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护士见习报告 > 导航 > 精神科见习心得领会

护士见习报告

精神科见习心得领会。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精神科见习心得领会”,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下面是小编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wY上一篇文章,内容是比较G8领导人的身高,列举了八个国家元首的个头,没了。这有什么意义!你管人家长多高,地位在那放着呢,用的着你来评说,而且随意评价他人生理方面的缺陷本就是一件不礼貌不尊重人格的事情,作为国内的主要媒体竟也无聊到这种程度。何不把版面留出来关心一下社会上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精神病人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社会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需求,老百姓也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苦难,不要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这绝对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提高关注度!

不想写了,反正没人看,一样是无用功啊...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精神科见习心得


在精神科见习期间,见得最多的是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十几岁的老大爷,从事的职业也是,做哪一行的都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神科见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精神科见习心得篇1

在精神科实习已满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心情。

我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带我的耿老师很放手,第二天就让我独自查房并且回报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这样一来接触的就多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同情他们,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工作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我老师的感触,她工作五年,从来没有哪一个病人能完全康复并且不复发,精神病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疗,这在普通内外科是极其少见的。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谈到时间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就是病史。随便翻翻病历牌,基本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病史,除掉难以根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和患者缺乏关注。

首先是医疗条件。不说远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几家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院、四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除此之外还能数出几家?相比其他的专科医院或是综合医院来说在医疗方面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能让需要治疗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个是媒体的关注度。每天打开各大网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orbidity是这样翻么),不是说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焦虑症或会发展成躁郁症,但是这种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如果抑郁着抑郁着,突然亢奋了一段时间,那可能不是好了,而是躁狂了这时候还是该去找医生进行药物上的调整。

有一句话老师向每一个病人都强调过,就是这不是你的错。

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他,很多时候单凭自己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会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下去,但你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你软弱或无能,就像你感冒发烧得肺炎一样,总不会是你自个儿愿意的啊。也不是你说想好起来就能好起来,情绪、思维、行为并不是靠个毅力决心就能改变。总不能你说我不想发烧了!然后就真的退烧了嘛。

所以这种时候该求助专业人员的(比如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靠谱的临床心理学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果断去求助。

然后就是看的医生也很关键啦。

挺多二三线城市的人会专门跑来我们医院看。然后老师一看那些医生给患者用的药,就开始摇头叹气因为目前无论是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都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小地方小医院(无冒犯之意)很多时候会将抑郁症、躁狂症等情绪障碍当精神分裂治。老师说那些医生用的药也很乱,明明有更好更安全的药,却给病患服用副作用更大或依赖性更强的药物。不过这可能就是因为地方的狭隘性所以他们不知道或当地医院尚未引进新型药物。也有是去了人民医院之类的,但医院本身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科,因而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样的案例我真的见到过,还不少。所以建议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专门设有精神科)(这点很重要)或者精神病院就诊。

然后是不要去看中医治抑郁症什么的啊啊!!!!!!!!

不要靠中医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看中医绝对看不好的啊!!!!!!!!!!!!!!!!!!!!!!!!!!!!!!!!!!!!!

心理疾病已经不是中医的范畴了!!!!!!!急性肺炎也不会有人去找中医抓药吧!!!!!!!!!

如果哪个中医敢下诊断说你没有心理疾病什么的,果断换掉他。

因为这就跨领域执业了。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完全不讲职业道德。

精神科见习心得一


在精神科见习期间,见得最多的是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十几岁的老大爷,从事的职业也是,做哪一行的都有。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神科见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精神科见习心得篇1

在精神科实习已满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心情。

我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带我的耿老师很放手,第二天就让我独自查房并且回报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这样一来接触的就多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同情他们,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工作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我老师的感触,她工作五年,从来没有哪一个病人能完全康复并且不复发,精神病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疗,这在普通内外科是极其少见的。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谈到时间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就是病史。随便翻翻病历牌,基本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病史,除掉难以根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和患者缺乏关注。

首先是医疗条件。不说远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几家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院、四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除此之外还能数出几家?相比其他的专科医院或是综合医院来说在医疗方面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能让需要治疗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个是媒体的关注度。每天打开各大网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orbidity是这样翻么),不是说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焦虑症或会发展成躁郁症,但是这种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如果抑郁着抑郁着,突然亢奋了一段时间,那可能不是好了,而是躁狂了这时候还是该去找医生进行药物上的调整。

