立纺织机械行业基础数据库。目前已基本成型的有:纺织机械产品数据库(国内、国际两个部分)、纺织机械行业企业库、纺织机械行业统计资料库、纺织机械行业科技专家库等等。

正是由于从基础工作抓起,纺机协会“统揽全局”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不论是向政府反映情况,还是同国际相关组织交往。都能够体现行业的全面性和关键要点。

2、借助依法行政,提高协会组织协调行业的工作能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纺织机械行业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行业协会如何在行业发展中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促进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协会努力探索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纺机协会加强了纺织机械行业产品标准管理工作,并围绕着产品质量评价,推动了行业的产品检测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纺机企业广泛的支持以及各方面的帮助。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这一工作对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十分重要。

为提高纺织机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协会在行业推广产品可靠性工作,也得到了纺机企业普遍的支持。

3、协会为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抓住了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行业指导、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策划和组织行业活动的能力;调动广大会员企业积极性的能力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及关系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各种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满足会员单位发展需要,特别是长远发展需要的活动。

四、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合作步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成为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中国市场逐步国际化,如何顺应这个变化、既迎接挑战而又能抓住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在这方面我们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在近几年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和年度理事会上,增加了有关全球经济一体化在纺织机械领域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战略研究报告,扩大经济一体化给纺织机械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的宣传工作;

二是更好地研究和探讨入世后的协会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探讨在政府职能转换和入世后协会工作重点。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的相关工作,重点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切身利益的宣传推广,以及知识产权争端、纠纷的协调与调节工作。

四是成立了协会国际部,对外联络工作已经开始成为纺机协会的一项常规业务。几年来,我们不但与国外相关组织、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并建立了稳固的网络,还14次组团赴国外及台湾省考察访问、参加展览,而且吸收接纳外商投资企业入会,成为纺机协会新的会员。

五、搞好协会出版物和行业的宣传工作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目前有《纺织机械》、《纺织器材》(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共同主办)两本全国性专业期刊,以及行业内部刊物《纺织机械信息》。近几年,协会在出版物的管理方面进行了人员调整,使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纺织机械信息》在信息的及时性、可读性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协会的网站也及时进行了更新。今年协会网站将和专业网络公司进行合作,使协会网站真正成为纺织机械行业的权威性的门户网站。

另外,协会为加强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宣传,与《中国纺织报》、《纺织导报》等行业内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体结成了新闻合作伙伴关系。除此以外,纺机协会近几年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会议文献、论文集以及大型行业活动的评估报告等,今年还将出版《无梭织机手册》。

纺机协会和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机械专业委员会一起,在协会名誉理事长凌宝银同志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这里仅汇报两方面的成果:

1、组织推荐纺织机械行业积极参与桑麻纺织科技奖活动

桑麻基金奖是香港桑麻基金会以支持和推动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设立的纺织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励活动。纺机协会和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组织纺机行业的评定工作并积极进行提名推荐,最终由桑麻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近几年纺机行业获奖情况: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共计

一等奖

1

1

2名

二等奖

2

2

3

7名

推荐

单位推荐

3

6

7

16名

2、广泛开展了行业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在纺织机械行业科技进步过程中贡献重大。

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和专业文献评审一览表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合计

学术活动、技术交流会

11次

4次

8次

7次

30次

入围论文

148篇

73篇

89篇

56篇

264篇

出版论文集

1本

1本

3本

2本

7本

论文集:

1.2003年新型橡胶器材研讨会论文集

2.第二届纺织机械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3.第八届纺机器材热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4.纺织机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

5.纺织橡胶器材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论文资料集

6.第三届纺机数控切削加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7.“十一五”印染机械科学发展研讨会专辑(《纺织机械》2007年第一期

六、积极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广泛开展行业活动

四年来,纺机协会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主动承担政府各部门交办的任务。有些属于行业公益事项,无论政府是否交办,纺机协会都会去做,并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做的主要工作有:

组织参加国家级新产品试产计划专家评审工作(27项);

编写《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纺织机械部分)方案意见;

对国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新型纺织机械项目》提出专家评审意见材料。

对《纺织机械产品进出口税则目录》修改建议等。

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提出方案意见;

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编制《纺织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纺织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编制《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攻关项目》的《新一代纺织装备》部分。

