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 导航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开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开头。

为了保证大家能够尽快完成工作内容,我们必须在每个阶段都编写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好坏,往往可以决定一个项目的成功和失败。那么,关于工作计划你了解多少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开头》,感谢您的参阅。

XX村卫生室按卫生院统一部署实施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卫生监督协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0xx居民建档率8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村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新一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7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70%。
3、预防接种
通各适龄儿童到卫生院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并及时向卫生院上报相关信息。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一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应届毕业生 ,帮助企业招到更适合的人才,m.yjbys.com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5、儿童保健
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花名册,积极配合卫生院对新生儿进行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6岁儿童每年不少于1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并按时上报卫生院,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至少5次
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为准备怀孕的妇妇和怀孕前三月的孕妇发放叶酸,并做好相关登记,及时上报。同时做好母婴阻断作。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50%。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第季度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
10、卫生监督协管
协助卫生院对辖区内的学校、餐饮单位、水厂进行巡查,并协助卫生院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打击非法采供血,非法行医等。

FWR816.cOM精选推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保障广大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坚持社区卫生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城市大中型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三级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性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二)坚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填平补齐的原则。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内养老机构联合建设老年护理院(站)等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充和协同作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予以补助。

(三)坚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为主要职能,遵循公益性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产品向居民提供。

三、工作目标

(一)到2020年,建立机构设置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补偿政策到位、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适应广大居民服务需求,符合我区城市功能定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服务,使居民人人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到2020年,通过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功能得到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辖区居民普遍与全科医生团队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居民在社区首诊比例、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社区门急诊人次占比均有明显提高。居民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综合、持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一)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调整优化现有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二)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3000名服务人口配备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各1名,其中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民族医。设置护理康复病床的,每5张病床配备1名执业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管理、药剂、检验、财务、信息等人员不超过编制总数的5%。

(三)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登记。政府举办和政府所属医疗卫生机构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是独立法人机构,独立建账,独立运行,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第一名称注册。企事业单位举办或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第一名称登记执业许可证,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保留原医疗机构名称。乡镇卫生院所在地行政区划调整为街道后,应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进行改造,不再保留原名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按照相关文件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并按照相应类别填报相关统计信息。简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中街道或街道办事处字样应省略。

(四)加强科室和床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及中医民族医科室建设,可根据群众需求,发展康复、口腔、妇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等专业科室。综合考虑服务需求、老龄化进程、双向转诊需要和机构基础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数,每千服务人口(指常住人口)宜设置0.3~0.6张床位。原则上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不超过50张。乡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其住院床位和内设科室可根据实际予以保留或调整。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部分
一、健康教育部分
第一季度工作要求:
1、拟定全年工作计划和每月工作安排。
2、拟定村级全年工作分解,每月至少督导一次,覆盖率应达100%,并做好记录,以便备查。
3、对健康教育网络人员有变动及时补充。
4、认真做好3.24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宣传咨询,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5、更换一期画廊,留图片和底稿以便备查。写好一篇广播稿,留底稿和录用单以便备查。
6、保证完好的10块候诊宣传板和计免接种室相对应宣传板。
7、摄影、宣传器材保持良性运转。
8、完成《健康之窗》领发,并有记录。
9、做好全年宣传资料印制计划。
10、完成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的一次检查(有记录和图片资料)。
11、培训辖区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一次,并有培训记录、内容、试卷和图片资料。
第二季度工作要求:
1、写好每月工作安排。
2、认真做好村级工作督导。
3、认真组织4.7日世界卫生日和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咨询活动,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4、认真组织5.15日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和5.31世界无烟日宣传咨询活动,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5、做好6.6日全国爱眼日宣传咨询活动,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6、出一期画廊。
7、每月写一篇广播稿。
8、完成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一次检查(有记录和图片资料)。
9、写好半年工作总结。
第三季度工作要求:
1、写好每月工作安排。
2、认真做好村级工作督导。
3、出一期画廊。
4、每月写一篇广播稿。
5、认真组织9.20日全国爱牙日宣传咨询活动,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6、完成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一次督导(有记录和图片资料)。
7、做好辖区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第二次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和图片资料。
第四季度工作要求:
1、写好每月工作安排。
2、认真做好村级工作督导。
3、认真组织10.8日全国高血压日宣传咨询活动,并写好小结,留图片资料。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0xx年,居民建档率8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村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新一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7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70%。
3、预防接种
通各适龄儿童到卫生院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并及时向卫生院上报相关信息。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一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5、儿童保健
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花名册,积极配合卫生院对新生儿进行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6岁儿童每年不少于1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并按时上报卫生院,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至少5次
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为准备怀孕的妇妇和怀孕前三月的孕妇发放叶酸,并做好相关登记,及时上报。同时做好母婴阻断作。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指导。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50%。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第季度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
10、卫生监督协管
协助卫生院对辖区内的学校、餐饮单位、水厂进行巡查,并协助
卫生院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打击非法采供血,非法行医等。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开头》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