有一句话老师向每一个病人都强调过,就是这不是你的错。

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他,很多时候单凭自己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会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下去,但你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你软弱或无能,就像你感冒发烧得肺炎一样,总不会是你自个儿愿意的啊。也不是你说想好起来就能好起来,情绪、思维、行为并不是靠个毅力决心就能改变。总不能你说我不想发烧了!然后就真的退烧了嘛。

所以这种时候该求助专业人员的(比如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靠谱的临床心理学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果断去求助。

然后就是看的医生也很关键啦。

挺多二三线城市的人会专门跑来我们医院看。然后老师一看那些医生给患者用的药,就开始摇头叹气因为目前无论是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都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小地方小医院(无冒犯之意)很多时候会将抑郁症、躁狂症等情绪障碍当精神分裂治。老师说那些医生用的药也很乱,明明有更好更安全的药,却给病患服用副作用更大或依赖性更强的药物。不过这可能就是因为地方的狭隘性所以他们不知道或当地医院尚未引进新型药物。也有是去了人民医院之类的,但医院本身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科,因而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样的案例我真的见到过,还不少。所以建议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专门设有精神科)(这点很重要)或者精神病院就诊。

然后是不要去看中医治抑郁症什么的啊啊!!!!!!!!

不要靠中医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看中医绝对看不好的啊!!!!!!!!!!!!!!!!!!!!!!!!!!!!!!!!!!!!!

心理疾病已经不是中医的范畴了!!!!!!!急性肺炎也不会有人去找中医抓药吧!!!!!!!!!

如果哪个中医敢下诊断说你没有心理疾病什么的,果断换掉他。

因为这就跨领域执业了。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完全不讲职业道德。

精神科实习心得领会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去认识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应迅速地加以实践运用。以下是精神科,欢迎阅读!

精神科实习【1】本人于20xx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实习,通过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多请教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除熟悉了各科室的业务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医院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在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医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谢院领导、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给予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

曾有人称赞精神科护士是真正的英雄,说这话的正是我们从小就无限敬佩的英雄~~警察叔叔。看到无须打斗也不用争拗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轻轻几句话就魔术般地让刚才还在喊打喊杀要生要死的精神病人服服帖帖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于是他们由衷地赞叹:没有枪和警棍,却面对同样的危险,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其实我们不是英雄,因为英雄意味着不畏****勇猛顽强,而我们面对病人偶尔被打了除了理解还要微笑。朋友们你们曾试过无缘无故被人打一巴掌或被人攻击吗?如果我说这些打人的人其实没有恶意甚至是出于善意,你们相信吗?事实如此,精神病人在幻觉下看到护士的脸上有蚊子、身边有妖魔鬼怪就会奋不顾身的上前攻击它们想以此来保护我们的护士。一次一位护士的头部被病人的拳头击中,当时就出现头晕、呕吐、皮下血肿等,可这位护士仅休息了二天就上班了,因为病人需要他,当问及此事护士却淡然地说病人也是在幻觉的支配下才会攻击我的,作为精神科护士的我不理解谁能理解。

精神科实习心得体会【2】XX年5月31日,我们07应用学心理咨询方向班(以下简称咨询班)41位同学,在小海教授的指导带领下,开始了我们为期5天的精神病院见习。该次见习基地是黄山市精神病院,又名黄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二院)。对于我们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期间的见习的这一天,我们期待久已(至少我是)。上周让人管班先去,我们还纳闷了好一会儿呢。可当她们回来向我们讲述那里的情况后,我们又感觉很幸运地后去。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打听里面的情况和为自己更好地见习做准备。

我们41位同学,共分为4组,分别是:清一色男a组,清一色男b组,男女混合c组,清一色女d组。俺就很幸运地分在了c组(幸运,是因为想到万一遇到啥意外险情时,可以拿男生当挡箭牌哈哈)。

终于等到了周一这一天,早晨起的很早。洗漱好后,就出发啦。据说二院在北区附近,离这不远。为了节省每天来回4元(5天就是20元)的公交车费,俺跟学弟峰sir借了一辆小型单车。就这样,骑着单车穿过清晨的校园,又悠哉地穿行在清晨的黄山市郊外。早饭没在南区食堂吃,到北区门口买早点时遇到c组组长老袁。于是,俺俩一起走向二院。来到二院门口时,才8:00,俺们是第一个到的呢,呵呵。老师和其他同学没到,俺也不敢进去。就在门口等待啦。大约8:30时,大家都到齐啦,在小海教授的带领下,我们41位同学走进该院会议室,听院长介绍了该院的情况后,我们4组分别被带到4个不同的院区。第一天,a组男病房区,b组女病房区,c组工作娱乐治疗室,d组门诊部。以后几天4组参访的地点轮换。