对经济普查中有关纺织机械目录提出修改意见等。

认真做好行业的统计工作,定期提供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行业信息。

除了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协会还广泛的开展了各种行业性活动。

积极参与、组织中国机械企业联合会举办的“创新成果奖”的活动,并荣获十佳组织单位的称号。

组织纺织机械行业参加《首届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年》活动, 并有七个企业获奖。

参加了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中国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并对纺织机械行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了书面调查。

参与每年出版的《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等等。

七、强调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积极发展会员企业

专业委员会是协会开展行业活动的重要分支机构。纺机协会经民政部正式批准的专业委员会有14个,其中电器、仪器专业委员会正在办理更名手续,变更为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仪器专业委员会。由于纺织机械行业门类繁多,产品品种和服务对象涉及广泛,利用专业委员会既保证依托纺织工业大的服务对象、围绕纺织机械行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开展工作,又便于对细分市场的各方面工作开展深入研究。往往一个专业委员会里的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工艺、产品用途和服务对象都在一个市场范畴内,但如何共同发展,在经营方式、行为模式和长远发展等方面都能够多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纺机协会非常注重利用专业委员会开展行业活动。四年来,有许多专业委员会工作开展的很好,有声有色,企业也积极参与,业已经成为行业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但是也应该看到,大部分专业委员会是协会成立初期设立的,本身带有较为浓重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如专业划分不合理,组织机构不科学等,因此活动开展得不尽人意。近几年,协会对现行的专业委员会全部按照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专业委员会将广泛深入的开展行业活动。

协会会员管理也是协会自身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纺织机械行业和全国的形势一样,近几年在体制改革、体制创新方面发展很快,会员情况的变化也非常大。现在新兴的企业很多,有些企业刚刚进入纺织机械行业,对纺机协会并不了解,因此协会就要去宣传,邀请他们加入协会。目前,协会会员的结构变化很大,不仅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加入协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也加入了协会,而且踊跃参加行业活动。

八、整合纺织机械行业国际展览会市场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近些年来,纺织机械行业展览会过多过滥是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共同的感受,减少展览会的数量,提高展览会的质量是纺机企业的共同呼声。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沉重的展览费用,已经成为制约纺织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纺机企业纷纷要求协会从行业发展出发,主动对展览会市场进行整合。

由于情况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协会对这项工作十分慎重。进行了充分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在亚洲每四年就有五个大型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即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海纺织工业展览会和亚洲纺织机械展览会。对于这些展览会,国内企业、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基本都要参加。如果将这三个展览会整合成一个展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企业将由原来每四年参加五个展会变为每四年参加两个展会。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方案,不仅有利于纺织机械展览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纺织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方案可行性的论证,我们认为难点在欧洲(欧洲纺织机械展览会的主办者)。因此,我们于2004年开始与欧洲纺机协会(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联合会)接触。经过漫长谈判,内容涉及展会的每一个细节,终于达成合并展览会的一致意见。2006年上半年开始和上海纺织工业展览会协商。

我们认为,展览会的整合工作是有益于纺织机械行业整体发展,涉及到每个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九、强调行业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信息管理工作有所提高

行业信息工作是行业内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向国家经济管理机构反映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是企业决策的根据,是服务会员单位的有效工具,也是提升协会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说明书。由于行业的信息工作具有中立性、共性和服务对象多面化的特点,因此,纺机协会不仅对行业信息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善于经营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纺机协会的信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纺织机械产品产量、主要经济指标、纺织机械产品进出口的月报、季报、年报等完整的报表体系。为更好地利用好统计资源,协会统计系统在今年将实现行业信息共享机制,获得授权的单位可以网上查询行业统计数据,在信息服务现代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为做好行业信息的管理工作,协会成立了信息部,并不断充实力量。每两年协会要专门对企业从事统计工作同志的辛勤劳动给予肯定,予以表彰。目前,纺机行业已基本形成了新的信息网络系统,开始发挥为行业服务的作用。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协会的行业信息的管理工作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共享的广泛性方面亟待提高。

另外,密切协作、相互支持、数据共享是做好行业信息工作的必要条件,协会的行业信息工作希望得到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关心。

十、加强纺织机械行业市场监测工作,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加强纺织机械行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搞好信息导向。是纺机协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做好行业的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我们强调:要重视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把综合统计数据、行业统计数据、重点企业和区域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采集渠道畅通,数据及时准确。同时,要坚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并重,加强对相关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的研究,逐步由事后分析转向超前预测,准确把握纺织机械行业经济运行走势;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加强运行分析的基础上,搞好信息导向工作,及时发布运行动态和政策信息,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