工作娱乐治疗室,简称工娱治疗室。这里主要都是一些轻度病情的或就快康复出院病人。这个治疗室,就好像是我们初中读书时用的教室,尤其大小和房龄。里面的设施设备主要有:电灯、吊扇、墙上挂有油画、彩色电视机、vcd机、立体音响、空调(貌似是摆设,还被铁笼子围锁着)、乒乓球台(备有球拍和球)、杂志架(有杂志,很老旧,今天我们同学也带去了一些,捐赠给他们看的)、聊天椅、麻将桌、象棋、跳绳、毽子、笔墨纸砚台、仰卧起坐机、太空漫步机、模拟走路机、踩步机、二十四功能综合训练机等等貌似挺新潮挺高级的运动器械。我们c组的同学来到这里后,一位很和蔼可亲的护士先后带来11位病人(9女2男)。然后我们10位同学和11位病人一起搭档玩起了各自喜欢或擅长的游戏或运动。有的打麻将,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太空漫步,有的……这样看来,我貌似没啥特长,喜欢打乒乓球,可是已经有人在玩了。于是,趁这个空儿,我就去和那位很面善的护士搭话啦。在与她沟通交流后,我得知,她姓谢,主要负责男病房区,已经在这个医院工作20年啦!可她依然的热情和激情,让我很纳闷!20年啦,在精神病院工作啊!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的职业倦怠吗?!她的侃侃而谈让我很佩服!我跟她咨询了如何和这些病人沟通,哪些话不能说,因为怕又刺激到他们。在我们交谈时,其中一位看上去顶多只有20几岁的女病人,要求放音乐碟片,她要跳舞。然后一个碟片放进去后,她就开始跳了,天呐!好有节奏感!就这样,一直跳到整个碟片结束,我们观众都赞不绝口!不同的音乐,她都能跳出该有的节奏感!而且,那些动作都是她即兴而出啊!简直太棒啦!当她跳完一个碟片休息时,我和她一起太空漫步聊天,她说她很喜欢跳舞,貌似也有跳舞的天赋。我很佩服她!真的!真诚地为她竖起大拇指。当时我就感慨: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哪怕是在这个地方的人。不要吝啬你对他人的赞赏,记得,一定要真诚!然后,又一位爱好跳舞的男病人(以前是个司机)也开始跟着音乐跳起来了,然后令我们很惊讶的是,刚才那个很面善的谢护士也手拉手跟他一起跳起了貌似交际舞。一曲结束,谢护士让我们同学会跳的和他跳,我本不会跳舞,可是,为了拉近与病人们的心理距离,我走上前,和那个男病人,手拉手地跳起来啦。我很笨的,她教我跳伦巴,我老是踩错步,可依然很开心。然后刚才那个跳舞的姐姐也拉我一起跳,她教我跳恰恰和水轮(她说的,我也不知道什么舞)。很开心o(_)o~然后,那个姐姐要k歌,还只要唱《心雨》,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最后只找到她还算擅长的《长相依》。由于话筒坏了,可她清唱的也很不错。然后,俺也k了几首很老旧的歌,比如《窗外》、《伤心太平洋》等等。一如既往地跑调,同学笑说,俺就唱儿歌不跑调啊!o(_)o哈哈~对了,明天就6.1啦,快乐哦o(_)o~然后又玩了跳绳和毽子。期间还看到一位半头白发和满脸胡渣的爷爷,在很安静地炼毛笔字,后来得知,他其实才40岁出头,可是已经在这里20年啦!由于工作时做了错事,精神严重受到刺激,来到这里。听谢护士说,他一直很安静、从不与人交流,可能永远也不会出去啦!因为他的父母已不在,亲戚也不理睬,住院费,就只有原单位负责啦!10:30的时候,病人们都被带回病房啦。我们上午的见习也就这样结束啦。

虽然这周白天的文化课都不用去教室上啦,可由于这个月末要,所以,这周我依然要过着白天见习、晚上自习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却是我喜欢且愿意做的,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且有意义的。

明天去门诊部,这是我一直很期待的。因为之前就听说在门诊部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见识一些课本上描述的症状出现在现实中的。我期待着~~~~

精神科实习心得体会【3】作为当代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实习,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对专业课知识进行总结,便于查缺补漏,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另一方面实习也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体验作为一个职工承担的责任,帮助我们将来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个人之见,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

一、实习学后的总结

第一阶段的医学实习地点是长清区人民医院,我在内科三病房区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西医内科,了解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简单的临床用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西医内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书本上的记载与临床是有出入的。

第二阶段,在济南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学实习。我在精神科三病房、心理科及门诊都进行了实习,感触颇深。尤其是在精神科三病房区实习期,病房里有八九十个病人,病种多样。有时候主任查房时会给我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若当时我感觉没有把握,查完房我赶快翻看那位病人的病历,再看看课本,结合起来,使自己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没有学习过精神病学,但我们学过变态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对课本里讲的症状部分掌握的不好,容易混淆。但在结合了典型的病例之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我还认识到以后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踏踏实实,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的打牢基础,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束手无策。

二、实习岗前的培训

虽然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可能不一致,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遵守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首先作息时间方面,两个阶段的实习都是在医院进行的。医院里每天早晨都要交班,一般在八点,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八点前到医院,而且不能无故提前下班,擅自离岗。当然作为实习生,我也不例外。其次服装要求,在医院里当然穿隔离衣。我们专业没有发,我借了一件很厚的长袖。五月份,天气很热,但还是坚持穿,而且带实习卡,因为这是我们的标志。这也告诉别人,我们是新来实习的,请多包涵。

(二)遵守职业道德

人有社会性,是讲道德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将从事自己的职业,职业道德也是我们每个职工都应该遵守的。在医院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关心病人,不歧视病人,真诚地为病人答疑解惑。

(三)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先保护好自己。不论是在精神科还是内科,医生都很重视病历的书写,因为这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证据,是保护医生的法宝。二者不同的一点是在精神科,更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精神病人伤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我在精神科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卢主任就提醒我,当病人走向你时,注意他的眼神不对就赶紧跑。曾经就有一个实习生被精神病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不只是医生,其他职业也如此。只有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工作。

(四)搞好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完成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医院,医生和护士需要配合,医生下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当有问题时赶紧向医生询问,共同为病人治疗疾病。医生和医生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对一种疾病没有把握时就要和其他医生探讨,或是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当然这也是本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等。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工作所需,而且是生存所需。

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知道前段时间的学习还有什么不足,那些地方还需要更加努力。只有经过实习,我们才能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将来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我认为,实习就是学习后的总结,岗位前的培训。

精神科见习体会


我在精神病房见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对他们很好奇,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神科见习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精神科见习体会篇1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下旬,到医院里找了份实习,跟着一位老师在旁见习一个月。虽说科室名是心理咨询,但其实本质上还是精神科。

因为医院不是专门的精神病院,所以没有可以收留重症病人的床位。来就诊的多是轻微的抑郁症、焦虑症、少数躯体形障(老师惯用臆症一名词)、不那么严重的幻觉和偏执症状。而像精神分裂、重度抑郁症、物质上瘾(酒精等)、解离性障碍等,基本上老师都会建议他们去找当地的精神病院。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差别相当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困扰,或者较为轻微的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各个流派的疗法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大部分都是针对行为、思想、情感和经历等方面帮助客户进行调整。我不确定国内怎样,但在国外是没有处方权的。哪怕是临床心理学家也要根据州的制度另外再考处方证。

精神科就基本上是在用药物调整了。按老师的说法是,无论情绪障碍还是焦虑障碍还是其他,都是大脑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像失眠心跳快甚至是焦虑发作(panicattack),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哪怕是悲观或焦躁的情绪,也是大脑受物质代谢的影响,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调节。

同时也因为医院里的病人非常多,老师一天看几十个,多的时候有试过一天五十几个病人的,实在没有时间给心理治疗(我有些术语可能会用错,很多中文翻译不怎么清楚,麻烦见谅QAQ)。其次是因为心理治疗要求的是长期、定期的和治疗师/咨询师会面,这点在医院里也很难做到。

还有一个科室貌似很容易和精神科、心理咨询弄混淆的,是神经科。

简单说神经科就是看大脑各种病变的。脑中风脑瘫等等。

精神科是针对情绪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等。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偏向日常生活

ps.医生们真的不负责聊天开导的虽然这么说有点不近人情,但老师一天看几十个病人,一个病人十几分钟,如果遇到第一次来看的一次就得一个四五十分钟以上,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想找人倾诉,这个倒可以找咨询师。

实习期间见得最多的是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十几岁的老大爷,从事的职业也是,做哪一行的都有。

但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不愿服药。

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老师,老师说现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小,起效快疗效好(好像做广告似的),只要遵循医嘱服药其实不会有问题。