几年来,由于坚持不懈的探索,协会的经济运行分析得到了行业和企业的充分肯定。每年协会举行的纺机行业生产经营座谈会已经成为行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并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

第二部分 几点体会

一、要在涉及行业发展方向性、方针性问题上提高服务水平

行业协会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是涉及行业发展方向性、方针性的大问题,以及企业最为关心的内容。如果协会不能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给企业以启发和帮助,甚至是引导,全部工作只是停留在琐碎的微观层面上,协会就很难有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

这一点,我们在和发达国家的同行们的接触过程中体会很深。

二、坚持企业家办会的方向是协会工作的必由之路

纺机协会是以企业为主组成的社团组织,职责就是为企业服务和为政府服务,推动行业发展。会员是协会的生存基础,只要是面向市场经济的协会,就必须走企业家办会的道路。发挥企业家的才干,创造企业家参加行业管理的条件,营造企业家成长的氛围,不仅是搞好协会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行业协会的历史责任。

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注意发挥理事、常务理事的作用,这是使协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我们深深体会到,协会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同企业、同企业家交朋友,从他们身上获得知识和智慧。

三、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会工作规律,提高协会工作水平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自我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协会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业务主管单位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监督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三是行政依附性强,大多数行业协会基本上处于“官办官管官运作”的状况;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相当多的行业协会有名无责,有名无实,空负荷运转。

积极主动地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会工作规律是本届协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政府职能转换还不到位,协会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本届协会坚持做一个有作为的协会,在自我加压中选择“双向服务”课题,在努力寻求各方面支持中,改善协会生存环境。

四、不断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是搞好协会工作的保证

协会要协调和组织行业活动,必须做好自身工作。近几年,纺机协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协会办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部门间的协同办公和工作程序规范化以及内部信息交换无障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协会进行了VI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这项工作是协会树品牌必须做的基础工作。它使协会的形象高度统一,使协会的视觉传播资源充分利用,达到最理想的品牌传播效果。

协会的自身建设过程也是不断得到提供的过程。几年来,纺机协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仅增强了协会实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协会员工的自信心。

第三部分 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是一个已经有近16年历史的协会,是一个组织上日益成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协会,也是一个发展势头很好的协会。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协会将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经过四届协会以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这将是对新一届协会的考验。现根据本届协会的工作体会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行业发展,是协会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当前,我们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纺织机械行业前二十多年基本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靠的是低水平和更加劳动密集的扩张。其表现为拼价格,技术进步意识不强,企业差异性小,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种状况同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定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做文章;二是要把行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抓住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纺织机械行业的整体水平。

二、积极探索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规范协会工作

协会除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市场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行业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的建立、健全工作外,还要结合本届协会四年的实践、体会,建议把以下工作纳入行业管理的常规化工作之中,使协会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这些工作有:

一是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公布行业市场指数;二是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并以此为载体抓好技术进步;三是抓好协会的培训工作;四是搞好《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纺织机械信息》等一批协会刊物的出版发行工作,以及“纺机协会网站”的建设工作;五是做好“百强企业评价推介”活动及相应的企业家论坛;六是做好展会整合工作,使协会拥有的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的品牌更加发扬光大。

要坚持协会工作的创新。协会每年一定要有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会员企业要求而安排的一些新的活动,并要特别注重实效;常规性的工作要力求抓出质量。

三、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协会工作规律,把纺机协会办成有活力有实力的协会

落实协会的服务宗旨,是一个事关协会工作方向的大问题,也是协会有无凝聚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会只有通过服务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协会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双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为行业的发展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坚持企业家办会方向,坚持加强协会之间的合作,坚持以会员单位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协会工作的标准。适时、适度、有质量、有成效地组织活动是协会工作的重要途径。以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章程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机制为规范,提高共同为会员企业服务和推动行业发展的能力。协会要在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以及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上,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协会一定要善于利用好社会资源,搞好公共关系,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协会工作,必须树立“经营协会”的理念。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它的产品就是服务。协会要不断在策划项目中,创造性工作,提高自身的服务价值。协会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增强自养、自立能力,创造出一个有活力、有实力的协会。通过四年的协会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协会实力的形成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会员企业中有凝聚力;其二,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其三,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其四,协会的实力来源于活力。