起效时间一般是一到两个星期有见效,半个月到一个月开始有明显起色。当然药物对于个体都会有差异,这个时间不是一定的。但只要坚持服药(并且是用对药!),就肯定会慢慢好转。这点在医院里的确见到很多。许多抑郁症患者第一次来和服药一个月后再来,他们自己都会说心态情绪等方面比以前好了许多。

以及服药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老师说大部分要坚持三五年以上才可以逐渐减量最后停药。但基本都能有彻底停药的那一天。

也有终身服药的,不过这些通常是患病时间长、程度深、反复次数多的。但都是少数。

其次是千万不能私自停药。减量或停药,全都要跟医生事先交流,让医生得知现今的状况再做出调整。

不少病人自己吃药吃着吃着,诶觉得好像好了不少要不我就把药停了吧,一停没一段时间就出事了。

实习一个月,见到的所有自个儿停药的,全都妥妥地反复了。

而且老师说,反复之后重新再服药,疗效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本来可能坚持吃个两年半就能好的,这下一停,全部重新来过,而且可能这回就得五年才能好彻底了。

反复次数越多,到后面就越难治疗。

所以真的,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私自停药。一定要按医嘱来。

想做出什么调整的话,那先和医生聊过再看医生怎么调。

噢对老师说,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不能吃人参。

具体啥原因他也不清楚喔,但是据他说是很多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吃完人参,情况就立即恶化了。

这里的人参是指任何参类。什么花旗参人参等等都不能吃的。如果要看中医调整身体也要跟中医说明这点。

情绪障碍其实不止抑郁症一种。还有躁狂症、躁郁症(双向障碍)等。这个不详说。

抑郁、躁狂、焦虑这几种有较高的共病现象(orbidity是这样翻么),不是说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焦虑症或会发展成躁郁症,但是这种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如果抑郁着抑郁着,突然亢奋了一段时间,那可能不是好了,而是躁狂了这时候还是该去找医生进行药物上的调整。

有一句话老师向每一个病人都强调过,就是这不是你的错。

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他,很多时候单凭自己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会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下去,但你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你软弱或无能,就像你感冒发烧得肺炎一样,总不会是你自个儿愿意的啊。也不是你说想好起来就能好起来,情绪、思维、行为并不是靠个毅力决心就能改变。总不能你说我不想发烧了!然后就真的退烧了嘛。

所以这种时候该求助专业人员的(比如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靠谱的临床心理学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果断去求助。

然后就是看的医生也很关键啦。

挺多二三线城市的人会专门跑来我们医院看。然后老师一看那些医生给患者用的药,就开始摇头叹气因为目前无论是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都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小地方小医院(无冒犯之意)很多时候会将抑郁症、躁狂症等情绪障碍当精神分裂治。老师说那些医生用的药也很乱,明明有更好更安全的药,却给病患服用副作用更大或依赖性更强的药物。不过这可能就是因为地方的狭隘性所以他们不知道或当地医院尚未引进新型药物。也有是去了人民医院之类的,但医院本身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科,因而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样的案例我真的见到过,还不少。所以建议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专门设有精神科)(这点很重要)或者精神病院就诊。

然后是不要去看中医治抑郁症什么的啊啊!!!!!!!!

不要靠中医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看中医绝对看不好的啊!!!!!!!!!!!!!!!!!!!!!!!!!!!!!!!!!!!!!

心理疾病已经不是中医的范畴了!!!!!!!急性肺炎也不会有人去找中医抓药吧!!!!!!!!!

如果哪个中医敢下诊断说你没有心理疾病什么的,果断换掉他。

因为这就跨领域执业了。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完全不讲职业道德。

精神科见习体会篇2

在精神科实习已满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心情。

我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带我的耿老师很放手,第二天就让我独自查房并且回报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这样一来接触的就多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同情他们,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工作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我老师的感触,她工作五年,从来没有哪一个病人能完全康复并且不复发,精神病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疗,这在普通内外科是极其少见的。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谈到时间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就是病史。随便翻翻病历牌,基本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病史,除掉难以根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和患者缺乏关注。

首先是医疗条件。不说远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几家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院、四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除此之外还能数出几家?相比其他的专科医院或是综合医院来说在医疗方面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能让需要治疗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个是媒体的关注度。每天打开各大网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wY上一篇文章,内容是比较G8领导人的身高,列举了八个国家元首的个头,没了。这有什么意义!你管人家长多高,地位在那放着呢,用的着你来评说,而且随意评价他人生理方面的缺陷本就是一件不礼貌不尊重人格的事情,作为国内的主要媒体竟也无聊到这种程度。何不把版面留出来关心一下社会上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精神病人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社会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需求,老百姓也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苦难,不要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这绝对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提高关注度!