建筑业协会工作总结


    协会在局领导的关心下、经济上的支持下、业务上的指导下,各会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围绕行业发展和改革主题,坚持“依托平台,科学管理;抱团取暖,优质服务;整体提升,持续发展。”的服务宗旨,紧紧抓住协会发展的良好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协会各项工作进展良好,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推行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

    诚信建设是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行业自律是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协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们对行业自律工作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探讨。我们认为协会的主要工作重点应定位在制定自己的行规行约上,对内讲行业自律,

    二、开办企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提升建筑类高层次人才素质

    为全面提升谷城县建筑类企业高层次人才素质和能力,我会利用101和102室的优秀教育资源,与两大学校举办建筑管理类企业高管

    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对象均为各家非国有制建筑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管等等。

    三、开展评优活动,促进企业争优创先

    为了鼓励建筑业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综合实力,同时提升我县建筑工程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我会根据建协文件精神,于20xx0年12月25日-20xx年1月6日开展了本年度评优工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从副会长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中抽调人员组成评优领导小组,依照《评选办法》规定组织评审。经过对申报材料严格审查,以近两年所获得的业绩为依据,并兼顾了对外讲市场维权,对企业讲诚信服务。从而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外向型和三县企业及项目经理的原则,评选出8家企业为本年度县优秀建筑业企业候选企业,政府名项目经理为本年度优秀项目经理。

    一是开展了“阳澄湖杯”的申报、评审和“姑苏杯”的推荐工作。我会组织了我区建筑工程申报“阳澄湖杯”的活动。其中共有11个项目申报,经过专家复查及评审,有6个项目获得了“阳澄湖杯”奖项。在此基础上,推荐5个项目申报“姑苏杯”的评审,5个项目全部获得了“姑苏杯”优质工程奖。通过开展创优活动,引导企业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高了行业的质量水平。二是配合市协会,推荐企业申报苏州市最佳企业(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经理)、优秀项目经理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会员单位参与评先评优活动,激发会员单位的创优意识,创造比优氛围,提高建筑业企业社会知名度。

    四、组织培训活动

    经过了解各会员单位的需求,上半年我协会会同主管部门及有关科室组织两次培训活动。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资料整理及归档,统一建设工程资料移交及归档日和6月7日进行了两期培训,约80人参加;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创优”的水平和能力,协会于6月26日聘请苏州市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高级工程师徐秋林老师对各单位申报创优项目的项目经理、质检员、资料员等约50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对各单位项目负责人、资料员及施工员于5月25人进行工程质量创优培训,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为提高企业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好服务工作。

    五、认真开展行业调研工作

    为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抓住企业心声,我协会就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等热点和突出问题深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针对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将调研情况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切实发挥了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我国新形势的发展,走面向工程建设领域、面向建筑业、面向市场的行业管理道路,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责任感的强度。我们要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使协会起到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政府参谋、企业之家的作用。

    经过半年的努力,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会员单位的期望、行业发展的需求、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对明年创优工程进行现场服务和指导,开展工作交流和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开阔会员单位的视野,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创优理念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以及整个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

    增强协会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求实创新,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为我区建筑行业振兴和相城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创业协会学期工作总结


江西理工大学创业协会成立于XX年12月,如今已经两岁了。如果说,XX年是协会的创建、酝酿阶段,而,xx年,是我们协会的展望阶段。那么,xx年是我们协会的调整阶段,以前的发展模式可能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环境,所以我们这届对协会的规章制度、协会的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更改。在保持上两届的优势部分并吸取上两届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我们协会全体成员一起努力开创协会发展的新纪元。

本学期,创业协会在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协会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在协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以及各兄弟协会的支持下。积极进取,勇于不断创新,本学期成功开展了多次有教育意义和有趣的活动。但是,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相信我们协会会不断进步,一起激情着向前方迈着整齐的步伐,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坚持我们协会最终会取得良好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开展,现将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具体如下:

一、协会的工作情况

(一)、开学初,我们创业协会进行了第三届成员招新并通过自荐、面试的方式对新加入成员进行了一定的考核,并最终确定了这届一批有激情、有头脑的协会主要骨干及思想积极、有激情的协会成员。

(二)、10月26日召开协会骨干第一次例会,会议传达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以及我们协会的规章制度。会议上协会成员骨干都做了自我介绍,大家一起探讨了协会以及各部门本学期工作安排并落实了10月28日举办创业协会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各部门工作安排。