不想写了,反正没人看,一样是无用功啊...

精神科见习体会篇3

我在精神病房见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对他们很好奇,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带我们的老师很负责,让我们和病人交流比较多,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思维变的混乱,药物的副反应也会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

上面这段是乱写的,这样子接下来我就可以写我想写的东西了,反正老师也不会看到这里的吧。在我看来一个学期只够了解精神科的皮毛,所以与其画胡子充大汉地写具体的疾病分析,不如写一写作为一名准医生我从患者身上学到的东西。

第一次见习就遇到了大神。大姐三十来岁的样子,说话感觉非常正常,没有奇怪的地方。而且记忆力好到爆,十几年前接触过的人名好像都记得住,事情细节也记得很清楚,让我等学渣汗颜。正当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的时候,她突然说:我可是要做皇帝的女人。我当时就被震撼了,因为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新时代好青年,我发现坐在那里二十来个人,这位要当皇帝的姐姐是唯一能与我聊聊两岸政治节目的人,她是真真的有为自己的想法去做功课的。我欣赏这样子的人,可惜患上了分裂症,如果能把精力用在正常人的目标上,肯定是会有所建树的。

这位大姐不是唯一启发过我的患者。最后一次见习时遇到的大哥与她遥相呼应。不同的是大哥不打算复辟,他是要做联合国秘书长的男人。大哥四十来岁的样子,进门之后就和我们握手,像是在表达对我们的慰问,然后阐述了自己竞选的计划和理论以及表达了对建设世界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说完之后往门外看了看,门口的小弟们会心地鼓起了掌,大哥欣慰地点了点头。大家好像都被这位充满激情的患者感染了。比较特别的是他躁狂的表现十分明显,同时却又十分地有礼貌讲道理。那一刻我想到了鸣人,银时和安利。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有激情,他说是从去广州汇成听老师讲课之后。我一想,果然是所谓的励志大师误人。本是壮年王老五,硬是给洗脑洗出病了。人一定要有思想上的辨识能力。励志是没有错的,只有用错的人用错的方式。不切实际乱编心灵鸡汤强行灌除了多少精神问题,简直谋财害命。但愿大哥能早日回到以前的健康状态。

几次见习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比如双相抑郁的高中生小妹妹,长得蛮漂亮的却很自卑,最后情感崩溃了。不过小妹妹还是很有眼光的,年纪轻轻就能分清这个组里谁最帅简直不能更赞,肯定有大出息的嘛。还有几个我觉得简直比我这宅男要正常多了的,无奈功力不够看不出问题。另一些则出于对患者的尊重不应该写,总之这个学期的精神科见习让我对精神疾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轻有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幸患病,或多或少地丧失了社会能力。有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正常生活的向往,这与我在其它科室见习时的感受一致。有时他们又不能发现自己的异常。或许对与这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心灵上并没有痛苦,但是作为医生,我们却有责任带他们回到本应有的生活。愿他们能够康复,愿他们不再复发,愿他们快乐永恒。

精神科见习心得体会


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神科见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精神科见习心得体会篇1

我在精神病房见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对他们很好奇,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带我们的老师很负责,让我们和病人交流比较多,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思维变的混乱,药物的副反应也会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

上面这段是乱写的,这样子接下来我就可以写我想写的东西了,反正老师也不会看到这里的吧。在我看来一个学期只够了解精神科的皮毛,所以与其画胡子充大汉地写具体的疾病分析,不如写一写作为一名准医生我从患者身上学到的东西。

第一次见习就遇到了大神。大姐三十来岁的样子,说话感觉非常正常,没有奇怪的地方。而且记忆力好到爆,十几年前接触过的人名好像都记得住,事情细节也记得很清楚,让我等学渣汗颜。正当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的时候,她突然说:我可是要做皇帝的女人。我当时就被震撼了,因为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新时代好青年,我发现坐在那里二十来个人,这位要当皇帝的姐姐是唯一能与我聊聊两岸政治节目的人,她是真真的有为自己的想法去做功课的。我欣赏这样子的人,可惜患上了分裂症,如果能把精力用在正常人的目标上,肯定是会有所建树的。

这位大姐不是唯一启发过我的患者。最后一次见习时遇到的大哥与她遥相呼应。不同的是大哥不打算复辟,他是要做联合国秘书长的男人。大哥四十来岁的样子,进门之后就和我们握手,像是在表达对我们的慰问,然后阐述了自己竞选的计划和理论以及表达了对建设世界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说完之后往门外看了看,门口的小弟们会心地鼓起了掌,大哥欣慰地点了点头。大家好像都被这位充满激情的患者感染了。比较特别的是他躁狂的表现十分明显,同时却又十分地有礼貌讲道理。那一刻我想到了鸣人,银时和安利。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有激情,他说是从去广州汇成听老师讲课之后。我一想,果然是所谓的励志大师误人。本是壮年王老五,硬是给洗脑洗出病了。人一定要有思想上的辨识能力。励志是没有错的,只有用错的人用错的方式。不切实际乱编心灵鸡汤强行灌除了多少精神问题,简直谋财害命。但愿大哥能早日回到以前的健康状态。

几次见习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比如双相抑郁的高中生小妹妹,长得蛮漂亮的却很自卑,最后情感崩溃了。不过小妹妹还是很有眼光的,年纪轻轻就能分清这个组里谁最帅简直不能更赞,肯定有大出息的嘛。还有几个我觉得简直比我这宅男要正常多了的,无奈功力不够看不出问题。另一些则出于对患者的尊重不应该写,总之这个学期的精神科见习让我对精神疾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轻有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幸患病,或多或少地丧失了社会能力。有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正常生活的向往,这与我在其它科室见习时的感受一致。有时他们又不能发现自己的异常。或许对与这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心灵上并没有痛苦,但是作为医生,我们却有责任带他们回到本应有的生活。愿他们能够康复,愿他们不再复发,愿他们快乐永恒。

精神科见习心得体会篇2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下旬,到医院里找了份实习,跟着一位老师在旁见习一个月。虽说科室名是心理咨询,但其实本质上还是精神科。

因为医院不是专门的精神病院,所以没有可以收留重症病人的床位。来就诊的多是轻微的抑郁症、焦虑症、少数躯体形障(老师惯用臆症一名词)、不那么严重的幻觉和偏执症状。而像精神分裂、重度抑郁症、物质上瘾(酒精等)、解离性障碍等,基本上老师都会建议他们去找当地的精神病院。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的差别相当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和困扰,或者较为轻微的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各个流派的疗法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大部分都是针对行为、思想、情感和经历等方面帮助客户进行调整。我不确定国内怎样,但在国外是没有处方权的。哪怕是临床心理学家也要根据州的制度另外再考处方证。

精神科就基本上是在用药物调整了。按老师的说法是,无论情绪障碍还是焦虑障碍还是其他,都是大脑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像失眠心跳快甚至是焦虑发作(panicattack),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哪怕是悲观或焦躁的情绪,也是大脑受物质代谢的影响,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调节。

同时也因为医院里的病人非常多,老师一天看几十个,多的时候有试过一天五十几个病人的,实在没有时间给心理治疗(我有些术语可能会用错,很多中文翻译不怎么清楚,麻烦见谅QAQ)。其次是因为心理治疗要求的是长期、定期的和治疗师/咨询师会面,这点在医院里也很难做到。

还有一个科室貌似很容易和精神科、心理咨询弄混淆的,是神经科。

简单说神经科就是看大脑各种病变的。脑中风脑瘫等等。

精神科是针对情绪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等。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偏向日常生活

ps.医生们真的不负责聊天开导的虽然这么说有点不近人情,但老师一天看几十个病人,一个病人十几分钟,如果遇到第一次来看的一次就得一个四五十分钟以上,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想找人倾诉,这个倒可以找咨询师。

实习期间见得最多的是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者。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十几岁的老大爷,从事的职业也是,做哪一行的都有。

但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不愿服药。

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老师,老师说现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小,起效快疗效好(好像做广告似的),只要遵循医嘱服药其实不会有问题。

起效时间一般是一到两个星期有见效,半个月到一个月开始有明显起色。当然药物对于个体都会有差异,这个时间不是一定的。但只要坚持服药(并且是用对药!),就肯定会慢慢好转。这点在医院里的确见到很多。许多抑郁症患者第一次来和服药一个月后再来,他们自己都会说心态情绪等方面比以前好了许多。

以及服药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老师说大部分要坚持三五年以上才可以逐渐减量最后停药。但基本都能有彻底停药的那一天。

也有终身服药的,不过这些通常是患病时间长、程度深、反复次数多的。但都是少数。

其次是千万不能私自停药。减量或停药,全都要跟医生事先交流,让医生得知现今的状况再做出调整。

不少病人自己吃药吃着吃着,诶觉得好像好了不少要不我就把药停了吧,一停没一段时间就出事了。

实习一个月,见到的所有自个儿停药的,全都妥妥地反复了。

而且老师说,反复之后重新再服药,疗效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本来可能坚持吃个两年半就能好的,这下一停,全部重新来过,而且可能这回就得五年才能好彻底了。