(三)、10月31日我们协会会长戴啸作为社团联合会主要会长代表在社团联合会换届大会做就职报告,大会上会长戴啸介绍了协会的历史、协会各部门的组建结构以及对协会的性质做出了一定解释。并对大家作了本学年创业协会的工作设想和决心,在最后还表达了希望与各兄弟协会一起为丰富理工学子课余生活的而努力的愿望。

(四)、11月2日—11月6日我们协会策划部为社团联合会策划本学年“社联杯”篮球赛策划书,由于篮球赛和社团活动月以及受甲流的影响本学期不能开展,虽然这次活动策划没有得到采纳,但是我们协会成员依然积极的参与社联和协会的工作开展。

(五)、11月7日在协会内部组建篮球队,确定篮球队队长戴华坤,希望通过协会篮球队的建立能加强协会内部的交流。通过篮球这种团队型的体育运动的锻炼来培养协会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11月8日在社团联合会常务主任董志伟的介绍下,与经管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张修志老师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最后张老师接受我们创业协会邀请并担任我们协会指导老师,我们相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将成功开展更多学习型、实践性并有影响力的活动。

(七)、11月26日——12月4日我们创业协会在参加社联举办的办公室装饰大赛中获得优秀称号。

二、协会的活动开展情况

(一)、10月23日星期五晚上在书香阁417召开第三届创业协会成员动员大会,校学生会副主席肖渊(上届协会创业部部长)、校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联合会常务主任董志伟、社联副主任柯平超、上届协会会长谢钿生、机电学院院学生会副主席孔瑞波、摄影协会会长卜贤东、3g英语空间会长戴玉洁、棋牌协会会长邹贤(上届协会宣传部部长)以及上届创业协会各部门骨干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动员大会。本届协会会长戴啸致大会开幕词,陈述了本学年创业协会的部门组建情况、协会的价值观以及本学年活动工作计划。受邀部分嘉宾对协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看法和宝贵性建议。动员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二)、10月28日周三晚上在书香阁四楼学术报告厅在校团委、社团联合会支持下开展创业理论知识学习活动,活动当晚不仅仅是是本协会成员,校团委秘书长熊淑华老师当晚也来视察了活动现场并对活动开展做出了一定的肯定,社联骨干全体成员、各兄弟协会成员也参与了当晚学习活动。活动当晚参与人数达到100之多,参与同学都非常积极的表达了自己学习之后的感受,反应非常之热烈,通过这次赢在中国创业视频宣讲活动让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创业的艰难和要想成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重要因素,使得同学们在对待今后自主创业更加理性,更加有见解。通过这次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协会在社团联合会以及学校的影响力。

(三)、11月7日下午协会篮球队内部成员开展篮球友谊赛活动,活动中大家互相切磋球技并从中加深了协会成员的友谊以及培养了协会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12月6日下午3:00—6:00在学校校友广场开展我们创业协会会歌《在路上》学唱活动,李勇建和叶佐虅负责领唱和指挥工作,通过这次会歌学唱活动带动协会成员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协会成员的创业激情。活动间隙我们还开展了协会成员草坪坐谈会,大家一起探讨好的创业idea和协会出现的问题。活动中协会成员骨干都仔细听取了协会成员对协会的意见和建设性看法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开展和协会工作的开展上做出一定的积极改变。

(五)、12月12日晚上7:00—9:00,由我校社团联合会创业协会、法学社及文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共同主办的广告创意理论学习活动在书香阁四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社联骨干成员、创业协会全体成员、法学社、文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以及对创意广告和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创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孙庆庆主持。活动当晚参与人数达到80人之多,参与同学都纷纷表示这次活动给了他们一个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盛宴。文法学院代表在总结性发言环节中表示广告是一种文化观念、社会价值的体现,创意实际就是以小见大,我们在娱乐的同时要仔细思考在未来就业时我们将怎样有创意的把自己推销出去。活动现场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拿起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发表自己的感受,表示在看完这些创意广告后收获很大,思维更加开阔。活动最后,我们协会会长、文法学院代表、社联代表从所收到的积极抒发自己感受的短信中抽出几名幸运观众对他们进行了奖励。

三、协会的社会实践情况

(一)、平安夜及圣诞节校园实践小项目

本协会于12月23日——26日针对平安夜和圣诞节期间带来的商机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外联部发起,办公室协助参与。鉴于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和个性化需求强,所以平安夜产品主要定位在平安果包装纸,平安果包装纸销售形式主要在学校足球场和食堂门口摆地摊零售以及联系班级批售,效果不错,总共取得了300多张的销量。每张盈利0.3元,取得90元左右的利润。而平安果方面主要是应对我校西区的需求市场,由于西区学生平安夜期间不能出来,不方便买苹果,因此西区主打包装好的平安果。销售形式以较低的价格批发给西区的学生,由他们去经营,从中每个平安果抽取0.8元的利润,最终取得100多个销量,也取得了80多元的盈利。圣诞节饰品小项目主要是在学校足球场、食堂门口、学校侧门口、学校周边小学门口等地点进行摆地摊销售,通过两天的销售,最终取得了300多元的销售额,剩余价值70元的物品,圣诞节饰品小项目在保持成本收回来的条件下,还取得了50多元的盈利,此次校园实践活动总共取得了230多元的盈利。虽然小有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由于缺少项目运作经验,缺少对圣诞节商机的认知。遗漏了校外市场,如校外理发店、品牌服装店节日期间圣诞帽子的商机。如果认真做好赣州章贡区市中心理发店、品牌服装店圣诞帽这块的市场,将取得很好的业绩,更加能够为协会成员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总体来讲,开展此次校园实践项目,有亮点也有不足,亮点就是针对校本部平安夜产品的成功定位于平安果包装纸,虽然没有取得多少利润,但是在大多是零售的情况下也能单方面取得这样的销量,证明了我们对产品的准确定位。此次活动很好的调动了外联部和办公室两个部门成员的积极性,通过此次校园实践活动,参与项目运营、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协会成员普遍反映学到了不少知识及经验。

(二)、赣州特产班级联购项目

本协会于1月01日—1月16日开展特产联购活动,此次特产联购活动由协会创业部发起,发动协会全体成员与参此次项目。关于特产联购活动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彩印海报宣传、每个寝室发宣传单(简单明了,正面内容可以以回家为由作为一个好的起点,宣传我们的特产联购活动和我们创业协会,反面可以以一种非常透明的方式解说我们提供的特产的价格和周边超市的价格、文清路专卖店的价格、水果摊的价格、贸易广场的零售价格、贸易广场的批发价格。如此做法是针对本部大二、大三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做出的策略。)、寝室楼下定期张贴产品a4宣传单以及口碑宣传(通过我们协会全体成员向自己的朋友或同学进行宣传我们协会组织的特产联购活动,争取协会全体成员在自己专业班级和自己好友圈能够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此次项目运营创新点:预售融资来解决项目运营资金(可以通过先去贸易广场进一批模板样品来,然后开会确定我们协会成员的预售订购量,通过这种方式融取一定的资金。通过这么多资金一次性购买货物,可以压低特产进货价。并找到一个好的合作商家,然后用我们融取的资金打造5—7个特产模板。进行定点销售,如果资金链不足,协会骨干成员可以先每人出20元左右的资金。每个协会成员出5——10元资金,重在参与。总共模板打造1200元左右,根据订购量不同,1000元现金流左右,预计本部市场销售额在8000元左右)、定点销售——争取每栋寝室打造一个比较齐全的模板(150元之内可以打造一个比较齐全的模板)。特产联购项目市场主要分三大块:1、西区校园市场 2、本部校园市场3、南门口、文清路、中联商城里面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促销 (促销地点尽快确定,先确定目标,然后分工协同合作)。总体来讲此次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终销售额并不理想,仅仅取得XX左右的销售额,与预期销售额相差甚远。除去运营成本及流通成本,最终亏掉100元左右。究其原因,客观方面:此次特产联购项目说明协会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协会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推动项目的运营,没有一个很明显的奖罚制度来协调协会项目的运营。主观方面:主要是成员缺少团队精神,协会骨干被动,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很弱等原因导致此次特产联购项目惨淡经营。