反复次数越多,到后面就越难治疗。

所以真的,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私自停药。一定要按医嘱来。

想做出什么调整的话,那先和医生聊过再看医生怎么调。

噢对老师说,情绪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不能吃人参。

具体啥原因他也不清楚喔,但是据他说是很多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吃完人参,情况就立即恶化了。

这里的人参是指任何参类。什么花旗参人参等等都不能吃的。如果要看中医调整身体也要跟中医说明这点。

情绪障碍其实不止抑郁症一种。还有躁狂症、躁郁症(双向障碍)等。这个不详说。

抑郁、躁狂、焦虑这几种有较高的共病现象(orbidity是这样翻么),不是说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焦虑症或会发展成躁郁症,但是这种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所以如果抑郁着抑郁着,突然亢奋了一段时间,那可能不是好了,而是躁狂了这时候还是该去找医生进行药物上的调整。

有一句话老师向每一个病人都强调过,就是这不是你的错。

抑郁症、焦虑症还是其他,很多时候单凭自己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会意识到这样做很不好,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下去,但你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因为你软弱或无能,就像你感冒发烧得肺炎一样,总不会是你自个儿愿意的啊。也不是你说想好起来就能好起来,情绪、思维、行为并不是靠个毅力决心就能改变。总不能你说我不想发烧了!然后就真的退烧了嘛。

所以这种时候该求助专业人员的(比如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靠谱的临床心理学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果断去求助。

然后就是看的医生也很关键啦。

挺多二三线城市的人会专门跑来我们医院看。然后老师一看那些医生给患者用的药,就开始摇头叹气因为目前无论是精神科还是心理咨询,都只有在一线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好,小地方小医院(无冒犯之意)很多时候会将抑郁症、躁狂症等情绪障碍当精神分裂治。老师说那些医生用的药也很乱,明明有更好更安全的药,却给病患服用副作用更大或依赖性更强的药物。不过这可能就是因为地方的狭隘性所以他们不知道或当地医院尚未引进新型药物。也有是去了人民医院之类的,但医院本身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科,因而也无法对症下药。

这样的案例我真的见到过,还不少。所以建议最好还是直接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专门设有精神科)(这点很重要)或者精神病院就诊。

然后是不要去看中医治抑郁症什么的啊啊!!!!!!!!

不要靠中医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看中医绝对看不好的啊!!!!!!!!!!!!!!!!!!!!!!!!!!!!!!!!!!!!!

心理疾病已经不是中医的范畴了!!!!!!!急性肺炎也不会有人去找中医抓药吧!!!!!!!!!

如果哪个中医敢下诊断说你没有心理疾病什么的,果断换掉他。

因为这就跨领域执业了。这种做法很不专业,也完全不讲职业道德。

精神科见习心得体会篇3

在精神科实习已满一个月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心情。

我在精神障碍病房实习,那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精神分裂症,刚去的时候很怕面对他们,因为以前对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带我的耿老师很放手,第二天就让我独自查房并且回报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这样一来接触的就多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同情他们,越来越觉得每天的工作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这也是我老师的感触,她工作五年,从来没有哪一个病人能完全康复并且不复发,精神病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疗,这在普通内外科是极其少见的。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谈到时间就不得不说一个问题,就是病史。随便翻翻病历牌,基本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病史,除掉难以根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和患者缺乏关注。

首先是医疗条件。不说远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几家精神病医院?省精神病院、四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除此之外还能数出几家?相比其他的专科医院或是综合医院来说在医疗方面是根本没有保障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能让需要治疗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个是媒体的关注度。每天打开各大网站的主页,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聊的娱乐新闻绯闻,今天这个露底了明天那个被偷拍了。。。诚然,这些东西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带来点击率带来效益,但是作为媒体应该做点更实际的事情。前天看到wY上一篇文章,内容是比较G8领导人的身高,列举了八个国家元首的个头,没了。这有什么意义!你管人家长多高,地位在那放着呢,用的着你来评说,而且随意评价他人生理方面的缺陷本就是一件不礼貌不尊重人格的事情,作为国内的主要媒体竟也无聊到这种程度。何不把版面留出来关心一下社会上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的精神病人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社会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需求,老百姓也需要通过媒体了解他们的苦难,不要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这绝对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提高关注度!

不想写了,反正没人看,一样是无用功啊...

  网站地图