四、协会与兄弟协会和院学生会交流活动

(一)、11月1日晚上7:00协会应3g英语空间邀请,我们协会副会长张岽参加由3g英语空间协会主办的“万圣节狂欢活动,加强了与3g英语空间兄弟协会的联系和友谊,同时也为下次活动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二)、12月12日晚上7:00—9:00,由我校社团联合会创业协会、法学社及文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共同主办的广告创意理论学习活动在书香阁四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社联骨干成员、创业协会全体成员、法学社、文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以及对创意广告和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举办带来一定的积极效果:1、开启了我们协会与外来部门合作关系并借此机会为我们协会与文法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法学社以后的合作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2、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同学们的广告鉴赏能力并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意思维能力。3、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我们协会在社团联合会以及我们学校的影响力。

五、协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观上:

(一)、上学期协会没有一个清晰地章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对协会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清晰地定论。没有建立一个清晰的章程、管理制度、协会精神。并且协会领导在初期对社团运营的技巧不是很清楚,比如:对社团申请场地和横幅悬挂以及社团开展活动需要什么条件的支持上不是很熟悉,以致对活动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拖滞。

(二)、协会成员素质有待考究,加入协会目标不明确,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部分协会成员加入社团目标不明确,协会成员对协会的性质和协会的发展思路不够了解和认识。另外协会成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一些理论活动和协会会议中表现不够积极,主要表现在协会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时,协会成员迟到和缺勤现象比较严重。

(三)、学期工作计划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究竟是为了培养创业理论知识或究竟是为了锻炼大家实践能力或整顿协会结构,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协会文化、协会价值观或加强校外纵向联系。如此感觉走的很累很糊涂,不够专注。

(四)协会骨干成员在发言和演讲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以致有时在活动现场有些冷场,没有精辟的语言解说陈词,以后从会长开始到协会成员培养一批有一定口才和应变能力的人才。

(五)、开展活动时协会各部门工作协调的不是很有效率,工作主要是让协会几个骨干负责,工作不能合理分配下去,工作完成起来有点吃力,因为工作不能发挥更多成员的才能以致在成员积极性上没有起到很好的调动作用。

(六)、协会宣传部部门比较薄弱,从招新时的零的开始到现在的“铁三角”。虽然在人数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但实际上在落实工作上却起不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宣传海报制作上以及活动横幅制作上不免遇到很大的困难,从而对协会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拖滞。

客观上:

(一)、开展活动时活动场地不易申请,从这次广告创意理论学习活动可以看出活动场地三经变化,这样的限制对活动工作开展造成了严重的拖滞问题。

(二)、学校在对待在校大学生开展商业性性质的实践活动和创业方面的活动限制的太多。

(三)、由于协会是一个年轻并正处于成长期的一个社团组织,在与校外商家关系网和资金资源方面不是很足够,因此在开展实践性活动中有着不少困难。

六、改进的措施:

(一)、协会应该加强培养一批有思想、激情、有口才、宣传性的多样化人才,为协会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二)、针对部分协会成员对协会活动参与的不积极,应该首先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协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强调:协会不仅是给在校大学生力争提供一个锻炼性强的平台,最终的期望也是希望通过我校创业协会这个平台培养创业型人才。

(三)、精简机构和人员,对协会作出一定的人事调整并制定一套简洁的极具人性化的协会内部规章制度——《创业协会的考核细则》,用以约束成员的举止。

(四)、协会要不断的探索和向全国高校发展的好的创业型社团学习,通过学习他们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发展环境以及我们协会发展阶段作出一定的改进,从而健全协会的内部建设和管理结构并推动我们协会的发展。

(五)向校团委、社团联合会提意见,希望学校能结合实情在活动场地以及在学校内开展商业型的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好好把握这次创业园实践基地建设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创业园实践基地建设为我们协会创建一个更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型平台。

七、协会的网络建设

(一)、协会qq群的建设并充分利用其资源与协会成员展开交流:

1、利用qq群公告栏通知协会举办的活动。

2、上传活动图片,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精彩的瞬间。

3、群共享里上传好的创业博文和创业大赛信息等。

4、开展qq群每周讨论话题,通过对一些平常的创业问题,大家一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二)、通过举办有意义的活动与我校校团委网站和学校论坛紧密联系,发布协会最新活动信息。

(三)、创业协会博客网站的建设,从界面、格局、内容、功能、连接等更多层面进行了修整。争取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我们创业协会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宣传。

江西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创业协会是一个年轻有激情的社团,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会认真总结经验,分析以前工作的不足与缺陷,发扬与继承本协会的优势,更加努力工作。新的开始意味者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所有创协人一定要再接再厉,为创协更好的发展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创协将往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发展!

江西理工大学

社团联合会创业协会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工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